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占用

搜索文档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1:16
新"国九条"及退市新规对资金占用的监管作用 - 新"国九条"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2023年4月12日发布退市制度意见,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1][7] - 退市新规设置严格整改期限和强制退市红线,形成强力监管威慑,有效督促控股股东清偿还款 [2][6] - 自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清收金额合计超过80亿元,化解规范类退市风险 [1][7] ST东时资金占用案例 - 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3.87亿元,北京证监局要求2025年6月19日前归还 [3] - 公司2024年7月启动预重整,8月14日与10名重整投资人签署代偿协议,代偿3.37亿元,并通过债权转让0.50亿元完成清收 [4] - 公司在2个月整改期最后一天(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清偿完毕,股票于8月19日复牌 [2][4] *ST华微资金占用案例 - 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占用资金14.91亿元,吉林证监局要求6个月内清收 [4] - 通过转让所持全部股权给吉林省亚东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获得15.56亿元,并以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合计清偿15.67亿元本息 [4] - 公司8月12日因未完成整改停牌,8月15日股份转让过户完成,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整改完成并复牌 [5] 资金占用治理机制与效果 - 退市新规强调内控失效和大股东资金占用未整改将纳入强制退市考量,触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痛点 [2] - 中证投服中心提起股东代位诉讼追究赔偿责任,太安退案例中督促控股股东全额偿还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7] - 专家建议从事前防范(完善公司治理和资金监测)、事中监督(强化中介责任和股东诉讼)、事后惩戒(穿透式追责和信用记录)三方面进一步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9] 监管政策展望 - 证监会将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发挥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作用 [8] - 执法需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工具,完善信息披露和治理程序,保护公众股东利益 [8]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19 23:28
新"国九条"与退市新规实施效果 -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1][7] - 证监会2023年4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1][7] - 退市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清收金额超80亿元 [1][7] 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整改案例 - ST东时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债权转让0.5亿元,合计清收3.87亿元占用资金 [3][4] - *ST华微通过控股股东转让全部股权获资15.56亿元+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合计清偿15.67亿元 [4][5][6] - 两家公司均在退市新规规定的最后期限前完成整改,涉及资金合计19.54亿元 [2][6] 监管机制与市场影响 - 退市新规设置"限期不改坚决退市"红线,形成强力监管威慑 [6][7] - 中证投服中心通过股东代位诉讼成功追偿太安退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7] - 交易所对未按期整改公司实施停牌措施,ST东时与*ST华微均经历停牌后复牌 [3][5][6] 政策完善建议 - 建议推行独立董事一票否决权制度,建立资金流向实时监测系统 [9] - 需完善民、行、刑执法工具组合,规范重大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流程 [8] - 强化审计机构专项核查责任,开通中小股东集体诉讼绿色通道 [9]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19 22:50
退市新规对资金占用的监管强化 - 新"国九条"及证监会退市新规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整治 [1][6] - 退市新规设置严格整改期限 形成"限期不改坚决退市"的监管威慑机制 [1][5] 公司案例:资金占用问题解决与退市风险化解 - ST东时控股股东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及债权转让0.50亿元 清收占用资金3.87亿元 [2][3] - *ST华微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转让所得15.56亿元及分红款抵偿0.11亿元 归还占用本息15.67亿元 [3][4] - 两家公司均在停牌截止日前完成整改 股票复牌避免强制退市 [2][3][4] 退市新规的实施成效 - 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清收总金额超80亿元 [1][6] - 退市新规有效触及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痛点 督促资金清偿 [1][5] 资金占用的持续监管与治理方向 - 监管机构推动完善公司治理规则 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7] - 事前防范需完善公司治理及资金监测系统 事中强化中介责任与股东诉讼 事后实施"穿透式"追责 [8] - 执法需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工具 避免退市程序对公众股东的二次伤害 [7]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19 16:35
