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储上产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600028):业绩环比显著改善,高分红彰显长期价值
德邦证券· 2025-06-25 09: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7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油气化工龙头企业,具备一体化优势,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11.03、572.76、629.66亿元,同比+1.6%、+12.1%、+9.9%,对应EPS分别为0.42、0.47、0.5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石化:国资控股的石化一体化龙头企业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公司之一,1998年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发起设立股份制公司,同年H股上市,2001年A股上市,是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有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是国内第一大炼油公司和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 [8] - 截至2025Q1,石化集团直接持有公司68.52%股份,为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与受益人,公司下设超100家分支机构,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9] - 公司设有勘探及开发、炼油、营销及分销、化工四大事业部,各事业部紧密联系、协同发展,具备一体化优势 [13] 炼化板块景气偏弱,短期盈利有所承压 勘探及开发:增储上产稳步推进,上游盈利同比提升 - 2024年公司资本支出1750亿元,同比-1.0%,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823亿元,同比+4.7%,油气当量产量515百万桶,同比+2.2%,其中原油产量282百万桶,同比+0.3%,天然气产量14004亿立方英尺,同比+4.7%,2025年计划资本支出1643亿元,勘探及开发板块767亿元 [19][21] - 2021年来油气现金操作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为745.4元/吨,同比-1.3% [32] - 2024年勘探与开发业务经营收入2972亿元,同比-0.9%,经营收益564亿元,同比+25.4% [33] 炼油:需求低迷价差收窄,炼油板块盈利承压 - 2024年全国成品油消费3.6亿吨,同比-2.8%,汽油、柴油、煤油消费量同比分别-1.9%、-6.1%、+11.4%,汽油、柴油、煤油裂解价差同比分别-1.8%、-7.7%、-14.6% [35] - 2024年公司加工原油2.52亿吨,生产成品油1.53亿吨,汽油/柴油/煤油产量同比分别+2.6%、-10.3%、+8.6%,炼油板块经营收入14815亿元,同比-3.2%,经营收益67亿元,同比-67.4% [43] 化工:供需格局趋向宽松,化工板块景气磨底 - 2024年国内乙烯产能5499万吨,同比+8.5%,2025 - 2027年分别规划新增产能1440、670、200万吨 [48] - 2024年公司化工产品经营总量8345万吨,同比+0.5%,化工板块经营收入5239亿元,同比+1.7%,经营收益-100亿元,同比-65.6% [50] 营销与分销:稳步推进结构转型,拓展充换电与非油业务 - 2024年公司推动“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网络建设,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加强易捷服务生态建设,拓展充换电和非油业务,成品油总经销量239.3百万吨,同比+0.1%,营销及分销板块经营收入17144亿元,同比-5.7%,经营收益186亿元,同比-28.1% [55] 市值管理方案落地,长期重视股东回报 - 2024年公司提出“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及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净利润的65%,2025年发布市值管理办法,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投资价值和投资者回报 [62] - 2024年拟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286元,现金分红347亿元,按不同准则计算现金派息率分别约69%和71%,自2014年以来股利支付率始终在50%以上,合并计算后利润分派率分别约73%和75% [6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勘探及开发业务收入分别为2944、2926、2928亿元,同比-1.0%、-0.6%、+0.1%,毛利率分别为31.3%、31.0%、31.1% [68] - 预计2025 - 2027年炼油业务收入分别为14661、14622、14656亿元,同比-1.0%、-0.3%、+0.2%,毛利率分别为17.9%、18.2%、18.5% [68] - 预计2025 - 2027年化工业务收入分别为5142、5118、5118亿元,同比-1.9%、-0.5%、持平,毛利率分别为1.4%、1.9%、2.2% [68] - 预计2025 - 2027年营销及分销业务收入分别为16873、16749、16627亿元,同比-1.6%、-0.7%、-0.7%,毛利率分别为4.8%、4.8%、4.7% [6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1.03、572.76、629.66亿元,同比+1.6%、+12.1%、+9.9%,对应EPS分别为0.42、0.47、0.52元,以2025/6/20收盘价测算,公司PB为0.83,低于可比公司,具备估值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1]
