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科恒股份(300340) - 300340科恒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09:48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要以新能源正极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以稀土功能材料、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辅 [4] - 新能源正极材料核心产品线有三元材料体系、钴酸锂、锰酸锂等,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新能源智能装备业务产品涵盖锂离子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及其他领域新材料智能装备 [4][5] 业绩相关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9,162.32万元,较上年减亏63.08%;营业收入212,250.51万元,较上年降低29.92%,主要受市场竞争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3][7] - 业绩下降一是主要原材料大幅下跌,客户需求不及预期,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二是市场竞争加大,子公司设备销售额同比下滑 [3] - 公司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升及竞争态势影响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政策影响与市场前景 - 受益于国家消费类电子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终端需求逐步回暖,带动公司高能量密度钴酸锂产品需求增长;新能源产业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发展,刺激新能源设备市场需求提升,同时对设备提出更高要求 [2]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储能发展政策,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公司新能源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业务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5][7][8] - 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视,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对新能源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5][7][8] 公司优势 - 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和服务获众多知名企业认可 [5] - 新能源正极材料方面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种类丰富;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子公司深圳浩能在锂电池前段装备方面市场地位较强 [5] - 拥有200余人的专业化研发团队,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5] 其他情况 - 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两大业务板块 [7] - 公司若有回购计划将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管理层和大股东将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中小投资者信心 [6] - 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全方位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竞争力 [7]
人民日报 | 新增装机连续3年全球第一,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新型储能技术发展 - 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43.7吉瓦/109.8吉瓦时,连续3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新增装机的约60% [3][21] -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占比超56%,截至2025年2月全国累计装机超7500万千瓦 [3][21] - 技术多元化趋势显著,锂离子电池主导同时,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重力储能、飞轮等非锂技术实现应用突破 [3] - 远景储能推出8兆瓦时系统新品,电芯数量减少30%,容量提升60%,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低40% [3] - 南网储能研发液氮灭火抑爆系统,成本较主流技术降低30%,已在消防领域规模化应用 [3]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 - 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首创港澳人才内地职称评定机制,16位港澳工程师获内地职称证书 [4][11][12] - 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1100亿元增至2024年7400亿元,年均增长24%,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 [12] - 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患者用药成本降至国外的40%,13批次药品获批用于17名患者 [20] - 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企业新大陆科技集团业务扩展至130多国,全球支付终端交付超1亿台 [17] - 厦门片区航空维修产业2024年营收161.45亿元,境外订单占比超80%,建成全国领先第三方航空维修基地 [16] 能源行业动态 - 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十五五"期间预计年增用电量6000亿千瓦时 [8] - 中国华电近3年累计发电量2.04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6.2%,总装机达2.4亿千瓦 [8][9] - 华电聚焦"新能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和"沙戈荒"基地建设 [10] 数字经济与铁路运输 - 《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7项任务,包括数据要素市场化、数字基础设施统筹及数字消费提升行动 [10] - 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7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增长10%至729.1万人次 [18][21] - 铁路部门优化客运能力,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266列,打造"熊猫专列"等旅游品牌 [16][21] 其他行业数据 -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重点打击原料污染、知假造假及欺骗消费者行为 [17][19] - 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形成全国领先集群,2024年营收161.45亿元,吸引16家国际航空维修企业 [16]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0 19:1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抢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机遇,依托政策支持推广新技术,推进前瞻技术研发应用,但各业务板块表现不一,整体净利润同比减少 [8] 行业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火电装机14.4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9.5亿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超火电;2024年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占比54.8%;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超38亿千瓦,煤电占比降至三分之一,太阳能和风电合计装机超火电 [4] -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消纳问题,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是电网灵活性调节理想方式 [4] - 2024年国家发布多项政策,要求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 [5][7] 公司业务 业务技术 - 推广火电机组灵活性深度调峰技术,拓宽煤质适用范围和锅炉炉型,提升灵活性和节能降耗水平;开展辅机系统深度节能降耗方案研究;开发“小粉仓增强灵活储供系统”;布局新型储能技术 [6] - 具备绿氨掺烧、生物质掺烧系统设计和实施能力,联合高校全链条布局,实现燃煤锅炉10 - 30%掺氨燃烧平稳运行,该技术获评“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7] - 研究生物质与燃煤电站机组耦合发电技术,“燃煤锅炉掺烧生物质燃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7] 业绩驱动因素 - 抢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机遇,依托政策支持推广综合节能改造新技术,推进前瞻技术研发应用 [8] 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节能板块 - 收入104,177.17万元,同比增长65.18%,因把握战略窗口期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布局新型储能技术 [8] - 