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海格通信(002465):受行业需求调整影响业绩短期承压,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
东方证券· 2025-08-12 14: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5.60元(当前股价13.72元)[4] - 基于26年60倍PE估值(可比公司平均PE为60倍)[2][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2.29亿元(同比-13.97%),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98.72%)[1] - 2025E-2027E营收预测:62.80/77.93/84.86亿元(同比+27.7%/+24.1%/+8.9%)[3]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3.33/6.48/7.44亿元(同比+526.4%/+94.7%/+14.8%)[3] - 毛利率企稳回升:2025E-2027E分别为28.7%/30.1%/30.7%[3] 业务动态 传统业务 - 无线通信业务2025H1营收6.90亿元(同比-5.73%),但新产品在空/海/民用领域突破[8] - 军用通信需求短期承压,长期受益于陆海空军通信一体化建设[8] 新兴业务布局 - **AI军事化**:中标军用机器人产品研制[8] - **卫星互联网**:多款终端中标,推进手机/汽车终端应用[8] - **低空经济**:发布"天枢"无人机运营平台,对接多地政府项目[8] - **无人机**:子公司西安驰达研制"九天"重型无人机(最大载重6吨)填补市场空白[8] 行业定位 - 国防信息化领军企业,覆盖军用通信+北斗+卫星+无人机全产业链[7] - 军民协同发展:军品聚焦新质生产力(无人系统/通信),民品拓展北斗/低空经济场景[8] 市场表现 - 近12个月绝对收益+45.87%,跑赢沪深300指数21.28个百分点[5] - 当前市盈率105.4倍(2025E),显著高于调整后可比公司平均83倍[3][10]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5/26年EPS至0.13/0.26元(原值0.36/0.45元),新增27年EPS 0.30元[2] - 2025E营业利润3.20亿元(同比+3950.4%),ROE回升至2.7%[3]
恒基达鑫(002492.SZ):拟参设杭州国科基金
格隆汇APP· 2025-08-12 12:44
公司投资计划 - 恒基达鑫拟与国科龙晖等合伙人设立杭州国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基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 公司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 占认缴出资额不超过50% [1] 基金投资方向 - 基金主要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聚焦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产业等硬科技赛道 [1]
恒基达鑫:拟参设杭州国科基金
格隆汇· 2025-08-12 12:24
公司投资计划 - 恒基达鑫拟与国科龙晖等合伙人设立杭州国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基金规模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1] - 公司以自筹资金出资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占合伙企业认缴出资额不超过50%[1] 基金投资方向 - 基金主要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聚焦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产业等硬科技赛道[1]
中国联通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63.49亿元,同比增长5.1%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1:22
财务业绩 - 公司实现营收2002.02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49亿元 同比增长5.1% [1] - 扣非净利润55.8亿元 同比增长10.3% [1] - 基本每股收益0.203元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112元(含税) [1] 业务收入结构 - 联网通信收入达到1319亿元 [1] - 算网数智收入达到454亿元 占比提升到26% [1] - 国际业务收入达到68亿元 同比增长11%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提升到86% [1] 用户规模表现 - 联接用户规模突破12亿 [1] - 移动和宽带用户净增超过1100万 创近年同期新高 总量达到4.8亿 [1] - 物联网连接数净增超过6000万 总量达到6.9亿 [1] - 车联网连接数达8600万 主导优势继续巩固 [1]
广电计量(002967):持续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
长城证券· 2025-08-12 10:4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加速布局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航空装备、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赛道,通过定增及并购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打造新业绩增长点 [1][2][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500万元-1亿元,同比增长19.20%-25.48%,扣非净利润增速21.13%-28.70%,受益于科技创新类业务订单增长及精细化管理 [8]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亿元,投向卫星互联网、航空装备、人工智能芯片等国家新质生产力代表性产业,发行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日均价的80% [1] - 收购北京金源动力55%股权填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资质缺口,预计2025年标的公司营收超1亿元、净利润超1200万元 [2] 财务数据 增长能力 - 2023-2027年营业收入CAGR为11.6%,从28.89亿元增至45.17亿元;归母净利润CAGR达29.7%,从1.99亿元增至5.63亿元 [1][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6.6%至3.52亿元,2025-2027年增速维持在16%-18% [1][9]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从2023年42.3%提升至2027年47.8%,净利率从7.1%提升至12.8% [9] - ROE从2023年5.6%持续提升至2027年12.5% [1][9] 估值指标 - 2025年PE为24.6倍,2027年降至17.9倍;PB从2024年3.0倍回落至2027年2.2倍 [1][9] 战略布局 - 发布市值管理制度优化战略,明确通过业绩增长驱动市值提升 [3] - 形成"软件测评+网络安全+等保测评+数据管理+AI人机工效评测"全链能力,满足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刚性需求 [2] - 募投项目聚焦国家科技自立方向,包括卫星互联网终端检测、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等 [1] 市场表现 - 总市值110亿元,流通市值99.91亿元,近3月日均成交额1.14亿元 [4] - 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股价累计涨幅达87%,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6]
