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搜索文档
一批次醇熟切片面包抽检不合格,桃李面包致歉
财经网· 2025-07-30 03:28
食品安全事件 - 桃李面包泰安工厂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中菌落总数不合格 生产批次为20240425SD1 生产日期2024年4月25日 保质期至2024年5月1日 [1] - 该不合格批次共生产498袋 其中线上销售21袋 被抽检16袋 [1] 公司应对措施 - 立即配合监管部门完成对泰安工厂的检查及排查 [1] - 对该批次产品履行召回及赔偿程序 [1] - 加强线上销售产品快递过程及配送时效性管控 避免储运不当影响质量 [1] - 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 泰安工厂已送检同类产品46批次 结果均合格 未来将继续多批次送检 [1] 公司表态 - 公司发布致歉信 承认食品安全对消费者的重要性 [1] - 承诺将深刻反省 严抓生产和物流细节 以实际行动落实食品安全 [1]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5起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03:22
执法数据 - 上半年全系统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 罚没7.4亿元 移送司法机关653件 [1] 典型案例违法事实 - 广东湛江4家冷冻虾仁企业超限量添加磷酸盐等水分保持剂 虚假标注"零添加" 使用未经检定计量器具 未按规定实施生产过程控制 [2] - 北京海淀直播带货压片糖果含禁用利尿剂"布噻嗪"成分 通过15个直播间21名网红主播销售 覆盖9个省份 [3]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啤酒含禁用"O-丙基伐地那非"成分 通过线上线下销售67箱 [4] - 浙江绍兴四方食品使用冰乙酸勾兑配制假冒食醋 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5] - 福建石狮餐饮店在馄饨馅水饺中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硼砂 [6] 行政处罚措施 - 湛江4家企业被没收违法所得 处罚款749.43万元 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法定代表人被罚款260余万元并实施五年行业禁入 [2]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被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 罚款15万元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4] - 石狮餐饮店被立案调查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 刑事追责情况 - 北京海淀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 刑事拘留39人 关闭15个直播间 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 主犯已被提起公诉 [3] - 浙江绍兴案现场查扣问题食醋900余箱 待灌装食醋4000公斤 原料221桶 涉案金额超100万元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5] 违法特征分析 - 部分生产经营者存在法律意识淡薄 食品安全责任缺失问题 为牟取不法利益突破道德底线 [6] - 形成"产—供—播—销"犯罪链条 通过伪造检测报告 雇佣"水军"诱导消费等手段实施违法行为 [3]
啤酒中加类似“伟哥”物质、水饺中使用硼砂……五起食品安全案例公布
央视新闻· 2025-07-29 23:14
市场监管执法行动 - 市场监管部门连续多年聚焦食品安全领域开展铁拳行动 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执法手段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1] - 2025年上半年全系统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 罚没金额达7.4亿元 移送司法机关653件[1] - 通报5起典型案例显示执法力度持续加强 覆盖水产加工 直播电商 酒类 调味品及餐饮等多个细分领域[1][2][3][4][5][6] 水产加工行业违规案例 - 广东湛江4家冷冻虾仁企业超限量添加磷酸盐等水分保持剂增重牟利 同时虚假标注零添加[2] - 涉案企业包括宝辉水产 良基冷冻 尚方舟食品及中青海洋水产 存在超限量使用添加剂 虚假标注等多项违法行为[2] - 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 处罚款749.43万元 吊销4家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处以260余万元罚款并实施五年行业禁入[2] 直播电商行业食品安全事件 - 北京海淀区查处直播带货有毒压片糖果系列案 产品含有利尿剂布噻嗪成分严禁在食品中添加[3] - 山东临沂中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委托代工生产 通过15个直播间21名网红主播销售 覆盖9个省份[3] - 主播团队伪造检测报告 雇佣水军诱导消费 形成产供销播犯罪链条 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3] - 公安机关在8省11市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 刑事拘留39人 关闭15个直播间 主犯已被检察院提起公诉[3] 