资金占用整改案例 - ST东时和*ST华微通过投资人代偿、股权转让等方式完成资金占用整改,合计清偿19.54亿元,解除退市风险 [2] - ST东时控股股东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及债权转让0.50亿元,清收全部3.87亿元占用资金 [3][4] - *ST华微控股股东通过转让全部股权所得15.56亿元及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归还15.67亿元本息 [4][5] 退市新规监管效果 - 退市新规将资金占用未按期偿还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设置严格整改期限形成强力威慑 [2][5] - 新规实施后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清收超80亿元,化解规范类退市风险 [6] - 监管强调"退市不免责",中证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追回太安退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6] 上市公司治理改进建议 - 需完善公司治理工具,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执法手段形成威慑 [7] - 事前防范建议推行独董一票否决权、建立资金流向监测系统 [8] - 事中监督需强化中介核查责任,事后应穿透追责并限制违规主体市场准入 [8]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新"国九条"明确整治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加强打击力度 [6][7] - 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后,资金占用整改案例显示政策有效性提升 [5][6]
以退促改再现成效 沪市两家公司清收近20亿元化解退市风险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13:09
资金占用问题解决进展 - *ST华微和ST东时两家公司在停牌期限届满前解决大额资金占用问题 累计清收金额近20亿元 有效化解规范类退市风险 [1] - 两家公司股票将于8月19日复牌 [1] *ST华微资金占用解决方案 - 存在14.91亿元资金占用 吉林证监局要求6个月内完成清收 因未完成整改于8月13日起停牌 [1] - 通过控股股东转让所持全部股权清偿资金占用 上海鹏盛与亚东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转让22.32%股份 [2] - 股份转让所得款项支付15.56亿元用于清收占用资金及利息 另将控股股东现金红利1105.93万元抵偿占用资金 [2] - 截至8月15日股份协议转让完成过户 公司收到15.56亿元 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已解决 [2] ST东时资金占用解决方案 - 因未能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20日开始停牌 [3] - 通过预重整方式引入重整投资人代为清偿资金占用 复利产业发展等10名投资人与控股股东签署代偿协议 [3] - 重整投资人代偿非经营性资金3.37亿元 并通过债权转让协议购买0.50亿元债权 [3] - 通过代偿及债权转让组合方式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3.87亿元全部完成清收 [3] 监管环境与行业影响 - 证监会《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提出将大股东大额资金占用且不整改纳入强制退市考虑 [4] - 上交所针对两家公司资金占用事项公开发函4次 中证投服中心发出股东质询函 形成监管合力 [4] - 新"国九条"要求构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 严肃整治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5] - 资本市场存量资金占用公司数量和金额明显下降 多家公司通过引入投资人、破产重整等方式解决占用问题 [5] 其他公司整改案例 - ST信通控股股东以现金偿还5.68亿元占款 以资抵债偿还6048.54万元 [5] - 摩登大道、江苏中利集团、南京红太阳、重庆三圣实业等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5]