【石油化工】地缘局势持续升级,看好油气油运战略价值——行业周报第408期(20250616—0622)(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3 09:01
地缘政治与油价走势 - 美国介入伊以冲突导致地缘政治升级 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价格分别上涨至75 78美元/桶和74 04美元/桶 涨幅分别为0 8%和1 2% [2] - 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该通道承担全球11%海运贸易量 包括34%海运石油出口和30%液化石油气出口 [4] - 地缘冲突加剧可能推动原油价格持续震荡上行 [2] 原油供需动态 - IEA下调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至72万桶/日 2026年下调至74万桶/日 主要因中美需求疲软 [3] - EIA将2025年需求增长预测下调18万桶/日至79万桶/日 [3] - OPEC+ 5月实际增产18万桶/日 低于计划的41万桶/日 IEA预计2025年OPEC+增产31万桶/日 2026年增15万桶/日 [3] 能源安全与运输风险 - 中国"三桶油"计划2025年油气当量产量增长1 6% 1 3%和5 9% 以应对能源安全挑战 [4] - 霍尔木兹海峡若被封锁将影响20%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和18%化学品贸易 [4] - 油运价格指数BDTI TD3C-TCE飙升至57758美元/天 较冲突初期上涨72% [4]
渤海油田“新探”:能源供应“压舱石”是如何炼成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03:54
核心观点 - 渤中19-6凝析气田是中国东部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超亿吨油当量的整装凝析气田,代表了中国在深海油气开采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资本投入 [1][2][3] - 该气田通过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开发,日产油气当量超万吨,成为渤海油田冲刺年产4000万吨目标的核心枢纽 [3][6][19] - 中国海油通过管理优化、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将桶油成本从2013年的45美元降至2024年的28.52美元,创国内"三桶油"最低成本纪录 [11][13][14] - 渤海油田产量占全国近六分之一,其增量曾贡献全国原油总增量的80%以上,2025年目标油气当量4000万吨,相当于中等产油国年产量 [19][21] - 公司在"增储上产"同时推进"节能降碳",通过岸电工程、海上新能源应用和CCUS技术探索化石能源清洁化路径 [23][24][26] 技术突破 - 攻克5000米深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开采难题,突破传统地质理论认为无法规模开采的认知 [2][6] - 研发耐受180℃高温、53兆帕高压(相当于指甲盖承受半吨重量)的钻井技术及生产管线 [6][7] - 实现凝析气田油/气/水高效分离,处理系统可剔除硫化物、二氧化碳等杂质,防止管道腐蚀和堵塞 [7][8] - 钻井周期从30天缩短至6天以内,单井成本节约数千万元,规模化应用形成核心竞争力 [14][16] 成本控制 - 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决策体系,设备选择综合考虑采购价、能耗、维修等全周期费用 [14] - 推动海上平台工程标准化,实现工厂化预制和模块化建造,大幅缩短建设周期 [14] - 采用"超级集群"开发模式,中心平台处理能力共享周边卫星油田,摊薄固定成本 [16][17] - 深水大型整装油气田因储量规模巨大,单位成本反低于公司平均水平 [17] 战略布局 - 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1250-1350亿元,80%投入上游勘探开发,重点保障京津冀能源供应 [19][21] - 建成全球最大岸电工程,年减碳175万吨,替代传统海上燃油/燃气发电机 [23] - 探索海上光伏("蓬勃号"FPSO)和浮式风电("海油观澜号")新能源应用 [24] - 推进渤海CCUS中心建设,试验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技术,提高采收率同时实现碳封存 [24][26]
渤海油田“新探”:能源供应“压舱石”是如何炼成的?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02:09
