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低迷

搜索文档
比起房子“卖不掉”,或有“三大难题”,正逐步在各个城市上演
搜狐财经· 2025-06-30 08:17
房地产市场低迷现状 - 房地产市场近两年持续低迷,大中城市房价过高导致买卖双方僵持,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 [1][4] - 疫情冲击下企业运营困难、居民收入减少,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购房决策的谨慎性 [4] - 投资炒房群体在房价下跌时转为观望,进一步抑制市场交易活跃度 [6] 三大核心难题 空置房问题 - 全国空置房数量约1.3亿套,理论可容纳3-4亿人居住,接近大型国家人口规模 [8] - 投资性囤房是主因,过去房价上涨周期中大量非自住房源被闲置,造成土地、建材等资源浪费 [10][12] - 空置房集中入市可能加剧供过于求,压低房价并扰乱市场秩序,部分城市出现"鬼城"现象 [12][14] 法拍房激增 - 法拍房数量从2021年160万套飙升至2022年超300万套,2023年预计突破350万套 [16][17] - 房价下行预期叠加疫情冲击,部分购房者弃房断供,银行不良资产压力显著上升 [19][21] - 法拍导致家庭信用受损、银行流动性承压,个体工商户因收入锐减成为典型案例 [23][25] 烂尾楼危机 - 开发商挪用资金、融资收紧及销售回款放缓共同导致项目停工 [27] - 购房者面临"钱房两空",烂尾楼还损害城市形象、占用土地资源并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29][31] - 解决需多方协同,涉及开发商责任、制度完善及对已受害家庭的救助 [39] 市场结构性变化 - 房产属性回归居住本质,学区等附加价值弱化,地段成为核心价值指标 [33] - 总体供应过剩但优质房源稀缺,房价与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未扭转 [35] - 行业连锁反应显现:中介、建材、装修等关联产业经营压力剧增,就业市场承压 [35][37] 深层矛盾与建议 - 老龄化与年轻群体需求不足、开发商盲目开发及炒房行为共同导致市场失衡 [41] - 需通过政策倾斜(如年轻人购房优惠)、打击投机及规范开发商行为促进行业健康 [43]
2025年,楼市为何持续低迷?房子卖不动的原因找到了
搜狐财经· 2025-06-30 04:50
行业现状 - 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寒冬,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 1%,达到7 8亿平方米 [1] - 超过13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0万套,包括重庆、武汉、青岛等主要城市 [1] - 中国家庭住房拥有率高达96%,41 5%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 [6] 需求端变化 - 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导致家庭收入增长放缓,购房计划被放弃 [3] - 城镇化率达64%,增长空间有限,棚改购房红利消退 [3] - 结婚率从2013年9 9‰降至2021年5 4‰,腰斩式下降打击购房需求 [8] - 60个重点城市平均房价达17593元/平方米,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32-55 [6] 供给端问题 - 全国空置房数量估计达1亿套,市场饱和导致库存积压 [6] - 房价下跌引发"买涨不买跌"效应,投机性需求萎缩 [3][6] 结构性矛盾 - 高房价与居民收入不匹配(月收入3000-6000元 vs 200-300万/套) [6] - 能负担房价者多已持有多套房产,无力承担者被挤出市场 [6]
买房砍价太狠!加拿大经纪自曝:所见降幅最大!有买家看房中失业
搜狐财经· 2025-06-27 07:47
多伦多房地产市场现状 - 多伦多5月份待售房源库存同比激增 但销售额仍处于历史低位[1] - 多伦多市中心公寓平均价格为758214加元 同比下降8%[4] - 多伦多市中心公寓销量下降21% 活跃房源数量增加14%[4] 公寓市场动态 - 公寓挂牌间隔时间过长 部分业主需确认挂牌有效性[5] - 部分2019年购房的公寓业主希望以低于购房价出售[7] - 经纪旗下8个房源仅2个签约 买家反复压低报价(单次降2万加元 后续降5万加元)[8] 买卖双方博弈 - 买家采取强硬谈判策略 认为卖家陷入困境[9] - 高压手段可能适得其反 引发卖家反感[10] - 部分卖家仍期望以2021年价格出售 但实际市场基准已被同栋楼低5%挂牌价拉低[11] 价格与库存趋势 - 成交低价成为新基准 夏季公寓新增房源或放缓[12] - 