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递行业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快递企业7月“量增价跌” 国家邮政局出手“反内卷”
证券时报· 2025-08-19 18:53
快递行业7月经营数据 - 申通快递7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42.87亿元同比增长9.95%,业务量21.81亿票同比增长11.92%,单票收入1.97元同比下降1.50% [1] - 圆通速递7月快递产品收入53.71亿元同比增长12.08%,业务量25.83亿票同比增长20.79%,单票收入2.08元同比下降7.20% [1] - 韵达股份7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3.75%,业务量21.62亿票同比增长7.56%,单票收入1.91元同比下降3.54% [1] - 顺丰控股7月速运物流业务收入186.57亿元同比增长14.97%,业务量13.77亿票同比增长33.69%,单票收入13.55元同比下降14.02% [1]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中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449.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206.4亿元同比增长8.9% [2] - 1-7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及单量均增长但单票价格下滑 [2] - 顺丰控股业务增长得益于深化经营策略、强化服务能力、渗透各类物流场景 [2] 行业政策变化 - 国家邮政局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竞争行为,将纳入企业信用评价 [2] - 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至1.4元/票以上,基层网点派费增加0.1元/票 [3] - 申通快递表示将摒弃"以价换量"模式,转向品质升级转型 [3] - 多地出台"反内卷"政策对旺季快递价格有正向引导作用 [3]
义乌、广东快递集体涨价,加盟商:“这次是来真的了
36氪· 2025-08-18 07:14
核心观点 - 快递行业在政策引导下掀起反内卷式涨价潮 浙江义乌和广东率先行动 通过设定价格下限和惩罚机制推动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1][3][6][11] 涨价政策与执行 - 义乌市邮政管理局要求快递单票价格下限上调0.1元至1.2元 [1][3] - 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 最低揽收成本价不得低于1.4元 [1][3] - 涨价主要针对特价电商件 尤其是300克以内轻克重包裹 [3] - 多家头部快递企业反馈8月广东省快递服务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调 [1] - 涨价幅度由快递企业依据成本和市场状况与用户协商确定 具体因寄件量、运输方式、距离和时效等因素而异 [4] 涨价幅度与影响 - 电商件涨价幅度大多在0.2-0.5元之间 克重更大快递件涨幅或超过1元 [6] - 深圳某电商商家日均发货量达上万单 每单涨价几毛钱导致月运费多支出十几万元 [6] - 部分大电商商家为缓解成本压力将仓库及快递业务转移至价格较低地区 如安徽六安快递价格约1.2元比广东1.4元更低 [13] 行业背景与数据 - 2025年1-5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0.1%至788亿件 但单价同比下降8.2%至7.5元 呈现量增价跌特征 [7] - 2024年义乌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6.3亿件 比上年增长8.1% [3] - 2025年福建省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1.41% 但单价同比下降4.5% 部分区域出现8毛发全国的极端低价 [10] - 末端网点单票毛利低于0.1元的情况令人忧心 [10] - 2025年6月头部快递企业票均收入同比普遍下降:顺丰13.67元降13.32% 申通1.99元降1.0% 韵达1.91元降4.5% 圆通2.10元降6.69% [7] 执行机制与挑战 - 配套规范及惩罚机制防止快递企业通过擅自降价、低价促销等方式争抢客户 [6] - 若包裹份额变动过大被上级查到 可能面临数万元罚款 [6] - 此前涨价尝试因总部考核、同行未同步跟进、客户流失等因素未形成全国性持续态势 [11] - 此轮反内卷行动由中央定调 地方邮政管理局牵头强监管 且定价有依据 [11] - 广东调价中1.4元是硬性最低要求 但各快递企业间略有差异 如中通、圆通价格略高以维持市场占有率平衡 [11] 行业意义与展望 - 涨价有望成为快递业回归理性的关键节点 已有其他省市根据当地市场制定基准推进相关工作 [14] - 需要电商平台、商家、快递企业和消费者多方共同发力 电商平台需优化规则设计摒弃以价格为唯一核心的排序与推荐算法 [14] - 电商商家面临利润空间薄弱难题 提高商品售价可能导致销量下滑 [14]
