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机交互
icon
搜索文档
会叠衣做饭有温度 解锁“人机共处”新体验
齐鲁晚报· 2025-08-09 02:32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从技术展示转向家庭服务、情感陪伴和人机交互等实用场景[1] - 机器人外形和功能突破传统限制,从单纯作业扩展到提供陪伴和情绪价值[4] - 人机交互方式发生变革,通过多模态降噪技术和视觉理解大模型实现自然对话交互[6][9] 技术创新突破 - 全球首款可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亮相,具备52个自由度和工业级灵巧手,采用双电池动力平衡技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工作[10][12] - 高精度传感器技术可精准识别用户力的大小和方向,表面包覆材料实现温度控制[6][7] - 自主研发270公斤级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达零点几毫米,填补国内汽车行业自动化领域技术空白[12] 产品应用拓展 - 家务机器人具备高效叠衣功能并能自主整理衣物[2] - 具身智能体实现自主探索式高速巡检,无需人工编程即可完成高铁、桥梁等大型设施检测[13] - 图像检测大模型通过多算法融合处理确保检测结果可解释和可追溯[15] 产业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5万套同比增长37.9%,1-6月累计产量37万套同比增长35.6%[15] - 2025年6月服务机器人产量147.9万套同比增长18.3%,1-6月累计产量882.4万套同比增长25.5%[15]
直击WRC | 像真人一样表情生动!数字华夏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
新浪财经· 2025-08-08 12:12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 8月8日在北京盛大开幕 展示机器人行业最新技术进展 [1] - 数字华夏公司展示夏澜、夏起、星行侠和卫小鹿等机器人产品线 [1] 夏澜机器人技术升级 - 升级仿生交互技术 新增7大类22种表情并实现人类表情模仿能力 [1] - 装备电子皮肤 可感知触觉、温度和脉搏变化 旨在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1] - 现场表演歌唱功能吸引观众 [1] 星行侠机器人特点 - IP定制机器人 支持外观、音色等个性化设置 [1] - 续航超过10小时 采用本体与轮式结合的双形态设计 [1] - 适应多场景应用如科普教育、展厅接待 已获数百台订单 [1] - 现场演示儿童科普教学功能 [1] 多机协同能力展示 - 卫小鹿与夏起机器人协作完成物品运输任务 [1] - 展示不同型号机器人协同工作场景 [1]
百事人形机器人家族亮相WAIC,饮料品牌正在刷新消费场景想象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08 11:07
品牌科技化战略 - 百事可乐在WAIC展会上发布第二位人形机器人"百事酷宝",与6月首发的"百事蓝宝"组成"双宝组合",标志着品牌正式进入具身智能领域 [3][4] - 公司选择将人形机器人部署在面向公众的消费触点中,主动拓宽品牌"接触半径",让科技更可见、品牌更可亲 [6] - 这一举措并非科技作秀,而是在真实消费场景中测试机器人能否在品牌体验中发挥稳定作用 [7][9] 技术应用与场景创新 - "百事酷宝"基于智元灵犀X2平台,具备情绪识别与场景化互动能力,通过拟人化对话和肢体语言实现柔软立体的品牌连接 [6] - 机器人在展会现场执行送可乐、合影互动、主动问好等动作,击中用户对"科技温度"的真实期待 [7] - 公司计划推出以"百事酷宝"为原型的机器人罐,在日常饮用场景中建立新沟通触点 [16] 品牌资产构建 - 人形机器人成为品牌可持续发声、主动交互的具象化载体,改变传统依赖明星代言和广告叙事的营销模式 [11] - "百事蓝宝"承担先锋角色,"百事酷宝"聚焦日常交互,共同完成品牌从信息传递者到生活陪伴者的升级 [13] - 构建"始终在线"的自有交互角色,打破依赖外部创作者和短期话题的惯性 [1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为饮料行业提供以科技塑造长期互动角色的创新思路,在行业中尚无先例 [18] - 通过"科技+情绪"双驱动,开创功能体验与情绪陪伴之间的新型互动形态 [21] - 建立"轻接触、深情绪"的沟通方式,形成"低干扰、高记忆"的品牌接触点 [23][24] 用户价值创造 - 人形机器人满足年轻群体对"无压陪伴"的需求,成为数字时代松弛自然的品牌朋友 [15] - 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创造微连接,让消费者在轻体验中感受品牌温度 [23] - 情感接口的价值能够长期持续发酵,最终形成口碑自传播系统 [24]
全球首例意念操控苹果iPad!创新企业家陈天桥早于马斯克布局脑机接口
钛媒体APP· 2025-08-08 00:08
人类终于可以用"意念"操作苹果iPad。 今年8月初,美国血管介入脑机接口企业Synchron首次公开展示了其完全通过意念操控iPad的成果。 Synchron发布推文称,借助苹果全新BCI HID协议及无障碍功能,一位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 实现了完全通过思维操控iPad的历史性创举。特别致敬参与者Mark的勇气,以及苹果团队在推动无障 碍科技前沿发展中的卓越贡献。 "这是全球首次见证苹果设备实现原生思维操控,"Synchron创始人、CEO汤姆·奥克斯利(Tom Oxley) 博士表示,Mark的体验既是技术突破,也预示着人机交互的未来——认知输入将成为主流控制模式。 而且,这项演示借助苹果内置的无障碍功能"切换控制"及5月推出的全新脑机接口人机交互设备(BCI HID)协议实现,标志着脑信号首次成为苹果设备的原生输入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创新企业家、慈善家、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陈天桥,早于马斯克对脑机接口这一硬 核科技赛道进行超前布局。2021年,陈天桥就完成了对Synchron的多轮投资,而且早于两位投资 Synchron的世界前首富比尔·盖茨和贝索斯。 免开颅植入,ALS患者用脑机接口意念 ...
