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质量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银行(600036):2024年年报点评:群和风控护城河进一步彰显
国信证券· 2025-03-26 01: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转正,客群和风控护城河进一步彰显,资产质量稳健,客群优势是重要护城河且高净值客群占比持续提升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3375亿元,同比下降0.5%,归母净利润1484亿元,同比增长1.2%,四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7.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ROAE为14.49% [1] - 2024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6%,四季度单季同比增长3.0%,净息差1.98%,同比收窄17bps,四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94%,同比仅收窄10bps [1] - 2024年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14.3%,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4%,非息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4% [1] - 期末资产总额12.15万亿元,贷款总额6.89万亿元,存款总额9.20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0.2%、5.8%和11.6% [1] 资产质量 - 期末不良率0.95%,较年初持平,较9月末提升1bp,实际不良生成率0.88%,同比提升3bps,逾期率1.33%,关注率1.29%,较9月末分别下降3bps和1bp [2] - 2024年新生成不良中83%来自零售贷款,对公资产质量稳健,信用卡贷款和零售贷款(不包含信用卡)不良生成率分别为4.18%和0.64% [2] - 集团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3.15%,信用成本为0.65%,同比下降9bps,期末拨备覆盖率412%,同比下降26bps,较9月末下降20bps [2] 客群情况 - 期末零售客户2.1亿户,金葵花及以上客户523.57万户,私人银行客户16.9万户,较年初分别增长6.6%、12.8%和13.6% [2] - 期末管理零售AUM达14.9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1% [2] 投资建议 - 略调降2025 - 2027年净利润至1508/1581/169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6%/4.9%/7.0%,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值为7.8x/7.4x/6.9x,PB值为0.99x/0.91x/0.84x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9,123|337,488|343,245|361,277|386,622| |(+/-%)|-1.6%|-0.5%|1.7%|5.3%|7.0%| |净利润(百万元)|146,602|148,391|150,756|158,083|169,076| |(+/-%)|6.2%|1.2%|1.6%|4.9%|7.0%| |摊薄每股收益(元)|5.63|5.66|5.76|6.05|6.48| |总资产收益率|1.39%|1.29%|1.19%|1.15%|1.14%| |净资产收益率|16.8%|15.1%|13.8%|13.3%|13.1%| |市盈率(PE)|7.99|7.95|7.82|7.44|6.94| |股息率|4.4%|4.4%|4.7%|4.9%|5.3%| |市净率(PB)|1.21|1.08|0.99|0.91|0.84|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A - 2027E每股指标、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同比变化情况,如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为 - 1.6%、 - 0.5%、1.7%、5.3%、7.0%等 [9]
平安银行(000001)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1)
2025-03-21 09:56
分红情况 - 2024年以总股本19,405,918,19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6.08元(含税),合计派现117.99亿元,占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8.32%,占股东净利润26.51%,中期已派47.74亿元,末期拟派70.25亿元 [1] - 2024 - 2026年每年现金分配利润占可分配利润10% - 35% [1] 息差趋势 - 2024年净息差1.87%,较去年降51个基点,受市场利率下行和压降零售高风险资产影响 [1] - 2025年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幅度趋缓,公司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缓解下行 [1]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持平,生成率1.80%同比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0.71%降26.92个百分点,拨贷比2.66%降0.28个百分点 [1][2] - 非贷款资产整体风险可控 [2] 零售贷款 - 2024年末个人贷款余额17,672亿元,较上年降10.6%,抵押类占比62.8% [3] - 公司优化贷款业务结构,采取优化资产组合、升级风控、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综合经营等措施 [3] 对公贷款 - 2024年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4,425亿元,同比增35.4% [4] - 2024年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2,160亿元,同比增41.9% [4] 财富管理 - 2024年末财富客户146万户,增5.7%,私行客户30万户,增7.3%,私行AUM余额19,755亿元,增3.1% [5] - 2024年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1,185亿元,同比增50.6% [5] - 2024年末零售理财产品持仓余额7,705亿元,增3.4%,服务信托余额1,866亿元,增31.9%,服务信托客户3.45万户,增41.4% [5] - 2024年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44亿元,受银保降费影响同比下降 [5]
平安银行:点评报告:结构调整持续,资产质量指标变动不大-20250318
万联证券· 2025-03-18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 公司持续推动对公和零售业务转型 积极化解零售业务风险 重塑资产负债结构 做好量价平衡 基于业务结构调整以及整体需求偏弱等因素 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 并引入2027年盈利预测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分红情况 - 2024年全年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08元 分红率约为28.3% 其中中期每10股派现金2.46元 按3月14日收盘价测算年化股息率为5.1% [2] 资产增速与结构 - 截至2024年末 总资产同比增速3.3% 贷款同比增速 - 0.8% 金融投资同比增速14.8% 企业贷款占比达47.6% 较年初上升5.7个百分点 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速6.5% 快于总资产增速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2% 较年初下降10BP 净息差1.87% 同比下降51BP [2] 资产质量指标 - 截至2024年末 不良率1.06% 持平上年末 关注率和逾期率分别为1.93%和1.52% 较上年末上升18BP和10BP 不良贷款生成率1.8% 同比下降9BP 拨备覆盖率250.71% 零售信贷不良率为1.39% 较年初上升2BP 信用卡、消费贷和经营贷不良率较年初分别变动 - 21BP、12BP、19BP [3] 盈利预测 - 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亿元、462亿元和491亿元 调整前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亿元和494亿元 按3月14日收盘价 对应2025 - 2027年PB估值分别为0.44倍、0.41倍和0.39倍 [3] 财务数据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46,695|143,010|145,883|152,825| |增长比率(%)|-10.9|-2.5|2.0|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4,508|45,751|46,175|49,082| |增长比率(%)|-4.2|2.8|0.9|6.3| |每股收益(元)|2.29|2.36|2.38|2.53| |市盈率(倍)|5.22|5.08|5.03|4.73| |市净率(倍)|0.47|0.44|0.41|0.39|[5] 利润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息收入|93,427|85,731|86,570|91,201| |利息收入|198,381|192,362|198,548|208,874| |利息支出|-104,954|-106,631|-111,978|-117,673| |净手续费收入|24,112|25,800|26,574|27,903| |净其他非息收入|29,148|31,480|32,739|33,721| |营业收入|146,695|143,010|145,883|152,825| |业务及管理费|-40,582|-38,553|-38,938|-39,717| |拨备前利润|104,166|102,623|105,072|111,161| |资产减值损失|-49,428|-46,211|-48,067|-50,641| |所得税|-10,230|-10,662|-10,831|-11,438| |归母净利润|44,508|45,751|46,175|49,082|[10] 资产负债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贷款总额|3,374,103|3,471,952|3,649,022|3,853,367| |债券投资|1,662,486|1,778,860|1,867,803|1,923,837| |同业资产|432,061|445,023|458,374|472,125| |资产总额|5,769,270|5,945,316|6,217,118|6,580,672| |存款|3,592,313|3,743,190|3,930,350|4,162,240| |非存款付息负债|1,416,009|1,512,166|1,556,347|1,642,100| |负债总额|5,274,428|5,417,893|5,656,388|5,983,856| |所有者权益总额|494,842|527,423|560,730|596,817|[10]
