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搜索文档
Welcome to Earnings Island: NKE, FDX, MU
ZACKS· 2025-03-20 23:30
市场表现 - 今日开盘市场从盘中低点反弹,但午盘后未能维持涨势 道指盘中最高涨286点,最终收跌11点,跌幅0.027% 标普500指数跌12点,跌幅0.22% 纳斯达克指数跌59点,跌幅0.33% 小盘股罗素2000指数跌13点,跌幅0.65% [1] 房地产与经济指标 - 2月成屋销售连续4个月超400万套,经季节性调整的年化单位达426万套,超过395万套的预期和上月的408万套 平均中位价格同比上涨3.8%,至39.84万美元 [2] - 2月美国领先经济指标(LEI)从上个季度的+0.2%降至 -0.3%,低于 -0.2%的预期 过去六个月LEI为 -1.0%,较前六个月的 -2.1%有所改善 新制造业订单下降,消费者信心不稳定 2025年GDP预计为 +2.0% [3] 企业财报 - 达登餐厅(DRI)在今日开盘前公布财报 本季度财报季之间有一批公司公布财报,Zacks研究总监认为这是非正式的第一季度财报季开端 [4] - 耐克(NKE)第三财季每股收益54美分,远超Zacks共识的28美分 营收112.7亿美元,超过预期的111.1亿美元 利润率为41.5%,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公司正在进行市场重置,本季度批发数据良好 股价在盘后上涨4% [5][6] - 联邦快递(FDX)第三财季每股收益4.51美元,低于Zacks共识的4.65美元 营收22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18.9亿美元 全年每股收益预计在18.00 - 18.60美元之间,低于此前预期的19.27美元 股价盘后下跌4% [7] - 美光科技(MU)第二财季每股收益1.56美元,营收80.5亿美元,均超预期 公司预计第三财季营收达88亿美元,全年营收预计达379亿美元 [8]
商用车系列:2024年中国商用车企业竞争格局判断报告:尾部企业淘汰赛加速
头豹研究院· 2025-03-17 1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主要发达国家重卡市场已全面进入成熟期,中国重卡市场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市场增速将逐步放缓并趋于理性,结构从增量驱动转向存量更新,对政策因素敏感度降低,行业竞争更激烈 [3] 各部分总结 美国重卡市场周期性 - 长周期视角下美国经济增长逐渐乏力,重卡保有量随实际GDP增长,在全球性事件影响下阶段性透支,中重卡销量中枢近三轮周期有所提升,年销量数据波动趋缓 [4] - 美国经济长周期增长放缓,GDP年复合增长率从1970 - 2002年的8.0%降至2008 - 2020年的3.1%,重卡保有量总体随GDP增长,但受全球事件影响出现阶段性下滑 [7] - 1970年至2021年美国重型卡车EPA排放法规经历11次升级,市场成熟度高,国标切换对销量影响较弱,经济周期对中重卡销量影响更明显 [8] 德国、日本重卡市场周期性 - 德日两国重卡市场呈现典型成熟市场特征,经济进入瓶颈期,市场结构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替,以8 - 10年设备更新周期为主导,销量中枢要么下移要么难破历史高点 [5] - 德日重卡市场发展轨迹相似,从高速增长期到货运需求下滑期,最终进入成熟稳定期,表现为销量中枢下移、更新需求主导 [12] - 德国中重卡报废周期常态应在8 - 10年区间,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显著抬升;德国和日本公路货运周转量与重卡销量变化趋势相关 [13] 中国重卡市场周期性 - 中国重卡保有量与经济发展正相关,近年GDP增速回落使重卡保有量阶段性过剩,未来市场将向成熟市场靠拢,对标准切换敏感度降低,竞争更激烈,尾部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6] - 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仍保有5%以上中高增速,重卡保有量总体随GDP增长,但近两年出现阶段性过剩 [17] 中国重卡市场价格战 - 重卡价格战通常伴随行业阶段性景气度下滑或国标切换,2024年上半年市场“以价换量”现象明显,燃油、纯电重卡单价降幅大 [20] - 行业下行与标准切换引发降价潮,2015年和2021年均出现降价情况,2024年上半年重卡企业进一步降价,燃油和电动车型优惠幅度显著 [22] 尾部重卡企业对比 - 从2023年底累计销量看,徐工E700以3110辆领先,其次是北奔V3的638辆和大运E8的586辆,汉马科技在醇氢动力系统技术上不断突破 [25] - 江淮以101.7万辆产能领跑五大重卡企业,大运、徐工、北奔、华菱产能分别为25.3万、6万、5.6万、3万辆;各企业均建立了2 - 8小时全国服务网络 [25]
