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网络安全法启动修法,将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新京报· 2025-09-13 10:37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瑞贺在向常委会会议作说明时表示,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 异,网络应用更加普及,日益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凸显,利用网络从事 网络入侵、网络攻击、传播违法信息等违法行为屡有发生。 "为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新要求,加强与网络领域相关立法的衔接协调,对网络安全法法律责任制度作 出修改完善,加大对部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是必要的。"王瑞贺说。 修正草案完善不依法履行网络运行安全保护义务行为的法律责任,区分不同情形,提高罚款幅度,对销 售或者提供未经安全认证安全检测或者安全认证不合格、安全检测不符合要求的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 全专用产品的行为,增加规定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日前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此次修法,重点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 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强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有机衔接,科 学设置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不同类型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对多项违法行为完善处置处罚措施 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自2017年6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 全和发展 ...
抢人大战!银行秋招拉开帷幕,四大国有行招聘超7万人
券商中国· 2025-09-13 10:36
银行校园招聘规模与结构 - 四大国有银行2026届校园招聘合计超7万人 其中农业银行招募约21000人 工商银行招募约20320人 建设银行招募约16880人 中国银行招募约13280人[2] - 除国有大行外 股份行及城农商行同步开展招聘 例如上海农商行总行招聘管理培训生15人 业务培训生5人 FINTECH培训生60人[3] - 招聘岗位以境内分行为主 总行 直属机构 子公司及海外机构为辅 呈现多元化特征[2] 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趋势 - AI 大数据等科技岗位成为招聘核心关键词 工商银行设立"科技菁英"岗位覆盖系统开发 数据挖掘等领域 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招募数据分析及智能化平台建设人才[4] - 银行业重点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 民生银行推出"STEM+金融"计划 优先招募理工科及金融工程背景学生[4] - 金融科技人才直接推动智能投顾 精准营销等创新业务 并强化银行科技自研能力与风控体系[4][5] 就业市场竞争与人才结构变化 - 银行求职竞争加剧 总行单个岗位可达数千人投递 基层岗位出现清北毕业生竞争现象[1][6] - 2026届国有大行校招规模较去年均缩减约千人 但对应聘者综合素质要求显著提升[6] - 行业出现"学历通胀"趋势 高学历人才涌入一线业务岗 但岗位适配性问题导致人才留存度下降[6][7] 岗位特征与职业发展挑战 - 一线岗位(如客户经理 柜面服务)侧重实操能力 但重复性工作易引发新人离职[6] - 银行需通过双轨发展机制 岗位轮岗及差异化激励提升基础岗位吸引力[7] - 随着普惠金融 绿色信贷等国家战略推进 一线岗位职责持续动态调整 需强化服务意识与稳定性[7]
从传统数仓到湖仓一体:优刻得以创新技术赋能企业数据驱动转型
全景网· 2025-09-13 08:00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企业数据分析正从离线滞后向实时敏捷转变 传统数据仓库方案存在扩展难、响应慢、成本高等瓶颈[1] - 湖仓一体架构成为企业实现数据价值跃升的重要路径 具备数据湖的多源异构数据低成本存储能力与数据仓库的事务一致性、高效查询特性[2] - 适用于实时分析与决策、AI与数据科学应用、跨源数据融合三大典型场景 包括电商实时大屏、金融风控监控、机器学习特征存储等需求[2] 技术架构与能力 - 优刻得USDP平台提供数据集成、存储、处理到治理的全链路支持 显著降低湖仓一体落地门槛[3] - 采用企业级分布式存储UCloudStor作为底层支撑 具备高可用、强一致与极速扩展特性[6] - 深度集成Apache Paimon、Iceberg等开源表格式 支持流批一体、事务处理与时间旅行功能[6] - 提供可视化运维与自动化调度工具 支持实时营销看板、智能供应链预测等业务场景快速落地[6] 客户实践与成果 - 某省税务局通过USDP实现税务数据统一接入与高效分析 提升数据治理水平[4] - 晖致医药整合研发与销售数据 支撑精准决策与合规报表生成[4] - 达美乐中国依托实时数据能力优化订单调度与营销策略 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4] 发展战略与规划 - 秉持产品驱动与场景落地双轮发展理念 平台迭代融合技术趋势前瞻与客户真实反馈[8] - 持续加大湖仓一体、流批融合、AI集成等方向的研发投入[8] - 携手合作伙伴推进金融、政务、工业、零售等关键行业数字化转型[8]
广州路通芯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3 06:19
公司基本信息 - 新成立公司全称为广州路通芯云科技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亦童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业务广泛覆盖半导体领域,包括半导体分立器件与照明器件的销售与制造 [1] - 公司业务涉及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的销售与制造 [1] - 公司布局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从基础软件开发、算法理论到行业应用系统集成与公共数据平台均有覆盖 [1] - 公司业务涵盖智能硬件设备,包括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及网关的制造与销售 [1] - 公司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数据服务及信息技术咨询等技术支持服务 [1] - 公司经营通信设备与移动通信设备的制造与销售业务 [1] - 公司业务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销售与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 [1]
人口灰犀牛:现状、影响和应对(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9-13 05:04
