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

搜索文档
香飘飘涨2.04%,成交额3043.4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7.0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5: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13.51元/股 成交金额3043.45万元 换手率0.55% 总市值55.7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7.07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50.71万元(占比4.95%)卖出134.20万元(占比4.41%) 大单买入352.69万元(占比11.59%)卖出292.12万元(占比9.6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6.3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0.73%/1.67%/2.53% [1] 龙虎榜交易情况 -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6月4日净买入2273.55万元 [1] - 当日买入总计5097.94万元(占总成交额25.27%) 卖出总计2824.40万元(占总成交额14.00%)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奶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冲泡类产品占比69.09% 即饮类占比29.61% [1] - 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成立于2005年8月12日 2017年11月30日上市 [1] 行业分类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软饮料 概念板块包括休闲食品、小盘、社区团购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33万户 较上期增加0.31% 人均流通股17693股 较上期减少0.26%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亿元 同比减少12.2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09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230.13%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3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101.39万股 [3]
新乳业涨2.13%,成交额2922.7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2.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3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18.20元/股 成交金额2922.73万元 换手率0.19% 总市值156.6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2.58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6.18%(180.55万元) 卖出占比4.38%(127.97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7.9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73%/4.30%/-8.17%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4月10日净买入6708.16万元 买入总额1.39亿元(占比27.48%) 卖出总额7234.20万元(占比14.26%)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股东户数1.74万户 较上期增加3.58% 人均流通股48818股 较上期减少3.46%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26亿元 同比增长3.01% 归母净利润3.97亿元 同比增长33.76% [2] 机构持仓与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48亿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变动:中欧价值智选混合A持股590.28万股(减少158.97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持股449.83万股 华安安信消费混合A持股399.34万股(增加47.76万股) 信澳品质回报新进持股389.55万股 中欧新兴价值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研发生产销售 液体乳占比92.22% 其他7.11% 奶粉0.6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概念板块涵盖融资融券/基金重仓/中盘/社区团购/多胎概念 [1]
香飘飘跌2.00%,成交额3110.2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2.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6:5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下跌2%至13.22元/股 总市值54.58亿元 成交3110.26万元 换手率0.5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2.12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7.18% 卖出占比14.6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8.1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3.99%/3.85%/5.71% [2]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6月4日净买入2273.55万元 买入总额占比25.27% 卖出占比14%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亿元 