Workflow
防灾减灾
icon
搜索文档
众志成城打好防汛抢险这场硬仗
北京青年报· 2025-07-29 12:24
应急响应与救援行动 -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预计大部分地区6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 个别点位可达300毫米以上[3] - 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要求各单位落实响应措施[3] - 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成立5支56人突击队 利用无人机开展现场侦测[3] - 区级队伍10余支1220人 市级队伍支援252人参与抢险救援[3] - 密云 怀柔 延庆3个公路分局调配应急力量514人 出动146台套机械设备开展公路巡查与抢险[3] - 电力 电信 联通 移动等应急救援队伍在受灾现场开展故障巡查和应急抢修[4] 群众转移安置情况 - 密云区转移受威胁群众1552户3270人[4] - 怀柔区转移668户1277人[4] - 延庆区转移418户854人[4] - 各类救援队伍和基层力量有序组织受威胁群众安全转移[4] 社会力量参与 - 怀柔区怀北镇大水峪村65岁村民用私家车封堵路口 在暴雨中独守危险路段整夜未眠[5] - 通州区女车主为被困母女提供帮助并安全送回家中[5] - 市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指挥调度 遵守防汛要求并帮助他人[6] 持续应对措施 -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需高度警惕强降雨及次生灾害[5] - 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应对 做好汛情分析研判工作[5] - 通过各类媒体渠道滚动更新发布预报预警和提示信息[5] - 动员市民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掌握避险自救技能[5]
焦点访谈|众志成城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全力应对洪涝灾害
央视网· 2025-07-28 13:53
灾情概况 - 中国北方多地自7月23日起遭遇持续强降雨,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上游出现1959年以来最大洪水,密云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6550立方米/秒 [1] - 吉林、甘肃、内蒙古等地同时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引发城市内涝、道路中断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1] - 强降雨覆盖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导致4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11] 受灾区域及影响 - 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西湾子村鲇鱼沟自然村道路冲毁,40位村民被困,断水断电需紧急转移 [3] - 密云全区累计转移19个镇街168个村2340户6404人,扩大转移4296人 [10] - 河北易县多个村庄房屋、桥梁、道路受损,正开展清淤及防疫消杀 [10] 救援行动 - 消防、公安、武警等多部门联合救援,徒步进入道路阻断区域转移被困群众,包括不老屯镇、冯家峪镇窑子洼村等地 [8] - 国网河北电力组织478名抢修人员组成20支队伍,实施"水退、人进、电通"策略恢复供电 [11] - 密云水库启动泄流,拦洪率达99%,水利部调度官厅、安各庄等骨干水库及枢纽分泄洪水 [13][15] 防洪调度措施 - 水利部开展水库精细化调度,预腾防洪库容应对后续降雨,专家组赴一线指导水工程调度及山洪防御 [15] - 密云水库泄流影响潮河、白河及下游密云、怀柔等河段,建议加强堤防巡查 [15] - 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山西、河北等地仍有强降雨 [15] 灾后恢复 - 河北易县启动路面清理及防疫消杀,群众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10] - 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在雨停后第一时间部署应急供电保障及抢修 [11] - 社会力量昼夜奋战抗洪救灾,通过科学防灾措施逐步恢复正常秩序 [17]
赵一德在调研防汛备汛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强化监测预警 落细防范措施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陕西日报· 2025-07-24 00:05
防汛备汛工作调研 - 省委书记赵一德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监测预警,落细防范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 当前陕西已全面进入主汛期,水利部门要用好智慧水利建设成果,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精准度,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变化 [1] - 水利部门需统筹水工程"拦、分、蓄、滞、排"调度措施,强化水库、河道、堤防等巡查管控,健全山洪灾害危险区包保责任体系 [1] 气象监测与预警 - 气象部门需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各行业气象监测设备共享共用,持续提升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水平 [1] - 需增强气象预警信息靶向发布能力,为各地及时有效采取防范措施争取更多提前量 [1] 应急管理与决策支持 - 应急管理部门需加强与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资源整合,促进决策支持系统风险研判、智能外呼、模拟调度等功能优化升级 [2] - "七下八上"是一年中防汛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时期,各地各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2] - 需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强化人员转移避险,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 - 严格落实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突出做好基层指导培训,确保有叫有应、有落实有反馈 [2] -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抓好基层基础建设,从严执行值班值守、请示报告等制度 [2]
