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启明信息跌2.04%,成交额5.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84.8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5 06: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下跌2.04%至22.07元/股 成交5.35亿元 换手率5.84% 总市值90.1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84.8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986.15万元(买入1305.92万元占比2.44% 卖出3292.07万元占比6.16%) [1] - 大单净卖出2581.07万元(买入8218.93万元占比15.37% 卖出1.08亿元占比20.23%) [1] - 年内股价上涨16.1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08%/19.49%/28.16%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8月29日净卖出1671.83万元(买入1.72亿元占比5.74% 卖出1.88亿元占比6.30%)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吉林长春净月高新区 成立于2000年10月25日 2008年5月9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汽车业管理软件研发服务(49.11%) 集成服务(26.45%) 汽车电子及服务(24.11%) 其他(0.3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概念板块包括云计算/操作系统/汽车电子/无人驾驶/物联网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53万户 较上期减少1.89% 人均流通股6258股 较上期增加1.93%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0亿元 同比增长6.51% 归母净利润1418.81万元 同比增长2568.5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859.84万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209.82万股 较上期增加63.04万股 [3]
多项“黑科技”产品集体亮相 中国银联首次以独立展台参展服贸会
贝壳财经· 2025-09-15 06:13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发展可以让搜索变得更有人情味,用户只需向AI提出行程要求,AI即可自动分析并推荐最佳方案。若能在搜索后"一键下 单",用户便可以省去重复搜索的麻烦,让消费更加通畅、便捷。这样的场景将在不远的未来变为现实。 9月10日至9月14日,第12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据悉,中国银联首次以独立展台形式参展服贸会,并展出了 多项"黑科技"产品,带观众窥见"未来支付"的便捷。 支付与AI"双向奔赴" 让AI实现从提供信息到支付购买的商业闭环 AI碰撞支付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本届服贸会上,中国银联围绕"AI+支付",展出了多项科技成果,让观众提前看到支付与AI"双向奔赴"后的模样。在 银联展台上,MCP(全称为"模型上下文协议")支付备受关注。基于MCP协议的银联智能支付服务,可以让AI实现从提供信息到支付购买的商业闭环。 据了解,银联智能支付服务深度赋能多元场景,涵盖行程规划、知识付费、水电燃气费缴纳、线上购物等领域。该服务包括签约、下单、支付、退货、交易 查询等功能,覆盖移动App、PC端等不同场景,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银联智能支付服务都可以为 ...
支付产业报告:卡组织驱动支付产业变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4:37
从全球范围来看,支付产业发展呈现四大趋势:其一,在全球经贸格局重塑背景下,支付体系呈现碎片 化与基础设施化并存态势;其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爆发式演进 重塑了支付流程与体验;其三,聚焦监管一致性和实施穿透式监管;其四,账户对账户支付、先买后 付、加密钱包支付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在此发展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支付产业凭借持续创新,不仅实现了在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效率与用户满 足度方面全球领先,还在清算市场开放与合作方面持续深化。中国银联与Visa等国际卡组织合作显著增 强,共同推动多项跨境支付便利化举措。 报告分析,在这过程当中,中国支付产业的发展呈现四大鲜明特点: 首先实体卡与数字卡发行并行已经成为主流模式。尽管"银行卡产业"的名称仍被沿用,但卡的形态已发 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如今,数字钱包凭借便捷性成为用户绑卡的核心支付工具,与实体卡共同满足不同 场景下的支付需求,这一趋势与全球支付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郭聪聪 9月12日,中国银联及Visa发布了《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 务实体经济》(下称"报告"),系统梳理全球及中国支付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当前中国 ...
