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层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丹东市振兴区:居民“点单” 社区“上菜”
辽宁日报· 2025-08-27 01:12
8月的一天,丹东市振兴区福春六社区的工作人员刚刚上班,45号楼居民王静兰就来到便民服务中 心,在网格员韩丽霞的引导下,拿着手机,对着屏幕轻轻眨眼。"阿姨,再点点头……好嘞,认证成功 啦!"王静兰舒了一口气,轻拍韩丽霞的手说:"孩子,太感谢了,我哪会认证,每回都来麻烦你!" 振兴区对"幸福"的雕琢,既有破旧立新的硬功夫,也有点滴浸润的巧心思。在老旧小区,推行"党 建+改造+自治"模式;在物业管理小区,探索"居民提、社区议、物业办、集体评"机制;在商圈社区另 辟蹊径,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另一边,网格员冷艳华赶着去为行动不便的马殿平做养老资格认证。马大爷浓密的络腮胡,总把人 脸认证系统"搞迷糊"。冷艳华主动对接社保中心,通过邮箱传送完成认证,免去了老人线下奔波的麻 烦。 认证之路的顺畅与曲折,恰是检验基层治理韧性的一块试金石。福春六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4600 多名常住人口中有近1900名60周岁以上老人。社区党委书记付丽丽有个形象的治理口诀:"阵地15分钟 可到,服务15分钟可到。"这便是社区精心打造的"15分钟双到"模式。 服务的温度,还体现在跨越沟通障碍上。在一街社区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用流利的朝鲜语向朝鲜 ...
以红色教育为核心、艺术体验为载体 “九色鹿”暑托服务护航童年梦想
镇江日报· 2025-08-26 23:37
核心观点 - 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九华山庄社区通过"九色鹿"公益暑托班有效解决双职工及新就业新业态家庭儿童看护难题 为期4周的服务覆盖40余名儿童 以红色教育为核心结合非遗传承与科技实践 构建多方协同的社区服务模式 [1][2][4] 课程体系设计 - 创新"九色课程"体系 涵盖红色铸魂 非遗传承 科技实践 安全自护及心灵关爱五大领域 [2] - 红色教育采用AI"红星课堂"与沉浸式"时空对话"形式 结业誓言"为中华崛起读书"强化家国情怀 [2] - 非遗课程包含制香囊 染青蓝 绘脸谱及琵琶表演《采莲调》 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授技能 [2] - 科技实践设置"AI见未来""星际火箭"项目 安全课程通过"禁毒""反诈"实景演练开展 [2] 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社区搭台 多方唱戏 家校共育"模式 整合团市委 未成年人保护站 青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资源 [1][3] - 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人力支持 爱心企业捐赠物资保障 家长深度参与形成合力 [3] - 实践"玩中学 做中悟"理念 教授自制地震报警器与废旧材料环保时装秀等实用技能 [3] 社区治理成效 - 服务精准回应民生需求 实现"托得住 管得好 育得优"承诺 破解家庭看护难题 [1][4] - 以红色教育为核心载体 深植"强国复兴有我"信念 助力儿童成长发展 [4] - 计划持续扩大服务覆盖半径 构建高效多方协同机制 打造可复制社区服务样板 [4]
无人机充当“空中哨兵”,网格员随时“接单” 藏在微网格里的治理巧思
河南日报· 2025-08-25 23:30
微治 "以前办个证明跑断腿,还不一定办成。现在网格员就在咱身边,有啥问题喊一声、发个消息,分分 钟'秒回',问题解决更快了。"8月22日,颐和美丽园小区居民李阿姨感慨。 无人机充当"空中哨兵"查隐患,网格员手机操作随时"接单",连外卖小哥都成了"流动哨兵"……走进郑 州上街区,这些接地气又带感的场景随处可见。 面对20.09万常住人口、6个乡镇(街道)、65个村(社区)、401个小区(楼院)的治理体量,上街区 以"党建+网格+大数据"为核心抓手,构建起高效、暖心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现在的李女士,手机里多了个"微网格长工作群",天天在责任区转悠:"他们办事透亮,我也想搭把 手!"如今,她负责的片区,邻里矛盾调解成功率达100%。 这份便利,源于一张越织越密的"治理网"。上街区以党建为"经线",以网格为"纬线",在原有65个村 (社区)的基础上,将网格细化为401个"基础单元"、2334个社区微网格,把"人、情、地、事、物、组 织"六大要素纳入"一张网",实现"楼院有人管、小事不出格"。 颐苑社区的微网格长朱俊峰就是这张网中的"活跃点":帮独居老人修电路、为邻里换灯泡,手机24小时 待命。"党员就得往前站,大家住 ...
