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规

搜索文档
天茂集团年报“难产”触发退市警报 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新浪证券· 2025-05-07 02:57
公司事件 - 天茂集团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导致深交所停牌及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原定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定期报告,但因"部分信息需进一步核实"未能完成,最终未能在4月30日截止日前披露 [1] - 深交所规则规定,若停牌两个月内仍无法披露年报,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此后两个月内仍无法披露则可能终止上市 [1] - 公司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进一步加剧退市风险 [1][2] 财务表现 - 天茂集团2023年亏损6.52亿元,2024年预计亏损5亿至7.5亿元,主要受子公司国华人寿拖累 [1] - 国华人寿因利率下行增提责任准备金、投资失利(如广汇汽车股票浮亏)及2025年一季度保费同比下降23.8%等因素导致业绩恶化 [1] - 国华人寿未披露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暴露财务透明度问题 [1]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情绪 - 公司股价从年初高位下跌超40%,停牌前报2.74元,市值缩水至135亿元 [2] - 投资者对公司解释普遍持怀疑态度,担忧存在财务造假或资产窟窿 [2] - 公司4月30日首次回购3649万股并计划注销,但市场认为此举为短期策略而非根本性改善 [2] 潜在影响与行业警示 - 事件可能引发市场对保险行业财务稳健性的担忧,尤其是中小险企在利率下行环境下的准备金计提压力 [2] - 若公司无法短期内解决年报编制问题并恢复信披合规,退市几成定局 [3] - 事件为资本市场敲响警钟,上市公司需强化内控与审计合作以避免信息披露瑕疵引发连锁风险 [3]
沐邦高科年报披露当天修正业绩触及*ST 2.4亿大单全部退回是否涉嫌虚构交易?
新浪证券· 2025-04-30 06:03
财务与审计问题 - 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被出具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及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反映财务真实性、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缺陷 [1] - 与甘肃潮讯签订的2.4亿元单晶炉销售合同被解除,导致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减少1.98亿元,净利润减少5120万元,交易对手资质存疑(参保仅5人) [2] - 合同披露金额前后矛盾(2.4亿元调整为2.24亿元),引发市场对虚构交易或提前确认收入的质疑,交易所要求说明是否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规避退市 [2] 经营与资金状况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达14.07亿元,主要源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及硅片价格下跌 [3] - 现金流紧张,应付账款及票据高达8.8亿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仅1.38亿元,应付账款/应收账款比例达6倍(行业平均2-3倍),显示过度依赖拖欠供应商货款 [3]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达83.73%,增持承诺未兑现,流动性风险加剧 [4] 会计处理与审计风险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强调"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显示公司偿债能力存疑 [5] - 大华所因奥瑞德财务造假案被判决承担连带责任,且近年多次受行政处罚,审计独立性与质量引发市场担忧 [5] 内部控制缺陷 - 内控审计否定意见指出公司治理混乱,涉及客户管理、收入确认、募集资金管理等多方面重大缺陷 [6] - 募集资金违规使用:通过关联企业借款回流2.19亿元,用于归还银行借款和供应商欠款 [6] - 财务核算不规范:2024年第一季度确认的1.98亿元单晶炉销售收入因退货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占全年营收71.53% [6] 历史问题与整改 - 江西证监局2023年已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涉及公司治理、信披及财务核算违规,但2024年仍出现类似问题(如合同披露矛盾),整改流于形式 [8]
阳光新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3:59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2025年1月24日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未包含营业收入情况,仅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9500万元至14250万元 [1] - 2025年3月21日公司修正业绩预告,披露2024年度扣除后营业收入为26500万元至28500万元,低于3亿元,同时提示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未在初始业绩预告中披露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且亏损的情形,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 [1] 监管处罚措施 - 广西证监局对公司及董事长陈家贤、董事兼总裁熊伟、财务总监常立铭、董秘王小连出具警示函 [2] - 违规行为被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相关人员被认定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 - 公司需在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相关人员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2] 公司回应 - 公司表示将按要求提交整改报告,加强证券法规学习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3] - 公司称本次警示函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将继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公司强调将维护全体股东利益,但未提及具体整改措施细节 [3]
立方数科净利五年预亏超9.85亿元 定期报告涉信披违规被立案
长江商报· 2025-04-29 09:51