开战机、盖皇宫,81岁的“坏孩子”,一天暴赚1000亿美金!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5 04:25
公司发展历程 - 1977年由拉里·埃里森与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甲骨文(Oracle),初始资本1200美元,埃里森持股60% [7][9] - 早期通过向中情局、美国海军及NASA销售未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获得启动资金,实际交付产品存在严重缺陷 [10][12][15] - 1986年甲骨文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市值达2.7亿美元 [24] - 通过连续收购策略扩张业务版图,累计耗资超400亿美元收购50余家企业,包括103亿美元收购仁科、74亿美元收购太阳微系统(Sun)及85亿美元收购BEA公司 [37][38] - 2024年9月10日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创全球云计算合同规模纪录,当日股价暴涨43%,市值逼近万亿美元 [38] 产品与技术策略 - 基于IBM关系型数据库理论开发商业产品,早期版本(第1-4版)存在功能缺陷且稳定性差,直至1986年第5版才实现可靠运行 [16][17][18] - 采用"先承诺后开发"市场策略,1985年在竞争对手Ingres发布分布式查询功能10天后即宣称具备同类技术,实际尚未完成开发 [16] - 1992年最终实现1977年提出的全部技术承诺,90年代后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获87%客户认可其数据库技术领先性 [18][19][20] 市场竞争态势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IBM、微软、SAP及谷歌,埃里森公开指责微软为"恶棍",指控谷歌未经授权使用甲骨文技术 [23][25][29] - 通过激进销售策略抢占市场,允许销售团队折价销售"软件期货"并鼓励内部团队竞争同一客户订单 [18][19] - 最终主导数据库市场,导致Ingres退出市场,Sybase与Informix失去竞争力 [21] 管理层与治理特点 - 埃里森管理风格强调高压竞争,偏好雇佣"最聪明傲慢"的员工并实行"榨干才华后淘汰"的用人哲学 [18][30][31] - 2001年高管团队集中离职导致股价波动,包括二号人物雷蒙德·莱恩及多名总裁级管理人员 [31] - 埃里森个人薪酬长期居美国CEO榜首,2011年通过调整薪酬结构使联席总裁马克·赫德获最高薪酬 [34]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02财年实现净利润23亿美元,现金储备达56亿美元 [33] - 2016年埃里森个人财富报430亿美元,2024年因股价暴涨单日财富增长1000亿美元,身家达3930亿美元 [34][38] - 上市后连续12年保持100%业绩增长 [19] 战略转型与行业定位 - 1995年推出"互联网电脑"对抗微软Windows 95但未能成功 [26] - 通过收购太阳微系统获得Java技术,强化云计算全界面产品能力 [37][38] - 70岁时埃里森移交CEO职务转任CTO,但仍保持对公司的实际控制 [38]
阿里巴巴-W涨超3%续刷近四年新高 月内股价已累涨近35%
智通财经· 2025-09-15 04:24
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W(09988)股价再涨超3% 高见156.8港元续刷近四年新高 月内累计涨幅近35% [1] - 截至发稿涨3.38%报156.2港元 成交额达127.05亿港元 [1] AI技术突破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发布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 并开源基于该架构的Qwen3-Next-80B-A3B [1] - 新架构实现混合注意力机制、高稀疏度MoE结构、训练稳定性优化及多token预测机制等核心改进 [1] - 公司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 [1] 业务布局与市场反响 - 高德地图推出"高德扫街榜"支持线下餐饮及服务消费 上线当天用户超4000万人 [1] - 长城证券认为公司具备芯片、云计算、大模型及下游应用的全方位AI布局 技术及生态优势明显 [1] - 即时零售与电商主站协同效应显著 云业务持续受益于AI应用及AIAgent商业化放量 [1]
国内AI行情休整后重新演绎,软件ETF(159852)红盘蓄势,近3月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9-15 03:20
