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令欧洲经济蒙上阴影
经济日报· 2025-08-24 21:55
美欧贸易协定框架进展 - 美国与欧盟就贸易协定框架达成一致 美国对欧盟大部分商品征收15%关税上限 涵盖汽车 药品 半导体芯片和木材等商品 [1] - 美欧技术团队就协议细节磋商进展不顺利 欧盟无法预测美国发布汽车关税行政命令时间 双方仍在敲定零关税清单 烈酒和葡萄酒关税谈判预计拖至秋季 [2] - 美国政府要求欧盟加快开放食品和工业品市场 欧盟强调27个成员国审批流程复杂难以设定精确时间表 [2] 关税政策变化及影响 - 美国逐步提高欧洲商品税率:6月欧元区多数商品面临10%关税 汽车25% 钢铁和铝产品50% 8月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统一适用15%基准关税 远高于此前不足5%的平均水平 [2] - 高关税导致欧元区6月出口环比下降2.4% 进口环比增长超过3% 贸易顺差从5月156亿欧元大幅下降至28亿欧元 [1] - 对美国市场出口同比下降超过10% 反映加征关税的剧烈冲击 [1] 行业受影响情况 - 汽车业面临明显压力 德国法国车企对美国市场高度依赖 在具体措施落地前仍按27.5%税率做预算定价 虽然协议写明汽车关税有望在数周内降至15% [3] - 金属行业处境艰难 钢铁和铝产品继续承受50%高税率 德国意大利等出口大国订单锐减 不少合同被迫取消 [3] - 酒类产业面临15%关税 欧洲葡萄酒公司协会警告即使关税只持续几个月也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加上汇率因素行业整体财务负担可能达到30% [3] 企业应对策略 - 通过提价转嫁成本 宝马奔驰等汽车品牌已在美国涨价 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4] - 加快本地化应对高关税 车企考虑扩大在美工厂产能以规避风险 大众汽车准备在美国推进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计划 [4] - 调整市场布局 部分中小出口商转向东南亚中东等市场以减少对美国依赖 [5] 宏观经济影响 - 高关税叠加欧元走强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让欧洲出口商面临多重压力 [1] - 欧元区6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3% 显示制造业承压 虽然二季度欧盟GDP保持正增长但工业走弱迹象日益明显 [6] - 出口下降可能在未来影响德国荷兰等依赖外需国家的投资与就业 如果汽车关税迟迟不能下调三季度欧元区出口或将进一步承压 [6]
下周重磅日程:“全市场最重要的财报”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12:54
经济数据 - 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预期2.6% 前值2.6% 6月PCE物价指数同比2.6%高于预期的2.5% 环比0.3%持平预期 实际消费支出6月仅增长0.1%[4]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预期3.1% 前值3% 初值显示GDP以年化3%的速度增长 但进口量大幅萎缩人为抬高数据[5]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预期-3.4% 前值-9.4% 6月耐用品订单环比骤降9.3% 为疫情以来最差表现 剔除航空订单后核心数据表现稳健[9] - 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前值49.3% 7月制造业PMI降至49.3% 新订单指数为49.4%[10] - 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前值-4.3% 6月利润降幅较5月收窄4.8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利润增长160.0%[11] 财经事件 - 美国对印度额外加征25%关税 总关税税率达50% 印度企业面临亚洲最严重盈利预测下调 过去两周盈利预测被下调1.2%[13] - 印度拟进行商品及服务税改革 计划将四档税率简化为两档 渣打银行预计这项改革将在2027财年为GDP增长贡献0.35-0.45个百分点[14] 英伟达财报 - 英伟达将于8月27日公布财报 市场预期三季度营收459.2亿美元 每股收益1.01美元[18] - 受美国出口限制影响 英伟达可能暂时排除中国市场的直接收入 预计中国业务可带来20亿至30亿美元增量收入[16][17] - GPU供应量显著改善 截至7月财季增长40% 预计10月财季再增长20% B300芯片将于10月当季开始出货[19] - 服务器ODM厂商GB200机架制造良率接近85% 年底机架出货量有望达15000至17000架 全年出货量预测从25000架上调至30000架[20] - KeyBanc将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 Susquehanna将目标价从180美元上调至210美元[21] 阿里巴巴财报 - 阿里巴巴将于8月29日公布2026财年Q1业绩 预计总营收2490亿元同比增长2% 但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5%至382亿元[22][23] - 利润下滑主要因淘宝闪购500亿补贴计划 自7月2日宣布后日订单量从1000万攀升至8000万[23] - 