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0:57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 马帅莎)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18日在北京表示,这五年,中国科技投入持 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他指出,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 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 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规上高技术制造业 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 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数说“十四五”成就|科技创新硬核“成绩单”
新华网· 2025-09-18 09:15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3]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70% 在量子科技 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3]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第14位升至2024年第10位 [3] 科技与产业融合进展 - 重大科技成果包括天宫空间站常态化运营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 C919大飞机商业飞行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首位 CR450动车组巩固高铁技术优势 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世界首位 [5]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5]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 2024年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占上榜企业比重26.2% 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较2020年增加83% [5] 科技惠及民生领域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95% 保障粮食安全 [7] - 国产创新药上市数量是十三五时期2.8倍 全数字PET-CT等高端医疗装备实现中国制造 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慢病诊治取得新突破 [7] - 科技助力污染防治 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18% 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 应急救灾等领域智能化水平 [7] 科技体制改革与金融支持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超80% 推进人才评价分类试点和基金项目去帽子化改革 [9] - 2021年以来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 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 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达8000亿元 [9] 国际科技合作拓展 - 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签署119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 [11] -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入实施 联合实验室全面布局建设 牵头深时数字地球 海洋负排放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参与60多个国际大科学工程 [11][12]
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连续三年超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0:48
研发投入与成果 - 中央企业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1] - 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 基础研究投入占比8.8% [1] - 累计建设47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8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1] 创新生态与政策支持 -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70%以上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2] - 累计推动近1000户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及分红激励 [2] - 对重大科技成果考核加分 重大技术突破给予"一票晋级" [2] 技术突破与战略布局 - 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布局97个技术策源地 [1] - 承担制造业重点产业链60%标志性产品研发任务 [1] - 牵头或参与2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1] 重大工程与产业突破 - 打造"深海一号"二期等大国重器 建成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 [2] - 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基础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2] - 央企科技成果呈现"顶天立地"特征 兼顾国家战略与产业空白填补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 - 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 [2]
加仓中国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19:28
全球资金流向中国市场 - 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四周净流入中国市场1.1亿元 净流入时长创2024年以来新高[3][4] - 8月外国投资者向中国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净投入约390亿美元 其中中国债券获283亿美元净流入 中国股票获108亿美元净流入[3][4] - 8月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获448亿美元净流入 为近一年来最高规模 中国市场占据主要部分[3][4] 国际投行观察与投资者兴趣 - 超过90%美国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中国市场配置 比例为2021年初以来最高[4] -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兴趣远高于2021年至2024年 视野从ADR扩展至A股市场[4][6] - 瑞银研讨会显示来自美国和中东地区的国际投资者较往年显著增加[5] 资金流向分化与配置需求 - 发达市场资金大幅流出 新兴市场小幅流入 中国以外新兴市场股票资金净流出74亿美元[3][4] - 全球投资者分散化配置需求上升 因组合过度集中于美国市场[6] - 量化基金与宏观基金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等工具进入中国市场[6] 投资驱动因素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新药研发等细分赛道占据全球领先地位[6] - 政策层持续发力稳增长、稳股市 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6] - 中国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改善及反内卷政策提振投资者信心[7]
新经济优势凸显!中资券商在港已成“主力军”
券商中国· 2025-09-17 14:48
香港金融市场结构转型与新经济发展 - 香港市场结构转型 新经济已成为发展核心动力 科技与金融成为香港经济增长两大驱动力[2][3][7] - 新经济公司数量占在港上市公司约15% 但占港股总市值约28% 贡献30%交投额 较五年前交投额占比上升八个百分点[1][8] - 生物科技领域发展活跃 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 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融资超过2300亿港元 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升超过80%[9][10]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与融资能力 - 今年以来香港新股集资总额约1350亿港元 同比增长近六倍 排名全球第一 其中新经济公司集资额占比超过七成 目前约220家公司正在排队上市 近一半属于科技企业[5] - 上市企业再融资活动活跃 今年至八月底再融资额约3600亿港元 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规模是同期新股集资额两倍以上[5] - 港股继去年上升18%后 今年以来累计上升30% 日均成交额约2500亿元 同比增长1.3倍 参与资金中香港和内地资金与国际资金各占比约一半[5][6]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发展 - 香港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变革中占据战略位置 特区政府已投入超过25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领域[12] - 科学园和数码港等创新园区已汇聚超过4700家创科企业 培育和支持约20家独角兽[12] - 香港正在构建跨领域协同创新生态 通过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12] 中资券商市场地位与发展机遇 - 中资券商在香港市场已从"参与者"成长为"主力军" 凭借对内地政策与产业逻辑的深刻理解 对香港市场规则的精准把握 对双向投资需求的精准匹配[2][13][15] - 中资券商在跨境投融资、财富管理、投行业务等领域持续发力 助力中概股回流、支持港股IPO、服务"中资出海"企业全球化布局[15] -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定位不可取代 2024年管理资产总值增长13% 净资金流入增长81% 香港通过强化内地与全球链接巩固"超级联系人"角色[14]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科技与金融已成香港经济增长两大驱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3:33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科技与金融已成香港经济增长两大驱动力 中新网香港9月17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7日在香港出席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者 大会并致辞。他表示,科技与金融已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两大驱动力。 陈茂波称,目前新经济公司数目占在港上市公司约15%,占港股总市值约28%,贡献30%交投额;与五 年前相比,交投额的占比上升8%,这些数据显示新经济板块已成为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9月17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出席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并致 辞。(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 他说,新经济板块以生物科技领域发展尤其活跃。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融 资超过2300亿港元,香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今年以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也累计上升超过80%,反映香港股票市场的内涵正紧密对接全球价值链的最前沿。 陈茂波称,香港特区政府近年已投入超过25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 融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领 ...
