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martshot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周玲:未来北京将重点发展国际顶级赛事、机器人赛事、虚拟体育赛事三类赛事
北京商报· 2025-09-13 05:30
展会概况与定位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助力北京从"双奥之城"迈向"国际赛事名城" [1] - 专题展主题为"赛事经济 链动全球" 设置12号馆和14号馆两大展馆 [2] 展会亮点与特色 - 突出"强赛事"亮点 展区包含赛事展演与互动体验活动 配套赛事举行及国际顶级赛事集中发布 例如首次进京的GT赛车世界挑战赛亚洲杯年度收官战于10月17日至19日在亦庄举行 [2] - 强调"科技感"亮点 展馆集中展示体育科技应用场景 多项前沿技术亮相 例如14号馆展出的"Smartshot"系统可实时捕捉挥拍动作和球速轨迹 提供专业数据分析 [2] 产业合作与签约成果 - 69个体育服务项目已完成签约 签约项目和金额再创新高 服贸会前三天又有近30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签约 [3] - 冰雪新材料企业参展三天内接待数千名观众和数百名参展商 与9家国内龙头企业和1家南非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 赛事体系建设 - 北京拥有世界一流场馆资源 2000余家赛事相关企业 体育旅游、版权运营、赛事赞助等服务业门类齐全 [4] - 构建三类赛事体系支撑"国际赛事名城"建设:国际顶级赛事(如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 机器人赛事(如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虚拟体育赛事(如全国首届虚拟体育公开赛) [4] - 2024年北京发布198项"双奥100"精品赛事 全年计划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280余项 [4] - 重点引入新兴赛事如小轮车、匹克球、攀岩等潮流运动 持续推进北京马拉松、北京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等群众性赛事 [4][5] 体育消费数据表现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330.7元 较2023年同期3834.9元增加495.8元 增长12.9% [6] - 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572.8元 同比增长12% 3-17岁青少年人均3614.5元 同比增长21.2% [6]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总量945.4亿元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 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 [6] 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 通过增加场馆赛事举办强度和提升使用率发挥"双奥"场馆资源价值 [7] - 深化"赛事+"融合:北京马拉松与天坛文化、老字号餐饮跨界联动 应用8K转播、AI赛事分析等技术延伸智能装备、赛事数据服务产业链 [7] - 联动商业体打造"赛事消费圈" 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持续客流 推进"赛事+文化""赛事+旅游""赛事+商业""赛事+科技"融合项目 [7]
2025服贸会|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周玲:未来北京将重点发展国际顶级赛事、机器人赛事、虚拟体育赛事三类赛事
北京商报· 2025-09-13 05:03
2025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 - 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 主题为"赛事经济 链动全球" 设置12号馆和14号馆两大展馆 [2] - 组展思路围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31号文《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设计 旨在促进北京体育服务贸易发展 [3] - 突出"强赛事"亮点 展区有丰富赛事展演与互动体验活动 同期配套赛事举行及国际顶级赛事集中发布 例如首次进京的GT赛车世界挑战赛亚洲杯年度收官战于10月17日至19日在亦庄举行 [3] - 突出"科技感"亮点 展馆集中展示体育科技应用场景 多项前沿技术亮相 例如14号馆展出的"Smartshot"系统可实时捕捉挥拍动作和球速轨迹 提供专业数据分析 [3] 体育产业合作签约成果 - 69个体育服务项目已完成签约 签约项目和金额再创新高 [4] - 服贸会前三天又有近30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签约 [4] - 例如一家冰雪新材料企业参展三天内接待数千名观众和数百名参展商 目前已与9家国内龙头企业和1家南非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4] 国际赛事名城建设优势 - 拥有世界一流场馆资源 培育大量赛事相关专业人才 产业基础厚实 体育旅游、版权运营、赛事赞助等服务门类齐全 仅赛事相关企业就有2000余家 [6] - 具备超强全球体育资源汇聚能力 服贸会每年吸引上百个国家体育机构对接 今年有英国、法国等十余个国家、400多个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达24家 [6] 赛事体系构建规划 - 重点构建三类赛事体系:国际顶级赛事(如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短池游泳世锦赛、田径世锦赛等) 机器人赛事(如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虚拟体育赛事(如全国首届虚拟体育公开赛) [6] - 2024年已发布198项"双奥100"精品赛事 全年计划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280余项 [6] - 重点引入新兴赛事(如小轮车、匹克球、攀岩等潮流运动) 持续推进有北京特色的群众性赛事(如北京马拉松、北京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 [7] 体育消费增长数据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330.7元 较2023年同期3834.9元增加495.8元 增长12.9% [8] - 其中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人均4572.8元 同比增长12% 3—17岁青少年人均3614.5元 同比增长21.2% [8]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总量945.4亿元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 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 [8] 赛事经济延伸策略 - 通过构建完善赛事体系 增加场馆赛事举办强度 提升场馆使用率 充分发挥"双奥"场馆资源价值 [8] - 重点深化"赛事+"融合:北京马拉松与天坛文化、北京老字号餐饮等跨界联动 科技赋能赛事(如8K转播、AI赛事分析) 延伸智能装备、赛事数据服务等产业链 [8] - 联动商业体打造"赛事消费圈" 将赛事"瞬间热度"转化为商场商圈"持续客流" [8] - 持续推进"赛事+文化""赛事+旅游""赛事+商业""赛事+科技"融合 相关项目正在筹备中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