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补贴大战
icon
搜索文档
当平台补贴退潮,咖啡茶饮终需比拼真功夫
第一财经· 2025-07-08 11:39
行业现状 - 茶饮咖啡行业迎来"史上最疯狂"周末 平台补贴大战导致订单暴增 小程序因流量过大出现卡顿 [1] - 行业现存新茶饮相关企业超30 4万家 赛道高度内卷 门店数量急速扩张 营销花样层出不穷 [2] - 补贴活动极大刺激消费 尽管单杯毛利率略有下降 但巨大销量显著推高整体营收与总利润 [1] 品牌表现 - 头部品牌凭借规模与议价能力更高效承接流量 甚至借势扩张 而中小品牌可能被订单冲垮运营体系 [2] - 部分品牌已意识到供应链建设重要性 自建原料基地实现核心原料自产 提升品质稳定性并降低成本 [3] - 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直接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权 [2] 运营挑战 - 补贴导致门店运营承压 出现品质波动 服务滞后 供应链吃紧等问题 [1] - 部分门店将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三点 店员因超负荷工作导致服务热情下降 [2] - 外卖员和店员对补贴活动措手不及 需加班加点并调动休息人员才能维持运转 甚至有外卖员参与制作奶茶 [1][2] 未来趋势 - 补贴带来的销量激增具有短期性 行业需思考补贴退潮后如何维持消费者忠诚度与市场占有率 [2] - 行业将从资本与流量驱动转向品牌实力比拼 产品品质差异化与门店体验将成为竞争关键 [3] - 品牌需在补贴退潮前建立竞争壁垒 通过供应链优化与内功修炼赢得持久市场份额 [3]
“外卖七块九,自取九块九,最近一天三杯美式!”大额补贴下外卖订单剧增,商家担忧→
第一财经· 2025-06-11 09:56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京东外卖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后,日订单量从4月22日的1000万单增长至6月1日的2500万单 [3] - 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推出"饿补超百亿"大促,5月26日日订单超4000万单,非茶饮订单占比达75% [3] - 美团通过区域经理补贴将用户端优惠从"20元减9元"提升至"20元减14元",商家仅承担3元成本 [5] 商家订单与经营变化 - 厦门寿司商家陈晨的外卖日订单从200单增至300单,增长50%,日均利润同步增长50% [6] - 库迪咖啡朝阳区门店日销量超450杯,单杯成本4.2-4.7元,平台补贴后商家结算价6-7元可覆盖成本 [4] - 泉州肉粽店未参与大额补贴活动,但受行业影响订单仍自然增长 [7] 咖啡茶饮品类表现 - 库迪咖啡多款美式售价5.9元,魔丸杏皮水低至1.68元,平台显示销量"1亿+" [3] - 瑞幸活动价5.9元产品销量"6000万+",蜜雪冰城双杯蜜桃四季春补贴价4.9元(单杯2.45元) [3] - 星巴克6月10日起首次在华降价,非咖啡类饮品平均降幅5元,应对行业竞争 [10] 行业竞争隐忧 - 商家担忧补贴停止后订单骤降,消费者可能难以接受恢复原价(如6元以上咖啡) [9] - 部分平台补贴承担比例从商家3成升至7成,商家单笔利润从3-4元降至1-2元,面临退出风险 [10] - 分析师预计补贴大战持续期不超过1-2年,中小商家在成本压力下生存空间被连锁品牌挤压 [9][10] 监管与行业趋势 - 市场监管总局5月约谈三大平台,要求禁止"二选一""零佣金"等不正当竞争 [11] - 行业竞争重点转向技术驱动与差异化策略,需平衡骑手权益、食品安全与生态健康 [11]
大额补贴刺激外卖订单剧增,“被卷”商家盼行业回归理性
第一财经· 2025-06-11 05:58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京东外卖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后日订单量从1000万单(4月22日)增长至2500万单(6月1日) [2] - 饿了么4月30日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4000万单(5月26日) 其中非茶饮订单占比75% [2] - 美团推出"20元减14元"红包 商家仅承担3元 平台补贴力度加大 [4] - 厦门寿司商家陈晨的外卖日订单从200单增至300单 增长50% 日均利润同步增长50% [5] 咖啡茶饮行业价格战 - 库迪咖啡美式售价5.9元 部分饮料低至1.68元 京东平台显示销量"1亿+" [2] - 瑞幸咖啡活动价5.9元 销量"6000万+" 蜜雪冰城双杯补贴价4.9元 销量"4000万+" [2] - 库迪咖啡北京门店日销量超450杯 单杯成本4.2-4.7元 平台与品牌共同承担补贴成本 [3] - 星巴克6月10日起首次在华降价 部分非咖啡类饮品平均降价5元 [8] 商家经营动态 - 库迪咖啡在北京已有近400家门店 另有300家待开业 [3] - 厦门寿司店因订单增加新增2名厨师 