渤海湾油气开发突破 - 渤海湾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发现中国东部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超亿吨油当量的整装凝析气田渤中19-6 [2] - 该气田日产油气当量超万吨,成为渤海油田冲刺年产4000万吨目标的核心枢纽之一 [3] - 开发面临高温高压挑战(井底温度超180°C、压力53兆帕),需突破钻井技术、管材耐受性等极限 [5] 海上油气开采技术体系 - 渤中19-6中心处理平台集成钻井、生产处理、生活支持等功能,构成完整海上生产体系 [3] - 生产处理系统采用多级分离技术,将凝析气田的"湿气"分离为合格原油和天然气 [6] - 平台采用28天轮换制,配备完善HSE管理体系,年安全演习超2.5万次保障高危作业环境 [7] 成本控制核心竞争力 - 桶油当量成本降至28.52美元(2024年),较2013年45美元下降37%,为国内"三桶油"最低 [9][10] - 降本三大支柱:全生命周期成本决策体系、钻井周期从30天压缩至6天的技术优化、超级集群模式实现规模效应 [11][12][13] - 南海深水大型整装油气田因储量规模摊薄成本,单位成本低于公司平均水平 [14] 国家能源战略布局 - 渤海油田产量占全国1/6,增量曾贡献全国原油增量的80%,2025年目标4000万吨油气当量 [16] - 2025年资本支出1250-1350亿元中80%投入上游勘探开发,重点保障京津冀能源供应 [17] - 垦利10-2等新油田投产支撑"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战略,增强供应自主性 [15][16] 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 全球最大岸电工程年减碳175万吨,替代海上燃油发电机 [18] - 推进海上光伏(蓬勃号FPSO)、风电(海油观澜号)与油气田融合发展 [19] - 布局CCUS技术示范,探索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但大规模商业化仍存成本挑战 [19][20]
油气和炼化及贸易板块2024和2025Q1综述:油气板块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度,炼化及贸易板块业绩承压期待改善
东兴证券· 2025-06-19 09: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外通胀减缓、国内经济修复间接支撑大宗商品需求,2024年油价宽幅震荡同比下降,2025Q1 Brent现货均价环比上涨,OPEC+增产等因素影响油价波动 [3][4][5] - A股油气开采板块通过增储上产提高销量,营收表现优于同期油气价格变动,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度;油价下降使A股炼化及贸易板块业绩承压,期待改善 [6][7][8] - 油价中枢下移情况下,重点关注具备高股息和高成长的公司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以来海外通胀与国内经济情况 - 2024年以来美国CPI同比涨幅逐步下降,2025年Q1通胀压力继续减缓维持在3%以下;2024年国内制造业PMI为49.78,2025年1 - 4月围绕荣枯线50上下波动,有助于缓解估值压力并稳定市场预期,间接支撑大宗商品需求 [3][18] 2024 - 2025Q1油价情况 - 2024年Brent原油现货均价79.61美元/桶,同比下降2.87%,2025Q1均价75美元/桶,环比上涨1.3%;2024年WTI年度均价75.58美元/桶,同比下降2.87%,25Q1均价75.03美元/桶,同比下降7.54% [4][20] - 2022年以来OPEC+产量决策多为减产,2024年受非OPEC+供应增长等影响油价下跌,2025年一季度因美国制裁影子船队等油价回升,4 - 6月受OPEC+增产及美国关税等影响油价下跌,后续地缘变动和需求季节性回升或支撑油价 [5][24][25] A股油气开采板块情况 - 2024年我国原油产量2.13亿吨,同比增长1.85%,天然气产量2464.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3%,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9.66%;25Q1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09%,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9.66% [6][32] - 2024年油气开采板块营业收入4253.19亿元,同比下降1.22%,归母净利润1388.58亿元,同比上升8.27%;2025Q1营业收入1079.66亿元,同比下降5.96%,归母净利润367.90亿元,同比下降9.36% [6][31][33] - 如中国海油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5Q1同比下降;中石油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Q1营收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6][35][36] A股炼化及贸易板块情况 - 2024年炼化及贸易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06%;25Q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18% [7][8][37] - 业绩变化因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油气产品价格下降、销售数量减少、销售净利率下降等;2024年行业面临成本高企和需求不足压力,2025年一季度油价中枢回落成本压力缓解,但需求端仍不足,板块期待改善 [8][37][40] - 如中国石化2024年和25Q1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降 [8][40] 投资建议 - 市值管理考核推进,企业兼具分红能力与意愿,未来高股息率有望持续,2024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海洋石油股息支付率分别为52.24%、69.06%、44.27%、45.10% [53] - 推荐中国海油、中国海洋石油,同样有望受益标的有中国石油、中国石油股份、新天然气 [9][53]
产油大国局势再度紧张,原油价格大涨,国内油气产量有望持续上行