德龙汇能: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36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 成都天华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方,与公司子公司存在联营关系,2025年期初占用资金余额474.98万元,半年度新增占用9.50万元,期末余额484.48万元 [1] - 资金占用性质为借款,核算科目为其他应收款和应收利息 [1]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总计474.98万元,半年度无偿还金额 [1] 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 - 北京龙源惟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经营性资金占用方,2025年期初应收账款794.05万元,半年度新增1,547.76万元,偿还1,588.39万元,期末余额753.42万元 [1] - 德阳市旌能天然气有限公司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方,2025年期初其他应收款4,362.27万元,半年度新增7,250.00万元,偿还25.86万元,期末余额11,638.13万元 [1] - 德阳罗江兴能天然气有限公司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方,2025年半年度新增5,150.53万元,偿还29.59万元,期末余额3,284.50万元 [1] - 四川大通睿恒能源有限公司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方,2025年期初其他应收款6,544.29万元,半年度新增1,731.70万元,偿还132.89万元,期末余额6,973.73万元 [1] 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 - 德阳市旌能天然气有限公司为经营性资金占用方,2025年期初应收账款3.97万元,半年度新增33.12万元,偿还28.73万元,期末余额8.36万元 [1] - 德阳市旌能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为经营性资金占用方,2025年期初应收账款520.99万元,半年度新增940.14万元,偿还363.51万元,期末余额1,097.62万元 [1] - 上饶市大通燃气工程有限公司为经营性资金占用方,2025年期初应收账款570.70万元,半年度新增1,128.00万元,期末余额1,698.69万元 [1] 关联方借款详情 - 成都天华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华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借款474.98万元,借款期限5年,年利率4% [2] - 另一股东通过实控人向天华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922.02万元,借款条件与公司一致 [2] - 借款用途为补足酒店装修及开业资金 [2]
天桥起重: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2] - 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2] - 其他关联方及其附属企业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2] 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 -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经营性往来,应收账款金额为13.76万元 [2] - 上海中车瑞伯德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经营性往来,应收账款金额为551.00万元,年度偿还125.00万元,期末余额426.00万元 [2] - 上海中车瑞伯德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经营性往来,合同资产金额为106.00万元 [2] 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 - 杭州华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其他应收款金额为4,200.00万元,年度偿还7.65万元,期末余额4,207.65万元 [2][3] - 株洲天桥起重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其他应收款金额为3.74万元,年度偿还16.43万元,期末余额20.17万元 [3] - 株洲天桥舜臣机械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其他应收款金额为21.46万元,年度偿还13.51万元,期末余额34.97万元 [3] - 湖南天桥利亨停车装备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其他应收款金额为727.67万元 [3] - 湖南天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其他应收款金额为130.49万元,年度偿还25.69万元,期末余额121.96万元 [3] - 株洲优瑞科有色装备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其他应收款金额为14.10万元 [3] - 湖南天桥嘉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其他应收款金额为26.20万元 [3] - 株洲天桥奥悦冰雪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其他应收款金额为3.85万元 [3] 总计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总计5,754.12万元,年度偿还99.78万元,期末余额4,407.17万元 [3] - 经营性资金往来总计1,454.38万元 [3]
突发!董事报警!涂料上市公司资金疑遭占用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21
