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治理

搜索文档
潋滟西溪二十载——让世界看见湿地治理的中国智慧
杭州日报· 2025-05-07 02:16
生态保护与修复 - 西溪湿地从20世纪90年代的污染状态通过2003年启动的综合保护工程实现生态逆转,划定生态保育区并限制人类活动[11] - 实施"金镶玉"发展模式,以湿地为核心、城市为外围进行一体化规划,20年来鸟类从79种增至224种,维管束植物从221种跃至971种[11][13] - 2021-2035年新一轮总规实施三基鱼塘清淤项目,疏通湿地水系并入选浙江省生态修复优秀案例[12][13] 数字化治理 - 2024年3月上线全国首个湿地数字化试点"智治中心",集成数字孪生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质动态监测、鸟类AI识别及旱化预警[14] - 部署36套智能设备全天候监测生态数据,无人机每月两次全域扫描,水质监测准确率达85%以上,实时核算湿地碳收支[14] - "五一"期间通过智慧系统预判客流高峰,单日入园6.8万人次时有效分流游客[15] 文旅融合与经济效益 - 形成六大民俗品牌活动体系,如火柿节、龙舟节等,2024年花朝节创单日7.5万人次客流纪录[10][17] - 2005-2024年累计入园6500万人次,总收入28亿元,近年年收入稳定约2亿元,引入华策影视等文创企业形成产业集群[18] - 开发"渔夫之旅""观鸟研学"等体验项目,打造"西溪柿子"等生态农产品,构建"生态+农业+文旅"融合模式[18] 文化IP创新 - 建成水浒文化展示馆展出660件藏品,结合3D声光秀活化传统文化,蔡志忠美术馆收藏400余件水浒主题漫画[19] - 推出"好汉游""伢儿游""甜蜜游"三条主题线路,融合古风体验与生态游览,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国风创作[19][21] - 联合高校成立西溪研究院出版79册研究专著,博物馆举办互动式展览系统展示湿地保护成果[19]
诉求秒应、难题速破 龙华率先推出企业诉求服务办理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3-31 05:35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热土的标杆区域,龙华区以数字化转型驱动营商环境迭代升 级。龙华区面向辖区"四上"企业革新推出的企业诉求服务办理平台,通过全链条跟踪、穿透式督办、闭 环式管理三大机制革新,确保企业诉求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龙华区新增商事主体超7.2万家,总部企业10家,上市公司累计达39家,企业"用脚投票"印证 了营商环境的持续提升。 "三位一体"重构服务模式 引领营商服务再升级 龙华区一企业反映企业园区内大王椰树落叶堆积近两年,希望能协调解决处理。此事反映到企业诉求服 务办理平台,平台受理问题后,将落叶处理问题分拨、转派给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并提出5日处理办结 时限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接到问题后立即开展现场核实,发现园区院内大王椰树落叶堆积面积达近百平 方米,并找出迟迟没有处理的原因。最后相关职能部门4天内将所有落叶清扫干净,并将办结结果反馈 到平台。困扰企业近两年的落叶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平台根据办理情况给出"红榜"评价,并在每月定期 通报中给予了满意评价。 为破解传统政务服务"多头受理、监管模糊、评价缺失"等痛点,龙华区工信局依托区政务办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