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开密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0 21:14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开密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建平,注册资本5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泵及真空设备销售;消防器材销售;金属制品销售;安防设备销售;液压动力机 械及元件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卫生洁具销售;五金产品零售;金属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电 线、电缆经营;金属结构销售;塑料制品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管道运输设备销售;建筑用金属配 件销售;橡胶制品销售;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消防技术服务;信息 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 研发;物联网应用服务;智能水务系统开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 营活动)。 ...
三大运营商均已布局eSIM手机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9-10 16:41
苹果iPhone Air发布与eSIM技术应用 - 苹果发布iPhone Air 采用6.5英寸屏和5.6mm超薄机身设计 放弃物理SIM卡槽并全面转向eSIM技术[2] - 中国联通成为苹果中国大陆唯一支持的eSIM运营商 其微信公众号"我的eSIM"更名为"联通eSIM"[2] - 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但未公布开放时间 中国电信eSIM业务准备就绪待工信部批复后开放[2][3] eSIM技术特性与市场影响 - eSIM为嵌入式SIM卡标准 通过电子化形式嵌入设备芯片 支持远程配置运营商网络切换[4] - iPhone Air采用eSIM技术旨在刺激换机需求并为终端设计释放空间 预计引发国内手机厂商跟进布局[4] - eSIM技术操作较传统SIM卡繁琐 用户接受度存疑 大规模推广需观察手机厂商业务获批进展[4] eSIM产业链生态与应用场景 - 国内eSIM产业链形成"芯片—模组—平台—运营商"完整生态 覆盖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4] - eSIM技术核心价值体现在物联网生态构建 适配小型化/集成化设计及高防水性设备需求[5] - 紫光国微eSIM解决方案支持全球400+运营商 已批量发货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6] A股公司eSIM业务布局 - 紫光国微子公司紫光同芯指出eSIM可助力设备轻薄化/降低运营商成本/优化用户多号码切换体验[6] - 恒宝股份eSIM技术全面覆盖消费电子与物联网设备 支持全球标准运营商网络接入[6] - 楚天龙加大eSIM研发投入 为国内运营商提供创新融合方案 东信和平将eSIM应用于车联网及工业物联网[7]
毕马威中国:低空经济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可预期的增长空间
贝壳财经· 2025-09-10 15:27
毕马威中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主管合伙人乔漠表示,整体看,国资国企正强调创新体系化建设,包 括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等。国资国企可以通过打造创新与 服务平台,整体谋划域内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和产业布局,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主导地位,加速 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与转化应用。国资国企也可以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作用,比如提供融资支持,撬 动社会资本、分担投入风险,通过基金平台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对接创新资源、发掘市场机会等。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报告认为,低空经济被明 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部门协同推进相关举措,推动该领域实现爆发式增长。在低空产业发展 中,国资国企积极履行功能使命,在促进产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三个方面能够 发挥重要作用。 毕马威研究团队对超过170家低空经济相关上市企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资国企上市公司规模较 大、实力较强,表现出更强的增长韧性。针对国资国企低空产业发展,《报告》提出"四个要"的战略建 议,包括要从区域整体规划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形成差异化发展优势;要在低空经济集群中发挥 ...