文章核心观点 - 面对人口加速老龄化趋势 保持产出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应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参与率 出海三条路径 [2][51] - 人口老龄化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将对经济增长 通胀 政策和资产配置产生深远影响 [4][15][31] - 中国已进入加速老龄化时期 面临未富先老 少子化严峻等挑战 应对时间窗口可能更短 [16][18][20]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 - 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0.2% 步入轻度老龄化社会 预计2035年达到13.1% 接近中度老龄化水平 [10] - 发达经济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024年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29.8% 23.2% 22.2% 19.5% 17.9%和15.6% 均处于中度或重度老龄化社会 [10]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60年代峰值5.32人下降至2024年2.25人 逼近2.1人的世代更替水平 发达经济体生育率更低 2023年美国 欧盟 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6 1.4 1.2和0.7人 [11] 人口转型理论 - 人口转型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化低增长阶段(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工业化初中期加速增长阶段(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工业化中后期减速增长阶段(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后工业化增长停滞阶段(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可能负增长) [5][6] - 人口红利理论认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提升带来经济增长额外源泉 但随着经济体完成工业化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9] 中国人口现状与挑战 - 中国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 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预计2032年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2035年占比达22.8% [16] - 2025-2035年中国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以年均0.3%和0.6%速度下降 65岁以上人口以年均4%速度增长 [16] - 中国总和生育率2023年降至1.0人 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韩国 育儿补贴制度已落地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18] - 中国面临未富先老挑战 2024年人均GDP约13100美元 仅为日本同等老龄化水平的三分之一 [20] 人口结构变化的宏观影响 供给侧影响 -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萎缩 给潜在增长率带来下行压力 中国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74.5%峰值后持续回落 2024年降至68.3%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13年见顶后2024年下降至9.6亿人 较峰值回落4.8% [31][34] - 预计2026-2030年中国潜在增长率中枢下降至5.0%左右 2031-2035年进一步回落至4.5%左右 [34] - 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显著降低 当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5%后 储蓄率通常进入下行区间 日本 韩国 美国 法国等发达经济体都经历此过程 [35] - 人口老龄化导致经常项目顺差收窄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S-I=NX 储蓄率下降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减少 [35] 需求侧影响 - 人口老龄化加剧总需求不足 表现为负产出缺口 日本跨过第一人口转折点后 实际经济增长持续低于潜在增长 1993年1季度到2024年4季度间128个季度中88个季度录得负增长缺口 占比高达69% [36] - 人口老龄化提高服务消费占比 日本1994-2005年服务消费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仅46.1% 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同等老龄化水平 [36][39] 通胀影响 - 人口老龄化对通胀影响表现为先下后上 对劳动力供给冲击滞后于需求侧收缩 短期内对总需求负面影响更显著 对通胀形成压制 长期看劳动力短缺和不可贸易服务需求增加将带来通胀上行压力 [42][43][45] - 2023年以来美国 欧盟 日本通胀率保持在2%以上 表面是服务需求旺盛和劳动力市场强韧 本质是老龄化带来劳动供给短缺和不可贸易服务需求增加 [44] 日本经验借鉴 - 日本1990-1995年跨过第一人口转折点 1992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见顶回落 1995年总量达峰后持续萎缩 2010年总人口达峰后下降 [22] - 1995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达8746万人峰值 2024年降至7288万人 较峰值回落17% 潜在增长率降至0.61% [23] - 日本人口老龄化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利率特征 1996-2024年实际GDP年均增速0.7% CPI长期低于2%通胀目标 政策利率长期徘徊零利率附近 [28] - 日本政府债务率从1990年69.4%攀升至2024年236.7% 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政府债务率呈正相关趋势 [28] - 2000-2024年日本15-64岁劳动人口以年均-0.7%速度减少 总产出以年均0.6%速度增长 劳动生产率以1.3%以上速度增长 劳动人口人均GDP累计增幅37.1% [46][48] - 日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劳动生产率提升 1996-2024年以日元计价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1倍 年均复合增速9.0% 2024年底海外净资产达533.05万亿日元 创历史新高 [48] 应对人口老龄化路径 技术进步 - 利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 云计算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替代重复性 低附加值劳动岗位 [52] - 2023年中国安装工业机器人27.6万台 占全球安装量51% 预计到2027年年均增长率5%至10% 医疗机器人安装量约6200台 同比增长36% 是增长最快领域 [52] 提高劳动参与率 - 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可增加就业人数对潜在增长率贡献 2024年中国男性和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分别为79.4%和69.7% 较日本低8.1和6.5个百分点 [57] - 中国已出台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有助于应对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产出增长的挑战 [57] 出海策略 - 将资本投向海外 在当地配置生产要素 利用当地劳动力和资源 通过贸易 利润分红 技术回流等方式回流本国 [59] -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趋势愈发明显 预计十五五时期将出台更多系统性政策支持企业出海 [60]
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在即 多手段激发增量
证券日报网· 2025-09-13 04:27
服务消费政策与趋势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并激发新增量 [1]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2023年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占比持续提升 [1] - 消费形态转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阶段 服务消费核心为满足人的需求 [1] 服务消费发展特点 - 规模持续扩大且增速高于商品消费 结构升级推动文化娱乐、旅游、体育和教育等改善型需求增长 [1] -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催生数字消费、智能体育和在线医疗等新业态 消费者对高品质及个性化体验需求增加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强调需释放内需潜力 在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新增长点培育方向 - 扩大文化娱乐消费 through增加演出场次并提升网络文学与游戏质量 发展"音乐+旅游"等融合业态 [2] - 提升体育消费 via发展登山露营和自行车等兴趣消费 推动数字消费包括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在线教育 [2] - 拓展下沉市场休闲服务支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提供较大提升空间 [2] 供给侧优化措施 - 加大制度创新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 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并引导外资进入教育医疗等领域 [2] - 强化技术赋能 through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应用 鼓励参与数字化平台建设 [2] - 打造服务品牌并完善监测体系 依据需求层次分类推进且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影响力 [2] 政策与要素保障 - 健全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 围绕家政、文旅、数字、健康和体育等领域出台组合措施 [3] - 发挥财政和金融手段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 加强要素保障 [3] - 需求侧需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优化个税制度并结合实际发放服务消费券或补贴 [3] 休假制度与消费潜力 - 加快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探索弹性和错峰休假政策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3] - 让消费者拥有更多闲暇时间享受服务消费 [3]
吉林推动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
人民日报· 2025-09-12 22:16
制造业发展态势 - 吉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1] - 吉林化纤碳纤维复材制品累计完成产值8.8亿元 同比增长117% [2] - 中国一汽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 突破近400项关键核心技术 申请发明专利超6000件 [5]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建设 - 吉林化纤与多家企业建立产业链联合开发平台 拓展碳纤维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风光发电等领域应用 [2] - 围绕汽车工业发展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提升 形成覆盖"芯、光、星、车、网"五大领域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2] - 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 引进头部企业培育龙头企业 带动上下游产业配套 [2]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实现每54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1] - 中车长客通过产线数字化转型每年节省3万吨水 整体运营成本降低约20% [3] - 吉林省加速推动1000个以上重点"智改数转"项目 [3]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长春麦迪克智行汽车自主研发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 拥有100余项发明专利 [4] - 吉林省2024年转化科技成果3609项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41亿元 较上年均实现翻番 [5]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12.3%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16.9% [5] 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 - 建成5G基站5.5万个 万兆无源光网络及以上端口56万个 物联网终端用户1760万户 [3] - "吉林一号"在轨卫星达117颗 拥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投入运行 [3] - 中车长客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出口超9000辆 包括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和中低速磁浮列车 [3]