安本投资: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小盘股迎新机遇
新华财经· 2025-09-17 08:01
新华财经上海9月17日电 美联储即将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可能使得部分国际资金流出美国,寻找新的 投资机会。中国股市近期延续上行趋势,各类指数不断切换着创出年内新高。在此背景下,安本投资全 球小盘股投资主管科斯蒂·戴森(Kirsty Desson)接受新华财经专访分享她对于全球以及中国市场后续走 势的看法。 在戴森看来,美联储降息往往伴随全球资金再配置,海外资金有望更多流入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 场。对小盘股而言后续存在丰富和多样化的机会,且随着弱美元周期持续,新货币秩序下人民币资产相 对受益,中国市场正在涌现出一批潜在的全球型投资标的,包括生物科技、消费类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与 医疗相关领域均值得关注。 全球小盘股强势上涨 2025年以来,小盘股以其稳健的走势成为市场主角,相较于全球大盘股,全球小盘股当前估值具有显著 吸引力。 以美股为例,截至9月15日,反映美国小盘股市场表现的罗素2000指数近一个月涨幅达到4.83%,跑赢 标普500指数2.1%的涨幅。从全球市场看,MSCI全球小型股指数近一个月累计涨幅达到3.67%,三个月 累计涨幅超过11%。 戴森表示,尽管自2025年4月2日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系 ...
农业农村部:让老百姓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更好、更营养健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4:26
行业发展 - 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 加快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1] - 成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1] - 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 不少品种已经摆上了百姓的餐桌[1] 营养健康水平 - 食物开发来源途径不断拓展 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水平更加均衡[1] - 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
陶冬:新欧债危机在酝酿中
第一财经· 2025-09-15 02:51
美联储货币政策与通胀动态 - 美联储预计降息25个基点 但存在更大幅度降息可能性 市场对大幅降息预期收敛 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 [1]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 环比上涨0.4% 核心CPI同比3.1% 环比0.3% 为1月以来最快物价上涨 [1] - 关税对物价冲击温和 服务业价格回升显著 全面涨价可能延迟至圣诞节后显现 [1] - 联邦基金利率当前处于4.25%-4.5%区间 降息被视为从紧缩转向中性的政策调整 [2] 就业市场与经济衰退风险 - 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仅2.9万人 高盛研报认为需月增8万才能维持经济稳定 低于5万可能引发衰退 [2] - 密歇根消费信心指数快速恶化 美联储政策重心向就业最大化目标倾斜 [2] - 失业扩散不严重 企业采取"少雇少炒"策略 工资持续上涨 消费情绪未显著恶化 [2] 利率路径与政策展望 - 预计2024年剩余三次会议各降息25个基点 2025年上半年每季度降息25个基点 目标利率降至3% [3] - 不排除利率进一步降至2% 2025年货币与财政政策均呈扩张性 配合白宫经济目标 [3] 法国主权评级与财政危机 - 惠誉将法国长期主权评级从AA-下调至A+ 政局动荡阻碍财政赤字削减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49% [3] - 政府债务占GDP比率十年间从94%升至114% 经济增长持续徘徊于1% [4] - 制造业生产率增速仅为德国三分之一 数字经济占比低于北欧5个百分点 财政赤字中40%为刚性支出 [4] - 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欧元区最高 自1974年未实现预算平衡 新兴产业领域存在空白 [4] 欧洲债务风险扩散 - 英国债务/GDP比率103% 财政赤字/GDP比率4.4%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4.6% [5] - 英法均面临温水煮青蛙式财政危机 市场信心突变可能引发借贷成本骤升及急性债务危机 [5] - IMF缺乏救援大体量国家的财力 多边主义秩序崩塌背景下难寻金主支持 [5] 全球市场与数据焦点 - 港股、日股、韩股表现突出 金价创每盎司3700美元历史新高 能源与大宗商品走强 [1] - 本周关注美联储点阵图及通胀预测 日本与英国央行政策暗示 中美经济谈判于马德里举行 [6] - 关键数据包括美国零售数据、中国消费与投资数据、欧元区CPI [6]
第三届亚洲愿景论坛在新加坡开幕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00
作为由中国机构在海外主办的高端论坛之一,亚洲愿景论坛由财新国际发起,新加坡政府提供战略支 持。论坛自2023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逐步发展为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11日,由财新国际主办、新加坡旅游局担任合作主办方的第三届亚洲愿景论坛在新加坡开幕。本届论坛 以"变局时代的亚洲机遇"为主题,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包括亚洲多国政府代表、联合 国高级代表、知名学者、企业管理者等,共同出席论坛开幕式。 为期3天的论坛将涵盖全体大会、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专题讨论、闭门研讨、企业路演及实地考察等 30余场活动。议程聚焦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新定位,覆盖地缘政治、金融市场、企业国际化等核心议 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能源转型、先进制造等驱动未来增长的关键动能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