欧元区3月投资者信心指数大幅回升——海外周报第82期
一瑜中的· 2025-03-16 14:40
核心观点 - 美国2月PPI环比低于预期,2月CPI通胀超预期回落,1月JOLTs职位空缺数回升[2][4] - 欧元区3月投资者信心指数大幅回升,德国1月出口明显下滑[2][4] - 日本2024年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小幅下修[2][4] 重要数据回顾 - 美国2月PPI同比升3.2%,环比持平,核心PPI同比升3.4%,环比下滑0.1%[9] - 美国2月CPI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0.2%,核心CPI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2%[9] - 美国1月JOLTs职位空缺数为774万人,高于预期的760万人[9] - 欧元区3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2.9,大幅高于预期的-8.4[10] - 德国1月出口环比下降2.5%,工业产出环比增长2%[10] - 日本2024年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增长2.2%,低于预期的2.8%[10] 周度经济活动指数 - 美国WEI指数升至2.65%,四周移动平均为2.46%[5][13] - 德国WAI指数升至0.51%,四周移动平均为0.29%[5][13] 需求 - 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同比降至5.7%,前一周为6.6%[6][14] - 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6.65%,前一周为6.63%[6][15] - 美国MBA市场综合指数升至269.3,环比前一周上涨11.2%[6][15] 就业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22.0万人,前一周为22.2万人[7][16] - 美国续请失业金人数187.0万人,前一周为189.7万人[7][16] 物价 - RJ/CRB商品价格指数302.67,较前一周跌0.1%[7][17] - 美国汽油零售价2.95美元/加仑,较前一周跌0.1%[7][17] 金融 - 美国彭博金融条件指数为0.20,一周前为0.27[8][18] - 欧元区彭博金融条件指数为1.30,一周前为1.17[8][18] - 日元兑美元掉期基差为-29.3bp,欧元兑美元掉期基差为-0.4bp[8][19] - 10年期美欧国债利差为135.6bp,一周前为144.7bp[21] - 10年期美日国债利差为272.1bp,一周前为279.7bp[21] 未来一周重要经济数据及事件 - 美国将公布3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2月零售销售同比、3月NAHB住房市场指数等数据[12] - 欧元区将公布3月ZEW经济景气指数、1月商品出口金额同比等数据[12] - 日本将公布2月贸易差额、1月核心机械订单同比等数据[12]
负增长?美国经济,突传危险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3-04 14:34
美国一季度GDP预测萎缩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将萎缩2.825%,为新冠疫情后首次负增长[1][5] - 该预测较一个月前的增长2.33%大幅下调,若成真将是2020年二季度(-7.5%)以来最差季度表现[6] - 模型调整主因包括:ISM制造业指数从50.9降至50.3,实际PCE增长预测从1.3%降至0.0%,私人固定投资增长预测从3.5%降至0.1%[7] 市场反应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道指跌0.96%,纳指跌1.19%,标普500跌1.01%[2] - 欧洲股市同步走弱:德国DAX跌近3%,法国CAC40跌近2%,英国富时100跌近1%[3] 经济数据恶化原因 - 1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至-1530亿美元(预期-1160亿),主因关税前进口抢购及黄金进口激增[7] - ISM制造业指数虽仍处扩张区间(50.3),但0.6个百分点的降幅引发模型剧烈调整[7] 模型争议与说明 - 财经博客质疑0.6%的ISM指数波动不应导致预测值跌至疫情来最低[7] - 亚特兰大联储强调该预测为模型结果,非官方立场,且会随数据更新更准确[8] 政策层面动态 - 美国商务部考虑调整GDP统计口径,拟剔除政府支出以提升透明度[10] - 财政部长称当前经济疲软系拜登政策后遗症,特朗普经济政策效果需6-12个月显现[10]
