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四五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综合立体“交通网”织就百姓“幸福路”
央视网· 2025-07-21 06:4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1] - "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4] - 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覆盖了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6] - "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建成8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8]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发展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2]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 [8] - 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8] 交通枢纽系统建设 - 国家综合立体枢纽系统持续完善,80%的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 [10] - 支持37个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枢纽货运换装次数缩短至1-2次,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超过85% [10] 国际交通互联互通 -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12]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亚洲100余个城市 [14] - "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 [14] - 我国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 [14]
“十四五”以来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增加了1万公里
快讯· 2025-07-21 03:05
"十四五"以来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增加了1万公里 智通财经7月21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表示,"十四五"以来,铁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 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以来,高铁营业里程增加了1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主框架基 本成型,全国19个主要城市群全部实现了高铁连通。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了6.6万公里,西部 路网越织越密。一批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和铁路物流基地建成运营。这五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 近4万亿元,有效发挥了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 ...
“十四五”期间我国约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
快讯· 2025-07-21 03:0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 勇介绍,"十四五"期间,约有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去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过了7亿人次,预计今年将 超过7.7亿人次,民航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央视新闻) ...
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商务部继续做强国内大循环|“十四五”成绩单
华夏时报· 2025-07-19 13:32
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商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2] - "十四五"和"十五五"接续时点需把握扩大开放时间窗口,推进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开放 [3] - 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消费拉动2.7个百分点 [4] - "十四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60%,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2024年达48.3万亿元 [5]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 [5]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6] - "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7000亿美元目标 [8] - 商务部将推进"十五五"商务高质量发展,因时因势出台针对性措施扩大内需 [9][10] 消费领域 - 消费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十四五"期间年均贡献率达60% [5] - 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5]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0-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6.1% [5]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空调、洗衣机等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5] 对外贸易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 [5] - 202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 [6] -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十三五"末56%提升至2024年64.8% [6]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6] - 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6] - 2024年中国内地和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13.3% [7] 外资与对外投资 - "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7000亿美元目标 [8] - "十四五"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较"十三五"增加2.5万家 [8]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创造超3000万个就业岗位 [8] -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稳居世界前三 [2] "十五五"展望 - 需把握扩大开放时间窗口,推进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开放 [3] - 美元走弱、人民币偏强背景下,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是重要考量 [10] - 商务部将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扩大进口,加强国际合作 [10] - 将出台针对性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 [10]
第一、第二、前三……蓄势赋能!“硬核”成绩单折射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7-19 03:37
消费市场发展 - 202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过去4年年均增长5.5% [3] -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 [3] - 从实际购买力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超过美国,网络零售市场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销量全球第一 [5] -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服务消费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6.1% [8] 外贸与对外开放 - "十四五"期间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台阶,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 [12][21] - 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12][22] - 东盟连续5年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 [17]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 [14] 批发零售业与流通体系 - 2024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8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0%,占GDP比重超10%,吸纳就业1.35亿人 [27] - 2025年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14.7%降至14.1% [28] - 全国冷库总量达2.53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49.5万辆,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42.9%和80% [28] - 流通企业17家上榜世界500强,平均营收超900亿美元 [29] 基础设施与商业网络 - 累计改造县乡村商业网点15.5万个,超95%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 [28] - 建设35个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商圈、55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1.25亿居民 [28]
“十四五”以来 我国消费主引擎作用增强 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央广网· 2025-07-19 01:18
消费市场 - 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 [1] -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场景丰富多样 [1]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1] 外贸表现 - 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1] - 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去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1] - 外贸顶住了压力、展现了韧性 [2] 外资与对外投资 - "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 [1] - "投资中国"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2] -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稳居世界前三 [2] 国际合作 - 产供链国际合作有序推进 [2] - 对外承包工程整体稳中有升 [2]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多份产供链合作备忘录 [2]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有望突破五十万亿元 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7-18 21:35
