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逾8100亿元研发投入 擦亮上市公司创新底色
证券日报· 2025-09-03 16:10
引擎的价值,不光看马力足不足,更要看方向准不准、耐力久不久。如今,上市公司的研发实践,正从 规模增长向质效提升跨越,在破解创新痛点中释放更深层的动能。 不过,要让研发投入真正成为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持久引擎,还需破解"重投入、轻转化"的难题。从半年 报数据看,有些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虽高,但专利转化率依然较低,大量研发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没能 变成实际生产力。 上市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相当于给产业升级筑牢了"资金底座"。过去,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回报 不确定,不少企业对研发持保守态度。但现在,上市公司愈发认识到:市场竞争拼的不是简单的规模和 成本,而是拼技术。研发投入看起来是在"花钱",实际上是在给未来的竞争力"存钱"。守住了研发,也 就守住了产业升级的主动权。 问题根源在于企业没建立起从研发到转化再到产业化的闭环机制。一方面,研发方向和市场需求脱节, 不少科研项目只停留在"技术可行",却忽略了"市场需要";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成果转化团队,难以 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这就要求企业畅通成果转化机制,让研发投入的价值真正落 地。 超8100亿元研发投入背后,是企业实打实的战略转向,不再把研发当成"可 ...
沪市半年报凸显并购红利 优质资产注入为公司业绩“增色添彩”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11:36
并购重组政策效果 -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04单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 - 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 [1] 公司并购业绩表现 - 广东松发陶瓷收购恒力重工100%股权后营业总收入66.8亿元同比上升315.49%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上升15646.55% [1] - 瀚蓝环境私有化粤丰环保后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63亿元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8.99%总资产634.3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1.40% [2] - 宁波富邦收购电工合金55%股权后触点产品销量达14.6亿颗2025年上半年电工合金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29.18%净利润2963.15万元同比增长89.52% [2] - 赛力斯集团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后2025年上半年营收624.02亿元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3] 产业整合特征 - 本轮并购重组以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为主导逻辑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 [3] - 央国企通过并购实现上下游资源整合如远达环保收购水电资产构建"环保+流域水电+新能源开发"业务架构 [4] - 科技并购保持高热度硅产业集团整合300mm大硅片资产至纯科技收购电子材料企业奥浦迈生物收购CRO企业实现产业链延伸 [5] 市场影响 - 并购重组并表效应在沪市公司半年报中得到印证多家公司通过收购优质资产实现业绩改善 [1] - 并购助力公司切入新质生产力赛道形成"补链强链延链"的产业协同效应 [5] - 优质资产注入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循环 [5]
国际顶尖投资机构,这一次为何坚定地选择昆山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32
启明创投QFLP基金落地昆山 - 启明创投在2011年上海首只QFLP基金后 2025年于江苏昆山落地第二只QFLP基金 [1] - 昆山启舜QFLP基金认缴规模2亿美元 首批2500万美元资金锁定创新医疗器械和科技设备服务与制造等前沿项目 [7] - 基金重点投向科技和医疗创新行业的早期及成长期优秀企业 促进国际资本与昆山产业深度合作 [7][9] QFLP政策与机制优势 - QFLP是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机制 允许境外资本兑换人民币投资境内股权投资基金 具有灵活结汇和投资便利优势 [4] - 昆山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 2021年开展QFLP试点 允许外资管外资、外资管内资和内资管外资三类业务模式 [11] - 政策突破传统备案限制 为QFLP基金设立开辟绿色通道 拓宽外资参与境内股权投资渠道 [11] 昆山产业基础与战略布局 - 昆山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 构建2+3+3新兴产业体系 聚焦核心产业、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领域 [8] - 2021年昆山联合启明创投设立基金投资智谱AI和银河通用等科技企业 并引进此芯科技和昆高新芯 [12] - 2020年联合古玉资本发起30亿元供应链产业基金 引进航天时代飞鹏 带动30余家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落户 [18] 昆山营商环境与服务效率 - 昆山高效的政务服务使QFLP基金在不到2个月内完成工商设立、外汇登记和银行开户等全部手续 [15] - 昆山以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著称 从1984年自费创办全国首个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 [16] - 城市注重构建研发-制造-应用闭环生态 实现从产业聚拢资本到资本助推产业的转型 [19][20]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2025年QFLP热度持续攀升 商务部及国家外汇管理局重点提及QFLP作为深化跨境投融资开放的关键工具 [5] - QFLP机制被喻为国际资本特快专列 帮助境外资本投资中国新能源和AI等朝阳产业 [4] - 昆山通过金融开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 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20]
优质资产注入“增色添彩” 沪市半年报凸显并购红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9:55
