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万里扬:已开始启动首批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8-05 02:40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业务分为汽车零部件业务和新型储能业务两大板块 [2] - 汽车零部件业务覆盖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及新能源汽车市场 [2] - 新型储能业务涉及发电侧储能电站、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用户侧储能电站及电力交易 [2] 机器人领域进展 - 公司启动首批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项目,包含2个客户共6个产品的开发制造 [2] - 成立浙江万里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 - 已完成产品平台规划,涵盖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无刷电机及控制器等单品和关节模组 [2] - 实现各类产品的平台型号、直径、速比、控制器类型等标准化和平台化设计 [2] 汽车零部件业务拓展 - 非公路传/驱动系统产品包括工程机械电驱动系统、大马力拖拉机CVT、中大马力拖拉机动力换挡系统 [2] - 零部件外销业务涵盖齿轮、轴、壳体、铝压铸件、铸铁件和锻件等产品 [2]
上半年绿证交易翻倍;新型储能装机全球占比超40%丨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4:15
碳中和政策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 同比增长1.49倍 云南 内蒙古和四川核发数量均超1亿个 [3] - 上半年绿证交易量3.48亿个 同比增长1.18倍 其中单独交易2.42亿个 绿电交易对应1.07亿个 [3] - 绿证价格稳步回升 2025年上半年均价5元/个 6月均价达6.5元/个 较最低价增长4.4倍 [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全球占比超40% 截至2024年底建成投运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4] - 生态环境执法新规推动检查事项"应合尽合"和跨部门检查"能联尽联" 通过计划检查+线索个案机制减少企业干扰 [6] 地方动态 - 北京朝阳区创建"一微克示范街区" 三里屯太古里应用光储直柔技术 覆盖3000平方米建筑 安装100多块光伏板 光伏自用率100% 能源效率提升5%-10% [7] 企业实践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239,898.5吨 累计成交额2.025亿元 [8] - 北京绿色交易所确立"一主五专两化"发展策略 拓展五类绿色交易专业服务包括碳市场交易 企业低碳发展 绿色技术交易 ESG服务和绿色债券 [8] - 国内首座180℃高温热泵实验室在济南启动 填补超高温热泵系统研发领域空白 [9]
万里扬(002434) - 002434万里扬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4
2025-08-04 09:32
业务板块概述 - 公司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业务和新型储能业务 [1] - 汽车零部件业务覆盖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 [1] - 新型储能业务包括发电侧储能电站、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用户侧储能电站和电力交易等 [1] 汽车零部件业务 乘用车变速器 -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CVT等产品直接出口销量增长 [2] - 发展纯电动乘用车EV减速器及相关产品,推动产品销量增加 [2] 商用车变速器 - 轻卡变速器业务发展电动化产品,覆盖P2和PS混动,以及轻卡电驱桥等产品 [2] - 重卡变速器业务包括AMT自动变速器、重卡混动系统、纯电动驱动系统等产品,相关产品已配套客户车型逐步量产上市 [2] 非公路传/驱动系统 - 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驱动系统、大马力拖拉机CVT、中大马力拖拉机动力换挡系统等产品 [2] - 新产品研发、样机试验和客户开拓同步推进,相关产品已逐步量产上市 [2] 新型储能业务 - 广东省肇庆市和浙江省义乌市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已投入运营,项目装机容量分别为100MW/200MWh和一期100MW/200MWh [3] - 广东省和浙江省各有一个项目正开工建设,投运后将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的收入 [3] - 其他地区的储能项目也在积极布局 [3] 机器人零部件业务 - 成立浙江万里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4] - 已完成产品平台规划,包含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无刷电机及控制器等品类的单品和关节模组等 [4] - 启动首批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项目,包含2个客户共6个产品的开发制造 [4]
首个省级容量电价机制出台