同比减少12.2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09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230.1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冲泡类69.09% 即饮类29.61% 其他1.3% [2] 股东结构与分红 - 股东户数2.33万户 较上期微增0.31% [2] - 人均流通股17693股 较上期减少0.2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3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01.39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奶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成立于2005年8月 2017年11月上市 [2] - 所属申万行业:食品饮料-饮料乳品-软饮料 [2] - 概念板块涵盖休闲食品、小盘股、社区团购、增持回购等 [2]
南都物业跌2.05%,成交额2288.2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33.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2: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3.35元/股 成交额2288.27万元 换手率0.90% 总市值25.0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33.96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12.46万元(买入107.91万元/卖出220.37万元) 大单净卖出421.5万元(买入477.51万元/卖出899.01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6.87% 近5日下跌5.92% 近20日下跌1.62% 近60日上涨6.71%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10日龙虎榜净买入-3040.68万元 买入总额3731.76万元(占比18.25%) 卖出总额6772.44万元(占比33.1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1994年4月13日成立 2018年2月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包括物业服务(收入占比88.28%) 增值服务(8.78%) 资产管理服务(1.49%) 非业主增值服务(1.31%) 其他(0.1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房地产服务-物业管理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 小盘 垃圾分类 机器人概念 社区团购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14亿元 同比增长2.75% 归母净利润1.30亿元 同比增长532.87% [2] - 股东户数7770户 较上期减少1.94% 人均流通股24167股 较上期增加1.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3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华夏回报混合A(002001)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89.69万股 [3]
某外卖厂两大高管离职另有隐情;某社区电商公司撒钱式挖人;上海某游戏中厂可能裁员百人丨大厂情报局Vol.4
雷峰网· 2025-09-01 10:21
外卖A厂高管离职事件 - 高管甲因在酒旅业务签约中暗地入股酒店违反反腐红线被调离后离职 该高管曾带领几千人团队并取得市场份额过半业绩 [2] - 高管乙因主抓社区团购业务时主张无上限烧钱策略 在投入一年半后未见利润且现金流压力下被叫停业务后离职 [2][3] - 创始人面临两难决策:需处理老臣违规以服众 同时叫停未达预期业务以止损 [3] 游戏B厂射击游戏项目 - 耗时五六年研发成本达数亿元的射击游戏上线后表现不佳 核心玩法仍停留在2023年水准难以留住玩家 [4] - 团队400人预计裁员100人 该游戏曾在海外运营并持续迭代但公测后未达预期 [4] - 射击游戏赛道门槛高且由巨头主导 需精密技术、高品质内容及复杂运营体系 新游戏突围难度大 [4] C厂女高管丙管理风格 - 高管丙转岗海外业务后工作风格以结果为导向 在部门冲突时直接介入决策 根据业务需要调整团队配置 [4][5] - 转岗后未带原团队成员 而是根据海外业务特点组建新团队 该转岗并非边缘化而是被安排至前景光明的业务 [5] - 其杀伐果断风格在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果 [5] D公司直播业务转型 - 原管理学教授丁负责设计人才战略与管理体系 建议开展直播业务以实现变现和社区内容连接 [6][7] - 当前直播业务中团播占比高 变现效率显著 可通过打赏和散票收割实现短期流水增长 [7] - 团播占比过高可能长期冲击社区调性 短期收益与长期影响需时间验证 [7] E厂高管戊晋升路径 - 高管戊被视为"太子" 晋升迅速且获取核心资源 外界认为其从0到1搭建关键现金流业务战功赫赫 [8] - 内部口径称业务早期由团队主导 戊在业务跑通盈利后才将重心转移 但擅长预期管理和汇报 [8] - 价值在于识别业务优先级并向高层清晰传达机会 通过向上管理在复杂体系中掌握话语权 [8] F厂社区电商挖人策略 - F厂从字节跳动和小红书挖人 提供纯现金offer不含期权折现 体现现金流充裕和盈利能力强 [9][10] - 公司以球鞋交易+鉴定起家 通过撮合交易抽佣和鉴定费盈利 并扩展至服饰饰品品类及自有品牌高溢价销售 [10] G厂短剧业务创新 - 短剧APP推行"剧本盲盒"机制后爆款率从30%提升至50% S级短剧观看量破10亿且分账票房达千万级 [10] - 机制要求承制方24小时内从10个未分级剧本中选择 选中S级剧本可获30万预付资金以鼓励优质创作 [10] - 用制度化方法替代经验判断 将风险与激励绑定承制方 但长期有效性取决于承制方对高质量剧本的敏感度 [11] 外卖H厂履约能力冲击 - H厂履约率因服务商和骑手被I厂大规模挖走而下滑 部分地区从95%-96%下降至93% 部分城市甚至低于90% [11] - 一线城市影响有限 但武汉、西安、青岛及东北城市受损严重 履约优势正被I厂稀释 [11] - I厂在消费端和履约端加大补贴 自称履约准时率达96% 正在抢夺H厂传统长板 [11]
