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逆差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基础周报:关税影响好转,有色金属或继续震荡运行-20250512
长江期货· 2025-05-12 06: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但关税前期影响仍在,国内提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有色金属各品种受基本面、贸易及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走势分化,建议根据各品种情况进行区间交易或采取相应操作策略[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品种观点综述 - 铜:高位持续横盘,国内库存降至低位,TC持续探底,下游接货意愿不高,贸易战或拖累需求,建议区间交易77000 - 79000 [3] - 铝:探低反弹整体震荡,铝土矿供应增长、价格下行,氧化铝产能有变化,需求端开工率或走弱,建议沪铝关注中美谈判结果,氧化铝短期空头避险,中长线逢高布局空单 [3] - 锌:回归低位震荡,宏观面有降准降息等,供给端矿端宽松,消费端平淡,建议区间交易22000 - 24000 [3] - 铅:探低反弹整体震荡,库存有变化,需求端成交疲弱,建议区间交易16600 - 17100 [3] - 镍:震荡转强,镍矿底部坚挺,镍铁、不锈钢等有不同表现,建议区间交易122000 - 129000 [3] - 不锈钢:低位震荡,5月排产有变化,当前处于淡季,建议区间交易12600 - 13200 [3] - 锡:横盘震荡,产量或减少,消费端有复苏迹象,库存中等,建议区间交易25 - 27.5万 [4] - 工业硅:下行趋势未变,产量、库存等有变化,下游需求低迷,建议观望 [4] - 多晶硅:探低反弹,产量、库存有变化,交仓意愿低,建议观望或逢高适度做空 [4] - 碳酸锂:下行趋势未变,产量、进口量有变化,需求端受关税影响,建议逢高沽空 [4] 有色金属库存 - 铜:全球库存汇总56.56万吨,周环比 - 6.00%,月环比 - 21.18%,年同比 - 7.51% [8] - 铝:全球库存汇总140.56万吨,周环比 - 2.43%,月环比 - 15.93%,年同比 - 36.02% [8] - 锌:全球库存汇总34.40万吨,周环比2.03%,月环比5.14%,年同比 - 47.54% [8] - 铅:全球库存汇总39.45万吨,周环比0.13%,月环比4.35%,年同比6.75% [8] - 镍:全球库存汇总26.92万吨,周环比 - 1.33%,月环比 - 3.17%,年同比91.89% [8] - 锡:全球库存汇总2.16万吨,周环比1.31%,月环比 - 14.13%,年同比 - 44.78% [8] 宏观 - 当周宏观重要经济数据:美国4月Markit综合PMI终值等有公布值、预测值和前值变化 [11]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5月10 - 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取得实质性进展,达成重要共识,将建立磋商机制 [12] - 中国经济数据及政策:4月财新服务业PMI 50.7,增速放缓;国新办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央行降准降息;4月外汇储备规模环比上升1.27% [13][14] - 美国经济数据及政策:4月ISM服务业PMI超预期;3月贸易逆差扩大至1405亿美元创纪录新高;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利率维持不变;英美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 [15][16][17][18] - 下周宏观重要经济数据日历:包含国务院副总理访问及中美经贸会谈,还有欧元区、美国多项经济数据 [20] 各品种行情回顾及重点数据跟踪 - 铜:主力合约月线、日线等走势有展示,还涉及LME铜相关升贴水、库存等数据 [23][31][41] - 铝:主力合约月线、日线等走势有展示,还涉及社会库存、成本利润等数据 [46][52][57] - 锌:主力合约月线、日线等走势有展示,还涉及库存、升贴水等数据 [62][68][72] - 铅:主力合约月线、日线等走势有展示,还涉及库存、升贴水等数据 [77][86][91] - 镍:主力合约月线、日线等走势有展示,还涉及库存、价格等数据 [95][101][107] - 锡:主力合约月线、日线等走势有展示,还涉及内外盘价格、库存等数据 [112][117][124] - 工业硅、氧化铝、不锈钢、碳酸锂:展示了近期技术走势,工业硅延续下行,不锈钢震荡下行,氧化铝短期反弹后整体下行,碳酸锂有相关日线走势展示 [130][132][134]
花旗:对周末中美贸易谈判的预期,关税能否降至 65% ?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12 03:58
