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

搜索文档
2025(第六届)河北省体育消费季“体育消夏·嗨玩季”专项活动——首届“燃动湾里青少年运动嘉年华”
新浪财经· 2025-06-23 03:34
活动概述 - 首届"燃动湾里青少年运动嘉年华"在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启动,包含青少年跑酷大赛、篮球挑战赛、街舞啦啦操展示赛等多项赛事 [1][3] - 活动吸引全省百余名4-13岁青少年参与跑酷大赛,最小年龄4岁,最大13岁 [1] - 步行街转型为体育、文化、娱乐、消费综合体,现场设置体育普法趣味比赛,通过问答游戏普及体育法律知识 [3][5] 商业合作与消费促进 - 交通银行推出"湾里庙"联名主题信用卡,提供便捷支付、惠民贷等金融服务,配套"天天特惠""最红星期五"促销活动 [3] - 超50家商户参与优惠活动,覆盖餐饮、服装、娱乐等领域,部分餐厅推出满额赠礼促销 [3] - 活动当晚步行街人流量较平日增长数倍,商家营业额显著提升 [5] 政策背景与规模 - 活动隶属2025年第六届河北省体育消费季"体育消夏·嗨玩季",全省规划291项"赛事+"项目 [6] - 细分项目包括181项"体育赛事进商圈"、33项"体育赛事进街区"、77项"体育赛事进景区" [6] - 目标为融合体育与文旅休闲元素,满足群众暑期消费需求,推动体育消费成为经济新动力 [6]
观赛+旅游,“苏超”带动的文旅经济有何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0:24
赛事经济模式 - 通过体育赛事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形成高密度流量聚集,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消费[2] - "苏超"门票收入忽略不计(普遍10元或免费),但通过绑定餐饮、景点门票等形成多元消费生态圈[2][3] - 例如常州主场9.9元门票含萝卜干炒饭,扬州推出69.9元套票含球赛门票及游泳馆、匹克球体验券[3] 文旅消费增长 - 携程数据显示5月10日至今江苏省旅游订单总量同比增长近一成,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订单分别增长9%、10%、19%[5] - 同程旅行显示6个主场城市赛场周边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大幅增长,淮安增长135%,宿迁增长72%,徐州增长57%[5] - 连云港市6月13日-15日接待游客59.78万人次(同比+22.3%),16家4A级及以上景区游客量同比+60.07%,夜间消费金额同比+16%[6] 营销与联动策略 - 利用江苏省"散装"地域特色和网络造梗(如"十三太保"、"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强化传播效果[1] - 苏州文旅将球赛票根与景区免费政策绑定,连云港提供观赛前后7天景区酒店优惠[3] - 无锡举办"双城"特产市集联动赛事,拟人化形象(如水蜜桃)带动农产品销售[4] 配套服务优化 - 南京主场提供免费雨衣、应援物资,开通苏超专列并凭票根免费乘巴士[8] - 无锡消防对场馆开展隐患排查,采取"定点执勤+动态巡逻"保障安全[9] - 同程旅行联合苏州政府推出球迷专列套餐含高铁票、接驳服务及礼包[9] 挑战与改进方向 - 面临黄牛炒票、交通拥堵、购票系统分散等问题,部分球迷反映安保压力大[8] - 需借鉴淄博烧烤等案例优化配套服务(如专线交通、延长景区开放时间)[7] - 2025年赛事周期延长至5-11月,需验证流量可持续性及新型经济范式可行性[9]
江苏:“苏超”带动服务业用电量比增9.3%
中国电力报· 2025-06-20 05:15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开赛一个月吸引逾25万人次现场观赛[1] - 5月10日至6月15日全省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3%,其中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用电量增长8.9%[1] - 体育组织用电量猛增18.5%,体育用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5%[1] 餐饮消费增长 - 赛事期间江苏省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快餐服务用电量增长11.2%,饮品店用电量增长8.1%[2] - 酒吧等非正餐服务用电量增速达15.1%[2] - 足球盛宴与美食美酒结合拉动餐饮消费持续高涨[2] 住宿业需求激增 - 截至6月14日江苏全省住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2] - 端午假期徐州酒店订单量激增99%[2] - 外地球迷涌入为主场城市住宿业带来黄金期[2] 文旅消费联动 - 赛事期间全省旅游景区用电量同比增长7.1%[2] - 第三轮6个主场城市通过银联异地渠道实现的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2] - 文旅部门推出观赛旅游套餐等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2] 零售行业受益 - 赛事带动全省综合零售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3] - 球迷和游客观赛之余购物需求增加[3] - 赛场热情向多场景消费活力延伸[3]
苏超为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实践样本
证券时报· 2025-06-18 18:27