刘国中在广西调研时强调 不误农时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毫不懈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快讯· 2025-07-22 12:48
刘国中在广西调研时强调 不误农时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毫不懈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智通财经7月22日电,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20日至22日到广西调研。 刘国中强调,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多发,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农业生产全周期气象监测服务,完善农 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物资、技术储备,有效防范应对农业灾害。当前要针对台风、洪涝等灾害天气, 对受灾田块抓紧落实抢排积水、改种补种等措施,努力减少农业损失。刘国中还深入脱贫村、易地搬迁 安置社区、乡镇卫生院等,看望脱贫群众,详细了解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医疗帮扶等情况。他强 调,现在距离有效衔接过渡期结束不到半年时间,必须慎终如始扛牢责任,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底线,确保平稳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要优化提升监测帮扶效能,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动态 监测风险,精准落实帮扶措施。要突出抓好农民工和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立足特色优势发展乡村富民 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便 农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
深圳保险业迎击台风“韦帕”:报案逾千件,多笔赔付已到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02:52
行业应对措施 - 深圳保险业启动防汛防台1+N工作机制 累计接到台风暴雨相关报案1100件 估损金额1109.75万元 已支付保险赔款7.6万元(含预付赔款3万元)[1] - 车险报案846件 估损金额576.25万元 已支付赔款7.6万元 非车险报案254件 估损金额533.5万元 已支付赔款1.6万元[1] - 头部保险机构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部署预警防灾救援查勘工作 开通绿色理赔通道[3] 科技应用与创新服务 - 人保财险采用科技+人力双轮驱动模式 通过6大渠道向120万+客户推送预警信息 组建44台应急查勘车130台可调度救援车 配备无人机3台科技设备15套[3] - 对全市169处低洼点设置风险提示牌 系统自动触发3107条易涝区域车辆挪车提醒 首笔赔款从接案到支付全程不足一小时[3] - 鼎和保险构建总分联动多部门协同模式 通过风险云系统发送14.3万条预警信息 全面排查承保标的重大风险隐患[4] - 平安产险联合街道办水务集团摸排17个历史易涝红点区域 使用无人机向14个重点街道高风险小区预警 单案理赔时效1.6小时[5]
省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许昆林出席并讲话
新华日报· 2025-07-18 23:47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 [1] - 总结上半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并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1] - 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1]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重点领域 - 突出抓好"小化工""小医药"、黑加油点等"打非治违" 彻底清理生产原材料和产品 [2] - 冶金工贸企业安全治理 严格落实"厂中厂"先审后租机制 督促落实粉尘定期清理制度 [2] - 城镇燃气安全 推进城市燃气管道专项治理 持续打击"黑气瓶" 加大"瓶灶管阀"整治力度 [2] - "两客一危"运输安全监管 完善智慧路网云控平台 推进视频监控设施建设 [2]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 深化居民住宅小区架空层整治 推进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 [2] - 低空飞行等新兴行业领域安全防范 加强低空飞行区域管理 强化设备生产端管控 [2] 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防范 - 深入开展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明察暗访 重点排查危险化学品、渡运、建筑施工等领域 [3] - 密切关注极端天气 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坚持旱涝同防同治 [3] -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稳产丰收亦可贵
经济日报· 2025-07-14 22:05
夏粮生产情况 - 202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 虽比上年减少3.1亿斤(降幅0.1%) 但仍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份 [1] - 夏粮稳产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对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1] - 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不简单追求连年增产 但需防范产量大幅滑坡和产能基础受损 [1] 丰收驱动因素 - 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小麦主产区播种至返青期气候适宜 灌浆期旱区普遍降雨 收获期天气晴好 [2] - 农业技术投入加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推广先进农机具 发展社会化服务 [2] - 防灾减灾措施见效:受旱地区通过引水调水实现有效灌溉 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减轻灾害影响 [2] 生产潜力挖掘方向 - 面积保障: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7.9亿亩创1979年以来新高 未来扩面空间有限 [3] - 单产提升:需通过提升地力 优化管理 应用新技术和改进种植模式实现突破 [3] - 政策支持:保持粮价稳定 优化补贴机制 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以保护农民积极性 [3] 全年粮食目标 - 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目标设定为1.4万亿斤左右 较此前1.3万亿斤基准有所提升 [4] - 目标设定考虑自然灾害不确定性 预留弹性空间 与近年增产趋势相符 [4] - 长期需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 逐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4]