平安银行(000001):点评报告:结构调整持续,资产质量指标变动不大
万联证券· 2025-03-18 09: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持续推动对公和零售业务转型,积极化解零售业务风险,重塑资产负债结构,做好量价平衡 [1][3] - 基于公司业务结构调整以及整体需求偏弱等因素,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并引入2027年盈利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亿元、462亿元和491亿元(调整前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亿元和494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保持高分红,2024年全年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08元,分红率约28.3%,其中中期每10股派现金2.46元,按3月14日收盘价测算年化股息率为5.1% [2]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速3.3%,贷款同比增速 - 0.8%,金融投资同比增速14.8%,企业贷款占比达47.6%,较年初上升5.7个百分点,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速6.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2%,较年初下降10BP,净息差1.87%,同比下降51BP [2] - 资产质量相关指标变动不大,截至2024年末,不良率1.06%持平上年末,关注率和逾期率分别为1.93%和1.52%,较上年末上升18BP和10BP,不良贷款生成率1.8%,同比下降9BP,拨备覆盖率250.71%,零售业务风险逐步出清,零售信贷不良率为1.39%,较年初上升2BP,信用卡、消费贷和经营贷不良率较年初分别变动 - 21BP、12BP、19BP [3] 财务数据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46,695|143,010|145,883|152,825| |增长比率(%)|-10.9|-2.5|2.0|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4,508|45,751|46,175|49,082| |增长比率(%)|-4.2|2.8|0.9|6.3| |每股收益(元)|2.29|2.36|2.38|2.53| |市盈率(倍)|5.22|5.08|5.03|4.73| |市净率(倍)|0.47|0.44|0.41|0.39| [5] 利润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息收入|93,427|85,731|86,570|91,201| |利息收入|198,381|192,362|198,548|208,874| |利息支出|-104,954|-106,631|-111,978|-117,673| |净手续费收入|24,112|25,800|26,574|27,903| |净其他非息收入|29,148|31,480|32,739|33,721| |营业收入|146,695|143,010|145,883|152,825| |业务及管理费|-40,582|-38,553|-38,938|-39,717| |拨备前利润|104,166|102,623|105,072|111,161| |资产减值损失|-49,428|-46,211|-48,067|-50,641| |所得税|-10,230|-10,662|-10,831|-11,438| |归母净利润|44,508|45,751|46,175|49,082| [10] 资产负债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贷款总额|3,374,103|3,471,952|3,649,022|3,853,367| |债券投资|1,662,486|1,778,860|1,867,803|1,923,837| |同业资产|432,061|445,023|458,374|472,125| |资产总额|5,769,270|5,945,316|6,217,118|6,580,672| |存款|3,592,313|3,743,190|3,930,350|4,162,240| |非存款付息负债|1,416,009|1,512,166|1,556,347|1,642,100| |负债总额|5,274,428|5,417,893|5,656,388|5,983,856| |所有者权益总额|494,842|527,423|560,730|596,817| [10]
平安银行爬“坑”!对公输血,零售止血
证券时报网· 2025-03-17 23:50
文章核心观点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转型阵痛持久且猛烈,2023年零售条线净利润大幅缩水,但管理层表示零售业务“止血”已完成,“造血”需过程,同时提炼出资产结构优化等向好趋势,还对零售、对公、保息差等业务发展路径进行说明[1][2] 谈零售 - 未来仍以零售见长、为主且带科技基因,过去18个月全面梳理零售战略,形成“新打法”共识,即仍以零售为主并调整产品和风险 [3] - 零售队伍回归以风险管控为主,管理模式由竖井化回到统一化,调整高风险产品,增强风控体系 [3] - 主管零售人事变动基于梯队和年龄结构考虑,打造中风险、中收益产品是改革核心路线,聚焦消费和小微经营领域,消费产品部分分行试点,小微产品内部测试 [4] - 预计2025年零售不良生成进一步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四季度末零售不良贷款率环比降4个BP,风险管控效果显现 [4][5][6] 谈对公 - 战略改革深水区对公及时撑起零售,2024年末个人贷款余额降10.6%,企业贷款余额增12.4%,对公客户总数增13%,四大产业贷款新发放增35.4% [7] - 2024年重点投向优质企业,2025年有信心维持良好对公投放,延续加强中长期、项目、科技贷款投放等三大重点,做好量、价、险 [8] 谈保息差 - 2024年净息差1.87%,比上一年减少51个基点,利息净收入降20.8%,随着结构调整因素消化,息差大幅下行将告一段落 [9] - 要从压降负债成本等多维度提升效益,零售负债端退出高成本行列,人力成本管控做科技替代工作 [9] - 希望息差稳定在1.7%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3 - 0.4个百分点 [10]
