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避坑“美丽陷阱”!上海九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骏博士起底玻尿酸与胶原蛋白科学美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3:31
中国美妆市场现状 - 中国美妆市场在"成分至上"营销口号下迎来高增长繁荣期,消费者对功效的追求与国家标准体系之间存在认知鸿沟 [1] - 监管标准滞后于技术发展,"生物活性肽""天然植物提取物"等新兴词汇爆发式涌入,美妆产品技术复杂度超越现有国标覆盖范围 [1] - 社交媒体过度推崇"原料桶式""猛药型"成分,导致消费者盲目追求浓度指标而忽视复配风险、透皮机制和个体耐受差异 [1] 玻尿酸与胶原蛋白应用差异 - 玻尿酸主要用于面部填充与塑形,如法令纹、苹果肌等,针对皮肤凹陷和缺水问题 [2] - 胶原蛋白主要用于皮肤紧致与修复,刺激自身胶原蛋白生成,改善皮肤松弛、毛孔粗大等问题 [2] - 玻尿酸即刻效果明显但维持时间较短(6-12个月),胶原蛋白起效较慢但效果维持更久(6-18个月) [3][4][5] 检测方法与标准 - 玻尿酸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等,标准相对成熟 [5][6] - 胶原蛋白检测方法包括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等,但质谱法设备成本高普及有限 [5][6] - 新材料研发速度远超传统质量标准更新速度,部分新材料存在"测不准""测不全"问题 [7] 市场格局与竞争 - 玻尿酸在医美填充剂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胶原蛋白市场份额较小但增速高于玻尿酸 [8] - 胶原蛋白生产成本是玻尿酸的3-5倍,终端售价普遍更高 [8] - 华熙生物和焦点福瑞达占据全球玻尿酸70%以上产能,巨子生物等企业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取得进展 [10][11] 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 - 未来五年胶原蛋白和玻尿酸应用场景可能进一步融合,如改善皮肤水润感和弹性 [9] - 重组胶原蛋白在生物工程学领域具有更大想象空间,可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 [10]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问题,需要通过差异化创新和材料复配来突破 [11]
领取!5月「 生物基」和「 生物制造」全球产业报告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10 09:22
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核心观点 - DT产业研究院推出《全球生物基产业月度报告》系列,旨在提供全球生物基产业最新情报和大厂动态,帮助行业上下游同仁洞悉趋势和发现商机 [1] - 2025年5月期报告已发布,包含政策发布、行业动态、资本事件和科研进展四大板块内容 [6] - 报告显示国内生物基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涵盖多个生物基材料、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8] 政策发布 国内政策 - 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包含101个项目,其中生物基相关项目有:11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新材料示范项目、3万吨高性能环保降碳生物基材料PBX项目、100万吨弃油脂加工可持续航空燃料示范项目和50万吨工业级油脂制生物柴油及可持续航空燃料示范项目 [8] - 上海市科委发布2025年度基础研究计划"探索者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生物合成高性能聚乳酸纤维等生物基材料研究 [19] -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发布《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草案)》,探索新型审评模式 [19] 行业动态 生物基化学品 - 黑龙江国科生物基新材料林甸中试基地项目环评公示,拟投资1.2亿元建设秸秆制乳酸生产示范线,年产3420吨聚合级乳酸 [10] - 万华化学与金禾实业共同成立烟台万禾香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等 [10] 生物基材料 - 南京森奇新材料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专注于以纳米纤维素为核心的生物基高阻隔膜材研发 [11] - 北京中科可监完成天使轮数千万元融资,专注于全自然域降解塑料(PDA)研发 [11] - 深圳灵蛛科技完成天使轮数千万元融资,专注于蛛丝蛋白纤维研发 [11] 科研进展 - 广西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提出将木质素衍生碳与Ni-Mn2Mo3O8异质结相结合,实现了对催化性能的协同增强 [12] - 韩国江源大学开发出新型聚乙烯醇/明胶/碳纳米管/纤维素纳米晶体基水凝胶"E-skin"贴片 [12] - 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需钠弧菌工程菌株,能在高盐环境中同时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 [23]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体外ivBT系统,用于从低碳分子合成蔗糖 [23] 生物制造产业动态 公司动态 - 和晨生物与长春大成实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稀有氨基酸、生物基化学品等领域的创新突破 [21] - 伊明泰(山东)新型微生物发酵与代谢产物提取项目环评公示,总投资1亿元,生产鼠李糖脂等生物表面活性材料 [21] - 聚杰彼纤与上海贻如生物科技共同成立安徽殿贻科技,专注于生物基皮革研发 [21] 资本事件 - 泰州聚源生物获国投招商与越秀产业基金联合投资超亿元,专注于重组胶原蛋白研发 [22] - 杭州未名拾关获欧莱雅集团与纳爱斯集团共同投资近亿元,专注于生物活性成分研发 [22] - 上海肆克科技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专注于三代碳源生物制造 [22]