数伴成为ChinaJoy焦点,AI虚拟手办引领人机交互新趋势
消费日报网· 2025-08-07 08:24
数伴采用了"指向式全息技术",让虚拟角色仿佛悬浮在舱体前方空间内,伴随观众的注视进行动态 反馈,甚至可以"主动开口"与用户对话。数伴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少观众排队数十分钟,只为亲身 体验其沉浸式互动感。 数伴D1成为本届ChinaJoy上兼具科技力、潮玩感与情绪价值的现象级展品,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 平台,"数伴AI手办""桌搭神器"等关键词迅速蹿红。 科技与情感融合 数伴D1重新定义人机交互 数伴打造的是"有情绪、有性格、有记忆"的数字角色。它不仅能陪你聊天、回应情绪,还能长期记 住你的互动习惯与内容偏好。数伴D1集成了指向式全息显示技术、拟人化AI智能体、多模态交互系统 与"模之屋"3D内容平台。用户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通过语音、注视、触摸、手势与角色进行互 动。基于指向式全息画面生成技术,用户在无需佩戴眼镜或头显的前提下,即可获得沉浸式视觉互动体 验。 从技术层面看,数伴采用与Unity中国共同研发的"指向式全息"算法,通过摄像头追踪用户视角, 实时渲染出具有立体空间感的画面,并将其投射于特制曲面屏上,形成逼真的半实景式全息体验。搭配 大语言模型与自研AI人格引擎。 数伴创始人李巍佳表示:"AI硬件 ...
腾讯申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专利,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金融界· 2025-08-07 00:53
公司专利动态 - 腾讯科技申请界面显示专利CN120428881A 属于人机交互领域 专利涉及在话题互动界面中显示多个独立内容区域 各区域面积占比呈现第一分布情况 对应同一话题的不同观点 [1] - 专利方法包括响应投票操作后更新内容区域面积占比 形成第二分布情况 第二分布与已投票对象在观点中的数量分布相关联 [1] - 专利公开日期为2025年8月7日 申请日期为2024年2月 [1] 公司基本信息 - 腾讯科技成立于2000年 位于深圳市 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注册资本200万美元 [2] - 公司对外投资1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63次 拥有商标信息5000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527个 [2]
启明创投邝子平对话千里科技印奇:商业模式闭环才能持续推动技术进步,AI时代硬件机会巨大
创业邦· 2025-08-04 10:24
论坛背景 - 启明创投连续第三年主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 旨在串联创新、创业和创投主题 通过重磅嘉宾分享为AI产业提供有价值信息 [2] - 论坛聚焦"AI技术与应用共振周期"主题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与启明创投邝子平展开专题对话《AI+终端进化论》 [2][4] AI终端发展趋势 - 未来3年是AI+终端关键发展期 汽车和手机将成为核心终端载体 自动驾驶领域将迎来决赛阶段 技术产品将发生本质变化 [7][8] - 智能汽车领域 新的人机交互场景将涌现 未来5年智能座舱讨论热度可能超过智驾 [8] - 手机与AI结合存在巨大潜力 虽具体形态尚未明确 但未来3年可能出现杀手级应用或软硬结合创新 [8] 大模型技术演进 - 模型是驱动AI产业演进的核心底层力量 学习范式演进分为三阶段:模仿学习→强化学习→自主学习 [11] - 信息处理形态沿语言→多模态→世界模型纵向发展 形成3×3技术矩阵 学习范式每18-24个月迭代一次 [11][12] - 强化学习当前处于量变阶段 DeepSeek开源模型实现范式突破 Grok4显示强化学习计算量已超过预训练 [13] - 多模态模型将在6-9个月内实现理解生成一体化突破 中美模型技术差距约6个月 但算力投入差距正在扩大 [14][15] 商业模式思考 - AI创业需构建技术-产品-商业化的闭环 不能闭环的商业模式无法持续推动技术进步 [17] - 商业飞轮分为两类:C端产品可快速验证假设 基础大模型需评估长期ROI 年算力投入20-30亿元需对应未来利润 [18][19] - 纯软件应用赛道面临字节腾讯双巨头压制 硬件领域存在更大创新机会 需聚焦AI服务定义而非硬件形态 [21][22] 硬件创新机遇 - AI终端需重新定义服务-操作系统-硬件关系 案例显示拍立得相机和小折叠手机成功实现服务闭环 [23] - 安卓操作系统将迎变革 Gemini可能覆盖全球非中国区安卓手机 形成日活超30亿的Super AI App [24] - 硬件生态呈现"人车家"格局:手机为核心生态 车是最大增量场景 家庭场景需5年以上培育期 [25][26] - 年出货量100-500万台的垂类硬件存在独立创业机会 千万级规模需依托"人车家"大生态 [26][27]
联想(00992.HK)AI挚友吴声:个人超级智能体是人机交互入口的系统性重构
新浪财经· 2025-08-04 01:53
