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口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大型超市纷纷倒下,老百姓真的已经不需要了?4大原因太现实
新浪财经· 2025-09-23 16:29
行业趋势分析 - 大型实体超市行业出现显著收缩 2024年全国大型实体超市净关店数量达到687家 较2023年增加23.6% [3] - 新零售模式快速崛起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1.8万亿元 较2024年增长32.5% [10] - 网络零售持续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6.8万亿元 同比增长16.5% [5] 竞争格局变化 - 电商平台分流明显 年轻消费者偏好网上购物 因价格便宜且可送货上门 [5] - 社区便利店快速崛起 凭借24小时营业和便利位置吸引周边居民 [7][8] - 新零售模式兴起 盒马鲜生等企业融合线下体验与线上便捷性 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10] 企业经营挑战 - 大型超市面临成本压力 租金和人工费用等固定成本较高 [12] - 同质化竞争严重 商品品类与电商及同行高度重叠 [12] - 客流量大幅下滑 部分门店客流仅为过去三分之一水平 [1] 转型发展方向 - 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 增加进口商品比例和生鲜产品供应 [12] - 建立电商平台 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需求 [14] - 优化供应链管理 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向生产厂家采购以降低成本 [14]
北京市全面推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破解民生关切的“舌尖难题”
北京商报· 2025-09-12 12:41
北京率先开展"穿透式"大型食品销售企业体系检查,强化食品安全跨区域风险防范,推动京津冀食品安 全监管能力整体提升。与此同时,"铁拳""昆仑""国门守护"等专项行动持续发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 无缝衔接,对食用农产品、肉制品、进口食品等领域的违法犯罪"零容忍",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这个蔬菜农残检测怎么看?""买进口食品要注意哪些标识?"在社区商超的"百姓点检日"活动现场,群 众围着工作人员提问,亲手参与食品安全检测。这样的场景,是北京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缩 影。 近年来,北京搭建起多方参与的沟通协作平台,引导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消费者共同参与 食品安全治理,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协同、行业自律、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社会的共 治体系。在科普宣传上,宣贯会、专题大课堂、科普短视频轮番上阵,"你点我检"活动走进商超、市 场、农村,而"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更是以赛促学、以赛促用,让食品安全知识在三地广泛传播, 逐步提升公众的食安认知和健康素养。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赵述评)9月11日,以"尚德守法共享食安"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 ...
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这座上海进口枢纽冲刺千亿贸易额 | 活力中国调研行
新浪财经· 2025-09-10 11:38
核心观点 - 虹桥品汇从单一展示交易场所向覆盖120个国家、6000余品牌的国际贸易枢纽转型 目标在"十五五"末冲刺千亿级交易额[1] - 平台通过咖啡与红酒品类构建"一带一路"贸易样本 其中咖啡港覆盖60个国家展商(47个为"一带一路"国家)并带动30亿元贸易额 酒窖带动10亿元贸易且多来自"一带一路"国家[3][4][6] - 通过直播基地与保税中心破解进口商品流通难题 直播基地与8个国家线上馆合作 保税中心实现跨境电商进口订单量和交易额上海第一[6][7][8] - 形成"保税物流+商贸体验+展贸办公"三维布局 除消费品外还拓展至高端工业品首发平台、低空经济产业园等新领域[9] 咖啡产业贸易 - 虹桥国际咖啡港聚集200余家咖啡产业供应商 产品覆盖从生豆烘焙到茶咖创新的全产业链[1][3] - 海南中豫公司通过平台选送的非洲咖啡豆获奖后在中国市场建立知名度 体现平台对贸易新手的孵化作用[3] - 咖啡贸易网络覆盖全球60个国家 其中47个为"一带一路"国家 累计带动贸易额30亿元[3] 酒类贸易发展 - 东方创业通过进博会平台将英国威士忌引入中国 从最初两箱酒发展为稳定贸易合作 渠道从沿海拓展至内地[4][6] - 意大利葡萄酒品牌将中国视为亚洲第一市场 希望通过平台扩大业务并寻找本地合作伙伴[6] - 法国红酒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设计 例如采用西方视角的生肖标志以贴合消费者偏好[6] - 虹桥国际酒窖通过全链条服务带动10亿元贸易额 酒品主要来自格鲁吉亚等"一带一路"国家[6] 商业模式创新 - 直播基地拥有60间直播间 与巴基斯坦、柬埔寨等8个国家合作线上国家馆 实现展品向网销商品直接转化[7] - 保税物流中心提供5万平方米保税区 商品可先销售后缴税 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8] - 平台单位面积进口额居全国前列 跨境电商进口订单量与交易额均为上海第一 并落地"展转保""展转跨"等政策[8] - 依托国企供应链优势实现资源聚合 为分散的进口品牌提供集中展示和贸易撮合服务[8] 战略规划与平台建设 - "十四五"期间实现从0到500亿元交易额突破 "十五五"目标达到千亿级国际贸易集聚平台[8] - A栋展贸中心聚焦咖啡港、酒窖、直播基地等消费品板块 B栋则发展高端工业品首发平台及创新医疗器械展览等新产业[9] - 平台功能持续扩容 包括规划低空经济产业园和全球创新医疗器械展览培训中心[9] - 核心价值在于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帮助海外品牌触达中国市场和国内企业链接全球供应链[9]
萧山进口食品保税分装业务 安全联合监管有了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9-04 01:57
核心观点 - 萧山区首创进口食品保税分装业务安全联合监管新模式入选省级优秀实践案例 通过制度创新解决监管衔接不畅和多头执法问题 显著提升通关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1][2] 监管机制创新 - 建立全国首个进口食品保税分装安全联合监管机制 实现信息共享 执法互助 结果互认和数据互通[1] - 签署合作备忘录和联合监管办法 依托监管数据 资源和结果三方面共享实现最多检一次[1] - 填补全国一体化监管协同机制空白 为进口保税分装业务增设路标[1] 运营效率提升 - 通关时间压缩70% 大幅提升监管效能和企业获得感[1][2] - 每千万美元进口食品可节约1000万元人民币成本 企业利润提升约13%[2] 产业集聚效应 - 形成强大磁吸效应 吸引不二家等国际著名经营者落地杭州保税物流中心[2] - 与山姆 沃尔玛等企业开展积极合作 属地产业聚合效应持续增强[2] - 计划吸引更多同类型企业入驻 形成高安全性进口食品产业集群[2]