甘肃省容量电价机制创新 - 甘肃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独立容量电价机制,提出"全容量补偿+火储同补"模式,煤电机组和电网侧新型储能暂按每年每千瓦330元执行,期限2年 [2] - 机制创新点在于对煤电固定成本实现100%补偿(原为30%),并将风电、光伏等纳入适用范围,根据容量支撑贡献给予差异化系数 [3] - 该政策旨在解决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同时保障煤电转型和储能发展 [2][3] 灵活性调节资源需求 - 甘肃新能源装机占比高,但风光发电在用电高峰时段供电能力有限,抽蓄电站建设尚未成熟,因此优先纳入煤电和电网侧新型储能 [3] - 政策推动容量电价与电能量电价解耦,明确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电价的边界,平衡市场长期稳定与短期效率 [3] - 煤电功能定位从主力电源转向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背景下需新机制保障投资回报 [3] 新型储能政策突破 - 首创"火储同补"模式,赋予新型储能(锂电、液流电池等)与煤电同等容量主体地位,执行相同330元/千瓦标准 [4] - 截至2023年6月,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近1亿千瓦(超过抽蓄),但仅靠现货市场价差和辅助服务难以覆盖成本,容量电价可提供稳定现金流 [4] - 政策通过有效容量折算系数和容量供需系数避免非理性投资,稳定行业预期 [5] 用户成本影响分析 - 容量电费按工商业用电量分摊,甘肃电网侧新型储能规模约100万千瓦(有效容量45万千瓦),分摊后用户成本增加不足0.001元/千瓦时 [6][7] - 煤电容量成本全覆盖后,电能量价格传导燃料可变成本,叠加新能源入市,甘肃电能量价格预计下降,整体用电成本无明显波动 [6] - 现货市场申报上限从0.65元/千瓦时下调至0.5元/千瓦时,进一步限制电价上涨空间 [7] 区域差异化与市场前景 - 新疆、山东等地已探索储能补偿机制,新疆等新能源高比例地区侧重放电量补偿,甘肃等顶峰保供地区更适合容量补偿 [8] - 国家层面规划过渡期采用容量补偿机制,远期建立容量市场,通过竞争发现价格反映资源稀缺性 [8] - 未来需通过有效容量折算实现发电侧、储能等资源公平竞价,对长时储能等技术可给予初期倾斜 [9][10]
宁德25H1业绩同比+33%,欣旺达递交H股上市申请书
中泰证券· 2025-08-03 09:1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锂电板块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7] - 特斯拉与LG新能源签署43亿美元磷酸铁锂电池订单,合同期限为三年[7][15] - 德福科技拟收购卢森堡CFL100%股权,铜箔年产能将提升至19.1万吨[7][17] - 锂电产业链部分公司25年1季度单位盈利环比向上,行业有望进入2-3年上行周期[7] - 欧洲主要国家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4万辆,同环比+42%/-29%,渗透率为22.0%[18][19] 储能板块 - 欣旺达递交H股上市申请书,25Q1储能系统销量3.3GWh[7][26] - 国家发改委加强新型储能调用,推动"水火风光储"等各类电源形成合力[30] - 欣旺达储能系统收入从2023年11.1亿元增至2024年18.89亿元,销量从4.6GWh增至9.6GWh[26][27] 电力设备板块 - 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32]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6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6月交易绿证6091万个[34] 光伏板块 - 本周硅料价格上升,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为44元/公斤,周环比上升2元/公斤[35] - 本周N型电池片价格上升,TOPCon182电池片均价为0.29元/W,周环比上升0.02元/W[38] - 宁夏发布136号文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存量集中式风光项目10%上网电价机制[41] 风电板块 - 英国Berwick Bank 4.1GW海上风电项目获苏格兰政府批准建设[45] - 加拿大确定4处海风开发区域,计划今年举行首次海风租赁拍卖[45] - 2025年1-6月风电累计新增装机51.39GW,同比+99%[55] 重点公司分析 宁德时代 - 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毛利率22.41%[13]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毛利率25.52%[13] - 上半年产能345GWh,产量310GWh,产能利用率近90%[13] - 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2030年前后实现更大规模生产[14] 欣旺达 - 2024年储能系统收入18.89亿元,同比增长70.2%,销量9.6GWh[26] - 2025年前三个月储能系统销量3.3GWh,同比增长120%[29] - 2024年储能系统产能12GWh,产能利用率77.5%[29] 德福科技 - 收购欧洲高端铜箔企业CFL,总企业价值2.15亿欧元[17] - 收购完成后铜箔总产能将从17.5万吨/年提升至19.1万吨/年,位列全球第一[17] LG新能源 - 签署43亿美元磷酸铁锂电池订单,占2024年销售额的23.2%[1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152%[16]
三一海工50t级储能正面吊下线
证券日报网· 2025-08-03 08:48
新型储能技术发展 - 新型储能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技术 [1] - 三一集团旗下三一海工开发全球首台50t级储能正面吊 解决行业吊装痛点 [1] 产品技术特点 - 储能正面吊专为储能柜设计 适配ISO20/40尺储能柜吊装作业 [1] - 最大堆层6层高箱 提升有限场地内储能柜存储量 [1] - 最大起重能力50t 确保储能柜转运安装高效进行 [1] - 采用先进电控泵 实现"所给即所需" 避免能量浪费 [1] - 高压液压系统将压损降低50% 进一步降低作业能耗 [1] - 能量回收功能综合效率超65% 举升1度电可回收0.4度电 [1] 产品续航能力 - 单箱能耗仅1.8度电/箱 配置512度换电箱 [2] - 支持充电换电两种模式 实现7小时以上长续航 [2] - 长时间连续作业 减少充电停工等待 [2]
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哪些新突破?——《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解读
中国电力报· 2025-08-03 08:02
