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空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芝加哥全货运航线开航
西安日报· 2025-08-18 03:02
航线开通与运营 - 西安-芝加哥全货运航线正式开航 为陕西首条直航美国货运航线 采用波音747大型宽体货机 单程最大业载超100吨 [3] - 航线计划年执行130班次 每周执行2-3班 预计年运输国际货物约1.71万吨 带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25%以上 [3] - 航线由中美企业协同运营 将畅通西安与北美地区物流通道 增强中美民间经贸合作 [3] 航空产业投资项目 - 东航西安基地系列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总投资约50亿元 包含新机务区 地服及后勤基地 食品基地三个子项目 总用地规模达843亩 [4] - 新机务区项目打造集机身维修 部附件维修 航材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维修基地 地服及后勤基地与食品基地聚焦地面服务保障与航空食品供应 [4] -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西安航空维修 地面保障及配套服务能力 完善航空产业链条 为临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4] 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 格鲁吉亚航空与卡麦柯斯航空西安基地代表处落成揭牌 标志两家外航在西安运营进入新阶段 [4] - 两家外航已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投放3架宽体货机与1架窄体货机作为固定驻场运力 承运连接布达佩斯 列日 第比利斯等城市的6条国际全货运航线 每周保障15班次以上始发往返航班 [4] - 西安成为格鲁吉亚航空在中国最大运营枢纽 未来将依托区位优势增加运力 开辟新航线 拓展中欧中亚货运通道 促进双向贸易往来 [4]
东航西安基地三大项目落地
中国民航网· 2025-08-16 04:37
东航西安基地项目概况 - 总投资约50亿元、总用地规模达843亩的西安基地系列合作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1] - 项目包含三大核心子项目:航空维修、地面服务及后勤保障、航空食品供应 [1] - 定位为东航西北发展战略关键提速节点,助力西安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1][2] 航空维修子项目 - 新机务区项目定位为区域标杆性综合维修基地,整合机身维修、部附件维修、航材中心三大功能 [1] - 建成后将具备宽体机、窄体机等多机型深度维修能力,缩短西北区域航空器维修周期 [1] - 目标降低航企运营成本,完善西北地区高端航空维修产业 [1] 地面服务子项目 - 地服及后勤基地项目聚焦地面服务保障系统化升级,建设综合性服务枢纽 [1] - 引入智能化行李分拣系统、数字化调度平台等技术,提升航班地面周转效率 [1] - 优化旅客出行体验,支撑西安咸阳机场提升航班起降架次和运输能力 [1] 航空食品子项目 - 航空食品基地以"安全、高效、绿色"为核心,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冷链仓储及配送体系 [2] - 投用后实现日均数万份航空餐食供应能力,满足东航自身需求并辐射周边机场 [2] - 形成区域航空食品供应链核心节点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项目是东航深化西北布局、践行"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建设的关键举措 [2] - 将提升西安航空枢纽的维修保障能力、地面服务效率和配套服务水平 [2] - 推动航空产业链协同发展,吸引航空相关企业集聚,带动物流、制造、服务等产业 [2] - 增强东航在西北市场核心竞争力,助力西安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2]
营收超1700亿元!临空经济区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04:01
园区整体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562家 同比增长10.4% [1] - 营业收入1737.71亿元 同比增长2.9% [1] - 利润总额45.82亿元 同比增长133.8% [1] - 固定资产投资额31.4亿元 同比增长10.2% [1] 物流贸易产业发展 - 通用技术物流公司构建覆盖国际物流、仓配物流、智行物流的全球网络 仓储网点覆盖全国40余个 总面积超37.9万平方米 [3] - 该公司上半年营收近6亿元 成为园区物流贸易产业新增长极 [3] - 园区提供出口退税协调、跨境物流政策解读等精准支持 [3] - 公司计划探索多式联运、低空物流及智慧物流等未来物流方式 [3] 航空服务产业建设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竣工 总面积近60000平方米 为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中国内地首家遄达系列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 [5] - 上半年项目实现投资额3.05亿元 累计投资达10.15亿元 [5] - 项目2026年进入运营期 满负荷时年维修发动机可达250台 [5] - 20年经营期内预计累计营业收入约196亿美元 [5] 园区发展战略 - 聚焦稳预期、稳增长 加强企业走访和项目跟踪服务 [7] - 深化产业链招商 围绕航空服务、物流贸易等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7] - 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 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7]
加速链接机场 实现货通全球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中国民航网· 2025-08-08 01:13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核心观点 - 大会以"链接机场·货通全球"为主题,汇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及全球航空物流龙头企业200余人,共谋京津冀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战略定位与优势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2] - 区域具备"海陆空铁"一体化立体交通网络,叠加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政策,重点发展高临空指向性、高外向性产业体系 [2] - 航空物流产业是优先发展方向,将在航空快递、冷链物流、综合保税、物流金融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重点突破 [2] 大兴机场运营数据与区域协同作用 - 上半年大兴机场航班量16.9万架次(+7%)、旅客量2606.9万人次(+9.3%)、货邮量17.7万吨(+14.2%) [3] - 