大多伦多地区独立屋均价1425264加元 同比下跌54%[15] - 大多伦多地区5月房屋销量同比下降133% 活跃房源增加415%[15] 市场心理与外部因素 - 买家犹豫不决 担忧经济政治动荡及失业风险[16][17] - 经纪指出当前市场为2008-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劳动力市场恶化限制复苏[15] - 市场正缓慢过渡至新阶段 短期难现快速好转[20][21] 历史对比与周期特征 - 当前降价幅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6] - 经济低迷部分源于2020-2021年价格泡沫消退 库存消化需时间[15] - 经季节性调整后5月销量环比增长84% 但仍比历史峰值低29%[15]
刚刚,三大利空!,银行全线大跌,工行大跌4%,银行有5个利空
搜狐财经· 2025-05-03 04:16
文章核心观点 周三A股市场下跌,银行板块表现受关注,近期银行股因业绩报告公布急剧下跌,受业绩下滑、房地产低迷、降息降准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和股息支付等因素影响,5月A股市场风险明显,长期来看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反映经济缺乏转机 [1][7] 银行股下跌因素 - 业绩下滑,大型银行收入和利润明显下降,获利盘出局 [1] - 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消费疲软,银行放贷困难,影响业绩复苏 [2] - 降息和降准预期升温,银行息差面临压力,长期业绩难支撑 [3] -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4月制造业PMI回落,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上升 [3] - 业绩下滑影响股息支付,银行利润降低将冲击分红,动摇股东信心 [5] A股市场现状 - 5月A股市场风险明显,核心板块业绩普遍不佳,经济数据回落,贸易争端负面影响显现,公司半年报可能业绩滑坡 [7] 银行股表现 - 华夏银行涨幅 -8.55%,现价7.27,主力净流入5247.09万 [7] - 北京银行涨幅 -4.15%,现价6.00,主力净流入 -9669.70万 [7] - 沪农商行涨幅 -4.11%,现价8.40,主力净流入 -3425.60万 [7] - 工商银行涨幅 -3.58%,现价7.01,主力净流入 -5.58亿 [7] - 建设银行涨幅 -3.21%,现价9.06,主力净流入 -2.35亿 [7] - 农业银行涨幅 -3.04%,现价5.42,主力净流入 -3.41亿 [7] - 齐鲁银行涨幅 -3.01%,现价6.12,主力净流入1406.59万 [7] - 招商银行涨幅 -3.00%,现价40.74,主力净流入 -1.29亿 [7] - 中国银行涨幅 -2.98%,现价5.53,主力净流入 -1.27亿 [7] - 光大银行涨幅 -2.83%,现价3.78,主力净流入850.78万 [7] - 厦门银行涨幅 -2.70%,现价5.76,主力净流入 -548.44万 [7] - 苏州银行涨幅 -2.43%,现价8.04,主力净流入 -4892.26万 [7] - 长沙银行涨幅 -2.37%,现价9.05,主力净流入392.34万 [7] - 邮储银行涨幅 -2.29%,现价5.12,主力净流入 -2.21亿 [7] - 江苏银行涨幅 -2.03%,现价10.16,主力净流入 -1583.28万 [7] - 常熟银行涨幅 -1.89%,现价7.26,主力净流入 -1888.92万 [7] - 上海银行涨幅 -1.70%,现价10.38,主力净流入 -2698.79万 [7] - 江阴银行涨幅 -1.66%,现价4.15,主力净流入 -1442.42万 [7] - 成都银行涨幅 -1.62%,现价16.98,主力净流入 -743.21万 [7] - 贵阳银行涨幅 -1.54%,现价5.77,主力净流入 -110.59万 [7] - 青岛银行涨幅 -1.52%,现价4.54,主力净流入 -1807.26万 [7] - 紫金银行涨幅 -1.46%,现价2.70,主力净流入1804.86万 [7] - 宁波银行涨幅 -1.44%,现价23.90,主力净流入5264.03万 [7] - 无锡银行涨幅 -1.43%,现价5.53,主力净流入619.12万 [7] - 交通银行涨幅 -1.32%,现价7.47,主力净流入 -612.66万 [7] - 兰州银行涨幅 -1.30%,现价2.27,主力净流入 -851.77万 [7] - 青农商行涨幅 -1.26%,现价3.13,主力净流入880.29万 [7] 长期经济情况 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跌并创出新低,反映经济未来发展缺乏明显转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