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7 15:33
美丽北京建设成果 - 2024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30.5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65.9%,连续4年达标,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2] -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首次突破90%,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劣Ⅴ类水体动态清零,密云水库等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 - 累计削减受污染建设用地500余万平方米,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和地块安全利用率超额完成国家目标 [2] 绿色低碳发展 - "十三五"期间以年均1.5%能耗增速支撑5.2%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保持全国省级最优 [3] - 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000余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2万余家,绿色企业占比24%,高新技术产业占经济比重30% [3] - 煤炭消费量从2012年2300万吨降至2024年60万吨以内,新能源车推广超100万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879公里居全国首位 [3] 城市生态品质 - 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达71.4,连续10年稳中向好,建成自然保护地79处,记录物种7121种 [4] - 森林覆盖率44.95%,公园总数1100个,生态保护红线占市域面积27.5%,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4] - 全国首创GEP-R核算体系,建立GDP与生态价值交换补偿机制,9个区获14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称号 [4] 治理体系创新 - 建立四级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出台《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规定》等党内法规 [5][6] - 实施两轮市级生态环保督察,PM2.5浓度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6] - 制定6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130项地方标准,标准限值全国最严 [8] 区域协同与公众参与 - 京津冀联合出台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连续8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治理攻坚,建成密云水库保水共同体 [9] - 创新"三级管家"制度和生态环境有奖举报制度,碳普惠应用场景丰富 [9] - 北京市获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第一名 [7]
创业集团控股(02221.HK)与北京宜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格隆汇· 2025-08-07 11:29
战略合作背景 - 创业集团控股与北京宜升环保能源科技于2025年8月7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基于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丰富经验及资源 旨在废弃食用油业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 北京宜升为从事环保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资源循环利用及绿色低碳发展 [1] 北京宜升股权结构 - 北京宜升由鞠方杰先生持股约51% 北京合利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持股约49% [1] - 北京合利科达由鞠方杰先生持股约84% 张辉国先生持股约8% 李永民先生持股约8% [1] 合作动因与业务协同 - 集团现有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涉及UCO收集生产 但受限于内部渠道资源需外部合作 [2] - 北京宜升将独家供应所有外部收集运输的UCO予集团项目公司进行处理及销售 [2] - 合作将扩大采购销售渠道 提高运营效率 实现业务规模大幅扩张 [2] 合作预期效益 - 建立紧密联盟深化UCO相关项目及业务合作 [2] - 通过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及业务大幅增长 [2]
钢铁业利润回升效益向好 向绿向新增添后劲
经济日报· 2025-08-07 03:35
行业运行概况 - 上半年钢铁行业在国家政策调控和行业自律共同作用下实现产量同比下降和利润合理回升[1] - 全行业加强自律 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互支撑下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供求关系进一步改善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1] - 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 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挑战 实现粗钢产量稳中有降和经济效益同比改善[2] 经济效益表现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592亿元 同比增长63.26%[2] - 营业收入29985亿元 同比下降5.79% 营业成本28055亿元 同比下降6.83%[2] - 平均利润率1.97% 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2] - 自律控产是利润改善核心原因 保持钢材库存低位和供需基本平衡 带来原燃料需求下降和成本重心下移[2] 产量与消费数据 - 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 同比下降3.0%[2] - 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4.52亿吨 同比下降5.6%[2]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月末钢材库存1891万吨 处于近4年最低水平[3] 产品结构升级 - 行业蕴藏结构性发展机遇 市场对高端制造业用材 绿色低碳用材 新能源用材等关键基础材料有量和质的需求增长[3] - 首钢集团以技术创新构建产品高端化新优势 汽车板 电工钢 镀锡镀铬板三大战略产品保持较好盈利水平[3] - 宝钢股份全球首发极薄规格极低铁损高磁感无取向硅钢 河钢集团唐钢推出国内首款2GPa超级抗氢脆热成型钢 高端产品竞争力增强[3] 绿色低碳发展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 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4] - 总能耗同比下降1.5% 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4] - 193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4] - 中天钢铁南通基地实现煤气零放散 废水零排放 固废零出厂 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9.8%[4] 数智化转型 - 首钢冷轧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第7家灯塔工厂 沙钢加快部署AI大模型与生产应用场景深度适配[5] - 南钢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 构建多个AI应用场景试点 向全球化数智创新型企业转型[5] - 行业面临高质量数据采集构建较难 数据可信流通不足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5] 政策与监管环境 - 生态环境部将钢铁行业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 基础指标要求全面提升 创新设立引领指标 开展分级分类评价[6] - 将实施新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推动调结构优供给和淘汰落后产能[6] 发展挑战与展望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强劲供给能力与减弱需求强度仍是主要矛盾 利润有所修复但持续性不足[6]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在工业行业中排名倒数 地区间企业间分化明显[6] - 下半年随着中央扩内需政策落实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7]