并购重组政策效果 -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04单,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 - 并购重组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其业绩增厚效应已在沪市公司半年报中得到印证 [1] 并购重组业绩增厚案例 - *ST松发完成置入恒力重工100%股权后,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66.8亿元,同比上升315.49%,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上升15646.55% [2] - 瀚蓝环境完成对粤丰环保私有化收购后,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63亿元,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8.99%,总资产达634.38亿元,比2024年末增长61.40% [3] - 宁波富邦完成对电工合金55%股权收购后,电工合金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29.18%,净利润2963.15万元,同比增长89.52%,触点产品销量达14.6亿颗 [3] - 赛力斯以81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后,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24.02亿元,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4] 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趋势 - 本轮并购重组以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为主导逻辑,正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 [5] - 央国企持续发力上下游资源整合,例如远达环保收购水电资产以构建“环保+流域水电+新能源开发”的立体业务架构 [5] - 科技并购保持高热度,公司通过并购切入新质生产力赛道,实现“补链、强链、延链”的产业协同效应 [6] - 具体案例包括沪硅产业整合硅片资产、至纯科技收购威顿晶磷、奥浦迈收购澎立生物、北自科技并购穗柯智能等 [6] 市场前景展望 - 在政策与市场自驱力共同作用下,沪市并购重组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活力 [7] - 更多优质资产的注入将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7]
地方经济增长动力从何而来?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03 09:22
新时期经济增长目标设定 - 经济步入新一轮平稳增长期 需科学分析发展环境和增长条件 向产业新增长点 需求扩容消费提质 企业效率提升要动力[4][5] - 内需成为核心驱动力 消费占GDP比重从50%升至57% 投资占比从47%降至41%[7] - 政策工具储备丰富 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能力增强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建立[7] - 法人单位数量大幅增长52.7% 企业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提供法治保障[7] -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升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京津冀协同创新 中西部和东北承接新产业能力增强[7]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7% 较"十一五"末期上升11.6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5%提升至60%[10] - 工业增加值占比降至30% 较"十一五"末期下降9.3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占比降至25%[10] - 传统消费品行业营收占比降至33.1% 高端制造业资产和营收占比分别上升至37%和39.1%[11] - 能源资源型产业资产比重降至16.6% 但营收占比稳定在19%[11] - 功能型服务业占比回落至28.5% 专业服务业占比从8.4%升至10.1% 社会服务业占比达7%[12][13] 区域发展差异与策略 - 中部地区服务业5年营收增长73% 工业增长22% 差距达51个百分点[14] - 东部 西部 东北地区服务业与工业营收增速差值分别为41 33和16个百分点[14] - 海南 福建 山东 江西 安徽 山西 广西 四川 甘肃 陕西等地服务业增长迅速[15] - 青海工业营收五年增速达84.3% 服务业增速为51.2%[15] 消费结构变化与带动效应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18]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18] - 商品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近48% 但存在地域分离问题[17] - 服务消费具有更强本地带动效应 就业收入和产出就地转化[17] 新兴消费趋势 - 年轻群体催生单身经济 宠物经济 盲盒经济等新业态[20] - 青少年偏好动漫 电竞 虚拟偶像 国潮服饰等领域消费[20] - 3亿中老年人形成银发消费市场 老年大学 老年旅游 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扩容[20] 企业创新与区域差异 - 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64.9% 5年增速56.5%[25] - 中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20.9% 5年增速77.5% 安徽湖南江西增速超80%[25] - 西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11.3% 支出增速73.2% 外部支出增速达118%[26] - 东北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仅2.9% 内外支出增速均偏低[26] - 41个工业细分行业中 前15行业研发投入占比高达86.6%[24]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带动总投资超一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3 07:29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项目约8400个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8]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达总投资15% 