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定币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报告汇总-20250821
国泰君安国际· 2025-08-21 07:48
Circle Internet Group (CRCL US) 业绩与前景 - 2025Q2收入同比增长53%至6.58亿美元,主要受益于USDC发行量增长[4] - 2025Q2净亏损4.82亿美元(含5.91亿美元IPO费用),调整后EBITDA增长52%至1.26亿美元[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60.3%/76.7%/69.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8.9%/102.5%/102.7%[4] - 稳定币市场规模预计2025/2026/2027年达3,200亿/6,000亿/1万亿美元[4] - USDC竞争优势包括全球合规牌照、生态中立性(获Coinbase/币安采用)及跨链技术领先[4] 海天国际 (01882 HK) 业绩与评级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0.18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1.2%,海外销售同比增长34.7%至38.18亿元[5] - 东南亚地区收入同比增长90%至17.83亿元,占海外收入46.7%[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2.127元(+2.6%)、2.032元(+1.4%)、2.301元(+1.7%)[5] - 目标价26.00港元对应11.2倍2025年市盈率和1.6倍市净率[5]
今天的A股,至少有两处不寻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37
市场表现 - 8月21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跌0.47%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4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58亿元,连续7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1] - 板块分化明显,油气、数字货币、美容护理、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稀土永磁、PEEK材料、液冷服务器、CPO等板块跌幅居前 [1] 指数与个股分化 - 沪指盘中一度涨至3787.98点创本轮新高,但尾盘急跌翻绿 [4] - 个股情绪与指数背离,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涨停家数锐减至56家,跌停家数连续两天超10家 [7] - 上周五至本周三全市场涨停家数均保持在100家以上,但8月20日涨停家数降至104家 [6][7] 板块轮动特征 - 银行与红利板块支撑指数走强,白酒、证券、消费电子等昨日领涨板块登上跌幅榜 [8] - 国产AI产业链走出独立行情,中兴通讯早盘涨停成交219.93亿元,寒武纪盘中创1080.18元历史新高 [10][11][15] - 数字货币(稳定币)及相关板块强势拉升,可燃冰板块单日涨3.12%,数字货币板块涨2.38% [14][16] 行业与公司动态 - 中兴通讯获浙商证券"重大推荐"研报,认为其AI计算+网络业务进展被低估,AI有望再造公司价值 [13] - 寒武纪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30.22%,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构建国产AI"硬件底座" [13] - 高盛报告显示稳定币市场或达数万亿美元规模,跨境支付和RWA场景有望率先发展 [16][17] - 重庆市政府加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建设,中信建投看好稳定币在跨境支付等场景的生态闭环 [17]
A股收评 | 沪指顽强收红 红利股活跃!多只银行股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7:27
今日市场震荡分化,资金偏好银行、煤炭等红利风格,沪指顽强收红,创业板指小幅下跌。市场全天成 交2.4万亿,两市下跌个股超3000只。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近两日盘中波动剧烈。中金公司指出,A股目前整体估值水平横向和纵向对比来看 仍处于合理区间。但当前时点也需关注交易量快速提升可能带来的短期波动加大。8月18日市场交易额 已经超过2.8万亿元,以自由流通市值计算的换手率已超过5%,历史经验显示这个时期指数短期波动可 能有所加大,但一般并不影响中期市场走势。 盘面上,热点较为杂乱,银行、油气、电力、煤炭等红利股活跃,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双双续创历史新 高;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稳定币概念爆发,中油资本等多股涨停;大消费板块局部异动,零售、美容 护理方向领涨,汇嘉时代2连板。下跌方面,高位股持续下挫,联环药业、中电鑫龙、飞龙股份、金田 股份跌停;AI硬件持续退潮,液冷服务器、CPO、PCB等方向领跌;此外,消费电子、汽车链、军工等 方向跌幅居前。 1、中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全球属首次 全社会用电量7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这在全球也属首次!国家能源局今天对外发布了7月全社 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 ...