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与结构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2.7% [1] - 新能源市场交易电量达9569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52.3% [1] - 绿证交易量同比激增364%,绿电交易电量增长235.2% [1] - 跨省跨区中长期交易电量大幅增长19.8%,达1.39万亿千瓦时 [3] - 省间现货市场总成交376.31亿千瓦时 [3] - 省内交易电量合计4.7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4] 新能源装机与发电表现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3.49亿千瓦,全年新增装机4.29亿千瓦 [2] -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3.58亿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的83.4% [2] - 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跃升至14.07亿千瓦,同比增长33.9% [2] - 全国总发电量达10.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2] - 风光资源新增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新增发电量的58.1% [2] - 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83万亿千瓦时 [2] 市场经营主体与参与度 - 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增至81.6万家,同比增长8.9% [3] - 发电侧燃煤机组已实现100%入市,超半数新能源机组及部分燃气、核电、水电参与交易 [3] - 工商业用户已全面进入市场 [3] - 新型储能呈现多元化入市格局,多地政策支持储能参与现货和调频市场 [8] - 虚拟电厂实现破冰启航,政策明确赋予其平等市场地位 [8] 市场机制与区域协同 -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正式启动,覆盖国家电网和蒙西电网全域 [6]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首次实现整月结算,增送电量31亿千瓦时 [7] - 长三角电力市场创新推出"富余需求侧资源互济"等交易品种 [7] - 西北区域首创"能量换容量"机制,支援青海度夏、度冬保供电量分别达17.6亿、21.7亿千瓦时 [7] - 华中区域通过短周期常态化交易,实现最大互济电力110万千瓦 [7] - 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4省转入正式运行,4省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9省完成整月以上试运行 [7] 绿色电力交易与监管 - 全国绿证交易量达4.46亿个,跨省交易占比高达92.3% [7] - 内蒙古出售8041万个绿证位居全国之首,浙江以7622万个采购量成为最大买家 [7] - 绿电交易规模突破2300亿千瓦时 [7] - 《能源法》立法推进能源市场体系改革,《电力市场监管办法》修订完善 [8] - 专项治理聚焦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建立行政干预整治机制 [8]
新型储能应用效果逐步显现 锂电池技术路线占据主导地位
证券日报· 2025-08-01 15:47
全球新型储能发展概况 - 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同比增长98%,新增装机0.9亿千瓦 [1]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 [1]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样化,涵盖全球主要工程应用技术,调度运用水平提升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 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结构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应用场景中,独立储能和共享储能合计占比46%,新能源配建储能占比42% [2] - 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占已投产装机的96.4%,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各占1.0% [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火电,新型储能成为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的重要手段 [2]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达1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 [3] - 储能型锂离子电池产量达2.6亿千瓦时,占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的22%,连续3年提升 [3] - 锂电池技术成熟和成本优势使其在新型储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未来有望持续巩固市场份额 [2] 储能企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8家储能上市公司中有5家业绩预喜,包括4家预增和1家扭亏 [4] - 杉杉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6亿元至2.4亿元,同比增长810.41%至1265.61% [4]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储能招标126.3吉瓦时(同比增长101%),中标189.8吉瓦时(同比增长182%) [4] 储能产业技术升级与转型 - 储能产业进入高质量增长与技术竞争阶段,固态电池、钠离子、液流、压缩空气等多技术路线快速推进 [5] - 强制性国标GB44240-2024实施推动企业强化安全设计与系统稳定性 [5] - 市场从"卖设备"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虚拟电厂、电力现货交易等新型盈利模式成为主流方向 [5] - 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智慧运维平台、AI调度等软服务领域成为资本关注重点 [5]