义乌、广东快递集体涨价,加盟商:“这次是来真的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16 14:32
快递行业反内卷变革 - 快递行业正在掀起反内卷变革,浙江义乌和广东作为业务量大的"产粮区"率先行动 [4] - 义乌市邮政管理局要求将快递单票价格下限上调0.1元至1.2元,反对内卷式竞争 [5] - 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各家不得低于1.4元成本价揽收,否则将面临处罚 [5] 涨价执行情况 - 以通达系为主的快递品牌相继落实涨价政策,主要针对特价电商件尤其是300克以内的轻克重包裹 [8] - 涨价幅度由快递企业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与用户协商确定,具体价格因多种因素而异 [8] - 电商商家反映此轮涨价幅度大多在0.2-0.5元之间,克重更大的快递件涨幅或超过1元 [10] 行业现状与背景 - 2025年1-5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0.1%至788亿件,但单价同比下降8.2%至7.5元,呈现量增价跌特征 [13] - 2024年义乌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6.3亿件,比上年增长8.1% [6] - 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1.41%,但单价同比下降4.5%,部分区域出现"8毛发全国"的极端低价 [18] 涨价影响与应对 - 深圳一位电商商家日均发货量达上万单,每单涨几毛钱导致一个月运费多支出十几万元 [10] - 部分大电商商家为缓解物流成本压力,将仓库及快递业务转移至价格较低的地区 [20] - 电商商家面临两难选择:自己消化成本或提高商品售价,但平台比价机制导致提价困难 [21] 行业未来展望 - 此轮反内卷行动由中央定调,地方邮政管理局牵头进行强监管,定价有依据 [18] - 已有其他省市邮政局在根据当地市场制定基准,推进相关工作 [21] - 快递行业从低价恶性竞争回归正常价格的必经之路,有望成为回归理性的关键节点 [21]
单月暴涨50%!这个板块翻身了
格隆汇APP· 2025-08-16 08:12
行业政策与市场反应 - 国家邮政局7月初明确反内卷立场后,快递指数暴涨17.10%,申通、圆通、韵达等公司股价涨幅超20%-50% [1][2] - 广东省8月5日起快递底价上调0.4元/票至1.4元以上,基层派费每票涨0.1元,浙江义乌底价从1.1元涨至1.2元 [3] - 反内卷政策侧重轻小件和大客户低价件托底管理,与直播电商带来的件量结构变化(轻小件占比提升)相关 [20] 价格战与盈利困境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快递单票均价同比降7.7%至7.52元,通达系单票收入普遍低于2.2元(圆通2.19元、申通2.00元、韵达1.94元) [5][8] - 7月头部企业单票净利润仅0.04-0.26元,逼近2021年价格战最激烈时期水平 [9][10] - 行业增量不增利现象加剧,单量增长摊薄成本(日均2000万票企业单件运输成本可降至0.6-0.9元),但持续压价导致网点生态恶化 [10][31] 企业战略与并购动态 - 申通快递收购丹鸟物流补充逆向件能力,逆向件单价5-8元显著高于普通电商件(3-4元),带动其股价领涨行业 [21][22][24][26] - 头部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增速超营收(圆通5年固定资产增194% vs 营收增122%),通过产能扩张支撑规模竞争 [32][35] - 行业集中度提升缓慢,前八家企业份额仅从2019年的80%增至2024年的85.2%,极兔入局打破原有格局 [38] 市场前景与估值变化 - 2024年全国快递单量达1750.8亿件(同比+21.5%),电商增速支撑行业单量持续增长 [39][43] - 反内卷推动PE均值升至18倍,申通PE达23倍,若提价持续龙头或享估值溢价 [44] - 长期竞争依赖并购整合(如申通收购丹鸟),中小产能出清与头部协同是关键变量 [36][43]