员工总数从6人增至8人 [5] - 部分平台调整补贴比例至5:5甚至7:3 商家单笔利润降至3-4元 [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平台入局迫使老玩家加码补贴 饿了么红包从无到"15元减13元" [4] - 连锁品牌凭借资金优势抢占份额 中小商家生存压力加剧 [8] - 监管部门5月约谈主要平台 要求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 [9] 行业发展趋势 - 分析师预计补贴大战持续期不超过1-2年 商家和消费者将回归理性 [8] - 行业竞争维度扩展至品牌营销、技术创新和骑手权益保障 [9] - 监管部门明确禁止"二选一""零佣金"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9]
外卖大战叫停背后:餐饮行业的寒冬,可能才刚刚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6-10 05:07
除了京东和饿了么,美团的订单量也在增长。根据《晚点》的数据,近期国内外卖市场每天已经超过1.4亿单,其中美团单量维持在8000万至9000万单。 按照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说法,繁荣背后,往往蕴藏着泡沫。 要知道,去年我国外卖市场的最高值,也不过1亿单每天,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由美团配送的,只有2000万单来自饿了么。 换句话说,现在京东+饿了么两家就有6000万单,再加上美团,这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峰值。 现在靠着补贴大战,京东和饿了么不到两个月,就多了4000万单,而背后是4000万以上平时不点外卖的人,开始点外卖贡献出来的数据。 这是基于眼下各方外卖补贴预测的结果。 今年的外卖,各方平台烧钱烧出了一个非常罕见的高度。 从数据来看,京东和淘宝闪购加上饿了么分别宣布外卖战果,京东单日订单突破2000万单,而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单日订单突破4000万单。 这是什么概念? r and the state of the state of the states of the station of the status and the subject of the station of the station of the sta ...
饿了么紧急入局,补贴大战再升级,外卖市场进入深度博弈期
36氪· 2025-04-30 08:54
外卖市场竞争升级 - 饿了么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通过App上线"超百亿"口令词入口,以真金白银补贴消费者,意图抢占市场份额 [1][2] - 京东与美团股价延续跌势,市场对竞争成本激增的担忧持续发酵 [1] - 饿了么携手部分品牌推出"爆款1元购"限时活动,部分商户订单量环比增长超30% [2] 平台策略与市场反应 - 饿了么明确表示此次补贴"不打竞争口水仗,只发真福利",与京东、美团的舆论战形成反差 [2] - 京东发布公开信指责竞争对手存在"二选一"行为,宣布招收10万名全职骑手,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政策 [2] - 美团迅速回应称相关指控"纯属编造",强调骑手政策"完全开放" [3] - 美团沽空金额单日激增152.1%,京东沽空金额同样大幅上升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外卖行业竞争从用户端延伸至供给端,京东宣布广纳10万名全职骑手,美团倡导"骑手可多平台接单" [4] - 饿了么豪掷10亿元加码骑手奖励,推出"三增一补"四大扶持举措,春节期间骑手收入较去年同期提升20% [4] - 即时配送服务向3C数码、医药等高客单价品类加速渗透,竞争逻辑转向供应链整合与履约能力 [5] 行业盈利与社会责任 - 美团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营收2502亿元,经营利润率仅20.9%,年初至今股价下跌近14% [6] - 外卖行业面临骑手社保支出缺口、食品安全投诉、城市交通拥堵等社会责任拷问 [6] - 2025年人社部将骑手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至20省市,倒逼平台承担更多公共治理责任 [6] 技术应用与挑战 - 美团AI调度系统配送效率提升,但骑手"微笑行动"执行率下降 [6] - 饿了么"智能餐柜"使餐损率降低,却引发用户对隐私泄露的担忧 [6] - 2024年因算法压榨导致的骑手劳动纠纷增长,消费者对"过度智能化"投诉量增加 [7] 行业未来展望 - 外卖市场迈入"补贴+生态"双轮驱动新阶段,竞争将更加激烈,考验平台战略眼光与运营智慧 [5] - 商业模式成功需建立在创造真实社会价值基础上,竞争应让所有参与者体面生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