金融服务 国际融合跑出“加速度”
北京商报· 2025-09-12 16:20
展会规模与国际化水平 - 金融服务专题展区面积达1.1万平方米,汇聚97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其中71家为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国际化率达47.4% [1] - 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达47.4%,较往年显著提升,包括美洲、欧洲、亚洲及中东的40余家机构参与国际金融会客厅展示 [6] 金融科技应用与创新 - 工商银行展出千亿级金融大模型,已在量化交易助手、网点客户助手、远程银行等场景落地应用,并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自然语言交互 [3] - 网联清算通过"三地六中心"分布式架构支撑单日37.1亿笔移动支付交易处理能力,峰值达11万笔/秒 [4] - 北京银行推出"畅游通"终端设备,集成SIM卡插槽、银行卡服务、WiFi上网、扫码支付及语音翻译功能 [4] - 中国银联展示MCP支付、云智一体等AI创新业务,其跨境支付与国际二维码互联互通业务体现技术领先性 [4] 支付便利化与跨境服务 - 万事达卡2024年已支持北京、上海、成都地铁"拍卡过闸",2025年联合商户推出低成本新型终端提升支付体验 [6] - 中国银行推出"幂方卡"及"一点接全城"离境退税服务,优化外籍人士来华体验 [7] - 数字人民币生态展区设立近千平方米"潮流集市",农业银行推出VR民宿沉浸式预订,交通银行开展硬件钱包卡面创意展及数币盲盒抽奖 [9] 跨境金融合作与基础设施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次参展,通过VR技术展示"一带一路"基建项目 [6] - 瑞穗银行举办"协助中资企业出海发展"论坛,分享跨境投资与服务经验 [6] - 中国进出口银行展示在亚洲、非洲、东欧支持的清洁能源、铁路、电信等项目 [7] 民生金融服务与投资者教育 - 交通银行实现京津冀130余项北京政务及200余项异地服务"跨省通办" [9] - 中国人寿通过"守护之树"艺术装置展示养老理财、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能力,北京农商银行设立养老金融生态体验区 [9] - 建信基金以"梧桐巴士"互动区传播长期投资理念,银河证券打造穹顶光影投教空间,工银瑞信通过反洗钱主题迷宫游戏普及金融知识 [10]
多伦科技与众擎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共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重点领域场景创新落地
江南时报· 2025-09-12 14:19
合作概述 - 多伦科技与众擎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公安执法、交通管理、商业零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商业化进程[1] - 合作标志着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尖端机器人技术企业的深度协同 为智能机器人产业落地开辟新路径[1] 合作方背景 - 多伦科技作为深耕大交通领域三十年的上市企业 业务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 在智慧车管、智慧驾培、智慧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积累丰富行业数据、场景经验与市场资源[2] - 众擎机器人凭借顶尖研发团队和全栈自研技术能力 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具身智能和运动控制算法等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 是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新兴力量[2] 合作方向 - 场景导向产品开发:针对公安、交通、新零售等领域需求 共同开发智能导办机器人、交通安全劝导机器人、安防巡逻机器人、机场安检机器人、智能移动零售机器人等系列产品[3] - 技术协同与融合创新:依托多伦科技行业数据与算法模型 结合众擎机器人技术赋能 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3] - 联合推广与品牌建设:通过共同举办产品推介会、技术研讨会和行业展会等形式 提升双方品牌在应用场景与具身智能交叉领域的影响力[3] 采购计划 - 双方达成框架性采购合作意向 根据项目进展和市场需求 未来三年内将采购预计不低于2000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用于重点领域场景落地[3] 战略意义 - 合作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制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战略号召 是行业场景与前沿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4] - "场景+技术"合作模式将加速机器人技术在特定垂直领域的商业化落地进程 为行业发展提供新范式[4] - 合作有助于推动多伦科技业务范围拓展和转型升级 同时为众擎机器人提供宝贵应用场景和市场通道[4]
数字金融赋能 第五届数字金融科技大会成功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3:25
此次活动由厦门市政协教科卫体委支持,厦门市科技经济促进会、白鸽在线(厦门)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通用技术金砖(厦门)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厦门市分公司主办。 大会分享环节,来自高校、机构、企业的专家代表围绕AI、5G、大数据、数字货币等议题深入探讨数 字经济发展路径。 本报讯(记者李婷)9月10日,作为第2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的配套活动,以"智联金砖数驱未 来"为主题的第五届数字金融科技大会暨首届"金砖+"数字化贸易合作交流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成功举办。 现场,白鸽在线与福建省大数据集团、中国联通厦门公司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推动数字科 技与实体经济、社会民生融合,强化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应用。 活动汇聚科技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数字风 控、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及"金砖+"企业跨境服务通道建设等话题展开探讨,通过联动"金砖+一带一路"国 家技术资源,优化数字金融服务生态,强化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注入 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