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物流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京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25 12:57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持续深化制度创新。目前,已实现雄安新区跨省 市业务通办,推动京津冀203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及209项资质互认事项落地实施,并通过"云窗 口"实现跨区域"一站式"办理,切实解决企业"多地跑"问题。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杜燕 杨双月)2025年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5日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 开幕。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颁发首批一体化登记营业执照,三大合作平台启动,多个重磅项目签约,来 自国内外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围绕"领航未来—国际航空科技创新与服务新生态"主题,共 话发展、共探趋势、共谋合作。 9月25日,2025年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5日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开幕。记者 富田 摄 大兴机场临空区颁发首批一体化登记营业执照 今天,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颁发首批一体化登记营业执照。根据新政策,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内新设 立或变更登记的经营主体,其营业执照经营场所(住所)栏将统一标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字 样,京冀两地联合设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体化登记平台"专属入口。申请人办理业务时, 可登录该平台,录入预登记地址 ...
大兴之约:携手“国门新城” 共启未来篇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4 23:50
区位优势与交通枢纽 - 大兴区地处北京正南方 天安门直线距离9公里 北京城市副中心约10公里 河北雄安新区约40公里 天津约8公里 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钻石枢纽 [7] - 拥有1座机场 7条铁路 8条地铁 8条高速 构建空铁轨路四维立体交通体系 形成坐拥新机场 毗邻北京城市副中心 连接主城区 辐射京津冀的区位优势 [7] - 作为北京面积最大的平原新城 土地面积1036平方公里 其中4万亩多类型功能用地 27.01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增量 5760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净增量 17.6平方公里集建地 近20万人口增量 [7] 产业集群与功能区布局 - 形成6+5+3发展蓝图 六大功能区包括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190条航线连接全球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汇聚12家国家级大院大所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实现八大核心零部件全链国产 北京数字经济示范区设立全国首个数据合规港和数字生态出海基地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打造日资企业集聚地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融入北京南箭北星产业布局 [8] - 五大特色产业园包括荟聚商务科技集聚区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念坛国际金融商务区 京南物流基地 京南农林科技园 共同构筑多元融合产业生态 [9] - 三大发展新片区包括花园城市永定湾 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 产业协同区 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 [9] 产城融合与重点项目 - 花园城市永定湾作为全市五环沿线唯一集中连片大尺度待开发区域 未来规划百余家商业设施 三大公园绿心联通 教育医疗资源汇集 [11] - 依托中心主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发展格局 打造采育数字时尚小镇 庞各庄西瓜小镇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小镇示范样板 [11] - 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依托北京野生动物园资源 构建含主题公园 免税商店 主题酒店等多功能一体化文旅产业集群 借力大兴机场打造国际旅游新地标 [11] 央国企合作与投资机会 - 16家央国企主要负责人带队参观大兴区发展成果 在投资基金组建 影视数字化制作 科研项目投资 物流运输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 - 大兴区连续五年被评为最佳引才城市 提供3000余套高品质人才公寓和国际人才社区 覆盖子女教育和医疗绿色通道 建立三级服务体系 北京平原新城营商环境连续四年位列第一 [12]
2024全球最新城市排名!北上广港居前四强!
搜狐财经· 2025-07-24 01:15
全球城市等级排名 核心观点 - 2024年GAWC世界城市等级排名显示中国城市崛起,北上广港跻身世界一线城市"四强" [1] - 台北、深圳位列"弱一线",成都作为二线首位城市展现追赶势头 [6] - 排名成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风向标",助力中国城市汇聚全球优质要素 [6] 中国一线城市表现 - **香港**:Alpha+级(第3名),国际金融中心、贸易航运枢纽,法治与多元文化优势显著 [3] - **北京**:Alpha+级(第4名),政治文化双核心,中关村创新引擎,央企总部聚集 [3] - **上海**:Alpha级(第6名),金融与自贸区创新驱动,长三角龙头,全球产业链高端锚点 [5] - **广州**:Alpha级(第22名),千年商都底蕴,广交会商贸平台,大湾区协同发展关键节点 [5] 其他重点城市 - **深圳**:Alpha-级(第30名),科技赋能产业革新 [6][7] - **成都**:Beta+级(第58名),新经济布局加速追赶 [6][7] - **天津/杭州**:Beta+级(第60/65名) [7] - **重庆/南京/武汉**:Beta级(第70/75/81名) [7] 二线及以下城市 - **苏州/青岛/长沙**:Beta-级(第92/93/95名) [7] - **西安/昆明/合肥**:Beta-级(第109/111/116名) [7] - **福州/太原**:Gamma+级(第122/139名) [7] - **宁波/哈尔滨**:Gamma级(第156/157名) [7]
【渭南】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陕西日报· 2025-06-25 23:07
产业链群建设 - 渭南市锚定2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智能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布局新兴产业领域[1] - 印刷包装产业链通过2024"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24个项目,获得249亿元投资,实现创新链、科技链、合作链全链条发展[2] -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采用"西安研发、渭南转化、园区落地"模式,培育大批科技型企业,促进西渭融合与跨区域创新要素整合[2] 科技创新布局 - 以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整合政策资源支持科技企业发展,重点建设增材制造、羊乳产业创新聚集区及农业创新谷[3][4] - 规划打造秦创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行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4] 重点项目建设 - 截至4月底渭南40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4.5亿元,投资完成率33%[5] - 2025年计划推进40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1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50亿元,实施"专班推进、一线帮扶"机制[5] - 各县(市、区)每年需引进至少1个10亿-30亿元产业项目,建立三级问题处置机制保障项目落地[5] 消费与贸易 - 渭南策划全年87场次促消费活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71类商品,带动2180家企业参与,核销金额2.26亿元,直接拉动消费15.28亿元[6] - 常态化开行"渭西欧"班列,建设中亚(陕西)霍尔果斯果蔬交易中心,出台跨境电商产业园认定支持办法拓展国际市场[7] 就业与人才 - 累计组织289场招聘活动,帮助1.73万人次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53.8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7] -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作为"智力引擎"激活产业升级内生动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