酒类行业非法添加案例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在慕尼大帝金尊多肽原浆啤酒中添加O-丙基伐地那非成分 该物质功能类似处方药伟哥[4] - 过量服用会引发心血管异常及视觉障碍 属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严禁添加[4] - 企业通过线上线下销售67箱涉案啤酒 被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罚款15万元 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责[4] 调味品行业制假案例 - 浙江绍兴四方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冰乙酸勾兑配制假冒食醋 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5] - 监管部门现场查扣问题食醋900余箱 待灌装食醋4000公斤及原料221桶 涉案金额超100万元[5] - 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5] 餐饮行业非法添加事件 - 福建石狮吴刚餐饮店在馄饨馅及水饺中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硼砂 食品中检出硼酸成分[6] - 石狮市市场监管局于2025年5月16日立案调查 并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6] 行业监管趋势 - 案件暴露部分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 为牟取不法利益突破道德底线坑害消费者[6] - 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 综合运用联合执法 信用惩戒及行刑衔接等手段强化监管[6] - 强调守法诚信是立业之本 任何漠视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6]
蛋挞现虫、水果腐烂,奥乐齐V3会员维权遭店长"手撕协议"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22:49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王筝通过奥乐齐小程序购买的水果出现严重腐烂、蛋挞吃到虫子 [2][4] - 维权过程中门店店长否认相关法律法规并以敷衍强硬态度对待消费者 [2] - 奥乐齐官方客服先后提出赔偿100元优惠券、500元优惠券、800元现金的方案 [9] - 线下协商时店长情绪失控撕毁协议并威胁消费者 [10] - 奥乐齐表示已对当事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并排查虫害问题 [11] 法律适用性 - 律师认为消费者购买的腐烂水果和含虫蛋挞明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适用《食品安全法》第148条 [12] - 该条款规定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不足一千元按一千元算 [9] 消费者投诉情况 - 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奥乐齐的投诉有139起多为食品腐烂变质吃出异物等问题 [14] - 最新投诉显示消费者购买的蜂糖李果肉腐烂且有活蛆商家拒绝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14] 公司经营数据 - 奥乐齐中国2024年销售额20亿元相比2023年翻倍 [17] - 2024年门店数量55家平均单店销售额3636万元以上 [18] - 截至2025年7月全国门店数量达78家其中72家位于上海 [14] 商品策略 - 奥乐齐货架上自有品牌占比90%左右远超多数商超连锁品牌 [15] - 已开发13个自有品牌涵盖超值MarketplaceUrban Eaters悠白乳品等多个系列 [15]
蛋挞现虫、水果腐烂,奥乐齐V3会员维权遭店长“手撕协议”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15:51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在奥乐齐购买的水果出现严重腐烂 蛋挞中发现虫子 [1][3] - 涉事产品为奥乐齐经典葡式蛋挞(4个装) 来自上海永新坊门店 [7] - 黑猫投诉平台存在139起关于奥乐齐的投诉 多为食品腐烂变质和吃出异物问题 [15] 公司应对措施 - 门店店长最初提出赔偿100元优惠券 后提升至500元优惠券和800元现金 [8] - 区域经理最终提出1000元现金赔偿且无须签协议的方案 [10] - 公司对当事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并致电消费者致歉 [11] 法律依据 -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 消费者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不足1000元按1000元计算 [8][13] - 律师认为腐烂水果和含虫蛋挞明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适用该法律规定 [13] 公司经营状况 - 奥乐齐中国2024年销售额20亿元 较2023年翻倍 [16] - 门店数量55家 平均单店销售额达3636万元以上 [16] - 全国门店数量达78家 其中72家位于上海 [15] 商品策略 - 自有品牌占比达90%左右 远超多数商超连锁品牌 [16] - 已开发13个自有品牌 涵盖超值 Marketplace Urban Eaters等多个系列 [16]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一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物质,线上线下销售67箱,被罚款15万元,追究其刑事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4:46