中国银行业:美国市场反馈 -对中国的态度更积极,仓位适度增加
2025-03-17 06: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中国银行业 - **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态度 - **观点**: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情绪转暖,但长期投资基金仍持谨慎态度,宏观基金更活跃,部分私人银行投资者资金流入中国股市 [2] - **论据**:上周美国营销行程中会见约30家机构,虽仍低配中国,但对中国市场尤其是AI/科技/互联网板块情绪转暖;认为本轮中国股市反弹比2024年9月更坚实,因DeepSeek的突破显示中国私营部门创新活力;长期投资基金因国内需求疲软、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减速等担忧,仍需时间回归中国股票;宏观基金基于宏观趋势、商品和货币交易,对中国市场更活跃;关注股息主题和中国银行业的投资者未必然增加持仓 [2] 宏观话题关注点 - **观点**:宏观话题受关注,地缘政治风险和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带来挑战,投资中国多为战术或短期交易驱动 [3] - **论据**:讨论最多的话题仍围绕宏观,如中国人大政策、经济前景和房地产低迷;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违约风险缓解讨论较少;中美地缘政治风险仍是主要不利因素,多数人预计关税压力和冲突将加剧;美国国内投资者担忧政策不可预测性影响投资决策和业务运营,部分资金从美国流向欧洲和新兴市场;投资中国仍需更多长期投资信心 [3] 银行话题关注点 - **观点**:银行话题集中在资本重组、净息差和资产质量,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股票上涨空间和H股反弹能否扩散至A股感兴趣 [4] - **论据**:投资者询问国有企业银行资本重组的原因、规模以及对相关银行每股收益和股息率的潜在影响;关注银行资产质量,包括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制造业和产能过剩问题;在低利率环境下,质疑净息差趋势、存款利率下调能否缓冲资产收益率下降以及债券收益率能降至多低;还询问社会融资总量和信贷增长情况 [4] 对中国银行业的看法 - **观点**:仍看好中国银行业,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和经济复苏挑战将使高股息银行股在2025年下半年或全年表现出色 [5] - **论据**: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是被询问最多且美国投资者持有最多的两只银行股;招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股息支付率高,专注消费、零售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可能受益于潜在经济改善;大型国有企业银行预计将很快获得政府注资;尽管近期中国银行业表现逊于中国市场,但仍看好CCB - H、ICBC - H、CITIC - H、CQRCB - H和BOJS等 [5][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方法和风险**:H股中国银行业价格目标基于三阶段股息贴现模型得出,A股中国银行业价格目标基于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估值方法得出;中国银行业主要风险包括资产质量恶化、资本充足率和再融资稀释风险以及利率下行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压力 [12] - **评级定义**:12个月评级分为买入(预期股票回报率高于市场回报率假设6%以上)、中性(预期股票回报率在市场回报率假设的 - 6%至6%之间)、卖出(预期股票回报率低于市场回报率假设6%以上);短期评级分为买入(预计股票价格在评级分配后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上涨)、卖出(预计股票价格在评级分配后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下跌) [17] - **公司披露信息**:列出多家银行的12个月评级、价格和价格日期等信息,并标注了UBS与这些公司的相关业务关系,如市场做市、持有股份、提供非投资银行证券相关服务等 [26] - **全球各地区分发说明**:详细说明了该报告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发情况、适用对象、监管要求以及相关风险提示等内容 [55][56][80][81][82][83]
平安银行(000001):2024年报:调结构显效,营收降幅收窄,资产质量夯实