关税翻倍:政策如何对冲?(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02 14:56
核心观点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翻倍至20%可能拖累中国名义GDP约0.69个百分点,实际GDP约0.49个百分点[1] - 皮革制品、运输设备、矿产品等行业面临的对美关税将超过45%,化工、纺织、机械设备等出口比重高的行业受冲击更大[2] - 中方反制措施包括关税报复、反垄断调查和出口管制,针对美国煤炭、燃油等顺差领域及科技公司[3][4] - 若20%关税落地,财政对冲规模可能在0.62-1.33万亿元,中位数0.98万亿元,追加特别国债是可能方式[5] 关税对经济影响 - 静态测算显示20%关税拖累名义GDP增速0.69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速0.49个百分点[1] - 不同出口价格弹性下对名义GDP影响分别为-0.49%、-0.69%、-0.89%[2] - 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为14.66%,出口占名义GDP比重为18.87%[2] - 关税影响对美出口增速在-17.81%至-32.06%之间,平均-24.93%[2] 行业影响 - 皮革制品、运输设备、矿产品等行业面临累计关税超过45%[2] - 化工、纺织制品、机械设备等行业对美出口比重在10-15%之间,受冲击更大[2] - 前两年"以价换量"的制造业部门将承受沉重负担[2] 中方反制措施 - 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农业机械等加征10%关税[4] - 对谷歌、英伟达等科技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4] - 对钨、硫等25种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军事用途出口[4] - 对铬、锆等关键矿物实施出口许可限制[4] 政策对冲 - 当前经济企稳,短期内政策出手必要性不大[5] - 20%关税可能拖累GDP约0.92万亿元[5] - 财政乘数0.7-1.5倍,对冲规模0.62-1.33万亿元[5] - 年中追加特别国债是可能的对冲方式[5]
全国各省2024年GDP排名
数说者· 2025-03-02 13:25
全国GDP总量及国际对比 - 2024年全国GDP达到134.91万亿元,约18.94万亿美元,达到美国GDP总量的65%[2] 各省GDP总量排名 - 广东以14.16万亿元GDP总量位居全国首位,江苏以13.70万亿元紧随其后,两省均为GDP超10万亿元的省份[2] - 山东(9.86万亿元)和浙江(9.01万亿元)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2] - 四川(6.47万亿元)、河南(6.36万亿元)和湖北(6.00万亿元)三省GDP总量超过6万亿元[2] - 福建(5.78万亿元)、上海(5.39万亿元)、湖南(5.32万亿元)和安徽(5.06万亿元)四省GDP总量超过5万亿元[2] - 北京GDP为4.98万亿元,重庆为3.22万亿元,天津为1.80万亿元[3] - 海南(0.79万亿元)、宁夏(0.55万亿元)、青海(0.40万亿元)和西藏(0.28万亿元)四省GDP不足1万亿元[3] 各省GDP排名变化 - 安徽GDP总量(5.06万亿元)超过北京(4.98万亿元)[6] - 重庆GDP总量(3.22万亿元)超过云南(3.15万亿元)[6] - 内蒙古GDP总量(2.63万亿元)超过山西(2.55万亿元)[6] 各省GDP增速 - 西藏GDP增速最快,达到6.3%,新疆增速为6.10%[8] - 广东省增速为3.5%,江苏增速为5.8%,两省GDP总量差距缩小[8] - 山西(2.30%)和青海(2.70%)两省GDP增速低于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