综合节能改造业务收入81,045.28万元,同比增长123.76%;节油业务收入22,744.60万元,同比减少12.71%;其他业务收入387.29万元,同比减少51.17% [8] 环保板块 - 收入13,517.36万元,同比减少57.02%,因大部分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非电行业经营困难升级改造项目减少 [9] - 低氮燃烧业务收入8,928.92万元,同比减少62.24%;电站运行智能化(软件)业务收入2,039.67万元,同比增长7.09%;其他业务收入2,095.50万元,同比增长353.97%;房产租赁等销售收入453.27万元,同比增长1.64% [9] 新能源板块 - 收入9,959.92万元,同比减少45.84%,因生物质耦合燃烧技术处于初期示范阶段无新增应用场景 [10] - 混氨业务收入5,506.05万元,同比增长100%;生物质业务收入2,081.82万元,同比减少87.08%;清洁供暖业务收入1,743.13万元,同比减少7.80%;分布式光伏项目收入628.92万元,同比增长64.98% [10] 财务数据 - 实现营业收入127,654.45万元,同比增长13.06%;管理等三项费用支出15,250.34万元,同比增长11.11%;信用减值损失1,512.87万元,同比增长3114.58%;投资收益3,267.26万元,同比增长323.28%;财务费用 - 1,558.09万元,同比增长4.97%;利润总额7,977.00万元,同比减少31.33%;所得税费用1,448.24万元,同比增长157.7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28.75万元,同比减少53.77% [8] 公司其他情况 -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未变更 [2]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15,814,42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送红股0股,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 [3] - 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12] - 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无债券情况 [13]
新型储能技术前沿及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研讨班赴杭州太湖源储能电站参观学习
中国能源网· 2025-03-24 07:38
行业活动与培训 - 《中国能源报》社在杭州组织新型储能技术前沿及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研讨班 聚焦储能技术 行业热点 运维及工商业储能电站优化运营等内容[1] - 研讨班注重理论和实际结合 契合各地政府及相关企业在储能领域应用人才培养需求[6] 储能电站实地考察 - 组织学员赴杭州太湖源储能电站进行现场考察学习 了解运营运维管理 设备运行维护及电站投资落地细节[1] - 现场工程师详细解答设备维护要点 故障应急预案及定期检修流程 并分享运维管理系统 设备技术升级及智能监控平台实践经验[3] 太湖源储能电站项目概况 - 作为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第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及杭州市首座110千伏储能电站 由杭州新能源投发公司投资建设[5] - 占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 总投资约2.57亿元 最大充放电功率80兆瓦 总储容量达160兆瓦时 为杭州地区单体容量最大储能电站[5] - 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并网通电 由储能区 主变及SVG区域组成 配备32个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舱 16个变流升压一体舱和1套能量管理系统[5] 电站运营与技术特点 - 借助先进数字化平台实现储能设备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 确保设备长期运行安全 稳定与高效[3] - 贯彻预防为主 定检并举理念 通过监控与数据分析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技术措施确保稳定运行[5] - 显著提升辖区内新能源消纳能力和负荷调控水平 对提升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5] 行业影响与支持 - 《中国能源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是我国第一张针对能源全产业链的综合性能源产业经济报 积极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6] - 除报道宣传国家最新能源政策外 还围绕风光氢储 碳市场 电力交易等领域开展行业展览 研讨培训 为建设现代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支撑[6]
瞄准新型储能!超威牵手国电投能研院
起点锂电· 2025-03-07 10:33
战略合作 - 超威集团与国家电投能研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业、资源、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深度合作 [2] - 合作内容包括共同探索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打造技术验证及示范基地,实现互利共赢 [2] - 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表示,公司围绕绿色能源发展确立了移动能源和固定能源两条战略路径,希望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储能产品研发、系统集成验证及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4][5] - 国家电投能研院党委书记顾皑指出,该院是国家电投非核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的重要依托,双方将共同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商业化应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5] 行业动态 - 2025起点软包电池全国巡访调研活动正式启动 [6] - 多氟多第三代大圆柱电池应用"全面开花" [6] - 宁德时代敲定10万吨采购大单 [6] - 央企收购动力电池企业 [6]
光伏行业月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出台,光伏组件价格有所上调
中原证券· 2025-02-28 08:07
这份报告由中原证券发布 聚焦光伏行业2025年2月的市场表现、政策动态及产业链情况 以下是基于报告内容的详细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3][7] 核心观点 - 2月光伏产业指数上涨6.32% 跑赢沪深300指数 板块日均成交金额300亿元 环比大幅放量 [2][9] - 政策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自2025年6月1日起区分新老项目 将强化市场机制并倒逼上游制造业优胜劣汰 [7] - 供给端持续压缩 多晶硅1月产量约9.7万吨 环比降低6.55% 产业链价格企稳 组件价格受国内工商业项目订单增量拉动有所上行 [7] - 行业处于去库存、去产能周期 但彻底的供需扭转仍需更多积极因素推动 建议关注光伏玻璃、一体化组件厂、多晶硅料、电子银浆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7] 行业表现回顾 - 截至2月27日收盘 2月光伏行业指数上涨6.32% 所属中信一级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期间收益8.60% 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8 [9] - 光伏细分子行业全部实现上涨 涨幅排名前三的为光伏背板(22.29%)、太阳能电池片(15.39%)和光伏焊带(14.21%) [12] - 个股普涨 涨跌幅排名前十的个股包括金博股份(37.77%)、明冠新材(35.68%)和爱旭股份(31.21%)等 [18] 行业及公司动态 - 政策层面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应用并加快多元化技术发展 [7][17] - 国家发改委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7][17] - 地方政策方面 河南省计划至2027年满足5600万千瓦分布式电源接入 江苏省目标到2027年在新一代光伏电池等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17] - 2024年前十名光伏组件企业总出货量502GW 同比增长21.55% 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四家领先企业市场地位稳固 [21] - 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格39元/kg 单晶PERC电池片均价0.33元/瓦 TOPCon组件报价0.695元/瓦 较上月底上涨0.5分 [29][30] - 重点公司动态包括晶澳科技计划发行H股 通威股份拟建设万吨颗粒硅中试线 天合光能申请钙钛矿叠层组件专利等 [17][43] 河南光伏行业 - 2025年1月 河南省太阳能发电量29.86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35.7% 太阳能装机容量4489万千瓦 占比29.8% [49] - 河南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方案计划总投资318亿元 至2027年满足56GW分布式电源接入并建成100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17][49] - 郑州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0万千瓦 [4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截至2025年2月27日 光伏产业指数PB(LF)估值1.95倍 处于历史22.74%分位 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51] - 建议中期关注亏损力度较大、产能出清预期明确的主辅材领域 如光伏玻璃、一体化组件厂、多晶硅料、电子银浆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