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战略 - 联想推出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定位为AI时代人机交互第一入口 具备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功能 [1][3] - 采用"一体多端"布局策略 "一体"指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作为AI大脑 "多端"覆盖AI PC、AI手机、AI平板和AIoT设备 [9] - 通过端云混合架构保障数据安全 结合可信计算和加密通信技术实现全链路安全防护 [9] 人机交互模式重构 - 通过沉浸态、伴随态、情绪态三种交互形态重构人机协作逻辑 沉浸态实现无感交互与主动服务 伴随态打破设备壁垒实现跨端互联 情绪态融入美学设计与情感关怀 [3][4] - 从"命令响应"模式升级为"场景感知"模式 使AI终端成为用户的硅基分身和数字自我延伸 [7][9] - 提供五大黄金功能:AI操控具备超过300个跨端使用技能 AI搜索支持全域知识查找 AI笔记支持多格式智能记录 AI翻译支持7种语言实时互译 AI服务实现场景化应用 [4][5] 联想moto AI手机产品特性 - 联想moto razr 60系列成为首款L3协作级AI手机 具备语音识别与跨应用调度能力 可自动识别照片场景并生成社交媒体文案 [5] - 配备独立AI快捷键 实现一键启动搜图、拍照等无感交互功能 [5] - 采用Pantone定制色系 融合Alcantara材质、天然椴木和纳米皮质等复合材质 施华洛世奇限定版镶嵌水晶装饰 定于8月7日上市 [7] AI终端进化趋势 - AI终端进化成为数字自我的延伸 在碳基与硅基碰撞中诞生新物种 不断拓展人机交互体验边界 [9] - 终端进化路径被重塑 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三浪叠加进入以超级智能体为交互核心的AI时代 [3][9] - 工作学习和生活高度接入人机交互场景已成为新常态 AI终端完成从工具伙伴到灵感伙伴的跃迁 [1][4]
超100款新品集中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北京启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8-03 04:37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 [1] - 大会由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带来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 [1] - 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主办,28家国际机构支持,国际机构数量创历史新高 [1]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2/3,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3]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3] - 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 [3] 大会活动与亮点 - 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400位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参与交流 [3] - 博览会设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3大展馆,汇聚ABB、库卡、埃斯顿等国内外企业前沿展品 [3] - 赛事包括共融机器人挑战赛等三大赛事,吸引全球10余国家6000余支赛队、10000余名选手竞技 [4]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成立,旨在研判技术趋势、汇聚资源资本,推动产业生态建设 [4] - 大会将展示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在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服务等场景的创新成果 [5] 配套活动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步举办"E-Town机器人消费节",涵盖机器人购物体验、特色餐饮等4大消费场景 [5]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人形机器人整体水平处全球第一方阵
新浪财经· 2025-08-02 13:55
科技创新 - 中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1] - 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1] - 通过AI控制算法的优化,国产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 [1] 产业发展 -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2015年的7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1]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 [1] 应用场景 - 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景,成为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