AI赋能基层治理 龙城交通治理更精准,工程监管更安心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23:10
每天,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的大运中心、清林路(龙城公园路段)和西埔西街街心公园内,身形灵 巧的"小蜜蜂"环卫机器人都会按预设路线自主作业;街道内的某处小型工程工地,网格员佩戴智能安全 帽穿梭在辖区工地,AI系统实时识别施工隐患;龙翔大道上,RFID电子抓拍设备正精准记录电动自行 车交通违法行为…… 这是龙城街道用AI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日常。作为龙岗区中心城核心区域,龙城街道以"科技破题"为思 路,将AI技术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引擎",从群众最关切的环卫、交通、安全问题入手,构建起全场 景、智能化的治理体系。 AI织密交通监管网,破解出行治理难题 面对辖区交通违法情况,龙城街道用"RFID抓拍+无人机巡航+铁眼违停执法"三大AI举措,助力交通高 效执法,让交通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全力保障道路通行秩序。 针对工程临时用电这一需求,街道在25处较大型、复杂的小型工程试点的智能控电箱,同样融入AI智 慧。作为施工现场唯一总电源,智能控电箱需通过信息化系统控制送电断电,可设置送电时段避免夜间 违规作业;同时能实时监控电流,一旦识别漏电、短路或电焊机等大功率设备违规使用,立即自动断电 报警,并同步推送信息至监管人员 ...
广东实现21地市信访志愿服务全覆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08:04
日前,广东信访春雨志愿服务队成立一周年座谈会在省信访局召开。自成立以来,该志愿服务队累计开 展暖心接访服务174批230人次,覆盖广州、湛江、佛山等多市,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矛盾纠纷。 如今,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信访志愿者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一年间,广东信 访春雨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展阵地下沉接访,努力做细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用心做 实解决群众诉求工作,将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比如,"春雨志愿服务队黄埔工作 室"协调肇庆市广宁县与广州市黄埔区联动,一周内解决了某公司跨区域经济纠纷,既保障了企业合法 权益,又推动工人工资及时兑现。 打造信访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一名志愿者就是一面旗帜,一次志愿服务就是一次文明的传递。座谈会上,朱广建、梁小克、禤国明等 队员讲述了参与信访志愿服务以来的所思、所想、所感。 据悉,为健全完善全省信访志愿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与信访工作深度融合,省信访局在全国率 先组建信访志愿服务队。去年8月16日,广东信访春雨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自此, 广东信访志愿服务进入了体系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的新阶段。 近一年来,广东有力推动信访 ...
【安康】以“挨户防”化解群众纠纷
陕西日报· 2025-08-23 00:39
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 旬阳市公安局推行挨户防工作机制 以院落内农户和城区居民为成员 自主组织开展邻里守望 矛盾化解和互帮互助 [1] - 该机制形成联户联院平安共建群防群治新格局 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并在安康市各级公安机关全面推广 [1] - 构建挨户防三级防长体系 包括组防长等角色 协助民警开展矛盾调解工作 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实现矛盾不出组不出村化解 [1] 警民联动与隐患防控 - 三级防长扎根田间地头 通过眼勤嘴勤手勤方式 成为群众身边隐患第一发现者和风险化解第一参与者 [3] - 警民联动实现高效响应和隐患排查不留死角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于萌芽状态 实现从被动等问题向主动防风险转变 [3] - 机制提升警民联动效能和畅通隐患反馈渠道 让群众从治理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2][3] 工作机制推广与深化 - 安康市公安局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为契机 持续推进挨户防工作机制落地生根 [2] - 将进一步推动该机制在全市落实落地 并推广应用三力联调和无忧调解超市等工作法 [3] - 通过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实现化解风险和维护稳定的目标 [3]
立良法 促善治——回看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十年
河南日报· 2025-08-22 00:29
地方立法权扩展 - 立法主体数量从2个增加到17个 实现从顶层设计向基层实践的关键跨越 [10] - 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多项专门文件 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法规体系 [10] - 已批准地方性法规300多件 涵盖城乡建设 生态文明 历史文化保护和基层治理等领域 [11] 特色地方立法案例 - 三门峡市白天鹅保护条例实施后 越冬白天鹅数量从几千只增至1.6万余只 [12] - 洛阳市牡丹保护条例使专项保护资金提升30% 基因库扩容60% [12] - 焦作市四大怀药条例为3000多年历史的特色产业提供法治支撑 [13] - 信阳市通过三部特色条例分别保护红色资源 传统村落和信阳毛尖茶品牌 [13] 民生领域立法成效 - 南阳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用24条条文为266万余名在校生筑牢安全屏障 [14] - 周口市市容条例回应文明养犬诉求 新乡市供热条例改善供热服务 平顶山市电梯条例强化安全管理 [14] - 濮阳市基层网格化管理条例让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更灵敏 [15] - 鹤壁市社会治安条例和安阳市消防管理条例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法治动能 [15] 区域协同立法 - 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五市协同立法守护卫河 四市协同立法保护贾鲁河 [16] - 协同立法打破治理壁垒 实现共护共管共治共赢 [16] 民主立法机制 - 全省建立40个省级和641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 构建立法直通车网络 [19] - 开封古城保护条例采纳81岁市民传统街巷保护建议 商丘市容条例采纳退休教师垃圾分类建议 [18] - 洛阳市物业条例起草期间调研200多个小区 将飞线充电等痛点转化为法规条款 [18] 法规实施效果 - 许昌市钧瓷条例助推神垕古镇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 5天达40.83万人次 钧瓷从业人员2.8万人 企业超200家 年产值26亿元 [20] - 鹤壁市民营企业保护条例使新增经营主体增长14.2% 获2024浙商最佳投资目的地榜首 [20] - 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现省评位次四连升 企业满意度居全省前列 [20]
聚焦群众身边急事难事琐事 善治“家门口” “东风”解民忧
镇江日报· 2025-08-21 23:55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 社区采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 通过网格化管理和多元力量整合解决居民实际问题 包括划分4个网格党支部和20个微网格 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和政策宣传等工作 [1][2] - 创新实施"三事分流"机制 将问题分为自家事 公家事和大家事三类 分别由社区党委 街道和共建单位协同处理 累计召开协商议事会8场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 [3] - 建立"好风凭民意"议事平台 吸纳党员骨干 居民代表 三官一律 物业公司和共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3] 民生服务成效 - 高效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49件 消除安全隐患21起 整治环境卫生13起 完善公共设施4处 问题办结率达95%以上 [2] - 重点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群体 打造800平方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提供助餐 医疗 娱乐等综合服务 开展各类活动20余场 [4] - 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并依托高校资源开展"四点半公益课堂"提供课业辅导服务 [4] - 累计协调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新就业群体医保转接等实际难题12件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节日慰问活动10余场 [4] 基础设施改善 - 完成严贾村6盏故障路灯更换及树木修剪工作 解决夜间出行安全隐患 [1] - 成功实施轧钢厂宿舍区破损路面修复 云河湾便民充电桩安装和东风步行街围挡加固等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3]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8-21 00:30
政策导向与区域发展 - 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以激活发展动能实现优势互补 [1]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实践 [1] - 陕西省援藏工作队将推行医疗教育科技管理领域"小组团"援藏模式助推阿里地区高质量发展 [1] 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 - 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2] - 通过小区邻里服务站建设和"实事好事难事"三张清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2]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 - 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培育深度融合发展小米苹果生态旅游美食加工农村电商等多元产业 [2]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 - 采用"企业包销+西农技术+村民入股"模式发展莓类产业园带动群众增收 [2] 作风建设与创新实践 - 运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3] - 巩固完善"1+5+N"基层治理模式和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 [3]
破解警力困局 汇聚治理合力 界牌义警队驻守平安“枫警”线
镇江日报· 2025-08-20 23:26
核心观点 - 丹阳市界牌镇通过组建80余人的义警队 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有效缓解警力不足问题 形成党委领导、公安牵头、多部门协同的群防群治模式[1][2][3] 组织架构与规模 - 义警队规模达80余人 年龄跨度从18岁至63岁 成员包括党员、退伍军人、教职工、企业职工和热心群众[1] - 5个党群服务站均配备义警队员 纳入网格治理体系[1] - 持续有群众加入队伍 派出所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提升治理能力[3] 具体工作内容 - 开展反诈宣传超100场 爱心护学出勤超900人次[2] - 成立联合护学组在校门口值守 获校方赠送锦旗[2] - 长江洪峰期间成立防汛突击队 坚守大堤巡堤查险超一个月[2] - 承担调解员、辅导员、宣传员、教导员、服务员等多重角色 涵盖矛盾调解、心理辅导、普法宣传、消防培训、飞线整治、义务清扫、寻人等志愿活动[3] 治理模式创新 - 将警务融入党建 整合社会力量填补警力空缺[1] -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1] - 警民协力构建群防群治人民防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