稳经济持续发力 多地布局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加大新基建投资和新兴产业投资已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目前,各地都在布置落实全国稳住经济 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从出台的稳经济措施来看,多地提出了布局新基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要发挥扩大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无论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还是加大产业投资,确 保投资有效而不形成浪费,就需要着力投向具有发展前景和增长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或新兴产业领域。 从而为后续发展增加新动力,并在优化供给结构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强链补链的需要。"中国国际 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6月2日,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提出了45条举措。其中 提出着力扩大重点领域投资。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朝阳、海淀等超级算力中心项目建设,开工 建设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加快一体化皮基站系统建设部 署。近日,河北省提出,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方向,超前谋划一批网络型、数字型、城市、农 业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精准对接国家扩大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及早做好新型基础设 施、新能源等新增领域专项债券项目筛选 ...
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 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水涨船高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 [1] - 深市14家医疗保健企业中12家净利润预计正增长 占比85.71% [1] - 康泰生物 贝达药业 川宁生物位列净利润增长前三 增幅上限分别为815.86% 154.43%和140.57% [1] 政策环境支持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开辟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1] - 国家持续推进医疗改革 药品集采执行至第九批 高值耗材执行至第四批 省际联盟集采稳步推进 [2] - 医保谈判规则逐步完善 政策面整体趋于温和 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 代表性企业业绩 - 川宁生物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9.9亿元 同比增长118.7%至140.57%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1.51%至121.66% [1][2] - 业绩增长主因市场需求恢复导致产品销量价格上升 绿色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 财务费用因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收益增加而下降 [2] - 贝达药业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20亿元至3.70亿元 同比增长120.05%至154.43% 扣非净利润2.60亿元至3.10亿元 同比增长759.43%至924.71% [2] - 业绩增长得益于自主研发与战略合作双轮驱动 综合管理提升效益 [2] 产业发展前景 - 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高成长"成为行业鲜明标签 [1] - 优秀企业代表持续涌现 行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1]
明起复牌!300620拟重大资产重组!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1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安捷讯100%股权 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股票将于2025年8月12日复牌 [1]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化 预计将提升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 [2] 业务协同与战略意义 - 公司与标的公司同属光通信领域 均涉及光无源器件研发生产 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 [2] - 收购有助于拓宽产品技术布局 建立规模化制造能力 完善产品矩阵 增强下游客户覆盖与交付能力 [2] - 交易将强化公司在光通信行业地位 提升经营规模与竞争优势 [2] 财务与交易进展 - 标的公司审计评估未完成 估值定价待定 初步判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停牌前股价55.07元/股 总市值137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增60%-80%至4856万-5463万元 主要因营收增长及费用管控优化 [3]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约1030万元 [3] 业绩驱动因素 - 技术创新与新产品推出带动营收大幅增长 [3] - 国内外新客户开发取得进展 [3]
片仔癀拟出资2亿元,参投高鑫润信基金;信宸资本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完成超45亿元募资丨08.04-08.10
创业邦· 2025-08-12 00:08
