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治理

搜索文档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工作坊在青岛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9-23 04:56
青岛清源葛瑶分享了灵山岛作为"负碳海岛"的绿色发展实践,SEE基金会盛燕组织多方研讨,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低碳社 区建设等具体建议。 陕妇儿基金会刘琦慧从性别平等视角切入,强调环保教育中需关注性别公正。基层执法人员陈学祥则深入解析政社协作中 的角色定位与实践挑战。 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指出,全球气候治理已进入行动落实阶段,社会组织可通过申请UNFCCC观察员身 份参与国际进程,借助故事化传播提升公众意识,推动政策倡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董岩聚焦青岛蓝碳发展,分析当前困境并提出制度创新与市场建设建议。北京合一绿色公益 基金会李大君则通过气候图谱工具,引导组织探讨协作路径。 9月17日至18日,"社会组织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工作坊"在青岛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苏州 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与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青岛市黄岛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协办,旨 在提升社会组织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参与能力与行动实效。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研究员王延斌结合《民法典》与《慈善法》,强调公益事业应坚守无偿性、公众 性和必要性,规范境外合作流程,加强组织 ...
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华网· 2025-09-22 08:03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双碳"目 标,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21.5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约59.2%;非化石能源消 费比重由2020年的15.9%增至2024年的19.8%,煤炭消费比重从2020年的56.8%降至2024年的53.2%;截 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全球占比超过40%……一组组数据,见证我国能源绿 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6.8亿千瓦,是2020年的3倍以上,提前6 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步伐加快,废弃物回收体系不断健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国家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主要城市回收网点已超15万个。今年一季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 量同比大幅增长70% ...
中央财经大学“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在京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9-21 08:23
论坛背景与核心议题 - 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主办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暨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十周年年会 论坛于9月20日举行[1] - 论坛聚焦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和产业绿色转型赋能等核心议题 在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的关键节点举办[1] 绿色金融实践与全球治理贡献 - 中国绿色金融实践为全球绿色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包括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1] - 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产品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转型金融推动高碳行业高质量发展[1]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举措 - 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与融资发展[1] -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鼓励开发绿色主题公募基金 支持投向绿色低碳领域的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注册[1] - 发挥期货市场作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1] 研究院未来发展方向 - 研究院将围绕政策理论研究 成果转化实践和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深耕[2] - 为中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财智慧[2]
新预测:美国气候政策转向拖累全球气候治理
新华网· 2025-09-16 09:21
荣鼎咨询公司发现,在最好的情况下,即化石燃料变得更加昂贵,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部 署,到2040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只能减少43%,远低于美国上届政府承诺到2035年在2005年基 础上减排61%至66%的目标。而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即清洁能源发展严重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制约,到 本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甚至可能有所上升。 《卫报》日前引用美国荣鼎咨询公司发布的最新预测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该国能 源和气候政策出现了近些年来"最急剧的转变",将使美国减排速度降至过去20年所实现速度的一半,对 全球气候危机产生深远影响。 新华社伦敦9月16日电(记者郭爽)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近期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国温室气 体排放激增,导致全球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一项新预测说,美国新一届政府气候政策突然转向支持 化石燃料将拖累全球气候治理。 ...
科技领航智绿融合: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4:48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5日讯(记者杨秀峰)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首钢园举办。作为2025服贸会的重要主题论坛,第四届生态环保 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在此期间举行。院士论坛以"服务双碳战略、服务生态文明、服务美丽中国、服务美丽世界"为永恒主题,以"科技领航启新 程,智绿融合创未来"为年度主题,汇聚全球顶尖智慧,通过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为产业绿色变革注入新动能,全面服务国家"双碳"战 略和生态文明建设。 与会人士表示,本届论坛不仅关注技术迭代和场景创新,更注重构建面向未来的绿色科技产业生态和治理体系。其前瞻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推动人工智 能、数字技术、新材料与绿色技术深度融合,布局"智能+绿色"新赛道;二是探索区域、行业、企业三级减排协同机制,助力构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 系;三是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支持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增强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环境基准标准与风险管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在致辞中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绿色转型 发展的方向。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驱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会见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执行主任安娜·托尼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4:38
人民财讯9月12日电,9月1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京会见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COP30)执行 主任安娜.托尼。双方围绕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COP30成果等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
AI赋能、遥感监测……服贸会热议“双碳”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4:12
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论坛进一步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本次论坛设置了专家报告环节,多位行业专家分 别围绕能源转型、AI赋能、遥感、智能水处理、降碳减污几大核心议题,展开分享,揭示了数智科技 赋能,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价值,共同描绘"双碳"战略下的绿色发展图景。 其中,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院长 刘文清在题为《AI赋能 大气成分遥感技术进展》的报告中,总结了大气环境监测需求变化,介绍了光 谱学技术、卫星技术等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案例。并表示,未来需构建多维度大气环境综合研究 系统,提升大气成分立体监测能力,发展AI数据融合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此外,针对未来该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更广泛应用,刘文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 前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仍处于"小场景"应用阶段,要走向大范围,关键在于数据开放。如果气象卫 星、海洋卫星、国土卫星等数据不能共享,人工智能的潜力就难以发挥出来。此外,要不断升级监测手 段,推动传感器等技术进步,也将为人工智能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数据基础。 近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 ...