市场监管执法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系统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 罚没金额达7.4亿元 移送司法机关653件 [1] 典型案例处罚情况 - 广东湛江4家冷冻虾仁企业因超限量添加水分保持剂及虚假标注被没收违法所得 处罚款749.43万元 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企业法定代表人被罚260余万元并实施五年行业禁入 [2] - 北京海淀直播带货案涉及有毒压片糖果含禁用利尿剂成分 通过15个直播间销售覆盖9省 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 刑事拘留39人 关闭15个直播间 [3]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在啤酒中非法添加"O-丙基伐地那非" 销售67箱 被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 罚款15万元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4] - 浙江绍兴四方食品使用冰乙酸勾兑食醋 查扣问题食醋900余箱 原料221桶 涉案金额超100万元 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5] - 福建石狮餐饮店在馄饨馅及水饺中非法添加硼砂 涉嫌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 行业监管趋势 -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运用联合执法 信用惩戒 行刑衔接等手段加大食品安全领域执法力度 [1][6] - 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成为食品安全违法新渠道 形成"产—供—播—销"犯罪链条 [3]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5起典型案例 上半年查办食品违法案件超18万件
新华网· 2025-07-29 12:29
冷冻虾仁行业违规案例 - 广东湛江4家冷冻虾仁企业超限量添加磷酸盐等水分保持剂并虚假标注"零添加" 被罚没749.43万元并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2] - 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共被罚没260余万元 且五年内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管理工作 [2] - 涉事企业包括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 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 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 [2] 压片糖果非法添加案例 - 山东临沂中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的压片糖果非法添加利尿剂"布噻嗪"成分 通过15个直播间和21名网红主播销售 [3] - 销售网络覆盖9个省份 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 4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3] - 主播团队伪造检测报告并雇佣"水军"诱导消费 形成产供销播犯罪链条 [3] 啤酒非法添加案例 - 慕尼勃朗酒业(重庆)有限公司在啤酒中非法添加"O-丙基伐地那非"成分 该物质属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 [4] - 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涉案啤酒67箱 被处以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罚款15万元 [4] - 该成分功能类似处方药"伟哥" 过量服用可能引发心血管异常等不良反应 [4] 食醋制假案例 - 绍兴四方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冰乙酸勾兑配制假冒食醋 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5] - 现场查扣不符合标准食醋900余箱 待灌装食醋4000公斤及原料221桶 [5] - 涉案金额超100万元 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5] 面食制品非法添加案例 - 福建省石狮市吴刚餐饮店在馄饨馅和水饺中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硼砂 [6] - 食品中检出硼酸成分 该店已被立案调查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 食品安全执法总体情况 - 市场监管部门上半年全系统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 [7] - 累计罚没款达7.4亿元 移送司法机关案件653件 [7]
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