吉大通信:进一步构建新型数智化服务产品和能力体系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2:2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9亿元 同比减少7.11% [1] - 净利润亏损1567.81万元 同比减少316.25%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839.1万元 同比减少354.17% [1] 业绩下滑原因 - 传统通信设计和施工行业竞争激烈 主要客户项目中标折扣率下降 [1] - 多个中标项目集中进入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成本集中产生导致短期毛利率下降 [1] - 新业务拓展需求增加及经济环境波动 导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投入不同程度增长 [1] 业务战略布局 - 坚持深化四轮驱动业务布局:通信技术服务业务、信息化产品集成运营业务、国际业务、投资业务 [2] - 通信技术服务领域提供全链路服务 多角度拓展潜在市场提升占有率 [2] - 信息化产品以5G信息产业为核心 整合产业链资源拓展业务外延 [2] 新兴业务发展 - 智慧食堂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利用AI大模型挖掘数据价值 [2] - 国际业务借助5G技术优势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 建立海外分支机构 [3] - 投资业务建立健全机制 通过产业并购完善业务链和产业布局 [3] 技术发展方向 - 积极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 适度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寻找新增长点 [3] - 紧跟AI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 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4] - 持续在智慧食堂数据资源管理产业数智化转型能源信息化等新方向发力 [4]
新宁物流:子公司为多行业客户提供卫星定位运营服务、系统集成服务、软硬件研发等多元化服务
证券日报· 2025-09-10 11:36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子公司深圳市亿程物联科技公司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导航与定位技术、物联网、车联网等核心技术开展业务 [2] - 公司业务围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核心领域 [2] - 为多行业客户提供卫星定位运营服务、系统集成服务、软硬件研发等多元化服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及软件业务实现营收273.87万元(未经审计) [2]
eSIM“卷土重来”!概念股齐涨
上海证券报· 2025-09-10 10:44
苹果发布iPhone Air及eSIM技术应用 - 苹果发布史上最薄iPhone Air 采用eSIM设计以节省内部空间实现极致轻薄 当前仅中国联通支持iPhone eSIM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预计后续开放eSIM手机业务 [1][2] - eSIM是一种数字SIM卡 无需安装实体卡 由苹果提出并应用于智能终端 全球超过500家运营商支持 包括中国联通 支持200多家运营商国际漫游 提供更灵活安全连接 [1][2] 运营商eSIM业务发展动态 - 中国联通高开近1.5% 盘中一度上涨8.8% 最终收涨5.3%报5.76元/股 成交91.60亿元 eSIM概念股新恒汇大涨14.19% 澄天伟业 思特奇 东信和平等涨超5% [1] - 国内运营商2017年试点eSIM业务 2023年暂停 中国联通今年7月重启eSIM业务 推出"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码"产品 [4]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准备就绪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批复后开放包括iPhone17在内的eSIM服务 中国移动显示后续将支持eSIM手机业务 [2] eSIM技术推广的挑战与机遇 - eSIM降低用户对运营商黏性 影响运营商主导权 用户换网更便捷 竞争加剧 运营商推动动力不足 中国联通因与苹果合作紧密而积极 [5] - eSIM早期存在安全隐患 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批量注册号码用于诈骗 改eSIM为实体卡超额使用流量 办理海外卡绕开监管 [5] - eSIM成为智能终端重点连接方案 取消SIM卡槽节省30%板级空间 实现更轻薄设计 提升防水等级 中国联通联合中兴 联想发布eSIM与5G专网产品 [6] 全球eSIM应用趋势及市场前景 - 全球eSIM应用加速普及 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国际旅游 企业解决方案及物联网设备扩展 运营商扩展全球旅行服务 结合eSIM与5G技术 [6] - 国际漫游eSIM服务是推动普及最主要因素 全球161家运营商在78个国家推出5G固定无线接入服务 eSIM技术重塑全球移动连接格局 [7] - eSIM市场规模与手机 电脑及IoT设备强相关 终端出厂前内置eSIM有望打开市场 蜂窝物联网通信模组 eSIM空中写号及管理平台受益 [7]
220亿独角兽斑马网络冲击港股IPO,遭前CFO公开“吐槽”上市圈钱
搜狐财经· 2025-09-10 08:53
公司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股价自9月初至今上涨23% [1] 斑马网络分拆上市 - 阿里巴巴计划分拆斑马网络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2] - 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递表 由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前CFO夏莲在IPO关键节点公开表示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 称"不愿意为上市圈钱再委曲求全" [2] 公司基本情况 - 斑马网络成立于2015年11月 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合发起设立 [4][5] - 总部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耀路 2025年3月完成股改 [4] - 截至2025年8月15日 阿里巴巴间接持股44.72% 控制投票权40.17% [5] - 上汽集团间接持股34.34% 持有投票权37.16% [6] - 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公司估值达220亿元人民币 位列全球第320名 [7] 融资历史 - 2018-2023年完成多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先进制造基金二期、云锋基金、国寿科创、中国一汽集团等 [7][8] - 2018年11月融资12.1875亿元人民币 每股成本3.14元 [8] - 2021年5月融资3亿元人民币 每股成本3.14元 [8] - 2023年4月融资4.5亿元人民币 每股成本3.14元 [8] - 2023年9月融资2.5亿元人民币 每股成本3.14元 [8] 业务模式 - 专注于汽车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科技领域 核心业务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8] - 业务分为三大板块: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车载平台服务 [9]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作为底层软件平台支持智能座舱功能 [9]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依托专有元神AI软件栈和System Agent技术 [9] - 车载平台服务连接车主与第三方内容及服务 支持外卖、流媒体、导航等功能 [9] 股东支持 - 阿里巴巴提供AI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应用生态 包括千问、高德地图、支付宝、钉钉等 [11] - 上汽集团提供大规模车辆量产工程经验 帮助覆盖多车型和实际道路场景 [11] - 与紫光展锐、黑芝麻智能建立芯片合作关系 [1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1-3月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1.36亿元 [1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15.82亿元 累计亏损41.84亿元 [14] - 毛利率呈下滑趋势:53.9%(2022)、46.4%(2023)、38.9%(2024)、38.9%(2025Q1) [14] - 2025年1-3月亏损扩大主要因无形资产减值亏损18.41亿元 [14] 收入构成 - 2025年1-3月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占比89.7% [16]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占比2.9% [16] - 车载平台服务收入占比7.4% [16] 研发投入 - 研发团队819人 占员工总数67.2% 其中算法团队180人 [17] - 2022-2024年及2025年1-3月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亿元、1.96亿元 [18] -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37.9%、128.8%、118.9%、144.7% [18] 客户集中度 - 上汽集团为第一大客户 2022-2024年及2025年1-3月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38.8%、47.8% [20] - 向阿里巴巴采购金额占比超过50% 阿里巴巴为2022年五大客户之一 [20] 财务风险 - 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分别为4.31亿元、3.96亿元、3.89亿元、3.75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53.54%、45.41%、47.21%、275.74% [21] - 经营现金流量持续为负:-5.85亿元(2022)、-4.17亿元(2023)、-4.87亿元(2024)、-1.99亿元(2025Q1) [22]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5800万辆 中国销量2070万辆占35.8% [24]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27] - 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401亿元增至2030年114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27] 市场竞争 - 2024年配备第三方提供商软件的乘用车占比达90%以上 [30] - 按收入计斑马网络在中国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 市占率7.8% [30] - 前五名提供商合计市场份额26.9% 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30]
德明利涨2.23%,成交额7.44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313.70万
新浪财经· 2025-09-10 07:56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0日股价上涨2.23% 成交额7.44亿元 换手率4.88% 总市值215.36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闪存主控芯片设计研发及存储模组产品销售 产品包括存储卡、存储盘、固态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09亿元 同比增长88.83%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8亿元 同比下滑130.43% [8] - 收入构成:嵌入式存储类产品41.37% 固态硬盘类产品37.34% 移动存储类产品13.06% 内存条类产品8.22% [7]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拥有VCSEL光芯片产品 应用于5G通信、超高速全光网络、400G以上数据中心及人工智能领域 [2] - 2024年6月推出针对AI PC的DDR5 SO-DIMM和U-DIMM内存模组 单条容量达48GB 理论带宽32GB/s [2] - 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专注于细分市场且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2] 市场与客户结构 - 海外营收占比达69.74%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效应 [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中盘、专精特新、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物联网等 [7] 股权与资金动向 - 股东户数3.20万户 较上期增加3.46% 人均流通股5000股 减少3.35% [8]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1773.69万元 但近20日净流出5690.10万元 主力持仓占比仅6.16% [4][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机构调仓: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增持27.51万股至165.99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41.61万股至134.79万股 [9] 行业属性 - 属于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行业 主要聚焦移动存储市场 [2][7]
