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平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欧盟只给中国30天,必须解决稀土供应,中方不吃这一套,直接反将一军
搜狐财经· 2025-07-03 03:20
中欧稀土贸易争端 - 欧盟抱怨中国对欧洲稀土出口下降,对欧洲企业造成"非常、非常严重"的影响,将在中欧领导人会晤上重点讨论此问题 [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中国"将稀土武器化",鼓吹联合应对"中国冲击" [1] -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要求中国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供应问题,否则可能影响冯德莱恩7月访华计划 [1] - 欧洲汽车制造企业稀土磁铁库存仅能维持2到4周生产需求,部分工厂面临停工危险 [1] 中国应对措施 - 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核心专家名单并收缴护照,保护37项独有提纯专利 [3] - 升级稀土磁铁追溯系统,实施"每克稀土地图定位",附带"使用承诺书"防止转售军工领域 [3] - 对原产于欧盟等地区的不锈钢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5年,避免国内行业受外来冲击 [3][5] - 中国不锈钢行业今年普遍实现利润同比两位数增长 [5] 行业影响分析 - 中国是欧盟第三大不锈钢出口目的地,占欧盟总出口份额超15% [5] - 欧盟意图分散风险、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屡次受挫 [5] - 稀土、锂、钴等关键资源供应链具有不可替代性 [5] - 反倾销税延续是公平贸易的宣示,旨在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7]
“广泛共识是欧中合作的坚实基础” ——访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冈萨雷斯
人民日报· 2025-06-30 21:52
欧中建交50周年合作成果 - 欧中贸易自1975年建交以来增长迅速,双向投资实现大幅增长[1] - 双方在开放市场、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存在广泛共识[1] - 欧中合作势头向好,前景广阔,双方能够坦承差异并努力缩小分歧[1] 当前国际背景下的欧中关系 - 个别行为体将开放贸易视为零和博弈,违反国际法行为增多[1] - 欧中合作对构建多极世界秩序不可或缺,冲突世界不符合双方利益[1] - 中国致力于促进合作与对话而非对抗,这对全球稳定至关重要[1] 人文交流与认知改善 - 中国对24个欧盟成员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有助于改善欧洲民众对华认知[2] - 巴黎政治学院与中国多地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中国赴法留学生人数增多[2] - 加强欧中民众、企业、学生间对话是改善认知的关键[2] 新兴领域合作机遇 - 人工智能、环境保护、公平贸易等议题正在深刻重塑世界[2] - 需要建立更广泛的多层级对话与协商机制,各方共同参与[2] - 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强烈意愿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2]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下单中国船厂,加交通部长发脾气:干嘛选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6-24 03:26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订单争议 -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BC Ferries选择中国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四艘大型客渡船,替换老旧船只,预计2029至2031年投入使用 [7] - 加拿大联邦交通部长弗里兰公开反对该合作,称对选择中国造船厂感到"非常震惊和失望",并要求核实联邦资金不会用于支持该项目 [1] - 弗里兰特别指出3780万加元年补贴、3.08亿加元疫情后资金及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贷款不得用于此项合作 [1] 国家安全争议 - 弗里兰质疑中国网络安全问题,要求了解签约前是否进行国家安全评估 [2] - BC Ferries回应称已与加拿大交通部和公共安全部保持联系,就项目安全和安保问题征求意见 [4] - 公司声明敏感系统将单独采购并进行独立认证,IT网络设备计划在加拿大国内采购并由内部员工安装 [4] 招标与行业反应 - BC Ferries强调决定经过"严格且独立"的全球招标程序,是"明智"选择 [7] - 公司表示过去十年加拿大企业已从中国船厂订购100艘船只 [4] - 加拿大业内人士支持该决定,称符合客户最佳利益 [7] 加拿大本土参与争议 - 弗里兰批评采购中缺乏"加拿大成分"或本土海运业参与 [5] - BC Ferries回应称无加拿大造船厂参与竞标 [5]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最初试图隐瞒弗里兰的信件,24小时后被迫公布 [5]
加税“非美产”苹果,特朗普开始做一种最坏的打算
虎嗅· 2025-05-24 06:25
特朗普关税战的理论基础 - 特朗普团队核心理论来源于莱特希泽的《没有自由贸易那回事》和米兰的《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主张"公平贸易"和"脱钩"理念,认为全球化是历史反常现象 [4] - 莱特希泽在书中将中国视为主要敌人,攻击WTO体系,并宣称中国企业都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 [5] - 米兰引入"最优关税"概念(20%~50%区间),主张通过逐步提高关税、补贴消费者等手段减少对美国自身的伤害 [7] - 米兰提出通过安全牌威胁盟友、扰乱非盟友金融市场等方式迫使其他国家妥协 [7]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全球性关税战导致美股、美指连日下跌,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年来最大单周涨幅 [15] - 针对加墨的先锋战已造成美国住宅市场衰退,建筑材料供应和建筑工人来源受阻 [14] - 关税战导致沃尔玛、Temu、Shein等平台宣布涨价,亚马逊标注额外关税成本被白宫斥为"敌对政治行动" [20] - 2025年圣诞季商品采购和2026年美国国庆日烟花订单已受到影响 [20] 关税战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 特朗普要求苹果在美国本土制造和组装iPhone,否则将征收至少25%关税 [3] - 试图撕毁《美加墨协定》,逼迫北美汽车产业链迁至美国 [14] - 制造业可能流向第三方国家而非美国,因美国制造成本过高 [9] - 印度试图承接从中国转出的产能,但美国对其电力、劳动素质等基础能力存疑 [26]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 - 加拿大、日本等传统盟友采取报复性关税或强硬表态 [23] - 越南、以色列等国尝试谈判让步但未能满足特朗普要求 [24] - 英国转向寻求与欧盟和中国加深联系,而非单独与美国达成协议 [25] - 中国借机深化与东盟、非盟及金砖国家联系,中欧投资协定和中日韩自贸区开始解冻 [26] 美国内部政治经济矛盾 - 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矛盾激化,指责后者不肯降息造成经济灾难 [16] - MAGA阵营出现分裂,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与纳瓦罗意见相左 [17] - 特朗普在加征富人税问题上与MAGA草根力量产生分歧 [18] - 24名美国顶尖经济学家联名发布反特朗普关税宣言,获1200多名经济学家支持 [10]