软件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6.9% 单日成交额3.40亿元 近1月日均成交额5.72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3] - 最新规模48.97亿元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近3月份额增长14.99亿份居新增份额首位 [3] - 近3年净值上涨20.89%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9.35% 最长连涨3个月累计涨幅69.40%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06% [3] AI产业链投资逻辑 - 海外云服务需求超预期提振算力预期 甲骨文财报催化全球产业链股价上涨 [3] - 国内AI行情向上游算力设施及中游IT服务/云计算/SAAS领域集中演绎 [3] - 热钱倾向产业趋势未证伪方向 建议布局存储/AIDC设施/AI应用等滞胀分支 [4]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软件服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05% [4] - 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13.93%)/金山办公(8.15%)/同花顺(7.39%)/恒生电子(6.39%)/润和软件(5.09%) [4][6] - 单日涨幅前列为指南针(3.02%)/软通动力(1.98%)/同花顺(2.52%)/润和软件(1.90%) [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软件ETF联接基金(012620)参与AI软件投资机遇 [6]
居民与数据中心争夺水资源?澳大利亚AI建设狂潮隐现水资源危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2:56
数据中心建设审批情况 - 自2021年以来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已批准全部10份数据中心建设申请 申请方包括微软 亚马逊及黑石集团旗下的AirTrunk [1] - 获批数据中心将带来总计66亿澳元(435亿美元)建设支出 但最终每年消耗高达96亿升清洁用水 接近悉尼最大供水量的2% [1] - 已获批申请中不到半数提供关于采用替代水源可节约用水量的预估数据 [1] 行业用水监管现状 - 州规划法规定数据中心开发商必须证明项目如何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 但未要求提供用水量或节水量的预估 [1] - 新南威尔士州对数据中心没有强制用水规定 只要政府满意项目包含减少饮用水消耗的措施即可 [3] - 开发商需披露使用何种替代水源但无需说明用量 [1] 用水影响预测 - 悉尼水务局预测到2035年数据中心用水量可能最高占悉尼可用水资源的四分之一(1350亿升) [2] - 悉尼饮用水供应仅限于一座水坝和一座海水淡化厂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温上升供应日益紧张 [2] - 专家指出供需之间已经存在缺口 数据中心在干旱时期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将非常成问题 [2] 企业具体节水措施 - AirTrunk声称通过雨水收集使饮用水消耗减少04% 并正与悉尼水务局合作将站点几乎完全转换为使用再生水 [4] - 亚马逊承诺其一个数据中心最大幅度降低市政用水依赖幅度为15% 其澳大利亚数据中心每年955%的时间避免用水冷却 [4] - 微软为其在悉尼获批的两个数据中心中的一个给出12%的预计用水减少量 [5] 地方议会反应 - 悉尼市郊议会希望放缓对有限供水资源的争夺 尤其是在州政府计划到2029年新建377万套住房的背景下 [6] - 莱恩科夫市议会以用水量为由要求州政府将审批权归还给地方政府 [6] - 赖德市议会表示11个数据中心将占用近3%的供水 并已呼吁暂停审批 [6]
陶冬:新欧债危机在酝酿中
第一财经· 2025-09-15 02:51
美联储货币政策与通胀动态 - 美联储预计降息25个基点 但存在更大幅度降息可能性 市场对大幅降息预期收敛 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 [1]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 环比上涨0.4% 核心CPI同比3.1% 环比0.3% 为1月以来最快物价上涨 [1] - 关税对物价冲击温和 服务业价格回升显著 全面涨价可能延迟至圣诞节后显现 [1] - 联邦基金利率当前处于4.25%-4.5%区间 降息被视为从紧缩转向中性的政策调整 [2] 就业市场与经济衰退风险 - 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仅2.9万人 高盛研报认为需月增8万才能维持经济稳定 低于5万可能引发衰退 [2] - 密歇根消费信心指数快速恶化 美联储政策重心向就业最大化目标倾斜 [2] - 失业扩散不严重 企业采取"少雇少炒"策略 工资持续上涨 消费情绪未显著恶化 [2] 利率路径与政策展望 - 预计2024年剩余三次会议各降息25个基点 2025年上半年每季度降息25个基点 目标利率降至3% [3] - 不排除利率进一步降至2% 2025年货币与财政政策均呈扩张性 配合白宫经济目标 [3] 法国主权评级与财政危机 - 惠誉将法国长期主权评级从AA-下调至A+ 政局动荡阻碍财政赤字削减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49% [3] - 政府债务占GDP比率十年间从94%升至114% 经济增长持续徘徊于1% [4] - 制造业生产率增速仅为德国三分之一 数字经济占比低于北欧5个百分点 财政赤字中40%为刚性支出 [4] - 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欧元区最高 自1974年未实现预算平衡 新兴产业领域存在空白 [4] 欧洲债务风险扩散 - 英国债务/GDP比率103% 财政赤字/GDP比率4.4%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4.6% [5] - 英法均面临温水煮青蛙式财政危机 市场信心突变可能引发借贷成本骤升及急性债务危机 [5] - IMF缺乏救援大体量国家的财力 多边主义秩序崩塌背景下难寻金主支持 [5] 全球市场与数据焦点 - 港股、日股、韩股表现突出 金价创每盎司3700美元历史新高 能源与大宗商品走强 [1] - 本周关注美联储点阵图及通胀预测 日本与英国央行政策暗示 中美经济谈判于马德里举行 [6] - 关键数据包括美国零售数据、中国消费与投资数据、欧元区CPI [6]