阿里云业务展现强劲增长 预计Q1营收达325亿元同比增长22%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23] 美团财报 - 美团将于8月27日公布Q2业绩 预计营收924.04亿元至956.70亿元 同比增长12.3%至16.3% 但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29.3%至50.6%[24] - 盈利能力面临压力 主要因外卖业务激烈补贴竞争 管理层表明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市场领导地位[24] - 即时零售业务订单量实现50%同比增长 到店业务年活跃商户数同比增长超过25%[25] 拼多多财报 - 拼多多将于8月25日公布Q2业绩 预计营收1031.96亿元同比增加6.32% 预期每股收益12.3元同比减少43.08%[26] 立讯精密业务 - 立讯精密递交H股上市申请 2024年收入2688亿元 净利润146亿元 2025年Q1营收618亿元同比增长17.9% 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31.3%[27] - 消费电子业务占总营收比重高达86.7% 2024年该业务收入2331亿元 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部使用其产品[28] 其他公司财报 - 蜜雪集团将于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中期业绩[29] - 8月26日财报公司包括海螺水泥、中国石油、爱尔眼科、中国中免、中际旭创等[2] - 8月27日财报公司包括英伟达、美团、五粮液、安踏体育等[3] - 8月28日财报公司包括伊利股份、中微公司、迈瑞医疗、格力电器等[2]
下周重磅日程:“全市场最重要的财报”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03:49
核心经济数据 - 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预期2.6% 前值2.6% 6月实际值高于预期达2.6%且前值上修0.1个百分点至2.3% [6][7]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预期3.1% 前值3% 初值显示剔除通胀后GDP以年化3%速度增长但进口萎缩人为抬高数据 [4][7]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预期-3.4% 前值-9.4% 6月环比骤降9.3%为2020年以来最差表现 但剔除航空订单后核心数据环比增长0.25% [2][9] - 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前值49.3 7月制造业PMI降至49.3% 新订单指数49.4%显示需求放缓 [10] - 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前值-4.3% 6月利润降幅收窄4.8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利润增长160% [3][11] 重要财经事件 - 美国于8月28日对印度额外加征25%关税 总关税税率达50% 印度企业盈利预测被下调1.2% 为亚洲最严重下调幅度 [12] - 印度拟进行商品及服务税改革 计划将四档税率简化为两档5%和18% 渣打银行预计此项改革将在2027财年为GDP贡献0.35-0.45个百分点 [13] - 欧洲央行将于8月28日公布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4] - 美联储官员威廉姆斯和沃勒将分别于8月26日和29日发表讲话 [2][4] 重点公司财报 - 英伟达预计三季度营收459.2亿美元 每股收益1.01美元 但可能暂时排除中国市场收入 该市场原本可贡献20-30亿美元增量收入 [14][16] - 阿里巴巴2026财年Q1预计营收2490亿元同比增长2% 但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5%至382亿元 因淘宝闪购500亿补贴计划导致利润承压 [18] - 美团Q2预计营收924-957亿元同比增长12.3%-16.3% 但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29.3%-50.6% 因外卖业务补贴竞争激烈 [19] - 立讯精密2024年营收2688亿元净利润146亿元 2025年Q1营收618亿元同比增长17.9%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86.7% [21][22] - 蜜雪集团将于8月27日公布中期业绩 [23] 行业动态与趋势 - 美国通胀出现"第二波"担忧 M2货币供应量重回5%峰值 PPI升至高位 花旗预计PCE价格指数2025年Q4可能达3.2% [7] - 瑞银预测美国GDP将从二季度2.0%年增长率放缓至四季度0.9% 因关税前需求透支、超额储蓄耗尽及移民放缓等因素 [8] - 生成式AI相关资本支出增长强劲 瑞银预测超大规模公司今年资本支出将增长60% [15] - 服务器ODM厂商GB200机架制造良率接近85% 年底机架出货量有望达15000-17000架 KeyBanc将全年预测从25000架上调至30000架 [16]
关税的不确定性与涨价的确定性
经济日报· 2025-08-23 22:12