中美将就经贸问题会谈,中国专家:中方同意与美接触不等于谈判,也不意味让步
环球时报· 2025-05-07 22:55
中美高级别经贸会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并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 [1] - 会谈预计将讨论全面降低关税,包括取消特定产品关税、美国此前取消的中国商品小额豁免政策,以及中国对美国公司的出口管制 [1] - 美国对华的145%关税和中国对美的125%关税被美方称为"禁运",美方表示不希望"脱钩",而是寻求公平贸易 [1]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中美宣布会谈后,道琼斯指数期货上涨超200点(涨幅0.6%),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7%,纳斯达克期货上涨0.8% [2] - 彭博社指出,关税争端已扰乱市场,可能推高制造设备、服装、玩具等平价商品的价格 [2] - 中国企业高管正逐渐放弃美国市场,任何争端的解决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能敲定 [2] 国际舆论与专家观点 -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卡特勒称会谈是"首个积极信号",但提醒需保持理性预期,重建接触比加征关税更难 [3] - 英国广播公司采访的贸易专家对会谈不特别乐观,预计会谈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3] - 复旦大学教授宋国友表示,中方同意接触是"善意举措",但不等同于让步,中方将维护自身利益 [1]
对华小额包裹免税取消=更高价格+更慢物流 美消费者为关税政策买单
央视新闻· 2025-05-03 03:01
政策调整内容 - 美国自5月2日起取消对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征关税政策 [1][3] - 2024财年约有13.6亿件包裹通过该免税渠道进入美国,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 [3] 行业影响 - 电商平台被迫重组物流体系,提高商品售价,部分产品价格涨幅超过一倍 [3] - 部分外国品牌停止向美国发货,一些中小企业选择退出美国市场 [3] - 美国本土企业调整库存策略,例如某鞋类品牌将库存从加拿大转移至美国本地仓库以避免高关税 [5] 消费者影响 - 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显著,因更依赖价格较低的跨境电商商品如衣服、生活用品和小型电子设备 [5] - 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可能高达470亿美元,低收入群体首当其冲 [8] - 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和更慢的物流,清关时间可能延误 [7][8] 物流与海关压力 - 美国海关系统面临严重压力,可能导致清关时间延误 [8] - 若对所有小额包裹逐一清关征税,需新增数十亿美元预算扩建系统和增加人手,否则面临口岸积压风险 [8]
白宫喊话美国人坚持:供应链很稳定,中国会服软,繁荣将史无前例
搜狐财经· 2025-05-01 20:22
美国贸易政策与供应链现状 - 美国财长贝森特成为白宫主要对外沟通官员 但实际工作空间有限[1] - 白宫否认供应链危机风险 称零售商已提前备货并制定应对计划[3] - 沃尔玛等零售商承担高额关税坚持从中国进口 显示库存压力紧迫[5][7] 零售行业动态 - 沃尔玛要求中国供应商继续供货 关税成本转嫁美国消费者[5] - 零售商面临补货压力 若不及时补货将导致货架空缺[7] - 美国本土商品性价比劣势明显 中国商品价格仅为本土成本的1/7[7]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环比萎缩0.3% 为疫情后首次明显萎缩[7] - 特朗普将经济萎缩归咎于拜登政府遗留问题 称与关税政策无关[7] 中美贸易博弈 - 美方认为中国依赖美国订单 无法承受贸易战长期化[8] - 中方坚持要求取消全部单边关税作为谈判前提[10] - 贸易战持续可能加速中国"脱美"趋势 削弱美国全球影响力[12] 企业投资动向 - 特朗普宣称大量企业正以破纪录速度迁入美国[7] - 贸易战若持续可能促使更多国家抵制美国贸易政策[12]
聚焦中发高|王一鸣:全球化并未停滞,要以服务业为重点推进制度型开放
澎湃新闻· 2025-03-24 13:59
他认为,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资本跨境流动放缓等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 来,全球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过去15年歧视性贸易政策或限制性贸易政策数量远远高于自由化(贸易) 政策。同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快重构。 "全球化在促进贸易和投资繁荣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一种收益的不平衡、产业的空心化问题,所以 发达经济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长期处在主导地位的自由贸易的理念现在受到公平贸易、 对等关税这些理念新的挑战。"王一鸣说。 王一鸣还指出,"'全球南方'已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2002年至2022年,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 GDP份额由接近20%提高到40.4%,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出口占比由29.7%提升到45.1%。越来越多的新 兴市场参与全球生产价值链当中,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投资来看,新兴市场的占比 从2002年的28%上升到2022年的70.8%,超过了发达经济体。 "中国过去的高速发展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要推进现代化,也必然要在更加开放的条件 下来展开。而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确实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王一鸣强调。 王一鸣强调,制度型 ...