单月暴涨50%!这个板块翻身了
格隆汇APP· 2025-08-16 07:49
行业政策与市场反应 - 国家邮政局7月初明确反内卷立场后,快递指数暴涨17.10%,申通、圆通、韵达等公司股价涨幅超20%-50% [3][4] - 广东8月5日起快递底价上调0.4元/票至1.4元以上,派费涨0.1元/票,浙江义乌此前已从1.1元涨至1.2元 [5][7] - 广东快递单量占全国近25%,上半年发出234.3亿件,政策落地后中通、圆通单票价格分别达1.46元、1.43元 [6][5] 价格战与行业困境 - 2020年以来行业单票均价持续下滑,2024年上半年全国均价从8.14元降至7.52元(-7.7%),通达系单票净利仅0.04-0.26元 [15][18][19] - 申通相比历史高点跌超60%,圆通、韵达单票价格分别降至2.19元、1.94元,逼近2021年价格战低点 [12][18][20] - 恶性竞争导致末端网点生态恶化,形成"增量不增利"的恶性循环,单量增长但成本压缩接近临界点 [21][22] 反内卷的潜在影响 - 若行业单价普涨0.1元,中通、圆通、韵达、申通年收入将分别增加34亿、26.6亿、23.9亿、22.7亿元 [24][26] - 此次政策侧重轻小件和逆向件托底管理,逆向件价格(5-8元)为普通电商件(3-4元)的2倍 [33][34][38] - 申通收购丹鸟物流补充逆向件能力,带动其股价领涨行业,但行业根本问题未解决 [35][36][40] 行业结构与竞争格局 - 快递成本与单量高度相关:日均单量超2000万票时运输成本可摊薄至0.6-0.9元/票(低于500万票时为1-2元) [45] - 圆通过去5年固定资产增194%(营收增122%),反映产能扩张与市场份额争夺矛盾 [47][49][50] - 行业集中度提升缓慢,前八家企业份额仅从2019年80%增至2024年85.2%,极兔入局打破原有格局 [52] 未来发展趋势 - 2024年全国快递单量达1750.8亿件(+21.5%),电商碎片化推动轻小件和逆向件增长 [54][33] - 国家邮政局鼓励兼并重组,申通收购丹鸟为标志性事件,行业或通过并购实现产能出清 [56][57][58] - 头部企业需在单票成本与议价能力上建立优势,当前申通PE达23倍,行业均值18倍 [60][61]
申通快递20250812
2025-08-12 15:05
**行业与公司概况** - 行业:快递物流行业 - 公司:申通快递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公司运营效率提升** - 直营化率从2016年不到50%提升至2023年94%,与行业水平相当[3] - 三年百亿产能提升计划使日产能从2021年4200万件增至2024年7500万件,增长近八成[3] - 2023年业务量增速35.2%,远超行业平均21.9个百分点[6] **2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改善** - 单票成本降幅超过单票收入降幅,单票净利改善[6] - 2024年自由现金流转正,单票净利4分钱[7] - 2025年预计规模净利3亿多元,单票净利5分钱;若增至10分钱,年化利润将翻倍至27亿元[13] **3 行业政策与价格战缓和** - 国家邮政局及七部委出台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8] - 2021年9月义乌地区单车价回升,全国性提价统一步调后利润改善[10] - 华南地区快递价格上涨0.4元,预计使申通单票净利翻倍,增厚利润十多个亿[12] **4 收购与战略布局** - 收购丹鸟物流(交易对价3.6亿元),日均业务量超400万单,单票收入6.2元,高于申通平均水平[17] - 丹鸟物流助力申通成为行业第三,拓展即时零售等新场景[17] **5 未来预期与风险** - 2025年预计业务量268亿票,同比增长18%[12] - 与阿里合作支撑业绩弹性,中长期发展潜力大[19] - 风险:价格竞争回潮或件量增速不及预期[20]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反内卷特点** - 政策执行严格,如华南地区从1元涨至1.4元[11] - 全网统一涨价避免流量外溢和黄牛现象[14] **公司治理措施** - 前十大加盟商占比从30%降至15-16%,第一大加盟商占比降至5%[16] - 管理团队具阿里系背景,数字化升级优势显著[16] **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 反对同质化低价竞争,推动与农业、制造业融合[9] - 保障末端员工权益,全网生态优化[9] **数据与单位换算** - 三年百亿产能提升计划:100亿元[2] - 2025年预计业务量:268亿票[12] - 丹鸟物流1-4月收入:29.6亿元[17]
如何看待快递行业的“反内卷”?