关税成本传导机制 - 美国商界通过提前囤货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分担方式暂时应对关税冲击 [1] - 企业预计关税成本将加速向产业链下游和终端消费者传导 [1] - 截至6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的关税成本 预计10月将升至67% [1] 关税税率与价格变化 - 美国全球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从年初2.44%升至8月7日的20.11% [1] - 3月初至7月底美国零售商进口商品售价上涨约4% 本国商品售价上涨约2% [1] - 宝洁公司将25%的个人护理和家庭用品平均售价上调2.5% 以抵消10亿美元新增成本 [2] 企业应对策略与市场反应 - 沃尔玛Gourmia品牌空气炸锅售价从58.97美元上调至93.44美元 [2] - 阿迪达斯因关税导致成本增加2亿美元 涨价不可避免 [2] - 企业担心美国整体物价上涨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导致产品销量下降 [2] 关税政策长期影响 - 关税从"尝试性"变为"永久性"将改变企业应对方式 [2] - 零售行业向消费者转嫁成本需要过程 但最终大部分成本由消费者承担 [1] - 企业通过压低利润率消化关税成本的方式不可持续 [1]
突然大跌!特朗普宣布:新关税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23 15:54
关税调查措施 - 特朗普宣布对家具进口展开重大关税调查 为加征关税做准备 [1] - 调查将在未来50天内完成 具体税率尚未确定 [1] - 调查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框架 涉及国家安全关键商品 [5] - 商务部自3月10日启动调查 最迟明年交付结果 但可能提前决定 [5] 市场反应 - 美国家具零售商股价大幅下跌 Wayfair跌10% RH跌9.9% Williams-Sonoma跌6.7% [2] - 主要北美生产商La-Z-Boy股价逆势上涨约3% [2] 行业范围扩展 - 关税打击清单持续扩大 当前调查涵盖制药 半导体 飞机 关键矿物及中型卡车行业 [5] - 风能进口国家安全调查已于周四启动 此前已对钢铁 铝 铜和汽车征收关税 [6] 政策目标 - 声称通过关税重振美国家具制造业 [1]
TI斥巨资,豪赌12英寸晶圆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3 02:10
德州仪器600亿美元制造项目 - 公司宣布耗资60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七家晶圆厂 包括德克萨斯州谢尔曼四座 理查森一座以及犹他州利希两座 计划2025年底全面投产 产能将提升至目前五倍 [2][4][5] - 项目旨在为英伟达 福特汽车 美敦力和SpaceX等主要客户提供基础微芯片 产品覆盖智能手机 图形处理单元及工业设备 [2][5] - 公司获得16亿美元《CHIPS法案》资金支持及35%投资税收抵免 州政府提供低税收和14亿美元《德克萨斯州芯片法案》激励 [9] 技术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45至130纳米传统节点芯片制造 专注于模拟和嵌入式芯片领域 产品单价约0.40美元 但为高端技术提供关键支撑 如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数据中心能效芯片 [5][6] - 采用300毫米晶圆技术 相比200毫米晶圆单晶圆芯片产量提升2.3倍 所有新建晶圆厂均采用该技术 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能源效率 [6][10] - 全球市场份额从2020年19.8%下降至2024年14.7% 主要因2020年芯片短缺期间产能不足 当前扩产计划旨在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3] 供应链与地理战略 - 75%资本支出集中于美国 同时在德国 日本和中国设有晶圆厂 在墨西哥 台湾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进行测试组装 马来西亚投资30亿美元建两座新厂 [8] - 全球15个生产基地布局被视作应对关税和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优势 60%收入来自美国以外客户 其中中国市场占比约20% [8] - 选址德克萨斯州谢尔曼因当地提供税收减免和水费折扣 该市拥有特克索马湖水权 可满足晶圆厂每分钟1700加仑用水需求且回收率超50% [8][9][10] 运营挑战与资源管理 - 工厂配备多输电线路 柴油储罐及发电机以应对德克萨斯州独立电网风险 2021年冬季风暴期间维持关键运营 [10][11] - 与美国大学 社区学院及军队合作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项目预计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 但具体完工日期取决于市场需求 [11] - 芯片制造依赖大量水电资源 谢尔曼工厂将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 300毫米技术使单位芯片能耗降低2.2-2.3倍 [10]
鲍威尔放鸽,为降息敞开大门
虎嗅· 2025-08-23 01:05