选股宝· 2025-06-12 00:57
油价上涨与地缘政治 - 隔夜美油布油双双大涨 布油两个多月以来首次涨穿70美元关口 [1] - 中东紧张局势升级 美官员称将减少美国驻伊拉克使团规模 [1] - 俄乌、巴以、美伊等地缘政治事件仍存不确定性 我国能源安全受到较多外部挑战 [1] 中国对外能源投资 - 2020-2024年中国对外能源行业投资建设项目达1680亿美元 [1] -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安哥拉6国能源行业投资&建设项目累计达502.8亿美元 [1] - 其中主要的油气项目为291.5亿美元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1] 中东油服市场 - 中东油服市场规模为千亿美元级 油服设备市场至少为百亿美元级 [1] - 中国油服设备公司目前在中东尚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份额占比较低 具备高度成长性受行业β影响较小 [1] 国内油气企业动态 - "三桶油"响应国家"增储上产"号召 [1]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767、1300亿元 [1] - 油气当量产量预计分别增长1.6%、1.3%、5.9% [1] 相关上市公司 - 杰瑞股份:国内民营油服设备龙头 完井设备全球领先 [2] - 潜能恒信:我国领先的第三方民营油气探采企业 [2]
【石油化工】坚守长期主义之九:“三桶油”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6期(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8 13:28
油价走势 - 地缘政治紧张叠加OPEC+增产意愿导致油价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俄乌、伊核谈判等地缘政治冲突再起推动油价持续反弹,截至2025年6月6日布伦特、WTI原油分别报收66.65、64.77美元/桶,较上周均上涨6.5%,较5月1日分别上涨7.7%、9.8% [2] - OPEC+增产可能对油价构成压力,OPEC+已同意在5月、6月和7月增产41.1万桶/日 [2] 三桶油上游战略 - 三桶油为应对外部能源安全挑战维持高资本开支,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分别增长1.6%、1.3%、5.9% [3] - 中国石油聚焦重点盆地加大风险勘探力度,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2024年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产量的54.4% [3] - 中国石化加快攻克深层超深层油气等核心技术,实现勘探突破和盈亏平衡点下降 [3] - 中国海油推动国内新油田上产和老油田稳产,2025年多个项目投产包括番禺10/11区块、东方29-1气田、渤中26-6油田等 [3] 技术创新 - 三桶油加强自主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中国石油制定四阶段发展目标,2024年取得深地钻探关键技术等十大科技进展 [4] - 中国石化聚焦科技攻关助上游增产和高端材料研究 [4] - 中国海油聚焦深水勘探开发,发现陵水36—1和龙口7—1等油气田,创新开发模式为深水油气田提供新方案 [4] 能源转型 - 中国石油2024年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高纯氢产能达8100吨/年同比增长23%,建成充换电站3803座 [5] - 中国石化加快充换电和加氢业务发展,2024年底拥有充换电站10285座、加氢站142座 [5] - 中国海油推进CCUS项目建设,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投用,未来10年将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 [6]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5期:坚守长期主义之九:“三桶油”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20250608
光大证券· 2025-06-08 12: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前提下,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备景气基础,长期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能源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炼化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桶油”: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 本周地缘政治冲突使油价持续反弹,截至 2025 年 6 月 6 日,布伦特、WTI 原油分别报收 66.65、64.77 美元/桶,较上周分别 +6.5%、+6.5%,较 5 月 1 日分别 +7.7%、+9.8%,后市油价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有望提升,但 OPEC+增产或使油价面临压力 [1][10] - “三桶油”响应“增储上产”号召,2025 年计划加大资本开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计划分别增长 1.6%、1.3%、5.9%,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11] - 中国石油聚焦重点盆地勘探,天然气产量占比高,2024 