电网企业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稳定供应
中国能源网· 2025-07-14 08:59
夏季电力需求与负荷创新高 - 预计2025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2摄氏度,支撑降温用电规模维持高位 [3] - 7月4日全国用电负荷达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峰值增长0.14亿千瓦 [3] - 华东电网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 [3] - 江苏电网负荷达14996万千瓦创新高,湖北电网负荷5456.8万千瓦较去年极值增长55.1万千瓦(增幅1.02%) [4] - 浙江预计夏季最高负荷达1.33亿千瓦,较上年增加约1000万千瓦(同比增长7.8%) [4]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国网四川完成13项重点工程,眉山西500千伏工程投运后500千伏变电站增至67座 [5] - 攀西500千伏电网优化工程提升输电能力250万千瓦,增强西南及华东地区电力保障 [5] - 国网浙江投运110千伏及以上线路2187千米、变电容量1539万千伏安 [6] - 河北发改委印发方案要求加快电网升级改造以提升运行效率 [6] - 国网福建对285座变电站/71个输电通道实施差异化运维 [7] 智能技术应用与创新 - 国网福建研发AI红外筛查模块,处理近100万张图像,智能过滤99%无缺陷数据,人工审核量缩减至1%以下 [8] - 国网山东首创"大小模型协同"负荷预测技术,提升极端天气预测准确率 [9] - 国网咸阳应用移动式伞形跨越架技术提升跨高速公路作业安全性 [9] - 南方电网珠海供电局部署无人机机场提升巡检效率 [2] 用户服务优化措施 - 国网四川通过不停电作业完成线路检修,保障居民正常用电 [10] - 国网浙江设立1300余个微网格,走访5.8万家企业并制定"一企一策"用电方案 [10] - 多地电网推行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错峰用电 [10] - 电网企业完成425项防灾差异化改造项目,提升恶劣天气运行能力 [11]
暴雨来袭,提前预警、精准预报与时间赛跑 气象预警守住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四川日报· 2025-07-07 00:20
气象灾害事件 - 7月2日至4日四川多地遭遇暴雨袭击 强降雨具有小时降水强、累计雨量大、落区高度重合的特点 [3] - 广元市青川县出现全省最大累计雨量 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3] - 阿坝州理县、甘孜州丹巴县出现多处泥石流灾害 [3] 青川县防汛应对 - 青川县气象局6月29日预报7月2日至4日将出现明显强降雨 [4] - 7月2日广元市气象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青川县同步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4] - 7月3日5时23分发布首次暴雨红色预警 8时19分发布第二次红色预警 [4] - 累计发送预警短信超15.6万条 覆盖群众4万余人次 [5] - 青川曲河站累计降雨量达351.8毫米 青川水文站洪水位超历史极值0.37米 [5] 理县泥石流灾害 - 7月2日17时08分阿坝州气象局和理县气象局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并启动IV级应急响应 [6] - 沟内布设7个观测站实时回传数据 县级预警平台直连7名村干部手机 [6] - 7月3日5时09分发现查谷沟附近站点小时雨量骤升至30毫米 达到短时强降水标准 [7] - 6时25分完成人员转移 随后4.5万方泥石流分三波冲下 吞没7间农房 [7] 丹巴县预警处置 - 7月1日8时04分发现川西高原对流云团集结 20分钟后发布首份《雨情通报》 [8] - 7月2日16时强降雨带加速向丹巴移动 强度远超预期 [9] - 17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预警短信发至2785个应急责任人接收终端 [9] - 22时19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 巴底镇邛山村村民已提前转移 [10]
焦点访谈|应对汛期极端天气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央视网· 2025-07-03 13:27
极端天气态势 - 今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显著增多,包括高温、干旱和暴雨[5] - 上半年气候特征表现为气温偏暖、降水空间差异大、南北旱涝并重[5] - 春季旱涝"两极分化"明显,黄淮、西北、西南等地旱情持续发展[7] - 6月以来四川盆地高温日数和强度创历史同期纪录,京津冀等地持续35℃以上高温[9] - 全国呈现"雨热同台"态势,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地遭遇暴雨[9] 汛情与水情 - 入汛以来2663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458亿方,避免人员转移89万人次[9] - 主汛期预计呈现北涝南旱格局,北方多条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11] - 大江大河水情总体平稳,年径流量比常年偏少两成,水库蓄水总量4718亿方偏多12%[11][14] - 24省份32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45条超保洪水,10条创实测最大洪水[13] - 中小河流洪水频发重发,贵州都柳江发生特大洪水[13] 防灾技术体系 - 研发中小河流洪水早期预警系统,覆盖全国45203条中小河流[16] - 采用"天空地水工"立体监测网络,包括卫星、雷达、地面站点等[18] - 建立递进式预报预警模式,实现精细化气象服务[20] - 每日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滚动更新短临预警[22] - 实行山洪防御网格化管理,落实转移五个关键环节[24] 灾后恢复措施 - 南阳西峡县洪水退去后抢修道路,恢复供电和信号[26] - 贵州榕江县投入8.79万人次清污197万平米,完成进度96.41%[28] - 紧急调运6吨肥料为2800亩受灾水稻追肥,组织无人机防治病虫害[31] - 百香果受灾约4000亩,组建农技专家驻点服务队指导灾后管理[33] - 组建三轮车队配送生活物资和爱心餐,保障受灾群众供应[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