于涛团队:转化丙酮电&生物催化合成香豆酸、脂肪酸、番茄红素等高值天然产物 | Nature Sustainability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10 09:22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突破 - 于涛课题组通过电化学偶联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CO2到葡萄糖和脂肪酸的高效转化("空气变粮油"),该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 课题组在酵母细胞内构建合成能量系统("双引擎"设计),支持细胞生长并提升脂肪酸合成效率,同时实现低碳化合物(C1-3)向糖及糖衍生物(葡萄糖、肌醇等)的转化 [2] 电催化-生物催化耦合系统创新 - 研究团队提出电催化-合成生物学协同策略,将化工副产品丙酮通过电化学加氢转化为高纯异丙醇(IPA),再经微生物发酵生成高附加值天然产物(如对香豆酸、番茄红素等) [3][6] - 采用应力调控钌催化剂(I-Ru)实现95.6%的IPA法拉第效率和-240 mA cm-2的偏电流密度,通过反向双极膜电极设计完成100%高纯IPA转化 [8][10] 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前景 - 代谢工程改造的酿酒酵母可直接利用电合成IPA,选择性生产C6-C40长链天然产物(脂肪酸、番茄红素等) [12] - 该技术为化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方案,推动清洁电能驱动化学工业革新,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器优化和代谢通路调控 [15] 行业活动与商业化推进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在济南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等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 [16]
投资1.2亿!百开盛(江苏)生物新建绿色生物合成产业化项目(角鲨烯、麦角硫因、瑞鲍迪苷、瓦伦烯、依克多因)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10 09:22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百开盛(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绿色生物合成产业化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单位为百开盛(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 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环保投资613万元,建设地点为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经济开发区珠海西路8号 [2] - 项目占地面积29597平方米(44.39亩),计划2025年6月开工,2025年12月完工 [2] - 项目建设自动化柔性发酵生产线,产品后处理、纯化及灌装(包装)等生产线,配套建设仓储车间等 [2] 产品方案 - 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角鲨烯180吨/年,麦角硫因10吨/年,瑞鲍迪苷M50吨/年,瓦伦烯20吨/年,依克多因40吨/年 [2] - 角鲨烯生产线年运行4728小时,28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6.4吨 [3] - 麦角硫因生产线年运行600小时,13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0.8吨 [3] - 依克多因生产线年运行504小时,10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3.84吨 [3] - 瑞鲍迪苷M生产线年运行528小时,11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4.48吨 [3] - 瓦伦烯生产线年运行1752小时,10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1.92吨 [3] 产品应用 - 角鲨烯主要作为营养补充剂,用于保健食品,改善疲劳、增强免疫力,适用于长期高压或缺氧环境人群 [5] - 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作为膳食补充剂,具有抗炎、神经保护等作用 [5] - 依克多因是一种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性及抗炎作用,辅助缓解运动后细胞氧化应激 [6] - 瑞鲍迪苷M是一种从甜叶菊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和低热量特点,已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6] - 瓦伦烯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香料),主要用于增加柑橘类香气,已纳入《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7] 公司背景 - 百开盛(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百开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24年03月15日 [8]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生产、饲料生产、保健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调味品生产等 [8] - 百开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由华东理工大学魏东芝教授领衔创立,专注于医药、美妆、食品等领域的生物制造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 [8] 行业活动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山东济南举办 [9] - 大会设置闭门交流、绿色化工、AI+生物制造、美丽健康、未来食农等专场,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9]
中办、国办: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华海药业收到FDA警告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3:44