公用事业行业双周报(2025、7、18-2025、7、3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20250801
东莞证券· 2025-08-01 10:1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公用事业行业"超配"评级 [1] 核心观点 -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至8670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9.0%)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8%)增速领先 [5][43] - 火电板块受益于动力煤价格同比下行,建议关注华电国际(600027)、国电电力(600795) [5][44] - 燃气板块因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推进,建议关注新奥股份(600803)、九丰能源(605090)、新天然气(603393) [5][44] 行情回顾 - 近两周申万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7%,跑输沪深300指数3.7个百分点,行业排名第30/31 [5][12] - 子板块全线下跌:水力发电(-4.8%)、热力服务(-3.6%)、风力发电(-2.1%)跌幅居前 [5][13] - 个股表现分化:ST金鸿(+28.0%)、胜通能源(+23.7%)涨幅领先;豫能控股(-18.0%)、新中港(-18.0%)跌幅较大 [5][15] 行业估值 - 公用事业板块整体市盈率18.5倍,子板块中光伏发电估值最高(584.5倍),火力发电最低(11.8倍) [20][21] - 热力服务板块当前估值较近一年均值高58.0%,光伏发电板块估值偏离度达151.6% [21] 行业数据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11.0亿千瓦(+54.2%) [5][43] - 上半年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 [5][43] - 6月绿证核发量2.78亿个(环比+29.33%),可交易绿证占比70.64% [47] 重点资讯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47] - 长江电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9.84亿元(+14.22%),受益于梯级电站发电量增加 [43] - 内蒙华电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57亿元(-11.91%) [43]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7、18-2025、7、31):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20250801
东莞证券· 2025-08-01 09:34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系统总结2024年国内外新型储能发展情况,提出2025年行业展望[5]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5]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元化,调度运用水平提升,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5] - 建议关注技术和规模领先的头部企业[5] 行情回顾 - 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0.23%,跑输沪深300指数0.79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2名[13] - 本月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3.49%,跑输沪深300指数0.06个百分点,排名第17名[13] - 年初至今申万电力设备板块上涨2.80%,跑输沪深300指数0.78个百分点,排名第22名[13] - 子板块表现:其他电源设备板块近两周上涨3.67%,风电设备板块上涨2.46%,光伏设备板块下跌1.97%[17] 估值分析 - 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25.57倍,高于近一年平均值4.44%[27] - 子板块估值:电机Ⅱ板块PE 50.77倍,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PE 43.64倍,光伏设备板块PE 18.17倍[27] - 风电设备板块PE 32.63倍,当前估值距近一年最大值差距-6.85%[27] 产业新闻 - 国家电网开展新型储能度夏集中调用,可调最大电力达6423万千瓦,实时最大放电电力4453万千瓦,同比增长55.7%[40] - 谷歌与Energy Dome合作开发二氧化碳长时储能项目,目标覆盖欧美及亚太地区[4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513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43] 价格数据 - 多晶硅致密料价格4.4万元/吨,环比上涨4.78%[30] - N型182硅片均价1.200元/片,环比上涨9.09%[32] - 182TOPCon电池片均价0.290元/W,环比上涨7.41%[32] - 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0.685元/W,环比上涨0.74%[32] 重点公司 - 国电南瑞:特高压柔直换流阀技术领先,虚拟电厂解决方案成熟[46] - 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全球领先,氢能业务布局PWM制氢电源及电解槽[46] - 东方电缆:具备500kV交流海缆及±535kV直流海缆研发生产能力[46] - 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量产效率达24.8%,2024年BC产品出货超17GW[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