刘振民: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第一财经· 2025-09-11 01:13
在9月10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中 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作了上述表示。 刘振民说,当前,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自应对气候变化 谈判启动35年来,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各国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 法律文件,奠定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框架。 "这三个文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各自能力原则,明确了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义务,确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基于科学研究政治 和法律共识,是全球治理的基石,是当今各国要坚守的原则。"他说。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安全危机、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给全球气候合 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中国将加大绿色低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投入,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等关 键技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他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持续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 总装机量达到21.7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规模的 ...
健全碳市场制度 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碳市场建设解读②
中国环境报· 2025-09-01 00:12
政策部署与战略意义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明确提出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 [1]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明确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重点任务和行动路线图 [1] -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优化碳排放权配置的政策工具 是我国碳定价机制的主体形式 [2] 市场建设必要性 - 完善碳市场是适应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要求 需将碳价格信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2] -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扎实推进 全国碳市场已启动并平稳运行 积累中国特色发展经验 [3] - 碳市场展现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决心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复杂背景下成为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定力的重要体现 [3] 经济与产业影响 - 碳市场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 碳排放总量接近全国总量的70% [4] - 通过可再生能源使用、节能技术、数字化管控等工艺升级 推动重点排放企业形成绿色市场竞争力 [4] - 碳价格激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引导企业及科研院所以市场为导向持续迭代技术 [4] 区域协调与金融机制 - 全国统一碳市场实现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 为西部可再生能源创造市场空间 提升中西部碳汇资源价值转化渠道 [5] - 碳金融帮助履约企业降低经济风险 完善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项目 [5][6] - 碳金融市场降低高碳行业资金配置导致的搁置资产和资产泡沫风险 [6] 机制建设关键关系 - 需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坚持市场经济规律 用政策确定性对冲转型不确定性 [7] - 需协调全国与地方试点碳市场 统一配额管理、交易、监管、数据及对外合作 地方可先行先试扩大覆盖范围与创新监管 [7] - 需统筹生态环境部门与发改、能源、金融等部门协作 实现数据共享、政策衔接及碳金融产品开发 [8] - 需兼顾对内转型与对外合作 在全国制度设计中坚持国际标准并预留对外接口 推动绿色技术及解决方案走出去 [8]
福田汽车亮相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以绿色创新之笔绘就中阿合作新图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31 09:13
参展概况 - 公司携欧曼银河、欧马可、风景等新能源与智能化产品亮相第七届中阿博览会 [2] - 公司以"本地化制造+区域化服务"布局为中阿合作注入新动能 [2] 绿色创新技术 - 公司构建覆盖纯电、混动、氢燃料的"全能源矩阵" [3] - 形成重、中、轻、微全品类绿色产品梯队 [3] - 智能化技术融入产品基因提升运输安全与效率 [5] 中东市场表现 - 沙特市场上半年销量近3000台,同比增长超170% [5] - 沙特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超10个百分点 [5] - 图雅诺产品市场占有率突破40% [5] - 阿联酋市场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近60% [5] - VAN类产品在中系品牌中保持出口优势地位 [5] 本地化战略 - 在沙特实现从产品出口到属地化制造的三级跳 [6] - 针对高温干燥气候优化产品设计 [6] - 与沙特投资部等机构签署备忘录建设海湾国家首座完整商用车工厂 [6] - 工厂将生产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和客车 [6] 合作拓展 - 与北京一路智行科技达成FORLAND品牌海外业务合作 [8] - 通过订单合作、经销授权等方式整合资源 [8] - 构建制造-服务-金融全链条生态 [9] - 在沙特布局6处维修车间和200+加油站服务网络 [9] 展会成果 - 吸引阿联酋、沙特、卡塔尔等国物流企业现场洽谈 [11] - 达成整车采购、区域经销、售后合作等多领域合作意向 [11] 未来规划 - 2030年目标实现海外销量30万辆,新能源占比30% [6][12] - 加速沙特工厂建设以覆盖中东、辐射非洲 [12] - 构建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金融服务全生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