贸易谈判预期的研究背景与进展 - 早期研究探讨了中美达成可能降低关税的临时协议的可能性,并参考了英美贸易协议的经验,发现即使达成协议美国仍会征收10%关税且进口有限[1] - 通过博弈论分析中美贸易,假设美国对华出口下降30%、中国对美出口下降60%时,中国损失420亿美元而美国获利1690亿美元,这些假设为判断协议可行性提供依据[1] 不同贸易情景下的博弈分析 - 当前形势下达成全面消除贸易逆差的协议对双方都不是最优选择,需采取消除10%双边关税以外的所有关税[2] - 部分协议(如关税降至65%)下中国出口下降40%、美国出口下降20%时中国受益但美国会拒绝,因美国需至少保持1690亿美元收益[2] - 当中国出口降幅<40%、美国出口降幅<20%时部分协议可能达成,例如关税70%时中国出口下降25%、美国下降12.5%对双方更有利[2] 关税调整对贸易逆差的影响 - 要实现消除贸易逆差需关税达120%,60%关税下美国对华逆差仍为578亿美元(含关税)[3] - 65%关税下美国将面临651亿美元逆差,无法实现消除逆差的目标[4] 市场反应与协议达成的可能性 - 特朗普表示愿削减对华关税后市场上涨,但博弈论显示65%关税下美国放弃2930亿美元换取1080亿美元、中国从损失70亿增至650亿,市场反应可能过于乐观[5] - 协议达成仍需较长时间,双方可能等待贸易实际下降幅度明朗化,7月31日前不太可能达成解决方案[5]
中美关税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日经中文网· 2025-05-12 03:05
中美贸易磋商进展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美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且"具有建设性",计划于5月12日公布详细内容并发表联合声明 [1]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代理人格里尔称"快速达成协议"反映两国分歧小于预期,协议内容或有助于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1] -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同样确认磋商取得"建设性和实质性进展",双方同意设立贸易问题磋商框架并持续对话 [1] 中美经贸关系重要性 - 新华社评论强调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其经贸关系稳定对两国人民福祉和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 中美需通过对话管控分歧并深化合作,以推动世界经济向好发展 [2]
花旗:对周末中美贸易谈判的预期,关税能否降至 65% ?
智通财经· 2025-05-12 01:32
贸易谈判预期的研究背景与进展 - 早期研究回顾了中美达成可能降低关税的临时协议的可能性 并参考了英美贸易协议的经验 即使达成协议美国仍会征收10%关税且美国出口增加进口有限 [1] - 分析方法从博弈论角度完善 假设美国对华出口下降30% 中国对美出口下降60% 中国损失420亿美元 美国获利1690亿美元 为判断协议可行性提供依据 [1] 不同贸易情景下的博弈分析 - 当前形势下达成全面消除贸易逆差的协议并非最优选择 双方收益损失分析显示对双方都不是最佳决策 [2] - 部分协议分析显示 若关税降至65%且中国出口下降40%美国出口下降20% 中国受益但美国会拒绝 因无法满足其1690亿美元收益需求 [2] - 可能达成部分协议的条件是中国出口降幅小于40%美国出口降幅小于20% 例如关税70%时中国出口降25%美国出口降12.5% 对双方更有利 [2] 关税调整对贸易逆差的影响 - 要实现消除贸易逆差 关税需达到120% 60%关税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达578亿美元 远低于当前2900亿美元但未清零 [3] - 65%关税下美国仍面临651亿美元贸易逆差 无法实现消除逆差目标 这是美国谈判中的重要权衡因素 [3] 市场反应与协议达成的可能性 - 特朗普表示愿削减对华关税后市场上涨 但博弈论分析显示65%关税下中美达成协议仍非最优 美国将放弃2930亿美元换取1080亿美元 中国从损失70亿变为650亿 [4] - 协议达成仍需较长时间 双方可能等待贸易实际下降幅度和损失更明朗后再行动 7月31日前不太可能找到解决方案 市场或回落至4月9日水平 [4]
消息人士:特朗普团队的贸易谈判优先名单包括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它们都是美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也是特朗普希望减少贸易逆差的国家。还包括斐济、莱索托和毛里求斯等相对次要的合作伙伴。
快讯· 2025-05-09 19:08
消息人士:特朗普团队的贸易谈判优先名单包括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它们都是美国的主要进口来 源国,也是特朗普希望减少贸易逆差的国家。还包括斐济、莱索托和毛里求斯等相对次要的合作伙伴。 ...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持平,道指微跌60点。美国制定贸易谈判优先名单,其中包括大约20个经济体。名单中包括日本、韩国和越南等美国主要进口来源国,特朗普希望缩小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此外,名单中还包括斐济、莱索托和毛里求斯等相对较小的合作伙伴。
快讯· 2025-05-09 19:06
名单中包括日本、韩国和越南等美国主要进口来源国,特朗普希望缩小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 此外,名单中还包括斐济、莱索托和毛里求斯等相对较小的合作伙伴。 美国制定贸易谈判优先名单,其中包括大约20个经济体。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持平,道指微跌60点。 ...