用能设备最高达20% [10]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每车平均补贴8万元 [10] - 中央财政对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10] - 老旧货车拆解补贴4.5万元/辆 购置国六标准新车补贴5万元/辆 [9]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达8000亿元 [10] 企业案例与成效 - 河北沧州胜达汽车运输队通过补贴实现单车更新成本节省近10万元 [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公司获6000万元补贴 支持比例达15% [9] - 鞍钢凌钢焦化公司获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降至1.1% [14] - 四川富临精工公司投入2.4亿元升级设备 生产效率提高10% 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 [16] - 山东博山华成锻压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 自动化能力显著提升 [17] 行业转型升级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 [15] - 2024年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3.6个百分点 [15]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 [17] - 福建福地新材料公司打造5G全连接工厂 所在高新区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超80% [17] 绿色低碳转型 - 国家电网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改造 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升至10% [19] - 全国累计淘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柴油货车26万余辆 [19] - 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 [19] - 新建新能源船舶和报废更新老旧船舶约9800艘 [19] - 鞍钢凌钢焦化配套建设煤气制LNG项目 年产1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14] 民生领域应用 - 2024年国补资金投入62亿元支持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 [20] - 安徽界首改造95千米配水管网 解决城乡供水稳定性问题 [21] - 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等民生设施纳入更新范畴 [20] 回收循环利用 - 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企业约3000家 从业人员约10万人 [24] - 盾构机、汽车变速箱等核心产品再制造率提升至65%以上 [24] - 新源劲吾公司实现退役光伏组件回收率达90%以上 [24] 标准体系建设 - 工信部梳理72项国家标准纳入制修订计划 已完成起草工作 [25] - 发布《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实现年节能2452万吨标准煤 [25] - 煤电技术指标体系指引设备改造 安徽华电芜湖公司机组调节负荷能力提升50% [25]
深度观察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人民日报· 2025-09-03 05:49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约8400个设备更新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1]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达总投资15% 用能设备最高达20% [3][4] - 中央财政对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新能源公交车每车平均补贴8万元 [4]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达8000亿元 [4] - 江苏"交运贷"项目累计放款67.83亿元 贴息7000余万元 [5] 企业实施案例 - 河北沧州货车车队通过国补实现单车更新节省近10万元 累计更新5辆货车 [3] - 美的制冷设备公司获得6000万元补贴 支持比例达15% [3] - 鞍钢凌钢焦化公司获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从2.6%降至1.1% [8] - 绵阳富临精工投入2.4亿元升级130多台设备 生产效率提高10% 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 [10] - 博山华成锻压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设备 [10]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 [9] - 2024年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9]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 [10] - 福地新材料公司打造5G全连接工厂 所在高新区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超80% [10] 绿色低碳转型 - 国家电网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提升改造 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升至10% [13] - 全国累计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柴油货车26万余辆 [13] - 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 [13] - 支持新建新能源船舶和报废更新老旧船舶约9800艘 [13] - 淘汰更新铁路内燃机车450余辆 [13] 民生领域应用 - 2024年国补资金投入62亿元支持更新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 [14] - 截至2025年2月全国已开工更新电梯3.6万部 [14] - 安徽界首完成95千米配水管网升级改造 [15] 配套体系建设 - 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企业约3000家 从业人员约10万人 [17] - 盾构机、汽车变速箱等核心产品再制造率提升至65%以上 [17] - 新源劲吾公司光伏组件回收率达90%以上 [17] - 工业领域72项国家标准完成制修订 34项能耗强制性标准实现年节能2452万吨标准煤 [18] - 华电芜湖发电公司机组改造后调节负荷变化能力提升50% [18]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产生了哪些成效?