经济状况与风险平衡转变 - 美联储认为就业和通胀双重使命的风险平衡正在发生转变,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通胀风险短期偏向上行[1][2][3] - 当前失业率稳定在4.2%的历史低位,但就业增长显著放缓至每月平均3.5万个,远低于2024年的16.8万个[12][13] - 劳动力市场呈现供需双双大幅放缓的"奇特平衡",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增长明显放缓[14][15] 货币政策立场调整 - 政策利率维持在5.25%-5.5%区间已超过一年,当前政策处于限制性区间[10][20] - 由于政策利率距离中性水平较去年拉近100个基点,美联储可能考虑调整政策立场[20] - 为最早9月降息敞开大门,降息可能性基于就业市场进一步放缓可能减轻通胀担忧的考虑[4][6] 通胀形势与关税影响 - 7月总PCE价格上涨2.6%,核心PCE上涨2.9%,其中商品价格12个月内上涨1.1%[16] - 关税导致部分商品价格上升,预计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累积,但大概率是一次性水平跃升[2][16][17] - 长期通胀预期保持锚定,与2%目标一致,这有助于控制持续通胀风险[18][30] 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指标 - 上半年GDP增速放缓至1.2%,约为2024年2.5%增速的一半,主要反映消费者支出减缓[16] - 劳动力市场指标包括辞职率、裁员、岗位空缺与失业之比保持稳定或温和回落[13] - 政策利率在有效下限(ELB)时期持续7年的经验影响了当前框架调整[23][24] 货币政策框架修订 - 删除"平均通胀目标"和"偏离充分就业水平"的表述,回归灵活通胀目标框架[3][27][29] - 新框架强调在就业和通胀目标冲突时采取平衡方式,不再使用"短缺"一词[29] - 维持2%长期通胀目标,每五年进行公开审查的机制保持不变[30][31] 政策决策依据 - 决策将基于数据和对经济前景及风险平衡的判断,不预设政策轨迹[21] - 强调锚定通胀预期对实现双重使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遭受冲击时[28] - 修订后的框架更注重在各种经济条件下保持政策有效性[22][26]
鲍威尔强调:政策制定者必须防范特朗普关税导致持续通胀的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24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政策制定者必须防范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导致持续通胀的风险。他表 示,关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现在已清晰可见",但预计这些影响将相对短暂是合理的。"然而,关税 对价格的上涨压力也可能引发更持久的通胀动态,这是需要评估和管理的风险,"鲍威尔说。"当我们的 目标处于这种紧张状态时,我们的政策框架要求我们在双重使命的两方面之间寻求平衡,"他补充道。 ...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放鸽!强调就业风险,暗示可能因此需要降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15:08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转变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风险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 可能需要降息[1][2] - 当前政策利率维持在5.25%-5.5%限制性区间 但更接近中性利率100个基点 为调整政策立场创造条件[6][10] - 失业率稳定在4.2%历史低位 劳动力市场指标稳定性允许美联储谨慎考虑货币政策调整[2][7] 劳动力市场状况分析 - 就业增长显著放缓 近三个月平均每月仅增加35,000个工作岗位 远低于2024年每月168,000个的水平[7] - 劳动力供需双双大幅放缓 形成奇特平衡状态 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增长急剧放缓[3][6][7] - 失业率上升近1个百分点 这种发展在历史上除衰退期间从未发生过[6] 通胀形势评估 - 总PCE价格同比上涨2.6% 核心PCE价格上涨2.9% 高于一年前水平[8] - 关税推高商品价格 过去12个月上涨1.1% 与2024年温和下降形成显著转变[8] - 住房服务通胀处于下降趋势 非住房服务通胀仍在历史上与2%目标一致的水平之上运行[8] 经济增长表现 - 上半年GDP增长显著放缓至1.2% 约为2024年2.5%增速的一半[8] - 增长放缓主要反映消费支出减弱 部分可能源于潜在产出增长放缓[8] - 经济在政策剧烈变动背景下展现韧性 但面临贸易和移民政策变化的重大不确定性[5][6] 货币政策框架修订 - 移除有效下限(ELB)作为经济环境决定性特征的语言 强调战略旨在广泛经济条件下促进目标[15] - 取消灵活平均通胀目标中的"补偿"策略 回归灵活通胀目标框架[16] - 从声明中移除就业"不足"表述 更精确说明就业可能超过充分就业评估而不一定对价格稳定造成风险[17] - 继续将2%长期通胀率视为与双重使命目标最一致 保留约每五年进行公开审查的承诺[18][19]