特朗普顾问吵归吵,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关税将维持高位!
金十数据· 2025-05-09 12:59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经济理论 - 特朗普及其顾问认为贸易关税能刺激美国经济、带回制造业岗位、增加税收收入并为安全协议谈判提供筹码 [1] - 白宫政策智库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表示特朗普正在制定新的贸易范式并淡化市场波动的短期影响 [1] - 米兰认为存在一个最优关税税率(约20%)能使税收收入最大化并让经济受益 [2] 最优关税税率的影响 - 更高关税每年可为联邦政府带来数千亿美元税收收入有助于实施国内减税政策 [2] - 特朗普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支持最优关税概念认为大国可通过关税改善贸易条件 [3] - 纳瓦罗称贸易逆差导致就业岗位和生产流向国外各国因此寻求贸易顺差 [3] 贸易协议进展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宣布与英国达成有限双边贸易协议维持10%关税并扩大农业市场准入 [3] - 特朗普团队将与中国进行谈判更多贸易协议正在制定中 [3] - 市场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后大幅下跌但已收复大部分失地不确定性影响仍存 [8][9] 经济学家对关税政策的担忧 - 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预测若关税维持10%通胀率将升至4%经济将停滞并引发轻微衰退 [4][5] - 劳伦斯・萨默斯认为特朗普政策使美国"很有可能"陷入衰退 [6] - 鲁比尼警告若关税远高于10%美国和全球将面临严重衰退风险 [6] 政府内部对关税的分歧 - 特朗普长期经济顾问阿瑟・拉弗认为特朗普实际支持自由贸易但策略风险高 [9] - 纳瓦罗与埃隆・马斯克公开争吵马斯克称纳瓦罗对关税的看法"愚蠢" [11] - 斯蒂芬・摩尔将制造业岗位流失归咎于税收、监管和技术而非全球贸易 [12] 历史背景与政策演变 - 特朗普早在1987年就批评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9] - 前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称特朗普在第二个任期内拥有更大自由度推行关税政策 [10] - 纳瓦罗指出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保护主义冲动因内阁缺乏支持受阻碍 [11]
谈判还没开始,但美国已经输了!
搜狐财经· 2025-05-09 11:23
2018年5月3日,中美双方开启第一轮贸易谈判;七年后的今天过去了,双方再次进行贸易谈判接触,有哪些不同? 自俄乌冲突以来,世界秩序已经被改变,特朗普抱怨北约过分依赖美国,而新冠病毒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重塑全球化,我国的制造业,则变得比七年前更 强大。 明白了这些变与不变,我们才能够更好分析这场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谈判。 这次会谈的细节已经流出,我国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美方的代表则是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他们也将前往瑞士。 和七年前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一次双方的关税税率都非常高;2018年特朗普对我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次则高达145%。 5月7日,距离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超过一个月。 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终于要开始进行实质性接触了,对双方而言,这都是一件好事。但和七年前相比,这一次双方谈判有什么不同? 有一些事实,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仍然没有改变,而这些事实,它有可能改变谈判走向。 还有一些变化,也有可能改变谈判走向。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次会谈显然是个好兆头,美方有意和我们进行谈判,对彼此来说,都算是赢家。 但这也很可能只是一个漫长而曲折过程的开始,客观上,双边 ...