森赫股份涨0.37%,成交额1781.06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2.61万
新浪财经· 2025-09-10 07:52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海外客户集中于孟加拉国、俄罗斯远东地区、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及墨西哥,其中孟加拉国、俄罗斯和科威特为最主要国外销售地区 [2] - 公司持股49%的Turkmenistan Sicher在土库曼斯坦从事电梯制造及销售,产品销往孟加拉国、科威特、墨西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并提供安装调试及后市场服务,整梯销售及安装收入占比98.47%,配件及其他收入占比1.53% [6] 技术产品与创新应用 - GRPS乘客电梯、GRE自动扶梯、GRM自动人行道系列产品结合SICE物联网云服务平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品及服务 [2] - 通过电梯物联网平台对电梯运行信号、状态及故障数据进行监测采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监控、维保管理、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功能 [2] - 研发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并开发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呼梯、二维码识别等新技术应用的电梯产品 [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减少36.17%,归母净利润3554.08万元,同比减少40.04%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3亿元 [7]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9429户,较上期减少7%,人均流通股18665股,较上期增加7.53% [6] 市场交易与资金动向 - 9月10日成交额1781.06万元,换手率0.93%,总市值28.87亿元,当日主力净流入12.61万元,占比0.01% [1][3] - 近3日、5日、10日及20日主力净流入分别为-202.84万元、-151.30万元、-975.47万元和-2969.21万元 [4] - 主力成交额615.41万元,占总成交额4.19%,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且无控盘现象 [4] 技术分析与筹码结构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0.61元,近期存在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5] - 股价当前位于压力位11.47元与支撑位10.09元之间,适合区间波段操作 [5]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楼宇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新型城镇化、小盘、中俄贸易概念及机械 [6]
飞骧科技IPO:今年前五个月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资产负债率超60%
新浪财经· 2025-09-10 06:4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飞骧科技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的设计、研发和销售,产品覆盖5G、4G、3G、2G、Wi-Fi、NB-IoT等多种网络标准通信制式,并兼容主流蜂窝基带通信平台及Wi-Fi平台 [3] - 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的收益计,公司位居全球第五,在中国公司中排名第一;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的出货量计,公司位居全球第一 [3] - 公司于2020年成为中国首家推出完全支持所有5G频段的5G射频前端解决方案的本土企业,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领先移动科技品牌的产品中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1亿元、17.17亿元和24.58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下降7.7% [8][9]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61亿元、-1.93亿元和0.76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净利润1332万元,同比下降9.8% [8][9]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约为13.30%、14.06%和18.99%,2025年前五个月毛利率为20.0% [8][9] - 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该业务毛利率为19.4%,2025年前五个月为20.9% [9] 研发投入与现金流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研发开支总额分别为1.63亿元、1.94亿元、2.72亿元、1.35亿元,占收益比例分别为15.9%、11.3%、11.1%、17.8% [10]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43亿元、-2580.8万元、-1.78亿元、-1.89亿元 [11] - 2025年5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4亿元,较2024年末的1.39亿元显著增加 [12] 资本结构与负债 - 截至2025年5月末流动负债为16.29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未偿还结余为9.86亿元 [12]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5月末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75.6%、110.6%、122.0%及100.9% [12]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5月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59%、69.32%、72.05%及63.62% [15]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曾于2022年10月向科创板递交IPO申请,原计划募资15.22亿元,2024年10月撤回上市申请转向港股 [5] - 此次拟募集资金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及优化产品性能、高性能滤波器研发、砷化镓外延结构及SOI工艺开发,计划将研发重心从电路转移至工艺和材料 [15] - 部分资金将用于潜在战略投资和收购海外优质目标公司,以加速全球扩张和加强行业链整合,其余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