步步高涨2.19%,成交额15.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801.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2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股价上涨2.19%至6.06元/股,成交额15.53亿元,换手率12.29%,总市值162.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01.05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02%和6.89%,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03%和21.6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3.42%,近期涨幅显著:近5日涨21.44%,近20日涨30.89%,近60日涨15.43% [2]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8月27日龙虎榜净卖出2536万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2.48%和13.4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3亿元,同比增长24.39% [2] -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7.7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77亿元,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8.85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96.50% [2] - 人均流通股17105股,较上期减少49.1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050.68万股 [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商品零售,收入构成:超市64.34%、其他(补充)27.44%、百货6.01%、物流及广告2.2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 [2] - 概念板块涵盖免税概念、统一大市场、预制菜、腾讯概念、社区团购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008年6月上市,注册地址为湖南省长沙市 [2]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投资界· 2025-08-31 07:15
社区团购行业兴衰 - 2020年社区团购经历爆发式增长与急速退潮 互联网巨头包括美团 拼多多 阿里 京东 滴滴等纷纷入场并投入巨额资金 但行业整体陷入严重亏损 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800亿[3] - 大厂竞争策略包括高额补贴和激进扩张 京东京喜拼拼悬赏2000万争夺区域市场份额第一 阿里淘菜菜为进入前三投入至少200亿 滴滴将车辆改为广告牌 美团和拼多多广泛招募乡镇团长[4] - 行业在2021年后快速降温 京喜拼拼 橙心优选 淘菜菜出现巨额亏损 中小平台如呆萝卜 十荟团倒闭 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 但刷单等内部乱象也加剧行业困境 京喜拼拼单日GMV曾出现90%水分[10] 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显著降低履约成本 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 运营成本比即时零售低40%[6] - 供应链环节通过精简SKU和预售制归集订单 上游减少中间环节 采用产地直采或单层批发 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8][9] - 生鲜品类作为引流产品面临盈利难题 2020年底主要平台生鲜SKU占比降至40% GMV占比降至30% 接近传统商超水平[17]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行业利润空间有限 美团闪电仓通过销售日用百货将券前毛利率提升至50%以上 而社区团购因生鲜特性难以盈利[14] - 生鲜具有强区域属性 全国饮食习惯分散 供应链高度本地化 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 区域企业如兴盛优选 朴朴 叮咚买菜 胖东来均呈现地域性特征[15] - 社区团购尝试拓展非生鲜品类如女装和数码未成功 用户核心需求仍集中在低价生鲜产品[18] 竞争格局与战略分化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 多多买菜市占率44% 美团优选32% 2024年双方均以减亏为目标 美团优选于2024年6月停止服务[12] - 拼多多与美团战略定位不同 拼多多以农产品销售为核心目的 持续投入供应链优化 美团则将社区团购作为商品零售延伸尝试 现已转向新模式业务[22]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对社区团购形成挤压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 是社区团购的两倍 2024年主要平台单日总订单量突破2亿[22][24] 行业价值与前景 - 社区团购面临即时零售的全面竞争 即时零售凭借日用百货为主品类 外卖引流优势及闲置运力利用 展现出更清晰的盈利路径[24] - 该模式既未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战略船票 也未能实现稳定盈利 最终陷入增长空间被侵蚀的双重困境[24]
巨头撤场,“湖南胖东来”绝地求生
虎嗅· 2025-08-30 07:09
行业格局演变 - 社区团购行业热潮散去 互联网巨头调整业务 阿里3月砍掉淘宝买菜次日提服务 美团优选6月末退出亏损区域转向高效模式 多多买菜入局即时配送 [1][2] - 美团优选退出后行业格局调整 兴盛优选由防守转为进攻 7月敲定扩规模战略 让出两个点毛利率抢夺美团腾挪市场 [12][13] - 美团优选占据32%市场份额 多多买菜占44% 兴盛优选占17% [18] 公司战略调整 - 兴盛优选2023年后全国多地撤城 从鼎盛时期覆盖18个省收缩至湘鄂赣三省 [2][4] - 2024年初定下激进年增长目标 年中战略重心从追求规模转为追求盈利 [6] - 收缩战略恢复造血能力 2024年收获近17%毛利率和3%净利率 但GMV规模继续下滑 [9] 财务与融资状况 - 2018至2021年累计融资超50亿美元 资本方包括今日资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等头部机构 [8][22] - 2023年12月投资方仅剩KKR和京东 目前知情人士称投资方只剩下一个 [7] - 按官网数据2024年GMV增长600倍达216亿元 