2025-08-11 01:21
快递行业反内卷与投资机会分析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快递行业(电商快递为主)[1] - 核心公司:头部快递企业(未具体点名,但强调加盟制、资金实力等特征)[2][6][8]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反内卷的驱动因素** - 行业增速快:2023年前6个月同比增长近20%,与2022年增速持平[3] - 政策支持:国家邮政局推动反内卷,保障消费者(收件人)和快递员权益,解决农村违规收费问题[4] - 民生重要性:行业与就业、社会稳定强相关,监管层重视高质量发展[6] 2. **反内卷的具体措施与挑战** - 价格修复:义乌、揭阳等竞争激烈地区价格跌至2021年低点,需通过区域/全国协同提价[5] - 淡季实施:为旺季服务可持续性奠定基础,避免低价恶性竞争[4] 3. **中长期发展关键因素** - **市场逻辑**:规模效应是核心,但需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如新业务)应对规模效应减弱[6] - **平台逻辑**:电商平台自建物流或投资物流企业(如京东、阿里系),影响行业格局[6] - **监管逻辑**: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总部运营能力、资金实力和加盟网络稳定性决定企业竞争力[6][8] 4. **投资机会判断** - 短期:反内卷带动修复行情,当前市场低迷期是布局时机[7] - 长期:需关注头部企业单票利润差异(成本控制、客户结构)[2][8] **其他重要细节** - **数据引用**:2021年七部委曾发文保障快递员权益,但农村低价派费问题仍存[4] - **区域差异**:义乌、揭阳等地价格竞争最激烈,提价需全国协同[5] - **风险提示**:规模效应减弱可能影响盈利能力,需依赖新业务突破[6] **总结建议** - 关注头部企业:综合评估其总部运营能力、资金实力及网络稳定性[6][8] - 差异化布局:单票利润水平因公司成本控制和客户结构而异,需具体分析[2][8]
快递反内卷之潮汕快递加盟商交流
2025-08-11 01:21
行业与公司 - 涉及行业为快递行业,主要公司包括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等[1][2] - 潮汕地区快递公司在邮政管理局监管下实施提价,旨在修复价格战导致的亏损局面[1] 核心观点与论据 **提价背景与原因** - 快递员派件费下滑、同质化竞争和低价策略导致行业利润空间受限[1] - 总部和加盟商在过去两年价格竞争中未能盈利,2025年初再次陷入亏损状态[1] - 2024年3月至8月基本处于亏损状态,9月至12月因涨价实现盈利,2025年价格战提前至11月下旬,12月底进入亏损[8] **提价执行情况** - 潮汕地区8月初实施提价,中通0.1公斤以内价格从1.05-1.10元提升至1.65元左右,涨幅约0.5元[1][5] - 邮政管理局规定最低限价:中通1.54元、圆通1.5元、韵达/申通/极兔1.45元[2][3] - 广州、深圳等大部分区域已提价至规定水平,潮汕地区协同性较强,执行较好[6] **客户接受度与影响** - 客户接受度与商品毛利相关:低毛利客户(如餐具商)单量从三四万单/天降至四五千单,高毛利客户(如服装类)影响较小[7] - 部分业务流向未提价的邮政系统,日均揽件量从140-145件降至105件[23] - 邮政系统针对头部客户和低廉客户调价,负荷增加[24] **收益分配与派件费** - 潮汕市场整体涨幅约0.5元,总部取消增存量补贴和特殊备案补贴(原上限0.4元),大部分收益归加盟商[11] - 广东省进港派费上涨0.1元,但中通采用统收统付结算,实际增加金额视结算情况而定[12] **区域联动与未来预期** - 广东、福建、义乌等地关注潮汕涨价反响,可能跟进调价;华东地区(云贵川、湖北)计划联动涨价[9][18] - 加盟商预计2025年Q4盈利可观,有望弥补1-7月亏损[16] - 旺季(如双11、双12)是否进一步涨价取决于总部和邮管局决策[22] **监管与市场格局** - 邮管局8月20日后可能不再受理互抢客户举报,但仍关注最低限价(如中通终端价不得低于1.54元)[3][14] - 若监管放松,可能回归价格战,但头部公司倒闭风险低[27] - 全国普遍涨价可能性取决于邮管局监管力度[28] **其他重要内容** - 中通在潮汕区域市占率约27%(仅通达系,不含邮政和顺丰)[15] - 涨价涵盖所有品类,续重单价(如中通每公斤1.5元)同步上涨[29][30] - 跨区域揽件不可持续,因影响订单完结时间且举报机制严格[25][26]