立方数科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承诺积极配合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监管关注函及整改要求 - 安徽证监局1月22日发出监管关注函 要求公司对会计核算不规范的业务收入进行整改并及时披露整改进展 [1] - 3月21日安徽证监局对立方数科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因发现公司存在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流程和披露义务、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2] - 4月2日安徽证监局再次发出监管关注函 指出公司自查不全面、核算不规范 要求立即整改并真实准确披露2024年年报 [2] 业绩预告及修正情况 - 公司1月22日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2 5亿元至2 7亿元 净利润亏损7600万元至9600万元 [1] - 4月11日公司下修业绩预告 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1亿元至1 2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8500万元至1 05亿元 主要因补提无形资产、商誉减值准备约3000万元 [3] - 2020年以来公司将连续五年净利润亏损 累计亏损金额超过9 85亿元 [4] 信息披露问题及监管质疑 - 安徽证监局要求公司说明微信商城AI一体机销售为零情况下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是否影响主营业务及持续经营能力 [3] - 监管机构质疑公司是否存在虚假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并要求4月18日前提交书面报告 [3]
监管重拳出击:汇洲智能、*ST合泰、立方数科涉信披违规遭立案
新浪证券· 2025-04-29 05:27
公司违规调查 - 汇洲智能因虚增2019至2020年度收入及未披露重大借款合同进展被立案调查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71亿元 同比骤降363.73% 市值单日蒸发超8亿元 [2] - *ST合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71.35% 已因连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 立方数科因定期报告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大幅下修亏损额至1.2亿元 补提无形资产和商誉减值准备约3000万元 [4] 监管趋势 - 信息披露违规成为监管重点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关联交易隐匿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5] - 投资者索赔机制常态化 汇洲智能与立方数科已启动投资者索赔预登记 采用"风险代理"模式 [5] - ST风险与退市警示加剧 汇洲智能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合泰面临退市倒计时 [5] 市场影响 - 三家公司集中被立案体现监管层净化市场环境的常态化举措 [7] - 短期股价波动难以避免 长期看严监管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化 [7] - 投资者需警惕高负债、业绩异常波动且屡遭监管问询的公司 [5]
宁波方正两年亏1837万首次不分红 关联交易未披露与三高管被罚330万
长江商报· 2025-04-28 23:42
文章核心观点 宁波方正因未及时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信披违规被罚,同时面临较大业绩压力,不过2025年一季度业绩有所改善 [1][5][8] 未及时披露资金占用情况被罚 - 2024年10月,因宁波方正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对公司立案 [2] - 2025年4月27日晚,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宁波证监局开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2] - 2023年6月28日,子公司福建佳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以支付设备采购款名义转出6435万元,用于支付实控人方永杰关联方收购股权款,10月23日本金归还,2024年4月18日方永杰归还利息74.24万元 [2] - 该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构成关联交易,占2022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1.13%,公司未及时披露构成信息披露违法 [2] - 方永杰安排他人虚构合同实施资金占用,对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负有直接责任 [2] - 成迪龙、宋剑知悉资金占用情况,未能保证公司及时披露关联交易,违反相关规定 [3] - 宁波证监局对公司及3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合计330万元,公司被罚80万元,方永杰、成迪龙、宋剑分别被罚180万元、40万元、30万元 [3] - 2024年4月公司自查发现该事项,资金占用方已归还本金及利息,暴露公司内部控制不足 [1][3] - 公司表示将吸取教训,加强内部治理规范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4] 连续两年亏损 - 宁波方正为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2021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IPO前业绩呈下滑趋势,2017 - 2023年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下降,2023年首次亏损 [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0.0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929.64万元、1775.42万元,同比增长 - 2.45%、13.05%,连续两年亏损,累计亏损分别为1837.06万元、3817.36万元 [1][6] - 2024年亏损主要因新能源结构件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产品接单毛利下降,固定资产投入增加、产能未释放,折旧费用增加 [6]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5.71%,同比增加2.81个百分点,模具、塑料产品及配件、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锂电池模组导电软连接件营业收入分别为4.69亿元、1.16亿元、1.52亿元、1.17亿元,同比增长 - 24.23%、62.58%、80.74%、110.4%;毛利率分别为16.35%、21.65%、2.47%、28.91%,同比增长4.8、 - 12.23、 - 1.48、2.16个百分点 [7] - 2024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2410.14万元、6774.21万元、1363.77万元、3823.37万元,同比增长14.33%、13.05%、34.07%、0.54% [7] - 因业绩亏损,2024年公司不计划实施利润分配,为上市后首次 [1][8]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51.1%;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29.18万元、405.67万元,同比增长206.45%、143.15%,实现扭亏为盈 [8]
华微电子信披违规,企业陷信任危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4:04