年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产量的 54.4%,推动非常规油气开发 [2][18] - 中国石化加快攻克深层超深层油气核心技术,各油田分公司有明确 2025 年目标及举措,如胜利油田确保新增三级储量“三个 1 亿吨”以上 [2][23] - 中国海油 2025 年多个项目投产,海外巴西 Mero4 项目投产提升产量 [2][25] - 中国石油 2024 年取得深地钻探等十大科技进展,制定创新任务时间表 [26] - 中国石化聚焦科技攻关,支撑涪陵页岩气田稳产,推动人工智能 + 在生产经营中的实践 [27] - 中国海油聚焦深水勘探开发,采用新开发模式,创造钻井纪录 [27] - 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发展良好,2024 年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超 1000 万千瓦,高纯氢产能达 8100 吨/年 [4][28]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合作布局换电业务,目标建设 1 万座换电站 [30][33] - 中国海油首个海上 CCUS 项目投用,未来 10 年将回注二氧化碳超 100 万吨 [4][32] 原油行业数据库 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 - 展示了原油价格走势、布伦特 - WTI 等现货结算价差、WTI 总持仓及净多头持仓、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荷兰 TTF 天然气期货价格等图表 [36][40][47] 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 - 呈现了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价差、总持仓量、成交量等图表 [49][51] 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 - 包含美国、OECD、新加坡、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等地的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图表 [55][63][66] 石油需求情况 - 展示全球、美国原油需求及预测,美国汽油消费及预测,美国、欧洲、山东地炼开工率等图表 [69][71][80] 石油供给情况 - 呈现全球原油供给及预测、全球钻机数、OPEC 总产量及沙特产量等图表 [83][88] 炼油及石化产品情况 - 展示石脑油、PDH、MTO 等价差,新加坡汽油、柴油、煤油与原油价差等图表 [95][100][102] 其他金融变量 - 包含 WTI 与标普 500 指数、美元指数关系,原油运输指数等图表 [106][108]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5期:OPEC+将于7月增产,“三桶油”增储上产坚定保障能源安全
光大证券· 2025-06-03 0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前提下,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备景气基础,长期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能源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炼化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OPEC+将于 7 月增产,“三桶油”增储上产坚定保障能源安全 - OPEC+宣布 7 月增产 41.1 万桶/日,引发市场对原油供给端担忧致油价下跌,实际增产幅度或低于计划值,IEA 预计今年增产 31 万桶/日,2026 年增产 15 万桶/日,增产旨在惩罚超产和夺回市场份额,需关注执行进度[1][11][12] - 近期油价下行影响美国页岩油增产前景,当前油价位于其边际成本线之下,美国页岩油独立生产商将削减钻机数量并下调 2025 年资本支出预期 9%,IEA 预计 25、26 年美国原油供应量增幅分别为 44 万桶/日和 18 万桶/日,其增产放缓有望部分抵消全球原油供给增长冲击[2][16] - 2025 年以来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强,我国能源安全受外部挑战,“三桶油”响应“增储上产”号召,2018 - 2024 年上游资本开支合计 CAGR 为 6.6%,2025 年计划高额投入,2024 年油气当量产量有增长,2025Q1 同比增长,2025 年计划继续增长,有望降低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21][23] 2、原油行业数据库 2.1 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 - 展示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相关图表,包括布伦特、WTI、迪拜现货价,布伦特 - WTI、布伦特 - 迪拜现货结算价差,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荷兰 TTF 天然气期货价格等[30][43] 2.2 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 - 展示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相关图表,如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主力合约总持仓量、成交量等[43][47] 2.3 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 - 展示美国、OECD、新加坡、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等地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相关图表[51][62][66] 2.4 石油需求情况 - 展示全球、美国、中国等地石油需求情况相关图表,包括全球原油需求及预测、美国汽油消费及预测、中国原油进口量及加工量等[68][74][75] 2.5 石油供给情况 - 展示全球石油供给情况相关图表,包括全球原油供给及预测、全球钻机数、OPEC 总产量及沙特产量、美国原油产量及钻机数等[80][83][88] 2.6 炼油及石化产品情况 - 展示炼油及石化产品价差情况相关图表,如石脑油价差、PDH 价差、MTO 价差等[90][92][100] 2.7 其他金融变量 - 展示 WTI 与标普 500 指数、WTI 与美元指数、原油运输指数等相关图表[104][106][108]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5期:OPEC+将于7月增产,“三桶油”增储上产坚定保障能源安全-20250602
光大证券· 2025-06-02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前提下,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备景气基础,长期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能源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炼化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OPEC+将于 7 月增产,“三桶油”增储上产坚定保障能源安全 - OPEC+宣布 7 月增产 41.1 万桶/日,本周作出连续第三个月大幅增产决策引发市场对原油供给端担忧致油价下跌,截至 2025 年 5 月 30 日,布伦特、WTI 原油分别报收 62.61、60.79 美元/桶,较上周分别 -3.7%、-1.6%,较 5 月 1 日分别 +1.2%、+3.1% [1][10] - 本轮增产直接原因是主要成员国不遵守协议,特别是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且当前油价低于美国页岩油边际成本,增产可打击美国页岩油产量提升自身份额,IEA 预计 OPEC+今年产量增加 31 万桶/日,2026 年增加 15 万桶/日,实际增产幅度或低于计划值 [1][11][12] - 近期油价下行影响美国页岩油增产前景,受访企业新开发油井平均需 65 美元/桶的 WTI 油价实现盈利,当前油价已在边际成本线之下,美国页岩油独立生产商将削减钻机数量并下调 2025 年资本支出预期 9%,IEA 预计 25、26 年美国原油供应量增幅分别为 44 万桶/日和 18 万桶/日,其增产放缓有望部分抵消全球原油供给增长冲击 [2][16] - 2025 年以来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性强,我国能源安全受外部挑战,“三桶油”响应“增储上产”号召,2025 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分别增长 1.6%、1.3%、5.9%,25Q1 分别增长 0.7%、1.7%、4.8%,高额资本开支投入保障上游产储量增长,油气产量增长有望降低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 [3][21][23] 2、原油行业数据库 2.1 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 - 展示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相关图表,包括布伦特、WTI、迪拜现货价,布伦特 - WTI、布伦特 - 迪拜现货结算价差,WTI 总持仓、净多头持仓,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荷兰 TTF 天然气期货价格等数据 [30][31][43] 2.2 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 - 展示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相关图表,包括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主力合约总持仓量、成交量等数据 [43][45][47] 2.3 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 - 展示美国、OECD、新加坡、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等地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相关图表 [51][58][62] 2.4 石油需求情况 - 展示全球、美国、中国等地石油需求情况相关图表,包括全球原油需求及预测、美国汽油消费及预测、中国原油进口量、加工量,美国、欧洲、山东地炼开工率等数据 [68][72][75] 2.5 石油供给情况 - 展示全球原油供给及预测、全球钻机数、OPEC 总产量及沙特产量、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月度产量、美国原油产量及钻机数等相关图表 [80][83][88] 2.6 炼油及石化产品情况 - 展示石脑油、PDH、MTO 价差,新加坡汽油、柴油、煤油 - 原油价差等相关图表 [90][92][100] 2.7 其他金融变量 - 展示 WTI 与标普 500 指数、美元指数关系,原油运输指数(BDTI)等相关图表 [10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