中泰证券· 2025-03-16 1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2024年营收同比降10.9%、净利润同比降4.2%,营收降幅收窄源于非息收入贡献,利息收入负增幅度略扩大,四季度拨备计提力度明显加强;4Q24单季净利息收入环比降10.9%,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行较快;资产负债调结构延续,零售贷款收缩幅度缓和;净非息收入手续费降幅趋缓、其他非息高增;资产质量调结构显效,零售不良率开始改善;公司在经济低谷期修炼内功,预计25年能看到做实资产质量红利释放,背靠集团有业务拓展优势,中长期有望转型为优质银行 [5][9][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营收与净利润情况 - 2024年营收同比-10.9%(1~3Q24为-12.6%),净利润同比-4.2%(1Q24为+0.2%),营收负增幅度放缓源于非息收入贡献,利息收入负增幅度略扩大,净利息收入同比-20.8%(1~3Q24同比-20.6%),息差收窄幅度缓和但规模扩张速度放缓,净非利息收入同比+14%,手续费全年同比-18.1%(1~3Q24为-18.5%),其他非息收入全年同比+68.7%(1~3Q24为+52.6%),四季度拨备计提力度明显加强 [5][9] - 2023~2024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5%/ -14.0%/ -13.0%/ -12.6%/ -10.9%、-9.1%/ -15.0%/ -14.3%/ -13.7%/ -10.8%、2.1%/ 2.3%/ 1.9%/ 0.2%/ -4.2% [9] - 2024年其他非息对业绩正向贡献9.4个点,拨备释放拉动业绩增长5.7个点,规模增长、净手续费、税收、成本也是正向因子,净息差为负向因子;息差、手续费、其他非息、成本贡献边际改善,规模、拨备、税收贡献边际减弱 [8] 单季净利息收入情况 - 4Q24单季净利息收入环比-10.9%,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下降17bp至1.70%,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行25bp至3.66%,负债成本环比下降13bp至1.97% [12] - 资产端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25bp至3.66%,主要因贷款利率下行,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利率分别环比下行20bp/64bp,总体贷款收益率下行45bp至4.06%,债券投资和同业资产收益率分别+27bp和-24bp;贷款占比生息资产环比上升1.5个点至68.9%,个人贷款占比提升0.3个点至36.2%,对公贷款占比提高0.8个点至29.1% [14] - 负债端计息负债付息率环比下降13bp至1.97%,主要因存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下行12bp至1.91%,对公存款付息率下降12bp至1.84%,个人存款付息率下降12bp至2.03%;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上升0.6个点至73.4%,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上升0.9个点,个人活期存款占比提升0.3个点,同业业务占比下降 [14][15] 资产负债情况 - 资产端对公贷款增长良好,零售贷款降幅收窄,带动贷款占比回升;贷款、债券投资、同业业务分别占生息资产比重68.9%、18.9%和7.8%,占比较3Q24变动+1.5、-1.7和+0.3pcts;4Q24单季新增贷款-91.68亿元,其中对公贷款(含票据)增长110.11亿元,零售贷款减少201.79亿元,对公贷款中制造业和基建是增长主要来源,零售贷款中按揭贷款增长和信用卡占比收缩明显 [18] - 负债端存款占比继续提升,活期存款增长良好;存款、发债和同业负债分别占计息负债比重73.4%、13.2%和13.3%,占比较3Q24变动+0.6、+0.9和-1.7pcts;企业活期存款增长改善,个人活期存款保持良好增长,整体活期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23.6% [22] 净非息收入情况 - 净非息收入同比增14.0%(VS 1~3Q24同比+7.6%),净手续费收入同比-18.1%(VS 1~3Q24同比-18.5%),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68.8%(VS 1~3Q24同比+52.6%),1H24净非息、净手续费和净其他非息收入分别占比营收36.3%、16.4%和19.9% [24] 资产质量情况 - 零售不良率开始改善,总对公不良率0.79%,环比上升5bp,零售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4BP至1.39%,按揭、信用卡和经营贷不良率均有改善 [28] - 全年累计不良生成1.85%、较前三季度下降2bp,不良率1.06%,环比持平,关注类占比1.93%,环比下降4bp [29] - 逾期率1.52%,环比下降2bp,逾期占比不良为143.48%,环比下降1.7个点 [29] - 拨备覆盖率250.71%,环比小幅下降0.48个百分点,拨贷比2.66%,环比下降1bp [29] 其他情况 - 前十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0.54个点至3.85%、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减持0.1个点至0.86%、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减持0.03个点至0.60%、嘉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减持0.01个点至0.38% [30] 投资建议 - 公司2025E、2026E、2027E PB 0.51X/ 0.47X/ 0.44X,预计25年能看到做实资产质量红利释放,背靠集团有业务拓展优势,中长期有望转型为优质银行,建议投资者关注转型力度;根据2024年报数据,调整2025/ 2026预测净利润至447/ 462亿元,前值为487/ 499亿元,增加2027年净利润预测值为480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32]