消费市场发展 - 2020年至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从39.1万亿元提升至48.3万亿元,2024年全年有望超过50万亿元 [2] - 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销量全球第一,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2] - 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2]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 2024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制造业,较"十三五"末增长40%,吸纳就业1.35亿人 [3] - 2024年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3] - 累计改造县乡村各类商业网点15.5万个,超过95%的行政村能享受快递直达 [3] - 建设35个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商圈、55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超过1.25亿居民 [3] - 全国冷库总量2.53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49.5万辆,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42.9%、80% [3] 国内外市场联动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4]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4] 外资利用情况 - "十四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 [5]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5万家 [5]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和1/7的税收,创造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 [5] - 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5] 货物贸易发展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较2020年增长32.4% [7] - 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近70万家,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十三五"末的56%提升至64.8% [7]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 [7] - 服务贸易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7] - 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7] - 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2% [7] 共建"一带一路" - 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从2021年的2.7万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 [8] - 2024年上半年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占比达51.8% [8]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 [8] - 与5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数字、绿色、蓝色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 [8] - "丝路电商"伙伴国增加到36个 [8] 新型消费发展 -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丰富多样 [9] - 品质电商、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新潮流吸引大量年轻消费群体 [9] - 新中式服装频频"出圈",文创优品、各地特色名品等国货"潮品"畅销海内外 [9]
商务部:“十四五”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标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4:40
外资利用 - "十四五"时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 [1]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5万家 [1]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约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和1/7税收,创造超3000万个就业岗位 [1] - 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1] - 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1]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预计2025年突破50万亿元 [2] - 中国社零总额相当于美国80%,按实际购买力计算为美国1.6倍 [4]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品类销量全球第一 [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持续两位数增长,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达50.2%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 [5] 消费结构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增速超过商品消费 [5] - 家政、健身、旅游、美容、教育、医疗等服务消费在部分家庭已超越商品支出 [5] - 服务消费主要矛盾为优质供给不足,商务部将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出"1+N"政策体系支持服务消费 [5] 未来展望 - "十四五"成熟经验将延续至"十五五",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未变 [6] - 商务部计划因时因势出台针对性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壮大新型消费 [6]
中国市场新势能:“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9.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2:23
消费市场发展 - 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 [1]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2] - 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超过50% [2] -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2] 新型消费与政策支持 - 新型消费亮点纷呈,包括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商务部推动出台"1+N"系列政策,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3] - 建议将消费补贴政策延伸至文化旅游、健身、体育赛事等服务消费 [4] - 常态化激活夜间经济,完善夜市管理、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 [4] 外贸成就 - 2024年货物贸易规模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 [4]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 [5]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5]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 [5] 外资与供应链 - "十四五"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提前六个月完成预期目标 [1][6]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多2.5万家 [6]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创造3000多万就业岗位 [6] - 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6] - 中国供应链呈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特征,成本不断降低 [6] 外资环境优化 -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7] - 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开展云计算、生物技术等开放试点 [7] - 20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省市完成1100余项试点任务 [7]
【广发宏观吴棋滢】总量紧平衡,节奏镜像化:2025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18 08:48
2025年财政特征 - 2025年财政基本特征是总量规模扩张、发行节奏前置、细分结构分化,这些特征解释了上半年的部分经济现象 [1][10] - 狭义财政赤字率4.0%为市场预期上限,目标赤字规模增幅为过去十年最高水平,广义财政扩容幅度未显著超预期 [13] - 狭义财政与民生支出更相关,广义财政与基建关联度更强,导致上半年基建实物工作量指标表现一般 [14] 财政结构分化 - 狭义赤字规模5.66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9.4%,中央赤字增加45.5%,普通国债净发行规模同比增加45.5% [13] - 广义财政中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较去年增加0.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较去年增加0.3万亿元),增幅低于狭义财政 [14] - 专项债部分额度用于土储、收储、偿还拖欠款等非基建领域,上半年发行进度位于近年中位水平 [14] 财政节奏与基建表现 - 中央财政节奏显著前置,普通国债上半年净融资2.53万亿元,同比增长93.8% [16] - "国补"资金1-4月下达1620亿元(占全年54%),带动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4.1% [17] - 地方债上半年化债类发行占比51%,项目类专项债进度中性,6月下旬才开始加速 [19][65] 财政收入与支出 - 1-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0.3%,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6.9%,均低于年初预算目标 [22] - 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0.1%,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5% [24] - 广义财政支出增速预计乐观情形8.4%,中性7.8%,谨慎7.0%,均高于去年2.7% [31] 基建展望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三季度投放,杠杆倍数2-3倍,对基建拉动作用持续五个季度 [34] - 政策性工具投向除传统基建外,预计增加新基建、消费基建等,传统基建仍为主要投向 [85] - 三四季度的基建表现预计较二季度环比回升,新基建、消费类基建占比有望提高 [33] 其他财政支持领域 - "国补"资金下半年将继续发放1380亿元(占全年46%),但拉动效应可能退坡 [35] - 全国层面育儿补贴政策有望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落地,年补贴规模占财政收入比重预计1%以内 [36] - 城市更新将获中央财政资金、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20个城市获中央财政补助 [107] 财税体制改革 - "十五五"期间税制改革重点包括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水资源费改税、优化股权激励个税政策等 [39] - 财政体系改革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央地财事权分配调整 [40] - 消费税政策已调整,超豪华小汽车征收门槛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 [41] 资产定价影响 - 基建实物工作量改善和城市更新将利好建筑链相关行业 [43] - 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影响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基础设施 [43]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将影响烟、酒、奢侈品、油、车等行业税后利润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