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9-01 09:55
展会概况 - 2025年9月1-3日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吸引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超1100家展商参展 展品超10万件 专业人士突破6万人[1] - 展会定位"世界展会对话世界地标" 背靠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与产业优势 作为辐射东南亚市场的华南国际食品饮料贸易和出海展览会[1] - 采用"上海+深圳"双城联动模式 覆盖全球食品饮料全产业链 成为专业采购人士洞察市场趋势的卓越平台[13] 展区设置 - 设立十四大主题专区 涵盖进口食品 休闲食品 大健康食品 乳制品 高端饮品 粮油调味品 方便食品 生鲜冷冻肉 水产品 预制菜等全品类[3] - 中国大陆各省市组团呈现区域名优产品 形成"全球风味+中国质造"双向贸易通道 多国特色食饮产品与国内品牌同台竞技[3] 行业趋势 - 健康风口引领新"食尚" 减糖 零添加 营养强化成为参展产品标配 如健康零食系列坚持"配料表仅有水果"原则[7] - 技术赋能本土企业通过地域风味孵化全球IP 传统品牌实现从区域到全球市场的跨越[7] - Z世代重新定义零食味觉标签 企业迎合"社交货币""情绪价值""朋克养生"等消费需求 如推出蜡笔小新IP联名产品[8] 专业活动 - 第二十四届SIAL创新大赛从200+件参赛产品评选25款获奖产品 涵盖休闲食品 饮品 健康食品等七大品类[11] - 举办SIAL茶饮调配师大赛 SIAL CUP咖啡师全能赛等专业赛事 模拟实体店铺消费场景考察选手综合素质[11] - 设置大买家洽谈间 展位配对 闭门推介会等服务 SIAL在线小程序可实现1分钟预约全球展商[15] 采购需求 - 海内外进出口贸易批发商 经销商 商超零售 餐饮 电商等采购需求覆盖休闲食品 进口食品 大健康食品 粮油调味等全品类[4]
中欧班列,回程装了啥(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15 22:10
中欧班列运营数据 - 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含回程),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续62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 [6] - 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回程班列占总开行量的54% [14] - 重庆中欧班列2024年回程货值达16亿美元,其中汽车、电子设备、机械零件等高端产品占比超45% [17] 江西赣州家具产业 - 依托中欧班列,南康家具产业产值超2800亿元,企业数量超1万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 [8] - 木材进口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14天,回程班列在途时间压缩至12天,较传统海运节省25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8% [7] - 南康家具出口欧美、东南亚等19个国家,签约海外订单超50亿元 [8] - 赣州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突破1600列,覆盖中亚五国及欧洲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9] 河南郑州进口商品 -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在郑州东站等8个高铁站及社区门店布局,旗舰店在售商品3000余种 [10][11][12] - 中欧班列(郑州)常态化运行11条线路,境外辐射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合作伙伴超6000家,承运货物品类超千种 [11] - 进口商品实现同城同质同价,线上线下同价 [10] 陕西西安粮油产业 - 爱菊集团通过中欧班列从哈萨克斯坦累计进口小麦、面粉、食用油等农产品40万吨 [14] - 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开展"订单农业",推广原料种植150万亩,并建成面粉成品、挂面等加工厂 [13] - 中欧班列实现"门到门"运输,班列停靠点距离超市不到500米,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14] 重庆汽车进口 - 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欧洲汽车超4万辆,分拨至西南、西北10余个省份 [15] - 运输时间从海运35天缩短至16天左右,形成与海运的良性互补 [15] - 集装箱装载效率从每箱2台提升至3台,并采用专用固定架和湿度传感器保障运输质量 [16]
Iceland Lab基地将于4月29日落地门头沟
北京商报· 2025-04-22 08:02
首旅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称,Iceland Lab基地以6800平方米的商业体为载体,并非传统的超市概念。基 地将汇聚来自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澳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食材资源。同时,Iceland Lab基地将 与东来顺、顺鑫、聚宝源等国内知名老字号品牌合作,还拥有内蒙古赤峰、浙江宁波等原产地资源。 据了解,4月29日亮相当天,基地暂不面向消费者开放。基地将在5月率先开始进行上述品牌与产品的直 播,后续将尽快面向消费者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Iceland Lab基地将以兴趣电商为核心,搭建进口食品专柜、实景厨房、花车集市、欧洲 街景等多种特色化的直播场景,带动中华老字号、中国饮食文化、特色进口食品的传播。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静蓉)4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位于门头沟区京西智谷园区的Iceland Lab基 地将于4月29日正式亮相。来自英国的零售品牌Iceland也将以亚太区首店形式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带来 旗下来自全球供应链的高品质冷冻产品。 据了解,Iceland Lab基地是以"全球食材+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创新平台,由门头沟区政府、首旅集团旗 下首旅慧科与英国头部冷冻食品品牌Iceland联合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