东海观察4月“抢转口”效应推动进出口好于预期
东海期货· 2025-05-09 09: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中国出口受海外抢转口效应等因素影响虽有所回落但远超市场预期,进口额好于预期,国内顺差持续较大 [5][7] - 未来出口预计受美国高额关税政策冲击,但对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口出口增长等有支撑,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进口增速有望回升,短期净出口对经济拉动有支撑 [5][7] 各部分总结 进出口总额 - 4月进出口总额(以美元计)5352.05亿美元,同比4.6%,前值为5%,下降0.4% [2][5] - 贸易总额排在首位的是东盟,贸易额9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1%,贸易占比17.47%;其次是欧盟、美国、韩国、日本 [5] 出口 - 4月出口3156.92亿美元,同比上升8.1%,预期1.9%,前值上升12.4%,下降4.3%,远超预期 [2][5] - 出口贸易经济体中,排在首位的是东盟,出口额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上升9.25%,出口占比19.12%;其次是欧盟、美国、日本、韩国 [5][6] - 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金额最多,占比60.4%,同比增长10.1%,下降3.3%;其次是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文化产品 [6] - 机电产品出口中,电子元件占比13.66%排首位;其次是汽车及零配件、电工器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家用电器 [6] - 出口增速回落但高于预期,因去年基数效应低及美国“对等关税”促使抢消费和抢转口;美国高关税将使对美出口下降,但对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口出口等有支撑,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6] 进口 - 4月进口2195.12亿美元,同比下降0.2%,预期下降5.9%,前值下降4.3%,降幅收窄4.1%,好于市场预期 [2][6] - 进口贸易经济体中,排在首位的是东盟,进口额332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下降7.27%,进口占比15.11%;其次是欧盟、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美国 [6] - 进口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口金额最多,同比增长5.4%,占比38.99%;其次是原油、金属矿及矿砂、农产品 [6] - 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占比30.81%,农产品进口中大豆占比17.21%排首位;其次是肉类、水产品 [6] - 进口增速缩窄且好于预期,因关税使芯片等进口价格上升及农产品进口回升;国内政策落地显效、投资加快、出口有韧性,商品需求有支撑 [6] 贸易帐 - 贸易顺差968.1亿美元,同比增长33.61%,预期890亿美元,前值1026.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因出口远超预期 [6][7] - 贸易顺差最大的是汽车,为91.64亿美元,上升15.08亿美元;其次是汽车零配件 [6] - 贸易逆差商品集中,逆差最大的是原油,逆差253亿美元,下降30亿美元;其次是集成电路、农产品 [6][7]
一带一路,为何能打破美元霸权?货币多极化时代,就要来临
搜狐财经· 2025-05-09 01:10
美联储降息争议 - 特朗普坚持要求美联储降息以缓解美债利息负担 目前美国每年贸易逆差高达1.2万亿美元 去年美债利息支出达1.1万亿美元 [1][3] - 美联储担忧随意调整利率会削弱全球对美元信心 损害美元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 - 争议本质是美联储定位之争 即美联储应服务于美国利益还是维持全球美元体系稳定 [1][3] 美元霸权机制 - 美元霸权运作模式为美国通过贸易逆差输出美元 其他国家用美元购买美债形成循环 去年美债利息支出达1.1万亿美元 [3] - 该体系使美国能持续获取全球商品 同时让其他国家被动接受美元政策 [3][5] - 全球对美元体系依赖导致在利率政策争议中缺乏话语权 [3] 一带一路的替代方案 -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直接投资亚欧非等地 打破"商品换美元-美元买美债"的传统循环 [5] - 亚投行采用多元货币运作 提升人民币权重 为国际融资提供美元之外的选择 [5] - 该模式削弱了世界银行和IMF等美国主导机构的话语权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选择 [5] 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 - 美元地位下降促使各国寻求替代方案 但短期内无单一货币能完全取代美元 [6]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而非单一货币主导 [6] - 货币多极化趋势已经显现 将改变全球金融格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