政策动向 -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逐步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2]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 [2] - 商业健康保险在医保之外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发展态势强劲,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3] - 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创新药支付困局,助力创新药发展 [3] 北京政策 - 北京市鼓励打造"可观、可玩、可购"的沉浸式体验,拓展品牌实体店、非遗展览馆、科技互动展区等消费场景 [4] - 支持一批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场景首试首用,加速产品研发迭代,拓展机器人后服务市场 [4] 药械审批 - 达安基因取得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用于定性检测人口咽拭子中6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 [5] - 博晖创新获得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28型)检测试剂盒(芯片杂交法)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分类为Ⅲ类 [6] - 上海医药的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获得批准生产,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维持治疗,已投入研发费用约440.55万元 [7] 公司动态 - 派林生物控股股东拟将21.03%股份转让给中国生物,若交易完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生物 [8] - 中广核技控股股东向公司全资子公司增资5亿元用于质子医疗研发,增资完成后控股股东将持有44.13%股权 [9] - 众惠医药完成近5000万元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将用于空心微针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建设和三类器械证申报等 [10] 行业大事 - 东星医疗控股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两项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合同,总金额600万元 [11] - 华海药业收到FDA警告信,涉及部分口服固体生产设备清洁管理等问题,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2]
诺泰生物携手诺唯赞,加码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建设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09 13:43
战略合作与合资公司成立 - 诺泰生物(688076 SH)与诺唯赞生物(688105 SH)战略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合成生物学领域业务发展,合资公司由诺泰生物控股 [1] - 此次合作是诺泰生物在已有小分子、多肽和寡核苷酸技术平台基础上拓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学科交叉实现产业升级 [1] - 合作预期将在生物医药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延伸至动物保健与农业等领域 [1] 合成生物学技术优势 - 生物合成以生物酶催化为核心,相比传统化学反应具有绿色无害、安全性高、特异性强及原子经济性高等显著优势 [1] - 合成生物学融合酶工程与基因工程技术,实现从基因片段到细胞层面的人工设计与合成,可规模化生产复杂天然产物 [2] 行业前景与经济效益 -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预测,未来60%的工业产品可通过生物技术制造,2030-2040年间合成生物学每年将为全球带来2-4万亿美元直接经济效益 [3] - 中国《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合成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制造定义为经济新增长引擎 [3] - 合成生物学被视为继人工智能之后新一轮生产力爆发的源动力,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3] 公司业务概况 - 诺泰生物(688076 SH)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采用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形成自主选择产品和定制产品双轮驱动格局 [4] - 诺唯赞生物(688105 SH)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研发,具备上游技术开发与终端产品生产能力 [6]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山东济南举办,设置闭门交流、绿色化工、AI+生物制造等专场 [8]
慕恩生物入选2025年WIPO全球奖30强!拥有全球最大商业菌种库!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09 13:43
慕恩生物入围WIPO全球奖30强 - 公司凭借微生物资源开发与生物制造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成功入围2025年WIPO全球奖30强 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家入围的黄埔企业[1] - 本次共有6家中国企业入围30强 公司是唯一一家广东企业[1] - WIPO全球奖是全球知识产权领域最高奖项 旨在表彰企业在知识产权布局、技术创新和社会价值创造上的卓越实力 今年有来自95个国家的780家企业参与竞争[1]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商业化菌种库 累计保存超过31万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株 包括约15000株高价值菌株和6000多个新物种[3] - 独创"菌株-工艺-制剂"三位一体保护模式 使单株高价值微生物平均拥有5项以上关联专利[5] - 研发队伍160余人 超过公司总人数的五成 去年研发经费占公司总收入50%左右 过去十年研发总投入在业内领先[5] 知识产权布局与技术壁垒 - 已在全球提交专利申请209件 累计提交国际PCT专利申请23项 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71项 澳大利亚授权2项及美国商标注册证2项[5] - 构建了覆盖菌株筛选、生产工艺到商业应用的全链条保护体系 建立"预研-开发-产业化"三阶段专利布局机制[4] - 控股子公司蘑米生物自主研发的基于新一代镰刀菌的丝状真菌蛋白获得美国GRAS认证 成为全球首次以该物种真菌获得美国市场准入的菌丝体蛋白产品[5] 业务发展现状 - 在生物农业赛道 业务已覆盖全国29省 服务面积超6000万亩 核心种植户超过20万[6] - 在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示的"2024年第13批拟批准登记的新农药产品名单"中 公司农药产品独占4席[6] - 打造全球首款哈茨木霉生物杀菌剂液体制剂 国内独家登记的创新型生物杀线虫剂产品 自主研发两个国家一类新药进入临床[7]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加速PCT国际专利申请 扩大在生物农业、微生物蛋白、活菌药物等优势领域的技术话语权[8] - 推动微生物资源鉴定、活菌药评价等中国标准体系的建立 并开放共享菌种资源库与国际研发平台 促进全球产学研协作[8]