属于蒋凡的“胜利”
36氪· 2025-09-15 02:22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淘宝闪购于2025年5月上线 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8000万单 月度交易买家数突破3亿[5] - 高德扫街榜于2025年9月10日上线 对标大众点评并宣称"永不商业化"[5] - 公司聚焦AI+电商主战场 未来三年将分别投入3800亿元发展AI+云科技平台 500亿元发展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22] - 2024年加速甩卖非核心资产包括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 专注电商与云计算业务[19] - 2024年11月整合核心电商业务成立电商事业群 涵盖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1688和闲鱼[20] 组织架构与人事变动 - 蒋凡于2024年11月出任电商事业群CEO 向集团CEO吴泳铭汇报[20] - 吴泳铭于2023年6月接任集团CEO兼董事长 被视为马云意志的执行者[16][17] - 蒋凡2022年接管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2023年重回阿里合伙人 2024年进入合伙委员会成为最年轻决策层成员[11] 市场竞争态势 - 淘宝闪购直接挑战美团即时零售业务 美团在2025年Q1财报中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应对竞争[5] - 高德扫街榜上线对标大众点评 美团到店与到家业务同时遭遇阿里狙击[5] - 历史上淘宝与eBay竞争时市场份额从2003年7.8%升至2005年58.6% 同期eBay份额从72.4%降至36.4%[25] 技术发展与转型 - 2024年马云在内网强调AI时代刚到来 公司正当其时[17] - 2025年Deepseek带动AI热潮 阿里通义大模型含金量持续上涨 推动公司从电商向AI科技公司转型[19] - 淘宝闪购旨在建立远近场融合新生态 通过外卖、天猫商家及线下店介入实现线上线下消费边界消融[24] 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 - 公司强调"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在企业文化层面回归马云早期创业精神[23] - 聚焦AI、云计算、电商的饱和式打法延续马云历史关键节点的"All in"策略[23] - 蒋凡以目标导向著称 不注重形式化流程 保持8小时睡眠习惯 偏好简洁会议方式[9]
马云王者归来,阿里巴巴股价暴涨,重回巅峰
搜狐财经· 2025-09-15 02:16
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美股股价于9月11日大涨超8% 刷新2021年底以来新高 [1] - 港股市场9月12日强势高开 阿里巴巴盘中涨近7% 股价创近4年新高 收盘涨5.44% [1] AI技术突破 - 公司与百度开始使用自主研发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产品 [4] - 通义实验室发布新一代大模型架构Qwen3-Next 训练成本相比上一代不到十分之一 [10] - 高德扫街榜依托用户真实行为生成 受多模态大模型助力 [8] 业务进展 - 高德扫街榜上线当天用户数超4000万人 超过大众点评峰值日活3260.57万 [6][8]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 创近三年新高 [17]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17] 战略投入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17] - 二季度AI+云资本开支达386亿元 同比增长220% [17] - 过去四个季度在AI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 [17] 行业环境 - 全球AI市场规模达2792.2亿美元 预计以35.9%复合年增长率扩大 [17] - 甲骨文与OpenAI签署巨额算力采购合同 股价单日暴涨36% 市值增长2440亿美元 [10][13][15] - AI产业链信心提升 利好拥有AI及云业务的科技巨头 [16] 历史布局 - 2008年决定自建云计算系统 2009年"飞天"系统正式立项 [20] - 云计算布局被证实具有前瞻性 为AI发展奠定基础 [21] 领导层观点 - 马云强调AI时代刚到来 公司应当抓住机遇 [23] - 提出"AI应解放人类而非取代人类"的技术理念 [24] - 公司坚持"活102年"愿景 致力于成为跨世纪企业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