监管问询与资金异常 - 上海证监局对*ST金泰下发监管问询函,焦点集中在大额资金往来及股权投资事项 [5] - 2024年公司与芮奈贸易等贸易商存在季度初转出资金、季度末转回资金的异常情况,预付款发生额及取消合作转回款项均超9亿元,但实际采购金额仅2900余万元 [5] - 部分贸易商经营场地、规模与采购协议金额严重不匹配,审计机构认为资金存在流向最终占用主体的重大风险 [5] - 2024年4月公司收到1.3753亿元股权回购款后,随即以战略备库采购名义转出至贸易商,资金去向不明 [5] - 同年9月公司以3.23亿元收购怡钛积科技34%股权,出让方收到款项后立即转出3.07亿元,资金流向主体异常 [5] 董事会分歧与回复延迟 - 公司未能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监管问询函,已两次延期,预计2025年8月12日前完成回复 [6] - 董事会审议回复说明议案时未获通过,董事刘锐明指出回复内容前后矛盾,且未正面回应资金流向问题 [8] - 独立董事于绪刚、马维华、唐光泽均投反对票,认为回函中关于资金占用和供应商关系的解释不符合逻辑 [9] - 新任董事长郝大庆以入职时间短为由投弃权票,表示需逐步了解公司情况并持续整改 [9] 资金流向争议与报警事件 - 监管问询中资金流向可能涉及裴剑,管理层未充分核查回应 [11] - 裴剑曾出现在"贝米钱包集资案"和海南大禾代持风波中 [11] - 已有董事以相关人士涉嫌挪用资金为由向警方报案并获受理 [11] - 公司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无法及时如实回复问询,合规风险和治理危机或将加剧 [11]
采购仅4000万竟预付10多亿,*ST金泰16亿资金被疑占用
第一财经· 2025-08-14 08:37
资金异常流转 - 公司2024年近15亿资金异常流转,包括超9亿"战略备库资金"和4.61亿元股权投资款 [1][3] - 战略备库资金转出9.31亿元,转回9.3亿元,实际采购仅2900余万元,资金流向与采购需求严重背离 [1][3] - 向芮奈贸易付款5.9亿元,退款5.62亿元,采购仅2725.84万元;向悦芮贸易付款2.03亿元,退款2.02亿元,采购仅74.88万元 [3] - 战略备库预付款转化率不足4%,实际亏损571.32万元 [3] - 2025年继续向5家供应商转出2.56亿元,退款1.21亿元,采购仅1370万元,剩余未还款1.21亿元 [4] 战略备库问题 - 战略备库采用"季初转季末回"模式,疑似控制预付账款金额,避免审计发现 [2][6] - 2022-2024年采购占比从78.12%降至3.18%,资金成本从136.26万元增至756.05万元 [6] - 芮奈和悦芮两家供应商占战略备库付款比例超85% [6] - 审计委员会认为供应商受同一主体控制,涉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7][8] - 公司称仅芮奈涉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其他供应商资金流向定期存单、保证金等 [7] 股权投资异常 - 两笔合计4.61亿元怡钛积股权投资款流向不明,部分资金经层层划转流向配资公司 [1][4] - 1.38亿元股权回购款支付给战略备库供应商,3.23亿元收购款来自压缩战略备库回款 [4] - 审计委员会认为收购厦门怡科股权是非经营资金占用主体用于平衡资金 [2][11] - 董事刘锐明指控股权交易形成资金闭环,涉嫌侵占上市公司资产 [11][12] 公司治理争议 - 3名董事对问询回复投反对票,认为回复"避重就轻,罔顾事实" [1][8] - 董事指控管理层与实际控制人勾结,通过供应商侵占公司资金 [1][8] - 公司称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但供应商实控人与公司历史高管存在关联 [8] - 审计委员会与公司对资金占用认定存在分歧 [7][8]
采购4000来万预付10多亿,股权款流向配资公司,*ST金泰16亿资金被疑占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4 05:39
核心观点 - 公司近15亿资金异常流转 涉及战略备库和股权投资 被质疑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部分董事对回复内容提出反对 认为管理层与实际控制人勾结侵占公司资金 [1][2][3] 战略备库资金异常 - 2024年以战略备库名义向8家贸易商支付超9亿元 实际采购仅2900余万元 资金流向与采购需求严重背离 [1][3] - 资金流转呈现"季初转出 季末转回"特征 累计转出9.31亿元 转回9.3亿元 实际采购转化率不足4% [3][6] - 向芮奈付款5.9亿元 采购仅2725.84万元 向悦芮付款2.03亿元 采购仅74.88万元 [3] - 2022-2024年战略备库采购占比持续下降 分别为78.12% 29.73% 3.18% 资金成本逐年增加至756.05万元 [6] - 2025年仍存在类似情况 向5家供应商转出2.56亿元 退款1.21亿元 采购仅1370万元 未还款余额1.21亿元 [4] 股权投资资金异常 - 2024年支付两笔怡钛积股权投资款合计4.61亿元 资金最终流向不明 涉嫌流向配资公司 [1][4] - 股权回购款1.38亿元支付给战略备库供应商 3.23亿元收购款来自压缩战略备库回款 [4][10] - 资金流转涉及多家关联方 石河子怡科 厦门怡科 深圳怡钛积受同一控制人控制 [11][12] 资金占用争议 - 审计委员会认为战略备库行为不符合商业实质 旨在控制财务报告预付账款金额 符合非经营资金占用特征 [2][7] - 公司称仅芮奈涉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但审计委员会认为只要资金往来与采购金额不一致即存在占用 [7] - 战略备库供应商芮奈和悦芮连续三年资金往来占比超60% 2024年占比超过85% [6] - 2025年5家供应商实控人均为钱程 与公司历史法定代表人存在关联关系 [8] 董事反对意见 - 三名董事对问询回复投反对票 认为回复避重就轻 罔顾事实 [1] - 董事刘锐明指出战略备库供应商是受同一主体控制的资金通道 管理层与实际控制人裴剑等人勾结侵占资金 [1][8] - 认为股权交易形成一揽子交易 目的是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及掩盖资金占用真相 [11] - 公司称反对意见系个人观点 立案调查尚未终结 事项均未有明确结论 [12] 财务影响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净资产8.61亿元 未还款余额及长期股权投资合计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 [5] - 2024年战略备库实际亏损571.32万元 资金占用成本756.05万元 采购节约成本仅184.73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