但实际规模约150亿~160亿元 较2021年400亿~500亿规模大幅下滑 [10][11] 运营数据表现 - 湖南市场团点营业额显著上浮 长沙某团长7月单量增长三成 日均营业额从不足500元升至千元 [16][17] - 湖北江西两地年交易规模不足1亿元 团点密度和销售额远不及湖南 [19][20] - 新项目"百万兴店"进展不如预期 投入资金门槛过高 扩张缓慢 [6][33] 人事管理动荡 - 2024年间互联网空降高管几乎全部离职 包括技术、产品、运营、财务、HR负责人 年薪80万元以上高管均离开 [3] - 2023年末COO熊卫等多名高管离职 创始人内部整风摒弃大公司文化 [4] - 高管离职潮直接源于2024年战略转变导致的变相降薪 薪资包拆解为16个月 其中4个月年终奖与绩效挂钩 [5][6] 市场竞争策略 - 重启BD招聘筛选宝妈做金牌团长 提供运营维护、小区独家保护、直播间导流和最高12%抽成(普通团长6%) [14][15] - 依靠湖南市场熟人圈子优势 但出省作战能力不足 难以复制全国模式 [24] - 用户忠诚度极低 价格是唯一驱动因素 如12罐雪花啤酒美团售29元兴盛售36元 [28] 业务模式挑战 - 社区团购核心矛盾在于优质团长与服务难以规模化 [30] - "百万兴店"项目要求"驿站+超市+线上社群"复合业态 对经营者能力要求极高 [33] - 公司陷入两难:要规模需牺牲利润 要利润需放弃大规模扩张 [35]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远川研究所· 2025-08-28 13:0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0年社区团购行业爆发后迅速退潮,从战火燎原到监管介入用时不足一年[3]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市占率分别达44%和32%[31] - 大厂旗下社区团购业务普遍严重亏损,2020-2024年间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累计亏损超800亿元[3][4]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21] - 运营成本相比即时零售降低40%,通过团长承担"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22] - 供应链环节精简SKU并采用预售模式,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25]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品类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客单价难提升、损耗率难控制、毛利率难保证[39] - 区域属性明显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全国饮食习惯高度分散[41][42] - 生鲜占社区团购SKU比重下降至40%,GMV占比降至30%,接近传统商超水平[45] 企业战略差异 - 美团将生鲜作为向商品零售延伸的手段,2024年将减亏作为首要目标[32][55] - 拼多多以农产品起家,将卖菜作为核心目的,持续优化供应链[54] - 京东曾设UE模型目标毛利率15%,配送成本10%,最终挤出2-3个点利润[33] 外部竞争环境变化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是同期社区团购规模的两倍[57] - 即时零售以日用百货为主,美团闪购因盈利清晰被调整至核心本地商业[60] - 即时零售依托外卖高频流量和闲置运力,性价比优于前置仓模式[61] 行业衰退原因 - 疯狂补贴引发监管关注,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28] - 刷单灰产盛行,某平台1000万日GMV中900多万为水分[28] - 高频带低频预期未实现,非生鲜品类面临电商和即时零售双重挤压[47][49]
水井坊跌2.02%,成交额1.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52.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3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45.58元/股 成交1.94亿元 换手率0.86% 总市值222.2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52.09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325.77万元 大单净卖出926.32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3.2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95%/12.75%/7.41%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59亿元 同比增长2.74%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2.1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高档产品占比91.32% 中档产品占比5.07% 其他业务占比3.62%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7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80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8.64万户 较上期减少8.06% 人均流通股5640股 较上期增加8.77% [2]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持股1397.46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21.78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74.63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90.36万股 [3] - 酒ETF持股321.62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7.60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21日 1996年12月6日上市 主营白酒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分类:食品饮料-白酒Ⅱ-白酒Ⅲ 概念板块涵盖白酒/社区团购/MSCI中国/基金重仓/高派息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