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搜索文档
9月国内LPR“按兵不动”
期货日报网· 2025-09-22 23:24
近日,债券市场出现波动,市场对人民银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再度升温。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重回1.8%上方。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13时45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 1.7890%,日内下行0.6个基点。 净息差方面,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 1.42%,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净息差分 别为1.31%、1.55%、3.91%,分别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 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我国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处于低位。人民银行数据显示,8月, 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月略有下降,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分析人士:目前仍处在政策效果的观察期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
LPR连续4月“按兵不动” 央行表态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
搜狐财经· 2025-09-22 23:1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LPR报价依然不变,维持了5月以来的利率水平。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 2025年9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以上LPR在 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往后 看,预计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 LPR报价有下调空间。此外,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意味着外部因素对国内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掣 肘进一步弱化。预计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跟进下 调。 根据最新报价,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均是连续5个月保 持不变。究其原因,一方面,自5月以来,作为LPR定价"锚"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始终稳定,意味着LPR 的定价基础没有改变,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9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动。根据央行9月22日公告,7天期逆 回购操作利率1.40%,与5月以来的报价持平。 另一方面,受近期市场利率上行 ...
货币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降准优于降息丨董希淼专栏
搜狐财经· 2025-09-22 23: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9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 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 向好态势。 在5月两个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各下降10个基点之后,9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在 3.0%、3.5%,连续四个月"按兵不动",符合预期。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之下,我国 仍将可能实施降准降息,但大幅度降息并不现实,且降准应先于LPR下降。 数据显示,8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无论是新发放的企业贷款还是个人住房贷 款,利率都在去年同期较低的水平上继续下降,且都处于历史低位。在这种情况下,LPR降低并非当务 之急,必要性不足。从LPR报价机制看,近期央行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LPR定价基础的7天期 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并未发生变化,因此LPR较难下降。因此,本月LPR维持不变,实属意 ...
什么信号?3000亿元,央行首次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23:05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当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时,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 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期限 | 操作利率 | 投标量 | 中标量 | | --- | --- | --- | --- | | 7天 | 1.40% | 2405亿元 | 2405亿元 |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9月19日宣布调整这项工具的操作规则后,首次开展这一操作,也是央行公开市场时隔8个月后再次进行14天期逆回购操作。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央行将14天期逆回购招标方式由单一价位中标改为多重价位中标,使14天期逆回购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充分 发挥机构市场化定价能力,精准匹配差异化资金需求。 国债逆回购大涨 季末资金面再迎"考验" 9月22日,国债逆回购普遍上扬。其中1天期、2天期、3天期的国债逆回购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0%。 204001 沪V 沪市1天期 GC001 □ ○ □ ○ 1.595 〔 智能盯盘 +0.195 +13.93% 占款天数 1 《 高 1.700 成交量 19.33亿 1.540 最 开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证监会: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吸引更多源头活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22:56
|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 NO.1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回应美联储降息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 衡,往后看,我们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 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 线。 NO.2证监会: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吸引更多源头活水 9月22日,中国证监会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 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努力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 中国、共享成长。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 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更大力度支持创新,更好支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优质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茁壮成长,需要进一步提升制度包容性。 NO.3朱鹤新: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占比升至近30%,外汇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 9月22日,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 ...
美联储官员泼降息冷水:进一步行动空间有限,今年没理由再降
华尔街见闻· 2025-09-22 22:32
三名官员的共同观点反映了美联储内部对通胀风险的持续关注。虽然劳动力市场的风险有所上升,但长 期高于目标的通胀仍是这些决策者的主要担忧。这一立场可能影响美联储今年剩余两次会议的利率政策 走向。 美联储内部对进一步降息的谨慎态度正在显现。两名美联储官员最新的表态显示,他们认为继续宽松的 空间有限,给上周降息后今年继续行动的前景泼了冷水。 今年拥有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议投票权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Alberto Musalem)本 周一表示,他支持上周降息,但预计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有限,如果不让政策变得过于宽松的话。 2027年拥有FOMC投票权的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同日表示,由于担心通胀,他 目前认为今年没有理由进一步降息。此后,2026年有FOMC会议投票权的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 (Beth Hammack)也表达了对通胀的担忧,称非常担心通胀,必须谨慎宽松,以免导致经济过热。 美联储上周会议决定降息25个基点,这是今年开年以来首次降息,只有一名FOMC投票委员——主张降 息50个基点的新任美联储理事米兰对此决议投反对票。会后公布的点阵图显示,19名美联储决策 ...
美联储理事米兰:中性利率料2.5%,年内应再降息125bp,或还将投反对票
搜狐财经· 2025-09-22 21:20
美联储理事米兰政策立场 - 当前利率过高 主张未来数月大幅降息以保护劳动力市场[1] - 中性利率估计值约为2.5% 低于美联储官员3%的中位预测[2] - 认为货币政策处于明显紧缩区间 短期利率比合适水平高出约2个百分点[2] 中性利率影响因素 - 移民数量大幅减少 关税收入及税收政策对中性利率形成下行压力[1] - 边境和财政政策变化对中性利率产生强烈下行压力[1] - 放松监管可能提高中性利率 但财政政策可能显著拉低中性利率[1] 利率调整主张 - 9月FOMC会议反对降息25基点 支持降息50基点[2] - 主张在今年剩余两次FOMC会议上再降息125基点[2] - 美联储官员利率中位预测显示仅会再降息50基点[2] 通胀目标立场 - 可能支持取消美联储精确的2%通胀目标[3] - 强调调整必须在实现并维持通胀目标后进行[3] - 淡化对关税引发价格压力的担忧[2] 政策决策态度 - 表示降息主张并非恐慌性举措[3] - 可能在未来会议上继续投反对票以坚持立场[3] - 立场与特朗普要求一致但在美联储内部显得独立[3] 市场外部反应 - 外界对讲话持怀疑态度 认为金融环境依然宽松[4] - 当前就业市场接近充分就业 不支持利率高度紧缩说法[4]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0:23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 融风险的底线。"潘功胜说。 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 本报记者彭扬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 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 衡。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的底线。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潘功胜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 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潘功胜介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 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完成。扎实做好金融"五 篇大文章",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 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谈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按照中央部署,有序处置金融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0:15
● 本报记者 彭扬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 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 衡。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的底线。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潘功胜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 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潘功胜介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 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完成。扎实做好金融"五 篇大文章",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 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谈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按照中央部署,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 解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有力保护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利益。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 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 ...
“白名单”未来在保交房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财经· 2025-09-22 18:58
新华财经北京9月23日电(记者高婷)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中指研究院认为,针对房地产的内容主要落脚在"十 四五"的成效上,涉及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考量思路,可重点关注金融部门支持房地产的新进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 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 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 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指研究院认为,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目标下,预计未来降 息仍存在一定预期,短期或以稳为主。对比2024年9月以来美联储降息时间和国内降息时间,也体现了 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特点。 根据统计,2022年以来,央行合计降低5年期以上LPR共8次、合计下调1.15个百分点至3.5%,下调公积 金贷款利率3次、合计下调0.65个百分点至2.65%,住房贷款利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本次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进一步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