本报评论员:以监督推动制度落地见效|四论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中国环境报· 2025-08-07 01:48
政策框架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责任清单和履职要求,并通过监督追责机制划定底线和红线,形成"知责—明责—履责—尽责"管理闭环 [1] - 规定设置专章监督追责条款,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有机衔接,明确5种追责情形,构建权责清晰、问责有力的监督体系 [1] 监督机制导向 - 监督需坚持目标导向,重点关注地方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项目布局等重大决策是否贯彻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和执行法律法规,防止不顾生态环境的盲目决策 [2] - 监督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交通结构优化等重点领域,推动解决绿色转型问题,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2] - 监督需坚持效果导向,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指标变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度及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情况为核心检验标准 [3] 考核与激励 - 将监督结果充分运用于干部考核管理和选拔任用,把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重要方面,并加大考核结果应用和问题整改力度 [3] - 党委组织部门考察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时须按规定将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者严肃追责,对表现突出者予以激励表彰 [3] 政策目标 - 推动形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鲜明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积极性,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3] - 通过制度执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支撑 [4]
上半年钢铁产量同比减少 行业利润合理回升
经济日报· 2025-08-07 00:09
行业经济效益 - 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592亿元 同比增长63.26% [2] - 行业平均利润率1.97% 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2] - 营业收入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 营业成本28055亿元同比下降6.83% [2] 产量与供需关系 - 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同比下降3.0% 表观消费量4.52亿吨同比下降5.6% [2] - 企业平均月末钢材库存1891万吨 处于近4年最低水平 [3] - 自律控产保持供需基本平衡 带来原燃料需求下降和成本重心下移 [2] 产品结构升级 - 高端制造业用材/绿色低碳用材/新能源用材存在量质双升需求 [3] - 首钢汽车板/电工钢/镀锡镀铬板保持较好盈利水平 [3] - 宝钢极低铁损高磁感无取向硅钢/河钢2GPa超级抗氢脆热成型钢等高端产品实现技术突破 [3] 绿色低碳发展 - 重点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 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4] - 总能耗同比下降1.5% 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 [4] - 193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中天钢铁实现固废综合利用率99.8% [4] 数智化转型 - 首钢冷轧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第7家"灯塔工厂" [5] - 沙钢部署AI大模型与生产场景深度适配 南钢构建多个AI应用场景试点 [5] - 行业面临高质量数据采集难/数据流通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 [5] 政策与行业自律 - 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全面提升基础指标要求 [6] - 行业坚持"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 杜绝恶性竞争 [6] - 下半年将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6]
钢铁业利润回升效益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8-06 21:59
行业概况 - 上半年钢铁行业在国家政策调控和行业自律共同作用下产量同比减少3%利润合理回升 [1] - 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同比下降3%表观消费量4.52亿吨同比下降5.6% [2] - 行业自律控产是利润改善核心原因保持钢材库存低位供需平衡钢价平稳 [2] 经济效益 - 重点统计钢企营业收入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利润总额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 [2] - 平均利润率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2] - 钢材库存1891万吨处于近4年最低水平 [3] 产品结构升级 - 高端制造业用材绿色低碳用材新能源用材需求增长 [3] - 首钢汽车板电工钢镀锡镀铬板保持较好盈利水平 [3] - 宝钢全球首发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河钢推出2GPa超级抗氢脆热成型钢 [3] 绿色低碳发展 - 重点钢企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4] - 总能耗同比下降1.5%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 [4] - 193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中天南通基地实现固废综合利用率99.8% [4] 数智化转型 - 首钢冷轧成为全球第7家钢铁"灯塔工厂" [5] - 沙钢部署AI大模型南钢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 [5] - 行业面临高质量数据采集难复合型人才缺乏等挑战 [5] 政策与展望 - 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提升基础指标要求 [6] - 下半年需持续自律控产防止恶性竞争转向内部挖潜 [6]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7]
本报评论员:以责任落实推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三论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中国环境报· 2025-08-06 03:0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首 次以生态环境领域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以高水平保护支撑 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的政治责任。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 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将生态 环境保护全面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现代化。 要把责任落实在对全局的主动谋划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 策和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站在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做出经济社 会发展决策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坚定 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要把责任落实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 ...
