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文商旅融合

搜索文档
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公布,山东上榜7个,其中4个获重点推介
齐鲁晚报网· 2025-09-14 14:08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活动于9月13日上午在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主展区举办 重点推介40个精品项目 打造体文商旅融合区域示范工程 [2] - 活动向社会重点推介40个精品项目 全国共入围112项 山东省7个项目上榜 其中4个获重点推介 在全国省域名列前茅 [2] 山东省入选项目 - 上榜景区包括威海西海岸体育旅游景区(重点推介)和寿光市巨淀湖风景区 [2] - 入围线路为"经山历海.骑游日照"体育旅游线路(重点推介) [2] - 上榜赛事包括滨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重点推介)、黄河口(东营)马拉松和青岛马拉松 [2] - 入围目的地为临沂市沂南县(重点推介) [2] 活动意义与目的 - 该推介是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 致力于推出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线路、赛事、目的地 [2] - 精品项目涵盖运动体验、康养休闲、旅游度假等多样元素 文化内涵突出 助力深化行业融合发展、扩大体育产品供给、激发体育消费新需求 [2] - 主要目的是推出精品 促进融合 提振消费 40项重点推介展示新时代体育旅游活力与特色 为各地体育旅游经济发展和体育文化传播注入新动力 [3]
“两个博览会”在苏州开幕 设5个展区500余家单位参展
苏州日报· 2025-09-13 00:44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和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于9月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 江苏省和苏州市领导及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视频致辞参与[1] - 博览会以"体育聚能美好生活"为主题 通过主题展览 配套活动和技术支撑展示体育新成果 旨在推动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1] - 苏州连续第三年承办该博览会 实现境内31个省区市全部参展 规划5个展区 1个路演推介区和1个外贸优品专区 展会规模达5万平方米 共有500余家单位参展[2] 活动内容与特色 - 博览会加强馆内外主题联动 馆内开展冠军系列活动 文体旅活动和群众主题活动 进行项目品牌和行业标准发布推介 馆外在苏州各地举办"冠军进校园" 体育促消费行动 特色体育赛事和文旅融合精品线路推介等分会场活动[2] - 开幕式举行奥运冠军捐赠仪式 伦敦2012年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林清峰向中国体育博物馆捐赠奥运金牌 10余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共同完成《冠军荣耀》签名拼图 象征冠军荣耀薪火相传[2] - 现场发布2025年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推介名单 进一步促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2] 行业意义 - 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表示博览会成功搭建弘扬体育精神 传承体育文化和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平台 展现体育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及对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1] - 博览会作为国家级国际化平台 致力于传承中华体育文化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促进体文商旅融合发展 为体育文化事业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1]
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1.79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1:17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1.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6% [1] - 2024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5.75万亿元人民币 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89万亿元人民币 [5] 政策支持与产业融合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通过拓展体育消费场景、举办消费活动、实施消费惠民举措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3] - 国家体育总局强调深化体、文、商、旅多元融合 扩大消费供给并推进数字化赋能转型 [5] 新兴消费趋势 - 赛事经济通过票根经济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文旅热度 成为体育产业增量拓展方式 [3] - 户外运动提供深度自然体验 滑雪/冲浪/低空运动等新兴运动激发年轻消费群体新动能 [3][5] - 区域特色项目形成消费热点:海南万宁冲浪、贵州漂流、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引发全民消费热潮 [5]
去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总额超3千亿元!多地景区探索打造多元文旅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8-21 08:19
行业规模与目标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达2亿人次且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1] - 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目标为3万亿元 [1] 多元化场景建设 - 河北崇礼景区通过升级缆车设施打造夏季山地车运输专线及复合型户外运动场地 [3] - 江西大觉山景区修建全国首趟悬崖列车以解决高山运动交通问题并形成独特风景 [5] 资源与市场潜力 - 中国户外运动资源丰富涵盖山地森林湖泊峡谷等优越自然环境 [7] - 市场潜力巨大需深度挖掘整合自然与人文资源并针对性创新产品 [7] 差异化发展策略 - 景区需突出差异性定位与户外运动品类特点以推动体文商旅融合 [9] - 不同户外运动需配套相应规范与设施标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