大兴机场综保区全域封关运行,区港联络通道竣工,有利于建设稳定高效供应链体系 [3] - 航空物流将服务"国产芯""生物药""智能车"等高价值货物需求,推动"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生产"合作模式落地 [3] 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政策创新 - 大兴机场已拥有四类最常用的指定监管场地口岸资质(进境植物种苗、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水果和冰鲜水产品) [4] - 首都机场集团推出《北京"两场"航空货运业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18种中转模式,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 [4] - 大兴机场综保区实现进口药品通关备案、抽样和海关通关24小时内完成,为医药航空物流提供保障 [5] 国际企业与航司布局动态 - DHL将在大兴机场助力本土制造、新能源及跨境电商等外向型经济出海,打造北方物流新支点 [6] - 南方航空物流已在大兴机场运营国内航点45条、国际17条,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及亚欧站点 [6] - 东航冷链规划大兴机场生鲜加工和暂养业务,布局冷链医药基地 [7] 产业协同发展倡议 - 七家单位联合发起航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倡议,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京津冀航空物流整体竞争力 [8] - 参会代表就提升航空物流效率、重构数字化生态等话题交流,并实地调研综保区物流港等项目 [8]
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为临空经济发展聚势赋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6:35
核心观点 -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依托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构建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通过双园协同模式实现产业聚集与科技创新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3] 产业园区建设 - 临空经济产业园聚焦航空维修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 建成5个园中园载体 累计入驻企业350家 产值规模达37亿元 [1] - 自贸蓝湾产业园主攻新材料研发与生命科学产业 聚集南航深航等航企总部及乐思医疗等生物医药项目 [2] - 两大园区形成纵向一体化横向多元化发展格局 吸引50余家关联企业集聚 构建深度协同产业生态 [2] 企业产能与技术创新 - 吉宁公司实现钢板落料1200万件年产能 热冲压部件400万件年产能 成为陕西热冲压件供应关键环节 [1] - 元朔动力年处理7500吨退役电池 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形成供应链闭环 [2] - 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升级 产品迭代周期缩短20% [2] 企业服务与创新成果 - 园区建立企业诉求响应闭环机制 2024年累计服务企业950次 解决企业诉求417项 [2] - 2024年空港新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较2020年增长20.1倍 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7.7倍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举办技术出海大会推动企业拓展中东中亚市场 湄南高科中科西光等企业实现从本土创新向全球赋能转型 [3] - 通过企业交流沙龙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促进实践经验交流与合作机会对接 [3]
今年上半年,首都机场临空区营业收入超1737亿元
新京报· 2025-08-07 09:55
项目进展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宣布竣工 总面积近6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全面建成[1] - 项目总建筑规模59110平方米 由发动机大修厂房 发动机试车厂房 油泵房 库房 生产配套中心 门房及配套功能设施构成[1] - 上半年项目实现投资额3.05亿元 已累计投资10.15亿元[1] 运营规划 - 满负荷运营时每年可支持多达250台发动机进场维修[1] - 20年经营期内预计累计产生营业收入约196亿美元[1] - 创造就业岗位800-1000个[1] 企业表现 -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562家 同比增长10.4%[1] - 园区营业收入1737.71亿元 同比增长2.9%[1] - 利润总额45.82亿元 同比增长133.8%[1] 投资建设 - 固定资产投资额31.4亿元 同比增长10.2%[1] - 通用技术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 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核心物流企业[2] 业务网络 - 通用技术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构建覆盖国际物流 仓配物流 智行物流三大业务板块的全球网络[2] - 依托覆盖全国的40余个仓储网点[2] - 2025年1-6月公司营收近6亿元[2] 产业规划 - 公司将探索发展多式联运 低空物流及智慧物流等未来物流方式[2] - 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 以医药健康 临空智造 物流贸易 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2] - 强化临空区"1+4"产业体系的供应链支撑能力 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2]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00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6 21:45