国际金融报· 2025-09-03 05:36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10]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总投资的15% 用能设备最高可达20%[13] - 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13] 企业案例与成效 - 河北沧州胜达汽车运输队通过国补政策 单车更新节省近10万元 其中旧车拆解补贴4.5万元 新车购置补贴5万元[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获得设备更新补贴6000万元 支持比例达15% 同时享受研发设备加计扣除政策[12] - 鞍钢集团凌钢焦化分公司焦炉改造项目投资30.2亿元 获得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从2.6%降至1.1%[17] 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 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3.6个百分点[18] - 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20] - 国家电网累计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提升改造 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升至10%[22] 民生领域应用 - 2024年国补资金投入62亿元 支持各地更新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23] - 安徽界首市开展95千米配水管网升级改造 解决城乡供水管网老化及水压不足问题[24] 回收循环与标准建设 - 中国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企业约3000家 从业人员约10万人 核心产品再制造率提升至65%以上[27] - 工业和信息化部完成7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 用能领域发布34项能耗限额和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 实现年节能2452万吨标准煤[28]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深度观察)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4:44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10]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总投资的15% 用能设备最高可达20% [13] - 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13]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 [13]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总额度达8000亿元 [13] 企业案例与成效 - 河北沧州胜达汽车运输队通过旧车拆解补贴4.5万元和新车购置补贴5万元 合计节省近10万元 [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获得6000万元补贴 支持比例达15% [12] - 鞍钢集团凌钢焦化分公司焦炉改造项目投资30.2亿元 获得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从2.6%降至1.1% [17] - 四川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投入2.4亿元更新设备 生产效率提高10% 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 [19] - 山东博山华成锻压有限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设备 自动化制造能力显著提升 [20] 行业数据与影响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 [18] - 2024年1至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6个百分点 [18] - 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 [20] - 国家电网累计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提升改造 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升至10% [22] - 全国累计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26万余辆 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 [22] 民生领域应用 - 2024年国补资金投入62亿元支持各地对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 [23] - 供水 供热 供气 污水处理 环卫等民生领域被纳入设备更新范畴 [23] - 安徽界首对95千米配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 解决管网老化与水压不足问题 [24] 配套产业与标准 - 中国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增至近2000亿元 企业约3000家 从业人员约10万人 [27] - 盾构机 汽车变速箱等核心产品再制造率提升至65%以上 [27] - 工业和信息化部梳理72项国家标准纳入制修订计划 已完成标准起草和制修订工作 [28] - 发布《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实现年节能收益2452万吨标准煤 [28]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带动总投资超一万亿元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人民日报· 2025-09-02 23:42
政策支持力度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覆盖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1] -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达总投资15% 用能设备最高支持20% [3][4] - 中央财政对设备更新相关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 新能源公交车每车平均补贴8万元 [4]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达8000亿元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4] 企业实践案例 - 河北沧州货车车队通过国补实现单车更新节省近10万元 包含旧车拆解补贴4.5万元和新车购置补贴5万元 [3] - 广东美的制冷获6000万元补贴 支持比例达15% 同时享受研发设备加计扣除政策 [3] - 江苏省港口集团通过"交运贷"获得6.94亿元贷款 享受贴息270.3万元 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5] - 鞍钢凌钢焦化公司获1.8亿元补助资金 贷款贴息后利率从2.6%降至1.1% [8]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 -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 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9] - 富临精工通过2.4亿元设备更新实现生产效率提升10% 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 [10] - 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 [10] - 博山华成锻压投入5000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 福地新材料打造5G全连接工厂 [10] 绿色低碳转型 - 国家电网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改造 2级能效及以上占比提升至10% [13] - 全国淘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柴油货车26万余辆 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6.85万辆(套) [13] - 凌钢焦化配套建设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项目 年转化1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8] - 新源劲吾实现光伏组件回收率达90%以上 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17] 民生领域应用 - 住建部投入62亿元国补资金支持更新4.1万部住宅电梯 惠及居民近170万户 [14] - 安徽界首完成95千米配水管网改造 解决城乡供水稳定性问题 [15] - 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等民生设施被纳入设备更新范畴 [14] 标准与技术创新 - 工信部完成7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 编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18] - 发布34项能耗限额和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 实现年节能2452万吨标准煤 [18] - 华电芜湖发电机组经智能改造后调节负荷能力提升5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