增持!大涨超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07:00
股价表现与基金增持 - 第四范式盘中最大涨幅达7.69% 午间收盘涨幅6.23% 报54.55港元 总市值283亿港元 [3][4] - 富国基金于8月19日以每股均价53.5429港元增持165万股H股 价值约8834.58万港元 [4] - 富国基金持股比例由5.86%升至6.37% 最新持股数目为2044.94万股 [5] 近期增持历史 - 富国基金于8月5日以每股均价55.5062港元增持380.99万股H股 价值约2.11亿港元 [5] - 8月11日再度增持14.61万股 每股作价56.1112港元 总金额约819.78万港元 [6] 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预计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亏损同比减少68%至73% [7] - 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52.61亿元 同比增长25.1% 归属母公司年度亏损2.69亿元 同比缩窄70.4% [7] - 核心产品第四范式先知AI平台需求强劲 驱动收入及毛利润双增长 [7] 战略布局与市场地位 - 拟配售2590万股新H股 无极资本旗下基金以50.50港元/股认购 筹资约13.08亿港元 [7] - 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研发 [8] - 连续七年位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 [8]
增持!大涨超7%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06:51
股价表现与机构增持 - 第四范式盘中最大涨幅达7.69%,午间收盘涨幅6.23%,报54.55港元,总市值283亿港元[4] - 富国基金于8月19日以每股均价53.5429港元增持165万股H股,价值约8834.58万港元,持股比例由5.86%升至6.37%[7] - 富国基金年内多次增持,包括8月5日以55.5062港元增持380.99万股(价值2.11亿港元)及8月11日以56.1112港元增持14.61万股[7] 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预计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亏损同比减少68%至73%,主要受益于先知AI平台需求强劲带动收入及毛利润双增长[9] - 2024年全年营收52.61亿元,同比增长25.1%,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年度亏损2.69亿元,同比缩窄70.4%[9] - 公司通过出售两家核心业务子公司实现大幅减亏,综合运营费用增幅低于毛利润增幅[9] 战略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拟配售2590万股新H股,以每股50.50港元向无极资本旗下基金融资13.08亿港元,用于具身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研发[10] - 此次为上市后第二次再融资,2024年2月曾通过配股融资14亿港元[10] - 连续七年位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IDC报告《中国人工智能软件2024年市场份额》)[10] 公司背景 - 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2018年9月上市,主营人工智能平台及即用型产品销售[7]
罕见!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担忧美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与资产估值高企
新京报· 2025-08-21 06:41
8月21日凌晨,美联储公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7月末的会议纪要。在此次会议上,尽管多数 成员同意维持利率不变的选择,但仍有两位成员反对,这种情况是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因此市场对此 次会议的过程,以及透露出的更多信息尤为关注。 但今年特朗普政府提高关税的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关税的全部影响可能需要 一段时间才能在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中完全显现出来。 关于通胀前景,美联储官员普遍预计通胀将在短期内上升。 "几位与会者强调,通胀在一段较长时间内高于2%,在关税高企导致通胀影响长期化时,通胀率长期高 于2%加大了通胀预期失锚风险,"会议纪要指出。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和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投票反对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决定, 而是支持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以防止就业市场进一步疲软。 多数参会美联储官员认为通胀上行风险更大 参加此次会议的美联储官员承认对美国通胀上行和就业疲软感到忧虑,但多数与会者认为,在这两个风 险中,通胀上行风险更大。 劳动力市场是美国经济的"压舱石"。近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7月美国非农数据显示,新增就业大幅不及 预期。除了7月就业不及预期,美国劳工部还大 ...