北大携手深圳先进院推出合成生物AI大语言模型,成功获得高性能加帽酶,催化效率高于商业酶2倍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09 13:43
天然生物基因组编码海量的功能基因,这些基因在长期进化选择过程中,占据了广泛的序列空间,并发展 出精巧多样的功能活性,为生物体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独特优势。 随着测序获得的生物序列累计达数十亿量级,这些潜在的功能基因也为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技术提供了基 因元件的"宝库"。然而,尽管天然基因具备极为丰富的功能和应用潜力,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热门的功能基因 (如基因编辑工具酶)被高质量注释并构建了序列或结构模型。因此,基于序列、结构或深度学习的基因 挖掘和蛋白质设计方法无法拓展至复杂功能基因,限制了对高价值基因元件的挖掘与开发利用。 【SynBioCon】 获悉,针对上述问题 , 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钱珑 团队 于近日推出了 一款面向 合成生物学元件挖掘与生物制造应用的大语言模型 SYMPLEX , 该模型通过融合领域大语言模型训 练、合成生物专家知识对齐和大规模生物信息分析,实现了从海量文献中自动化挖掘功能基因元件并精准 推荐其工程化应用潜力。 此外, 团队 与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娄春波研究员 合作,将 SYMPLEX 应用于 mRNA 疫苗生物制 造关键酶—— 加帽酶的挖掘 ,成功获得多种高性能新型 ...
A股公告精选 | 共创草坪(605099.SH)、昂利康(002940.SZ)等连板股提示交易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12:24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 共创草坪股票连续两日涨幅偏离值超20% 公司称国内足球赛事对业绩影响较小 运动草收入占比低[1] - 昂利康股票连续两日涨幅偏离值超20% 创新药项目ALK-N001处于I期临床阶段[2] - 德新科技股票连续两日涨幅偏离值超20% 子公司固态电池相关产品收入占比不足1%[5] - 常山药业股票两日涨幅偏离值超30% 艾本那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申请已受理 减重适应症申请在审[6] - 楚天龙股票连续两日涨幅偏离值超20% 正推动数字货币桥等项目 但存在研发不达预期风险[8] - 海辰药业股票连续两日涨停 固态电池业务暂未形成收入[11] - 菲林格尔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 将停牌核查[12] 港股上市计划 - 亿纬锂能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提升国际竞争力[3] - 潮宏基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推进全球化战略[4] 业务合作与合同 - 东星医疗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600万元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合同[9] - 迈信林子公司签订11.84亿元算力服务合同 服务期五年[10] - 华升股份拟收购易信科技100%股权 股票停牌[14][15] 股东变动 -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减持中电港1%股份 持股比例降至8.9667%[13] 经营数据 - 江淮汽车5月销量3.34万辆 同比下降3.52% 新能源车销量下降57.81%[15] - 傲农生物5月生猪销量15.62万头 同比增长9.44% 存栏量同比增22.56%[15] - 巨星农牧5月生猪销量32.8万头 同比增长61.5% 销售收入5.79亿元[15] 热点概念澄清 - 百利电气澄清核聚变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7]
21健讯Daily | 英国医生尝试用人粪制药消灭超级细菌;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开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8 23:36
政策动向 - 国家卫健委推动落实"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政策,目标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形成"医院直免为主、线上申请为辅"的服务模式 [1] 药械审批 - 鲁抗医药子公司赛特公司西咪替丁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该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国内共有40个生产批文,4个厂家通过一致性评价,赛特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94.85万元 [2] - 白云山分公司收到他达拉非片(2.5mg、5mg)药品注册证书,该药为PDE5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3] - 福元医药全资子公司福元药业盐酸溴己新口服溶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对症治疗,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累计研发投入238.90万元 [4] 资本市场 - 天星医疗科创板IPO因保荐人撤销保荐被终止,该公司为运动医学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5] - 诺泰生物与诺唯赞签订合成生物学合作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设立生物制药公司,诺泰生物持股51% [6] - 维立志博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59,416,667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2][14] 行业大事 - 英国医疗团队尝试将健康人粪便加工成冻干粉用于治疗超级细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大有希望" [7][8]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启用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提供评估与治疗咨询 [9] - 科伦药业回应饶毅质疑,称麦角硫因胶囊定位为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 [10] - 绿谷医药科技停产甘露特钠胶囊并关闭相关办公区、生产区,该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但临床试验等受到质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