Metallus(MTUS)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8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2 405亿美元 环比增长6% 主要受出货量增加和航空航天与国防产品需求推动 [23] - 第四季度GAAP净亏损2 140万美元 包含940万美元可转换票据回购损失和850万美元非现金养老金重估损失 调整后净亏损为330万美元 [23] - 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830万美元 环比增加220万美元 主要由于出货量增加和产品组合改善 但被制造成本上升部分抵消 [23] - 熔炉利用率从第三季度的60%降至56% 主要由于计划年度维护停机和库存调整 [23] - 2024年全年运营现金流为4 030万美元 资本支出为6 430万美元 [25] - 养老金和退休医疗负债自2023年底减少1 5亿美元 自2021年底减少8亿美元 2025年预计养老金供款6 500万美元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航空航天与国防 - 第四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至约1 1万吨(第三季度为3 000吨) 全年销售额增长17%至1 35亿美元 占总销售额比例从8%提升至12% [16][17] - 获得美国陆军400万美元炮弹套管订单 预计2025年通过VAR/VIM工艺实现3 000万美元收入 目标2026年该业务销售额超2 5亿美元 [18][19] 能源 - 第四季度能源客户出货量环比增长78%(基数较低) 新开发腐蚀环境专用机械管材 预计2026年起两项能源项目年销售额达2 000万美元 [11][13] 汽车 - 第四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3% 2025年目标汽车行业出货占比40% 为所有EV平台提供传动轴 [14][15] 工业 - 第四季度工业客户出货量环比下降6% 但近期订单活动增加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新关税政策(2025年3月12日生效)推动客户供应链重组 国内需求预期提升 [8][9] - 分销商库存水平下降并开始补货 产品交货周期延长至10-12周 [20] - 2025年70%订单已完成价格谈判 平均吨价预计同比下降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投资800万美元升级安全管理系统 2025年计划再投500万美元 OSHA工伤率同比下降7% [7] - 获得9 975万美元政府资金支持军工产能扩张 已收到5 350万美元 用于新建Bloom再加热炉等设备 [27] - 2025年资本支出目标1 25亿美元 其中9 000万美元由政府资助 重点投向安全维护和能源需求项目 [28][29] - 自动化研磨生产线投产后预计年节省300万美元 [26] - 2024年回购200万股(占比5%) 剩余1 028亿美元回购额度 [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但结构性业务调整缓解盈利压力 2025年初订单改善 [5][6]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EBITDA环比增长 熔炉利用率将回升至70% [33] - 航空航天与国防需求将贯穿全年增长 工业市场复苏迹象显现 [56] - 通过8 000万美元盈利能力改善计划 为全周期盈利奠定基础 [32] 其他重要信息 - 原材料附加费预计随废钢指数上涨(2月上涨50美元/吨) [33] - 2025年预计SG&A费用8 500-9 000万美元 折旧摊销5 800万美元 税率25% [3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需求驱动因素 - 订单回升主因汽车市场份额收复 工业需求复苏和分销商补货 关税预期为次要因素 [39][40][42] - 潜在关税实施后可能进一步刺激需求 [55] 运营细节 - 第一季度已因极端天气停产 后续无计划停机 [44] - IT升级独立于8 000万美元盈利改善计划 但需支持新设备运行 [46] 市场展望 - 汽车出货占比下降反映工业/A&D需求更强 但总量将增长 [59][60] - 价格组合压力来自碳钢产品占比提升 预计随合金产品需求改善缓解 [66] 新产品 - 机械管材用于导弹衬套和炮弹套管 非OCTG产品 [75] 汽车行业 - 预计2025年轻微增长 取决于利率和消费习惯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