沪指逼近3800点,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涨超1.8%,机构:看好市场上行的持续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6:20
市场表现 - A股午后延续大涨,沪指涨0 5%逼近3800点,稳定币、数字货币概念涨幅居前 [1]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涨1 84%,成交额超1 1亿元,成分股中新晨科技、翠微股份、京北方涨停,信安世纪涨超12% [1]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连续第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2] 金融科技行业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紧密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涵盖炒股软件、软件开发、跨境支付及数字货币产业链 [1] - 行业兼具金融属性与科技属性,有望受益行情回暖及AI双重利好催化 [1] - 美国FOMC会议讨论稳定币发展及对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认为《稳定币法案》通过后稳定币使用可能增长 [1] 券商行业 - 上市券商经纪及两融业务受政策推动,市场成交高增,两融余额维持高位 [2] - 投行业务再融资规模高增,IPO整体有所恢复 [2] - 券商板块下半年投资机遇凸显,因半年度业绩预告良好、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及流动性宽松 [2] - 权益市场稳步向上,交易额、两融余额、权益产品发行规模持续提升,券商估值修复 [2] - 板块内部修复节奏分化,H股先于A股,业绩增长稳健的券商表现更好 [2] - 当前权益资产收益率稳步向上,中央对资本市场定调积极,居民资金循序渐进入市 [2]
数字货币板块领涨,金融科技ETF、金融科技ETF华夏年内涨超36%
格隆汇APP· 2025-08-21 05:57
板块表现 - A股稳定币、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金融科技板块领涨,Wind热门概念指数中稳定币涨4.13%、数字货币涨3.74%、跨境支付涨3.07%、金融科技涨2.78% [1][2] - 金融科技ETF表现突出,金融科技ETF(159851)年初至今涨36.46%,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涨37.21%,金融科技ETF(516860)涨36.05% [2][3] - 金融科技ETF涵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移动支付等细分领域,权重股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恒生电子、润和软件等行业龙头 [3] 市场资金动向 - 两融资金规模显著增长,8月18日两融余额单日增长395亿元,突破2.1万亿元,为10年来首次 [4] - 8月20日两融余额达21475.69亿元,实现八连增 [5] - 居民储蓄搬家现象明显,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居民存款余额与A股市值比值1.7,显示增量资金入市潜力 [5] 金融IT行业分析 - 金融IT板块在牛市初期弹性最大,历史数据显示其涨幅领先且估值扩张贡献显著 [5] - 金融IT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C端非银IT直接受益于个人投资者入市,B端非银IT间接受益于券商业务升级 [6] - 2015年牛市金融科技板块最高涨幅接近450%,驱动因素包括互联网金融渗透、金融机构IT投入增加及资本市场改革 [6] - 当前AI技术(如大语言模型)有望推动金融IT新一轮增长,金融科技C端公司预计25Q2收入同比增速超50% [7] - 同花顺、指南针等公司持续布局AI应用,麦高证券两融业务有望年内开展,金融科技B端公司后续或受益 [7]
众安在线车险转向独立运营,ZA Bank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5:17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达166.61亿元,同比增长9.3% [1] - 综合成本率95.6%,同比改善2.3个百分点,承保利润增长108.9% [1] - 归母净利润6.68亿元,数字银行业务历史性扭亏为盈 [1] 车险业务转型 - 汽车生态总保费14.78亿元,同比增长34.2%,其中新能源车险保费增长125.4% [2] - 新能源车险占比超车险总保费18% [2] - 完成上海、浙江交强险独立经营落地,上海启动商业车险独立经营 [1][2] 线上化战略与行业趋势 - 车险互联网渗透率仅5.2%(2025年1-5月数据) [3] - 行业线上化潜力巨大,报行合一政策加速渠道变革 [3] - 未来聚焦新能源车险场景延伸服务价值 [3] 数字银行业务突破 - ZA Bank净收入4.57亿港元,同比上升82.1%,净利润超4900万港元 [4] - 投资客户资产同比增长125.3% [4] - 为超300家Web3企业及多数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提供服务 [4][6] 科技创新布局 - 众安国际5年前已布局Web3和稳定币赛道 [5] - ZA Bank提供7×24小时银行服务支持加密资产交易所及稳定币发行人 [5] - 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服务零售用户及中小企业 [6]
两市融资余额八连升,关注A500ETF易方达(159361)等产品投资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4:4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行 沪指涨至3784点创十年新高[1] - 稳定币和金融科技概念板块涨幅居前[1] - 两市融资余额合计达2.13万亿元 实现八连升并创年内新高 其中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08万亿元较前日增78.5亿元 深交所报1.04万亿元增74.7亿元[1] 产品动态 - A500ETF易方达(159361)盘中成交额超15亿元[1] - 该产品最新规模达183亿元创历史新高[1] - 产品管理费率仅为0.15%/年 属低成本投资工具[1] 指数特征 - 中证A500指数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组成[1] - 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权重较高[1] - 指数实现核心资产与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1] 市场趋势 - 融资余额连升反映市场交易持续活跃[1] - 大盘宽基产品受到市场关注[1] - 指数跟踪型产品成为布局核心资产的重要方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