新京报· 2025-07-29 12:23
市场监管执法数据 - 市场监管部门上半年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 罚没金额达7.4亿元 移送司法机关653件 [1] 典型案例处罚与违法事实 - 广东湛江4家冷冻虾仁企业因超限量添加磷酸盐及虚假标注被查处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749.43万元 吊销许可证且行业禁入5年 [2] - 北京海淀直播带货压片糖果案检测出禁用利尿剂成分 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 刑事拘留39人并关闭15个直播间 [3]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啤酒中添加非食品原料"O-丙基伐地那非" 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15万元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4] - 浙江绍兴四方食品使用冰乙酸勾兑食醋违反国家标准 查扣问题食醋900余箱及原料221桶 涉案金额超100万元 [5] - 福建石狮餐饮店在馄饨水饺中非法添加硼砂 检测出硼酸成分后案件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
12家品牌首批获颁食安奖励,浣熊食堂重申“商家经营小帮手”定位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9 06:20
公司运营表现 - 浣熊食堂自2024年底试运营以来已携手100多家品牌合作,形成稳定成熟的运营体系 [1] - 7月正式推出品牌后关键词搜索量环比6月上涨超40倍,商家整体曝光量上涨164%,订单量上涨60% [1] - 食安日记累计更新上千条,每家门店每日保持不间断监督和记录 [1] - 12家餐饮品牌(包括全聚德、唐宫、NOWWA挪瓦咖啡等)因综合评分领先获得"食安优秀品牌奖" [1] 商家合作案例 - 赫兴记已入驻四座浣熊食堂,品牌创始人高度认可卫生条件与专业度,计划持续跟进合作 [3] - 米悦朝鲜族拌饭入驻两家浣熊食堂后经营效果显著,品牌创始人表示将坚定不移开更多店 [3] - 德式餐吧从初期抵触转为高度配合,认同浣熊食堂"让顾客吃得放心,让商家卖得安心"的理念 [4] 平台战略与定位 - 浣熊食堂坚持不做自营、不与商家竞争,定位为"商家小帮手",通过基础设施支持商家增长 [1][5] - 平台通过明厨亮灶直播、食安日记等方式提升食品安全透明度,帮助商户获得更多订单 [5] - 提供从签约到建店一周内完成的标准化基础设施,支持连锁品牌扩张和个体户从0到1孵化 [8] 行业资源投入 - 美团未来三年将向餐饮行业投入1000亿元,包括硬件补贴和流量扶持 [8] - 计划今年内全国拓展至20万家门店开通"明厨亮灶"直播 [8] - 浣熊食堂向全行业开放,提供专项补贴和助力金,无偿共享运营经验及供应链资源 [8]
溜溜梅惊现“人咬青梅”!杨帆治下溜溜果园445条投诉背后陷“商标侵权+劳动纠纷”,IPO前资本大撤退
金融界· 2025-07-29 06:18
法律纠纷 - 2025年累计卷入17起法律纠纷,案件遍布安徽、山东、上海等五省(市),案由包括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劳动争议及著作权纠纷 [1] - 作为被告的案件数量占比36.82%,案件金额25元占比0.01% [2] - 具体案件包括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的商标权纠纷、与揭西县风江兴雅源食品商行的不正当竞争纠纷等 [2] 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董事长兼法人为杨帆 [2] - 杨帆直接持股38.5717%,为第一大股东 [3] - 第二大股东安徽聚润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7.1109% [3] - 创始人杨帆夫妇通过直接持股及聚润投资合计控制超78%的股份 [9] 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含"溜溜果园"关键词投诉17条,"溜溜梅"关键词投诉高达445条 [4] - 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问题,如"发霉"、"食品异物"、"食品变质"等 [4] - 有用户投诉在"溜溜梅官网旗舰店的脆青梅"中发现"被别人咬过"的产品 [5] - 公司对投诉普遍存在不回复现象 [7] 经营状况 - 在安徽、福建等八省推广青梅种植30余万亩,总产值近200亿元 [8]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11.74亿元增至16.16亿元,但毛利率从38.6%波动至36% [9] - 原料成本占比从41.7%攀升至47.7% [8] - 梅类产品贡献超98%的收入,品类单一化风险凸显 [8] 研发与营销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骤降43.8%至1894.8万元 [8] - 明星代言费用高达1.06亿元,占净利润的71% [8] - 试图通过梅冻、西梅等新品拓展边界,但研发投入断崖式下降 [8] 资本运作 - 2024年6月红杉中国通过减资方式退出 [9] - 2019年个人投资者李青在A股申请撤回后以1.185亿元转让股份 [9] - 股权高度集中或影响决策透明度 [9] 行业警示 - 过度依赖流量营销、忽视产品本质导致信任危机 [10] - 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质量与口碑 [10] - 需从源头把控原料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售后服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