经济指标增长 -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 [1] - 营业收入1737.71亿元,同比增长2.9% [1] - 利润总额45.82亿元,同比增长133.8% [1] - 固定资产投资额31.4亿元,同比增长10.2% [1] 国际物流发展 - 通用技术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注册资本6000万元 [2] - 公司覆盖全国40余个仓储网点,业务涵盖国际物流、仓配物流、智行物流三大板块 [2] - 上半年营收近6亿元,成为临空经济区物流贸易产业新增长极 [2] - 未来将探索多式联运、低空物流及智慧物流等方式 [2] 航空维修突破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为罗尔斯·罗伊斯全球第四家遄达系列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 [3] - 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上半年完成投资3.05亿元,累计投资10.15亿元 [3] - 满负荷运行后每年可支持250台航空发动机维修,预计20年累计营收196亿美元 [3] - 创造就业岗位800至1000个 [3] 产业体系构建 -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聚焦航空服务、物流贸易等优势产业 [4] - 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产业体系 [4] - 通过产业链招商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稳定增长 [4]
廊坊全力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三篇文章”
经济日报· 2025-07-27 21:54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廊坊市战略定位 - 廊坊市地处北京、天津、雄安新区黄金大三角核心腹地,是河北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和核心区 [1] - 通过深耕北京、借势机场、联动雄安三大策略,推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对接合作 [1] 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发展 - 交通互联:建成11条对接道路、6座跨潮白河桥梁,引入26条北京公交线路,开通13条定制快巴,京唐城际铁路通车实现半小时轨道交通圈 [2] - 产业协同:围绕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等7大产业集群形成"7+19"产业图谱体系,第六届项目推介会签约80个项目,意向投资额331亿元 [2] - 公共服务:潞河医院等北京医疗机构与北三县组建医联体,实现3600余项北京政务事项与294项北三县事项"区域通办" [3] 临空经济区(廊坊)发展动态 - 航空产业:聚焦航空研发、制造、维修、培训四大板块,吸引龙头航空科创企业落地,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城 [4] - 固安县发展:签约19个航空航天项目(总投资25.58亿元),包括新型涂料研发、人工智能设备制造等 [4] - 商贸物流:建设国际商贸物流CBD和创新中心,通过金融赋能吸引头部企业集聚 [5] - 区域联动:协同广阳区等周边区域发展"会展+产业/文旅/消费"融合业态,共享自贸区政策 [6] 南部县(市)与雄安新区联动 - 产业对接:大城县科泰建材、文安县泰华远大等企业产品应用于雄安标志性工程,形成"新区研发+周边孵化"等合作模式 [7] - 交通网络:京雄城际、荣乌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与雄安无缝衔接 [8] - 政务服务:3380项廊坊事项与雄安新区实现"区域通办" [8]
连续蝉联“中部第一镇”!从位势之升看黄花“镇”能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7 05:19
乡镇竞争力排名 - 长沙县黄花镇连续三年蝉联"中部第一",全国百强镇排名跃居第30位,较去年上升5位 [1] - 江苏昆山市玉山镇、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位列全国百强镇前三名 [2] - 黄花镇实现"镇域经济中部第一"和"综合竞争力中部第一"双料冠军 [3] 经济发展与项目建设 - 黄花镇锚定"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路径,长沙机场改扩建项目T3航站楼已完成全面封顶 [4] - 长沙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工期压缩180天,津之源食品产业园实现从食品加工企业到食品产业园的跨越式蜕变 [4] - 构建"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全周期服务机制,实施"专员联点+陪伴式服务"模式,聚焦五大产业发展 [6] 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黄花镇投资指南》吸引多省企业表达合作意向 [6] - 围绕新能源装备、先进材料、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链,成功引进多个强链补链项目 [6] - 助力21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19家企业获得高企补奖 [8] 文旅融合发展 - 上半年全镇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破5000万元 [8] - 推出"露营赏景+咖啡小憩+亲子研学"沉浸式游玩线路,配套发行消费权益卡 [10] - 打造"15分钟消费圈",推动"过境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10] 社会治理与安全保障 - 构建安全防控体系,十大专业专班落实监管责任,将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 [11] - 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547件,成功化解496件,化解率达91% [13] - 创新"一站式"受理诉求机制,通过联席商讨解决小区物业纠纷 [13]
长沙县3镇上榜!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发布
长沙晚报· 2025-07-26 13:12
乡镇竞争力排名 - 长沙县黄花镇跻身全国百强镇第30位 较去年上升5位 连续三年蝉联"中部第一" [1] - 黄兴镇 江背镇同步上榜中部百强镇榜单 分别位居第44位 第86位 [1] 黄花镇发展模式 - 依托三一智联重卡 蓝思科技等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 [3] - 推动黄花机场改扩建 顺丰速运 湖南航空等40余个重大项目落地 形成临空经济 智能制造 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联动自贸区资源重点培育航空体验 生鲜消费体验 医疗医美等消费新场景 [3] - 创新"1+3+N"融合发展模式 打造"轻资产撬动共富"典范样板 [3] 黄兴镇产业布局 - 拥有自贸试验区 综保区 临空区 经开区 会展区 国家物流枢纽六大国家级发展平台 [4] - 形成"双地铁+机场+高铁+磁浮+高速+城市主干道"立体交通体系 [4] - 构建以现代服务业 临空制造 智慧物流 智能制造 现代农业五大产业为主导的"5+N"产业发展体系 [4] 江背镇经济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1.2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达15.12亿元 [4] - 市场主体净增399家 在册企业超300家 [4] - 拥有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38家高新技术企业及2个省级科创平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