华微电子违规行为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编号〔2025〕1号 [2] - 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及关联方上海奔赛(后更名上海芙拉沃)自2015至2023年通过预付设备款名义进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3] - 资金占用总额未偿还余额达14.91亿元(截至2024年10月15日) [3] - 占用资金用途包括偿还债务本息、股权收购、增资配股、解除股权质押及关联方日常运营 [3] 信息披露问题 - 2015至2023年各年度报告均未披露控股股东资金占用重大事项 [3] - 2019年12月19日至2023年11月11日多份临时公告虚假否认关联关系及资金往来 [4] - 2019年4月1日配股说明书未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5] 资金占用性质 - 交易缺乏真实商业实质被认定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3] - 资金往来在控股股东授意下持续进行 [3] - 涉及主体包括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上海奔赛/上海芙拉沃 [3]
东尼电子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去年底因未披露定增保本保收益协议被通报批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5 14:34
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东尼电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表示日常经营秩序正常,业务活动有序开展 [1] - 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历史违规行为 - 2024年12月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 [1] - 违规涉及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未披露关联方与认购方签订的保本保收益协议 [1] - 协议内容包括东尼服饰为认购方提供投资本金及最低年化8%收益的差额补足义务 [1] - 公司实控人沈新芳、沈晓宇对差额补足义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1] 监管处罚措施 - 浙江证监局认定公司及相关人员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2] - 对东尼电子及沈新芳、沈晓宇、吴月娟、罗斌斌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2] - 上交所对东尼电子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2] - 违规行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
ST墨龙: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山东证监局警示函
快讯· 2025-04-24 10:18
公司违规与监管措施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收到山东证监局警示函 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与实际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 违反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1] - 警示函要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加强法规学习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并在30日内提交书面报告 [1]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严格整改 按时报送报告 并加强相关法规学习 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 [1]
延华智能、东方园林、汇金科技被处罚奥维通信业绩大“变脸”,无辜遭受两个跌停股民可索赔
新浪财经· 2025-04-24 00:2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案件综述 - 近期多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引发关注 涉及奥维通信 珠海汇金科技 延华智能 东方园林等企业 问题包括业绩变脸 财务造假 资金占用等 [1] 奥维通信业绩修正与股价影响 - 奥维通信4月22日至23日股价连续两日跌停 累计跌幅达19.11% 4月22日报收4.47元/股 4月23日报收4.02元/股 [2] - 公司4月21日晚修正2024年度业绩预告 营收预期从1月24日预告的4.5亿元至5.2亿元大幅下调为2.8亿元至2.99亿元 扣除后营收为2.7亿元至2.95亿元 [2] - 归母净利润从预亏3200万元至4500万元修正为亏损5000万元至750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为6000万元至9000万元 [2] 汇金科技信息披露违规与退市风险 - 汇金科技因未按规定披露营业收入 公司及相关人员被广东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3] - 公司1月24日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仅披露净利润亏损1450万-1980万元 未提及营业收入 3月28日修正公告显示预计全年营收8925万-9420万元 净利润扩大至1720万-2220万元亏损 [3] - 经审计后2024年利润总额 净利润 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公司股票自4月24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汇科 [3] 延华智能财务报表虚假记载 - 延华智能2022年半年报和三季报存在虚假记载 未对参股公司泰和康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导致2022年半年报和三季报分别虚增利润总额5191.14万元 [5] - 虚增利润占2022年半年报利润总额绝对值的326.46% 占2022年三季报利润总额绝对值的472.81% [5] - 2022年半年报未全面充分披露泰和康业绩下滑原因 导致投资者无法掌握参股公司业绩恶化全貌 [6] 东方园林财务错报事件 - 东方园林2019年12月调减广西贵港项目相关成本2232.19万元 但未在2019年相应调减营业收入3541.84万元 直至2022年才进行调整 [7] - 该操作致使公司2019年度虚增收入 利润及资产各3541.84万元 2020年度和2021年度虚增资产各3541.84万元 2022年度虚减收入和利润各3541.84万元 [7] - 20东林G1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因使用2019年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而存在错报 [7] 投资者索赔时间窗口 - 奥维通信索赔窗口期为2025年1月24日至2025年4月21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4月22日后卖出或仍持有的投资者 [2] - 汇金科技索赔窗口期为2025年1月25日至2025年3月28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3月29日后卖出或仍持有的投资者 [4] - 延华智能索赔窗口期为2022年8月16日至2023年6月2日期间买入并在2023年6月3日后卖出或仍持有的投资者 [6] - 东方园林索赔窗口期为2020年4月30日至2023年7月12日期间买入并在2023年7月13日后卖出或仍持有的投资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