政府引导基金动态 - 南宁市成立50亿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发展投资基金,由南宁财金资本、朱槿资本等共同出资,聚焦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7] - 安徽设立10亿科创基金,由中湾私募管理,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基金等出资,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等领域[7] - 安徽华安建源股权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8] - 浙江战兴产业接力基金完成备案,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募资5亿元,旨在盘活存量资本并推动新兴产业升级[8] - 廊坊信慧银发经济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专注生物医药、医疗AI等老年健康相关领域[9] - 上海临床转化种子投资基金首关规模1.8亿元,优先投向创新医疗器械、细胞治疗等高成长领域[9] - 安徽拟设100亿元人保现代化产业基金,由安徽省投资集团联合险资设立,布局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9] 市场化基金进展 - 信宸资本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募资超45亿元,总管理资产达95.9亿美元,落地苏州工业园区[16] - 北京中发芯创集成电路基金规模5亿元,聚焦先进制造及前沿科技,助力区域产业升级[17] - 南昌西湖瑞盈一号基金完成备案,规模1亿元,由基石创投管理[17] - 唐山高新区战新产业发展基金规模5.01亿元,专注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17] - 马鞍山博望区特色产业基金规模10亿元,由朴棫私募管理[18] - 洛阳隆兴国晟产业基金规模3亿元,重点投向高端石化、新能源及智能制造[18] - 河北成达临空股权基金规模50亿元,由中国人寿等机构共同出资[18] 上市公司参投基金 - 片仔癀拟出资2亿元参投高鑫润信大健康基金,占20%份额,主投医疗健康领域[20] - 宝丰能源拟合计出资1.7亿元参投羚跃叁号、肆号基金,占比均超98%[20] - 宏昌科技拟出资1.5亿元参投浙创高质量基金,占29.82%份额,聚焦制造业[20] - 诺瓦星云拟出资3500万元参投西高投鲲鹏基金,占63.64%份额,专注创业股权投资[20] - 伊之密拟出资2000万元参投美智二期基金,占5.98%份额,投向新材料、AI等领域[20] - 开特股份拟出资2000万元参投安义胜晖智擎基金,占39.22%份额,布局汽车电子及机器人[21] 政策与行业指引 - 央行等七部门发文支持新型工业化,提出到2027年完善制造业金融体系,强化科技与产业链金融[22] - 北京要求未来产业资金投入比例不低于20%,鼓励政府基金加大布局并容忍投资风险[22] - 上海推动AI投融资体系建设,借助国家及市级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潜力项目[22] - 安徽发布天使母基金群运营指引,建立返投认定机制,优化子基金考核评价体系[23]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新华日报· 2025-08-11 23: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需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动能 [1] - 现代科技革命呈现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链环环相扣的特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多学科、多主体、多区域协同作战 [2] - 江苏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但在一些关键环节仍存在技术短板,根源在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创新资源未形成合力 [2] 集成全省科技力量 - 需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 [2] - 破解资源分散问题需构建"全省一盘棋"的创新治理体系,统筹全省科技规划、资源配置、政策制定,打破部门、区域、主体间的行政壁垒 [2] - 江苏已试点"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未来需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0大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需求纳入省级统筹 [2] 打造创新共同体 - 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等"国之重器",联合高校、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2] - 紫金山实验室联合东南大学、中兴通讯等单位在6G通信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未来可推广至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 [2] - 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实施"苏南—苏中—苏北"创新结对计划,鼓励共建"飞地园区",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2] 科技成果转化 -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三大瓶颈,高校院所"重论文、轻转化"的评价机制未根本改变 [3] -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承接能力不足,面对高校专利"看不懂、用不上",中试平台建设滞后导致"死亡之谷"现象突出 [3] - 需构建"激励—承接—服务"的全链条支撑体系,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将成果转化纳入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核心指标 [3] 建设中试平台 - 按"产业需求+区域布局"原则建设专业中试平台,如在无锡建设传感器中试基地,在泰州建设生物药中试车间,在常州建设电池中试线 [3] - 江苏计划新增一批省级中试平台,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建设模式 [3] - 培育转化生态,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完善金融支持链条,设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点,全球产业变革呈现数字技术驱动、绿色低碳转型、跨界融合创新三大趋势 [4] - 江苏新能源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伏组件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但需在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未来领域提前布局 [4] - 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聚焦"技术—产业—生态"协同升级,实施"揭榜挂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4][5] 产业强链与创新生态 - 推进"产业强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实施"链长+链主"双长制,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补链强链 [5] - 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但电池回收环节仍需加强,可支持相关企业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基地 [5] - 构建"创新雨林"生态培育未来产业,打造"宽容失败、鼓励试错"的创新生态,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