平安银行:零售不良额率双降,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20250317
国盛证券· 2025-03-16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受息差下行、信贷结构调整、手续费下降影响营收端承压 但公司主动风险管理 加大不良核销及回收力度 资产质量平稳 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公司当前股息率为5.11% 2025年对应的PB仅为0.51x 估值具备吸引力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 - 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9%、-4.2% 较前三季度降幅分别收窄1.6pc、下降4.4pc 营收降幅收窄源于非息收入支撑 [2] - 利息净收入24A同比增速为-20.8% 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 净息差为1.87% 较前三季度降6bps 息差同比降幅收敛得益于负债端成本改善 [2] - 资产端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3.97%、4.54% 分别降10bps、16bps 企业、个人贷款分别环比降8bps、22bps 零售贷款占比环比降0.1pc 贷款收益率环比下降 [2] - 负债端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为2.14%、2.07% 分别降6bps、6bps 企业、个人存款分别降5bps、6bps 存款成本改善力度逐季加大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A同比增速为-18.1% 较前三季度降幅收敛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降18.3%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速为-33.6% 较前三季度降幅收窄5.5pc [3] - 其他非息收入24A同比增速为68.8% 较前三季度增速提升16.2pc 全年投资收益246亿元 同比增53.3% 源于债券投资业务收入较好 [3] 资产质量 - 24Q4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1.06%、1.93% 较上季度持平、降4bps 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250.7%、2.66% 较上季度降0.5pc、1bp [4] - 企业贷款不良率0.79% 较24Q3提升5bps 对公不良贷款余额增加7亿元 源于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环比提升45bps 不良余额增加10亿元 [4] - 个人贷款不良率1.39% 较24Q3下降4bps 2024年内首次环比下降 个人不良贷款余额下降10亿元 除消费贷外其他个人贷款不良额率双降 [4] - 24A不良生成率为1.86% 较23A下降6bps 核销转出规模811亿元 收回已核销贷款179亿元 [4] 资产负债 - 24Q4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5.8万亿元、3.4万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26%、下降0.98% 较24Q3下降0.9pc、降幅收窄0.3pc [9] - 24Q4单季度贷款净减少92亿元 企业、个人贷款分别净减少7亿元、202亿元 信用卡、经营贷分别减少181亿元、134亿元 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36亿元 [9] - 2024年末高风险贷款显著下降 抵押类贷款占比较2021年末提升13.6pc至62.8% 消费贷及经营贷中78%的贷款有抵押物 [9] - 24Q4表内对公房地产业务敞口2733亿元 较上季度末减少8亿元 开发贷、经营性物业贷等减少 其他房地产相关自营投资余额增加 [10] - 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敞口759亿元 较上季度末下降8亿元 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下降 其他基本持平 [10] - 24Q4末存款总额为3.5万亿元 同比增长3.88% 较24Q3提升1.3pc 单季度存款净增加310亿元 由定期存款贡献247亿元 [10] 业务 - 零售方面 24Q4零售客户达1.26亿户 同比增长0.1% AUM同比增长4.0%至4.19万亿 私行客户数同比增长7.3%至9.68万户 私行AUM同比增长3.1%至1.98万亿 [11] - 对公方面 代发及批量业务对存款带动作用增强 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存款余额3555亿元 对个人存款贡献度达27.6% 贡献度提升 [11]
平安银行:零售不良额率双降,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20250316