拒绝“剥洋葱”!商品包装轻装上架应成常态
经济日报· 2025-08-06 01:47
行业倡议与监管动态 - 七大行业协会联合发起反对商品过度包装倡议 推动绿色文明消费[1] - 包装废弃物占城市生活垃圾30%至40% 过度包装是重要成因[1] - 2023年9月与2024年4月起强制实施国家标准 对食品、化妆品及生鲜农产品包装提出严格限制[2] 包装标准具体要求 - 月饼粽子等粮食加工品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2] - 新国标明确限定包装空隙率 包装成本等核心指标[2] - 生产经营者需承担遏制过度包装主体责任 确保包装合规合理[2] 企业包装策略转型 - 包装设计需兼顾减量与优化 通过创新设计形成品牌记忆锚点[2] - 绿色技术攻关重点包括研发可回收新材料 推广节能环保新工艺[3] - 企业应聚焦产品工艺与性能创新 以产品力提升替代包装过度依赖[3] 包装功能平衡与再利用 - 包装需在商品安全保障与资源节约间寻求平衡[3] - 部分企业推出可二次利用的礼盒包装 既保护产品又实现功能延伸[2] - 简化包装不等于降低品质 需通过美学设计彰显商品价值[2]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17:53
公司章程修订 - 公司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包括将"股东大会"调整为"股东会","或"调整为"或者","做出"调整为"作出"等表述修改 [1] - 公司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相关"监事会"职责一并调整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1] - 本次章程修订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1]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 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4]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投票时间为9:15-15:00 [5] - 会议将审议包括特别决议议案在内的多项议案,其中议案2为特别决议议案 [6]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265,070,684.40元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0,592,815.78元,母公司税后净利润695,983,938.57元 [18] - 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415,058,320.40元,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1.49% [19]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 公司积极推进脂肪醇二期、PVC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预计下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 [29] - 光伏产业发电量11,422.13万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减少3.63% [30] - 公司与嘉兴大学共建"嘉兴市氢能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推动氢能技术研发 [30] 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 -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化工、能源及码头装卸等 [38] - 2025年上半年脂肪醇(酸)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5%,聚氯乙烯收入同比下降8.3% [38] - 主要原材料棕榈仁油及分离棕榈仁油脂肪酸价格同比上涨15.2%,乙烯价格同比下降6.8% [38]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8日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形式召开 [40] - 投资者可在2025年8月11日至8月15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或公司邮箱提交问题 [42] - 说明会将由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高管参加 [43]
博世集团高管:与中国携手推动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
新华社· 2025-08-05 11:53
博世集团战略布局 - 公司完成对江森自控全球家用及轻型商用暖通空调业务及其亚太地区与日立合资企业股份的收购,交易金额达80亿美元,为公司史上最大规模收购 [1] - 通过此次收购,公司获得与中国家电企业海信集团合资公司的少数股权,计划携手推动暖通空调领域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1] - 并购带来的日立空调平台将助力公司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全面推进绿色产品布局 [3] 中国市场定位 - 中国被视为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也是推动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 [1] - 公司在中国新增约1200名员工,涵盖生产和研发岗位,进一步完善在华制造与创新体系 [1] - 在中国的研发覆盖几乎所有业务板块,与本地伙伴长期保持紧密协作,强调创新是基于合作的共同创造 [6] 行业趋势与竞争 - 欧洲电气化转型推动热泵和空调技术融合,市场对高效制冷与供暖一体化解决方案需求快速增长 [3] - 全球气候变暖改变市场格局,德国夏季高温天数增加,居民对空调接受度提升,市场从传统高端走向大众普及 [4] - 公司欢迎包括海尔、海信、格力在内的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暖通空调市场竞争,认为健康竞争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6]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致力于提升暖通空调产品的可负担性和适应性,确保覆盖更广泛消费者群体 [4] - 中国消费者对品质和技术的敏感度推动企业在产品设计、系统整合和数字化方面加速突破 [6] - 公司加快自身产品与服务升级,尤其在智能化、节能化方面 [6]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和本地合作,强化研发布局 [6] - 通过全球协同,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持续贡献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