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赢不了中国了?特朗普换了新打法:美企必须交出在华收入,推行芯片国企化,美国还是不甘心
搜狐财经·2025-08-19 03:40

关税政策效果不佳 - 美国对半导体进口加征100%关税但未能有效压制亚洲供应链 2024年美国进口超600亿美元芯片中80%来自亚洲 [2] - 关税政策推高美国汽车、家电等行业成本并扰乱全球产业链 暴露美国高端制造短板 [2]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因配套体系缺失导致成本高企且进展缓慢 [2] 营收抽成新政策 - 特朗普政府要求英伟达、AMD等将对华芯片出口营收的15%上缴政府 否则限制出口许可 [2] - 英伟达2025年在华销售额预计超150亿美元 按15%抽成计算政府可获22.5亿美元 [2] - 该政策被美国前贸易官员称为"史无前例的贸易政策货币化" [2] 芯片企业应对策略 - 英伟达、AMD的AI芯片在中国市场占据超80%份额 2025年合计销售额预计达158亿美元 [3] - 苹果通过"表态式投资"追加1000亿美元美国投资 但核心组装仍保留在印度 [3] - 英特尔CEO因"对华合作不当"压力辞职 政府计划入股干预企业决策 [3] 行业国有化趋势 - 政府要求英特尔俄亥俄晶圆厂优先满足军方需求 并介入18A先进制程研发决策 [4] - 类似案例包括美国钢铁"黄金股"和MP Materials稀土收购 显示国家资本主义倾向 [5] - 台积电、三星在美建厂成本比亚洲高40%-50% 被迫提高售价削弱全球竞争力 [5] 全球产业链重构 - 欧盟、韩国批评美国政策为"单边主义滥用" ASML拒绝配合在华设备维护限制 [7] - 中国将2025年芯片自给率目标提至85% 加大对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 [7] -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形成"中美欧"三元格局 日本东京电子呼吁WTO介入调查 [7] 经济影响评估 - 耶鲁大学测算2025年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将增加2400美元 电脑鞋服等商品价格上涨18%-40% [7] - 密歇根汽车工人因芯片成本上升罢工 宾夕法尼亚卡车公司裁员10% [7] - 企业将资源从研发转向政治游说 可能破坏硅谷创新生态 [7] 产业竞争格局演变 - 半导体产业依赖全球分工网络 行政干预可能导致美国企业失去中国最大单一市场 [9] - 中国和欧盟正通过市场化手段重构产业链 加速技术创新中心多极化转移 [9] - 逆全球化政策可能削弱美国科技霸权根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