苏超赛事的热度与影响 - 苏超赛事上座率创下新高,6月15日徐州奥体中心达到30823人,超越部分中超赛事规模 [1] - 盐城对阵徐州吸引2.2万名观众,泰州体育公园上万人观赛,流量远超业界预期 [1] - 南通队以海门珂缔缘俱乐部为班底引发关注,但常州被认为是赛事经济的大赢家 [1] 苏超的运作模式与创新 - 苏超采用"省政府统筹+地方政府推动+文旅配套"的运作模式,成为全民参与的公共产品 [1] - 赛事舆论环境宽松,官方玩梗释放娱乐属性,突破职业联赛传统框架 [1] - 苏超打破"职业赛事=球迷专属"的固有逻辑,营造"拼搏即英雄"的氛围,吸引家庭观众 [2] 苏超的社会与商业价值 - 观赛行为从"单一看球"延伸为"文旅消费场景",外地观众驱车几小时参与并聚会休闲 [2] - 赛事成为全民社交媒介,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同频共振,挑战"唯金牌论"传统观念 [2] - 苏超的"政府+市场+民众"三角架构激活下沉市场,可能成为体育产业改革的转折点 [2] 苏超的未来发展潜力 - 苏超已具备观赏性对抗,为足球爱好者提供上升通道,可能对中国足球产生深远影响 [2] - 体育产业核心转向"参与中获得快乐",苏超为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实验样本 [2]
“苏超”赞助商数量倍增至19家 商业价值起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07:03
赛事概况 - "苏超"全称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参赛队伍覆盖江苏省13个城市[2] - 淮安奥体中心第二场"苏超"赛事观赛人数达2.6万人 较首场1万余人增长160% 出现一票难求现象[2] - 闲鱼平台上门票转售价最高达600余元 较9.9元票面溢价超60倍[7] 商业价值 - 赞助商数量从5月6家激增至6月19家 增幅达217%[2][8] - 赞助商涵盖江苏银行 海澜之家 京东 理想 喜力等本土及全国性品牌[8] - 美团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江苏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49% 旅游订单周环比增长50%[5][6] 运营模式 - 采用"体育+电商+外卖"融合模式 京东等赞助商通过创新合作提升品牌曝光[9] - 铁路部门开通长三角首趟球迷高铁专列 南京至淮安最快1小时33分通达[6] - 淮安奥体中心650亩场馆可容纳3万人 基础设施完备保障赛事体验[6] 社会影响 - 516名参赛球员中仅29人为职业球员 其余来自教师 村支书等各行各业[4] - 赛事带动城市归属感提升 形成"比赛第一 友谊第十四"等网络热梗[5][11] - 与贵州"村超"形成差异化定位 分别代表城市联赛与乡村足球发展路径[12] 发展潜力 - 赛事周期长达半年(5-11月) 可持续性强[10] - 江苏省均衡的经济水平与高消费力为商业开发提供基础[10][11] - 首届赛事即实现全国性流量覆盖 未来运营空间广阔[11]
“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激发新活力
江南时报· 2025-06-18 03:41
赛事与消费联动IP - 江苏省商务系统打造"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 推出"跟着苏超去购物""品美食""去体验"系列活动 串联吃喝玩乐购全链条[1] - "苏超"第四轮比赛日(6月14-15日)监测数据显示 商业综合体/住宿餐饮/生活服务业销售额环比增长48% 客流量增长43%[1] - 美团平台发放2000万元线上消费补贴 支付宝推出"碰一下"支付随机立减 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2] 城市特色消费举措 - 徐州组织20余家老字号/外贸优品/本土特色企业 推广"徐州制造"产品[2] - 镇江设置特色产品展板 通过扫码下单邮寄到家方式销售眼镜/医疗健康等产品[2] - 苏州发放餐饮/零售满减券 覆盖全市重点商圈 支付宝推出苏州专属优惠[2] - 淮安融创广场赛事日客流量达3.5万人次(同比+10%) 周边消费环比+25%[3] - 常州组织百人厨师团队展示天目湖砂锅鱼头等十大美食 镇江100+餐饮门店开展促销活动[3] 夜间经济与场景创新 - 江苏省商务厅公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 形成"白天观赛+夜间消费"闭环[3] - 无锡江阴外滩设置双城特产市集 汇集水蜜桃/酱排骨等地道江南美食[4] - 徐州1-5月彭城广场商圈营业额近70亿元(+8.5%) 客流3500万人次(+9.9%)[4] - 常州A级景区对扬州游客免费开放 假期接待15万人 56家综合体销售3.5亿元(+5%)[4]
城市24小时 | 竞逐新风口,中部第一城又出手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6:09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武汉发布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打造全国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示范地、场景应用优选地、智能制造集聚地,实施五大专项行动[1] - 武汉将设立1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100亿元湖北省母基金,并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容错制度[1] - 整机企业牵头成立市级创新联合实验室最高可获6000万元支持,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最高可获1000万元支持[1] - 湖北省去年3月发布突破工程实施方案,今年2月实现10款人形机器人整机"从0到1"突破[2] -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拥有30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2] - 武汉计划强化AI算法、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技术研发,同时加快整机量产和产业链整合[3] 区域经济与政策 - 上海与香港将于2025陆家嘴论坛期间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4] - 河南提出推动国资招商,支持城投公司转型为产业投资公司,并允许设立境外离岸招商公司[5] - 四川省锂业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由四川省天府矿业投资全资持股[6] - 衢州推出多孩家庭购房补贴:二孩家庭购100㎡以上补贴8万元,三孩家庭购120㎡以上补贴20万元[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江苏暑期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41%,南京旅游订单量全国第一,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49%[9] - 2024年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6.7万亿元,占城市经济总量13.6%,长三角占比44.9%[10][11] - 上海港口经济评级A+,天津、青岛、宁波等城市评级A级,唐山首次进入2000亿元以上梯队[11] 其他动态 - 民航局鼓励个人报告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隐患,可通过自愿报告系统提交[7][8] - 左永祥任四川省委常委,此前担任四川省副省长[12]
“苏超”鏖战引商业狂欢:商业巨头争相入局赞助,6家涨至20家
新京报· 2025-06-16 13:21
赛事赞助商增长 - 苏超赞助商席位从6席增至20席 是开赛时的三倍多 [1][2] - 赞助商包括江苏银行 京东 伊利 理想 海澜之家等知名品牌 [2] - 赛季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人民币 [3] 商业巨头入局 - 电商巨头京东与乳品巨头伊利同日官宣成为官方赞助商 [2] - 赞助商名单涵盖金融 科技 食品 服装等多个行业 [2] - 赞助商结构包括总冠名 战略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赞助商 供应商等多层级 [2]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赛季有望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人民币 [4] - 无锡推出44个景点免费 32家酒店专享价等文旅促销活动 [4] - 常州推出免费餐饮活动 利用赛事流量促进消费 [4] 文旅联动计划 - 江苏省配套推出1800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 [4] - 将赴上海 浙江进行文旅推广 以赛事旅游为核心内容 [4] - 赛事被纳入江苏省大文旅盘活计划 [4]
赛事经济要走好大众路线
经济日报· 2025-06-15 22:02
赛事经济崛起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作为地方性业余赛事吸引了十几万名球迷观赛,带动城市旅游消费增长 [1] - "村超""苏超"从大众体育赛事演变为全民狂欢模式,非职业选手占比高且跨行业参与 [2] - 南通队表现亮眼与其体育基础设施投入直接相关:已建成560个足球场、2991个篮球场,2025年计划新增30个足球场和400张乒乓球桌 [2] 成功要素分析 - 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支持,营造大众健身与社交氛围,将体育转化为娱乐新方式 [2] - 赛事经济需坚持全民参与路径,重点加强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投入 [2] - 基础设施短板需补齐:推进学校场馆开放,改善城乡健身环境,解决部分地区场地不足问题 [2] 发展策略 - 摒弃功利倾向,以群众健身受益为核心原则开展活动 [3] - 发展"体育+"模式,长期坚持使其成为地方文体产业支柱 [3] - 采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办赛方针,增强活动"接地气"属性 [2]
从球场卷到天上!赞助商挤破头!苏超这波操作让中超都懵了?
第一财经· 2025-06-15 13:28
赛事热度与城市营销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四轮赛事热度持续升温,各城市通过无人机表演、飞机编队拉烟等创意方式提升赛事关注度 [1][3][4] - 南京使用1000架无人机进行空中表演,展示江苏各地文化元素 [3] - 扬州主场比赛中5架轻型运动飞机进行编队飞行表演,引发球迷热烈反响 [4][6] 明星与名人助阵 - 苏州邀请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助阵,贝克汉姆用苏州方言为球队加油 [11] - 扬州主场比赛中,著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现场解说并直播比赛 [12] - 盐城邀请歌手韩磊创作城市主题曲"盐是大海下的雪",为球队助威 [12] 赞助商与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商数量从第一轮的6家增长至20家,增长超过3倍 [1][17] - 赞助费飙升至300万元,赞助席位"一席难求" [15] - 新增赞助商包括京东、伊利等行业巨头 [16] 文旅经济带动 - 无锡推出44个景点免费开放、酒店优惠及特产促销活动 [18] - 常州推出免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活动 [18] - 淮安举办"龙虾宴",预计三天销售100吨小龙虾,日均游客量突破1万人次 [18] - 江苏省文旅厅推出1800余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 [19] - 预计整个"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