国盛证券· 2025-03-16 02: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受息差下行、信贷结构调整、手续费下降影响营收端承压,但公司主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核销及回收力度,资产质量平稳,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当前股息率为 5.11%,2025 年对应的 PB 仅为 0.51x,估值有吸引力 [11] 报告各部分总结 业绩 - 2024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0.9%、-4.2%,较前三季度降幅分别收窄 1.6pc、下降 4.4pc,营收降幅收窄源于非息收入支撑 [2] - 利息净收入 24A 同比增速 -20.8%,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净息差 1.87%,较前三季度降 6bps,息差同比降幅收敛得益于负债端成本改善;资产端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降 10bps、16bps,零售贷款占比环比降 0.1pc;负债端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降 6bps、6bps,存款成本改善力度逐季加大 [2][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4A 同比增速 -18.1%,较前三季度降幅收敛,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降 18.3%,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速 -33.6%,较前三季度降幅收窄 5.5pc [3] - 其他非息收入 24A 同比增速 68.8%,较前三季度提升 16.2pc,全年投资收益 246 亿元,同比增 53.3%,源于债券投资业务收入较好 [3] 资产质量 - 24Q4 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 1.06%、1.93%,较上季度持平、降 4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 250.7%、2.66%,较上季度降 0.5pc、1bp [4] - 企业贷款不良率 0.79%,较 24Q3 升 5bps,对公不良贷款余额增 7 亿元,源于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环比升 45bps 至 1.79%,不良余额增 10 亿元 [4] - 个人贷款不良率 1.39%,较 24Q3 降 4bps,2024 年内首次环比下降,个人不良贷款余额降 10 亿元,除消费贷外其他个人贷款不良额率双降 [4] - 24A 不良生成率 1.86%,较 23A 降 6bps,核销转出规模 811 亿元,收回已核销贷款 179 亿元 [4] 资产负债 - 资产:24Q4 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 5.8 万亿元、3.4 万亿元,同比增 3.26%、降 0.98%,较 24Q3 降 0.9pc、降幅收窄 0.3pc;单季度贷款净减 92 亿元,企业、个人贷款分别净减 7 亿元、202 亿元,信用卡、经营贷分别减少 181 亿元、134 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增加 136 亿元;2024 年末高风险贷款显著下降,抵押类贷款占比较 2021 年末提升 13.6pc 至 62.8% [9] - 房地产业务:24Q4 表内对公房地产业务敞口 2733 亿元,较上季度末减 8 亿元,开发贷、经营性物业贷等减少,其他房地产相关自营投资余额增加;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敞口 759 亿元,较上季度末降 8 亿元 [10] - 负债:24Q4 末存款总额 3.5 万亿元,同比增 3.88%,较 24Q3 提升 1.3pc;单季度存款净增 310 亿元,由定期存款贡献 247 亿元 [10] 业务 - 零售:24Q4 零售客户达 1.26 亿户,同比增 0.1%,AUM 同比增 4.0%至 4.19 万亿,私行客户数同比增 7.3%至 9.68 万户,私行 AUM 同比增 3.1%至 1.98 万亿 [11] - 对公:代发及批量业务对存款带动作用增强,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存款余额 3555 亿元,对个人存款贡献度达 27.6%,贡献度提升 [11]
广发银行董事长辞任!第二大股东继续拥有董事会席位
券商中国· 2025-03-12 14:58
也就是说,田明明当选董事属正常补位,广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继续有代表加入董事会。 广发银行官网一条低调的公告,宣告了该行董事长白涛的辞任。据该行公告,该行董事会是3月10日收到辞任函,白涛因工 作变动辞去董事长、董事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白涛此前任广发银行董事、董事长的同时还担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4年9月30 日,白涛已辞任中国人寿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职务。 事实上就在3月4日,广发银行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才在广州召开。会议由第十届董事会召集,当日已由副董事长王凯 主持会议。此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聘请外部审计机构、选举田明明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选举李德峰为第十届董事会独董 等在内的五份议案。 公开资料显示,田明明现任中信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而中信信托,正是广发银行持股14.13%的第二大股东。 目前广发银行官网董事会构成显示,该行有八名董事,其中两名候任,除了田明明,还有该行党委委员、广银理财有限责任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兵。查看剩余董事背景,分别来自中国人寿、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江西省交通投资、广州城投 集团等股东。 责编:刘艺文 校对:陶谦 百万用户都在看 突然,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