Buckle(BKE) - 2026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2 15: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净收入为4500万美元 摊薄后每股收益089美元 相比去年同期的3930万美元和078美元分别增长145%和141% [4] - 年初至今净收入为8020万美元 摊薄后每股收益159美元 相比去年同期的7410万美元和148美元分别增长82%和74% [4]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增长83%至3057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2824亿美元 [4] - 年初至今净销售额增长61%至5779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5449亿美元 [4] - 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73% 年初至今同店销售额增长52% [4] - 第二季度在线销售额增长177%至4360万美元 年初至今在线销售额增长105%至9000万美元 [4]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74% 提升50个基点 年初至今毛利率为471% 提升60个基点 [5] - 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率为184% 相比去年同期的171%提升130个基点 年初至今营业利润率为173% 相比去年同期的166%提升70个基点 [8] - 库存增长84%至1425亿美元 现金和投资总额为3496亿美元 [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女装业务销售额增长185% 占总销售额比例从去年的435%提升至475% [11] - 女装牛仔类别增长205% 平均单价从806美元提升至8535美元 [11] - 女装整体平均单价增长5% 从4315美元提升至4535美元 [11] - 男装业务销售额增长15% 占总销售额比例从去年的565%下降至525% [12] - 男装牛仔类别增长45% 平均单价从892美元微升至893美元 [12] - 男装整体平均单价增长2% 从502美元提升至512美元 [12] - 配饰销售额增长95% 鞋类销售额下降05% 各占总销售额的1155% [13] - 童装业务增长23% 占总销售额比例提升至45% [14] - 牛仔类别占总销售额36% 上衣类别占295% [15] - 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435% 连续第十个季度增长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专注于以客户为中心的采购策略 聚焦关键款式、品牌和趋势 [11] - 持续将门店从商场内搬迁至更好的非商场位置 [24] - 加大数字商务投入 改善官网购物体验 [29] - 第二季度新开2家门店 完成4家门店全面改造 关闭1家门店 [9] - 预计年内还将新开4家门店 完成12个改造项目 [9] - 期末门店总数为440家 与去年同期持平 [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关税影响导致成本平均增加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 [22] - 部分供应商成本没有增加 部分品牌出现较高个位数成本增长 [22] - 自有品牌增长放缓 due to strong selling of nationally branded products [21] - occupancy expense增长从Q1的35%加速至Q2的55% due to store projects and relocations [24] - strong sales performance导致部分门店 percentage rent增加 [2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不提供未来销售或盈利指引 [2]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1200万美元 折旧费用610万美元 [9] - 年初至今资本支出2340万美元 其中2020万美元用于新店建设、门店改造和技术升级 320万美元用于公司总部和配送中心 [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商品利润率扩张的驱动因素及关税影响 - 商品利润率增长虽较第一季度放缓 但仍处于创纪录水平 主要得益于强劲的全价销售 [20] - 第二季度增长率放缓主要由于自有品牌占比下降以及部分全国性品牌产品销售强劲 [21] - 关税导致成本平均增加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 部分供应商无影响 部分品牌出现较高个位数增长 [22] 问题: occupancy expense杠杆效应低于预期的原因 - occupancy expense增长从Q1的35%加速至Q2的55% [24] - 主要由于门店项目、新店开业和从商场搬迁至更好位置导致的 base rent增加 [24] - 强劲的销售表现也导致部分门店 percentage rent增加 [25] 问题: SG&A中非经常性数字投资收益的时间范围 - 数字投资相关的65个基点收益将持续到第三季度 [29] - 公司去年Q2和Q3投入大量资源改善官网体验 包括聘请咨询公司和第三方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