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本主义

搜索文档
豪赌未来:陈立武、特朗普与Intel
虎嗅· 2025-08-16 12:14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正与英特尔谈判直接持股 标志着产业政策从补贴模式转向国家直接干预模式 [1] - 事件源于特朗普对英特尔CEO陈立武的公开施压 最终演变为政府与企业深度绑定的战略合作 [4][8][9] - 此举反映特朗普主义下的"美国优先"工业主义 以政治交易取代市场规则 重塑科技行业竞争格局 [23][27][32] 事件背景与演变 - 2025年8月14日美国政府启动与英特尔的持股谈判 涉及俄亥俄州芯片工厂建设支持 [1][36] - 危机始于共和党参议员科顿指控CEO陈立武与中国半导体企业存在关联 特朗普随后要求其立即辞职 [4] - 四天内局势逆转 陈立武与特朗普白宫会晤后获公开称赞 并受命"提出建议"推动政府入股方案 [8][9][10] 英特尔公司状况 - 技术落后于台积电和三星 在芯片制造工艺节点上存在代际差距 [20] - 财务压力显著 销售额持续下滑 已采取裁员15%和暂停30年股息派发等极端措施 [15][20] - 深度依赖政府资金 是《芯片与科学法案》最大受益者 获85亿美元直接补助 [20] - 具备战略不可替代性 是美国唯一能设计并制造尖端逻辑芯片的IDM企业 [20] CEO个人背景 - 陈立武拥有MIT核工程硕士学位 曾任芯片设计软件公司Cadence的CEO [15] - 通过创立的华登国际在中国科技领域投资超2亿美元 涉及数百家中国先进制造和芯片企业 [15] - 2025年3月临危受命接任CEO 上任即推行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 [15] 政策模式转变 - 特朗普政府倾向直接干预 区别于拜登《芯片法案》的程序化补贴模式 [26][27] - 采用"黄金股"模式 政府以象征性持股获得对重大战略决策的否决权 参照美国钢铁案例 [31][39] - 存在五角大楼"国家安全公司治理"计划先例 允许政府直接安插代表进入国防承包商董事会 [41] 行业竞争影响 - 英特尔或获对华销售豁免 其Gaudi AI加速器可能无需缴纳15%销售额的"对华税" 形成对英伟达和AMD的不公平优势 [48] - 迫使科技公司将政治风险纳入核心决策 资源从研发转向政治游说 可能抑制创新活力 [49] - 加剧全球半导体补贴竞赛 中国启动475亿美元大基金三期 韩国规划4700亿美元半导体集群 欧盟动员430亿欧元投资 [53][57][59] 全球供应链重组 - 中国将加速技术独立 美国行动反而为其国家主导战略提供合理性 [53] - 台湾台积电面临地缘政治压力 被要求购买英特尔49%股份并在美追加4000亿美元投资以换取关税减免 [54] - 全球供应链从效率导向转向安全导向 可能形成美中欧多个平行半导体集团 [57] 潜在长期影响 - 政府多重目标可能扭曲企业决策 导致规避高风险研发投资 影响技术创新 [45] - 或创造"僵尸冠军企业" 即因战略重要性获救但受政治束缚难以取得技术突破的企业 [46] - 美国为对抗中国而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手段 可能导致与传统自由市场原则背离 [51]
韩国沉浮记
虎嗅APP· 2025-08-02 13:56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 - 韩国在196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政商合作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连续30年保持1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被称为"汉江奇迹" [4][5] - 朴正熙政府通过产业政策重点发展重工业,向少数财阀提供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导致企业负债率从1960年的100%飙升至1970年的400% [7][8][13] - 财阀集团在政府支持下进行多元化扩张,现代、三星等涉足多个不相关行业,形成内部交叉持股和交叉担保的复杂结构,掩盖真实盈利能力 [11][12] 金融危机与改革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GDP萎缩5.7%,30家财阀中约一半破产,政府向IMF申请550亿美元援助并承诺全面改革 [19][21] - 企业重组后债务-股本比率从400%降至200%,大宇破产打破"大而不能倒"惯例,财阀业务聚焦核心领域 [21][24] - 金融改革耗费104万亿韩元(占GDP18%),银行不良贷款率从8.3%降至1.9%,资本充足率从7%升至12.4% [25] 经济转型成果 - 改革后GDP增速从1998年-5.7%反弹至1999年10.7%,人均GDP从1997年1.2万美元增至2024年3.6万美元 [28][17]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外资净流出255亿美元(占GDP3%),但无大型企业倒闭,外汇储备达2500亿美元(1997年8倍) [29] - 研发支出占GDP比例从2013年4%增至2020年4.8%,企业研发中心从1981年46个增至2020年42155个 [33] 创新驱动发展 - 三星在危机后裁员30%,关闭非核心业务,负债率从300%降至85%,聚焦半导体、显示屏等高技术领域 [31] - 风险投资额占GDP比例从2010年0.05%增至2021年0.26%,政府采用"监管沙盘"模式支持创新 [32][33] - 中小企业占政府采购比例达77%,主动创业率从2013年20%升至2020年80%以上 [31][32]
韩国沉浮记
虎嗅· 2025-08-02 00:52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 - 韩国经济起飞始于20世纪60年代"汉江奇迹",朴正熙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政商关系和财阀治理推动重工业发展[1][5] - 1972-1976年第三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机械等六大战略行业,现代、三星等五大财阀获得政策倾斜[5][9] - 政府通过低利率(低于市场一半)、政策性贷款、关税保护等手段支持财阀,导致企业负债率从1960年100%飙升至1970年400%[6][12] 财阀经营特征 - 财阀实行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现代集团同时涉足建筑、汽车、造船等不相关领域,形成内部交叉持股和交叉担保体系[10][11] - 纵向整合产业链,自建供应商和销售渠道,内部转移定价掩盖真实盈利能力,导致预算软约束问题[11] - 1972-1978年十大财阀控制14家金融机构,1980年代入股银行,债务融资偏好使制造业负债率长期维持在300-400%[12] 金融危机与改革 - 1997年金融危机使GDP萎缩5 7%,30家财阀半数破产,政府接受IMF 550亿美元援助并实施四大改革[18][19] - 企业重组后债务股本比从400%降至200%,2008年进一步降至100%,禁止交叉担保并强化公司治理[21][23][24] - 金融改革耗费104万亿韩元(占GDP18%),银行不良率从8 3%降至1 9%,资本充足率从7%升至12 4%[25][27] 经济转型成果 - 1999年GDP增速反弹至10 7%,2024年人均GDP达3 6万美元超过日本,外汇储备增至2500亿美元(1997年8倍)[30][31] - 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从2013年4%升至2020年4 8%,企业研发中心从1981年46个增至2020年42155个[38] - 三星通过裁员30%、出售非核心业务,负债率从300%降至85%,聚焦半导体和显示屏成为全球领导者[34][35] 创新驱动机制 - 风险投资额占GDP比例从2010年0 05%升至2021年0 26%,政府成立KVIC母基金引导民间风投[37] - 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占比达77%,主动创业率从2013年20%升至2020年80%[36] - 实施"监管沙盘"机制,截至2021年批准410种创新产品,重点领域包括物联网和生物技术[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