快递专家系列电话会议
2025-08-11 01:21
行业与公司 - 涉及行业为快递行业,重点讨论华北、华南(广东)、义乌等地区的快递市场[1][2][3] - 主要公司包括快递公司总部及其加盟商网络[4][6][8] 价格动态与成本传导 - 2025年华北地区500克重量段价格约1.25元,同比下降5分钱,主因加盟商收入降低[1][3] - 总部成本上涨1毛钱时,终端客户平均涨幅仅2-3分钱,加盟商承担6-7分损失以保市场份额[4][6] - 2024年旺季华北提价幅度约2毛,实际执行在10月后,总部与加盟商分摊成本[5][6] - 2025年广东已落地4毛提价(含1毛派费增长),华北观望中[9][19][20] 区域差异与产品结构 - 华北地区轻小件少,1-3公斤货物占比大,500克以内均价1.25-1.45元;华南/义乌价格更低[2] - 华北出港产品以农副产品、婚庆用品为主,季节性显著,淡季亏损严重[22][24] 加盟商经营压力 - 华北加盟商上半年亏损达200-400万,需旺季回血[12][14] - 每单需2-3毛纯利润才能盈利,但2024年总部成本上涨2毛中仅1毛传导至加盟商[13][14] - 淡季固定成本高(人工、场地、车辆),自动化推进困难[23][24] 市场竞争与监管 - 价格调整需平衡客户流失风险:降价需让利,涨价幅度受限[7] - 反内卷措施推进中,邮管局或出台最低价格标准[11] - 广东提价由邮管局协调,华北需类似支持才能实施[10][20] 黄牛与派费机制 - 黄牛件价格比直客低0.3-0.4元(500克内直客1.5-1.6元 vs 黄牛1.2-1.3元)[16][17] - 华北派费分配:加盟商利润约1毛,其余给业务员[21] 季节性影响 - 华北全年8-9个月亏损,旺季(11-12月)出港量翻3-10倍才能盈利[9][22] - 广东派费上涨1毛为硬性规定,华北需全国同步调整以避免区域失衡[19][20]
申通领涨43%、韵达圆通涨幅超20%!快递特价件提价究竟成效几何?
金融界· 2025-08-08 06:05
快递行业价格调整政策 - 中信快递指数8月7日大幅上涨3.37%创年内新高,主要受多地快递价格集体上调推动 [1][3] - 广东省8月4日起快递底价全面上调0.4元/票,要求揽收价不低于1.4元/票,广州、佛山等地0.1公斤发货价同步调整至1.4元以上 [3] - 义乌市7月18日起将快递价格下限上调0.1元至1.2元/票,政策调整源于国家邮政局7月10日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的表态 [3] 快递企业股价表现 - 申通快递2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43%,韵达与圆通涨幅超20%,极兔速递增长16%,反映市场对行业摆脱低价竞争的乐观预期 [4] - 韵达股份8月7日涨停(+9.98%),20日涨幅22.67%;申通快递同期涨幅43.47%;圆通速递20日涨幅20.83% [5] - 申通快递7月25日以3.62亿元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但标的公司1-4月净亏损2.3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79亿元 [5][6] 行业经营状况分析 - 加盟制快递企业盈利堪忧:韵达和圆通毛利率长期约10%,净利率约5%;申通毛利率5%且2021年出现亏损 [7] - 二季度韵达单票收入1.9元(历史低位),申通未突破2元,圆通近期降价显著,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盈利压力显著 [8] - 广东0.1kg特价件价格涨幅达40%-55%(中通1.05→1.48元,圆通1→1.45元),设置15天锁盘期防止恶性抢客 [11] 政策影响与未来挑战 - 广东业务量占全国25%,价格战最严重地区6月价格同比下跌17.3%(广州)和7.4%(揭阳) [11] - 中信证券测算广东提价0.4元/票可使申通、韵达、圆通、中通业绩弹性达33%、18%、14%、10%,但末端派费提价0.1元可能分走25%利润空间 [11] - 政策持续面临两大考验:监管部门能否遏制变相降价行为,以及政策能否从义乌和广东扩散至全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