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热度大增105%!端午节旅游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23:36
端午假期出行数据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6.87亿人次 同比增长7 7% [1] - 高速公路日均流量预计4070万辆次 同比增长3% 客车流量峰值首日达3800万辆次 [4] - 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830万辆次 占比21% 同比提升6 6个百分点 [4][5] - 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050万人次 高峰日1830万人次 日均开行列车超1 1万列 [5] - 民航国内机票预订量超293万张 出入境航线62万张 同比增19% [5] 文旅消费特征 - 端午民俗体验游热度同比大增105% 亲子摄影 住宿订单分别增长71% 56% [1] - OTA平台推出特色活动 如同程"端午奇妙游" 去哪儿"童趣列车"折扣 [7] - 多地政府联合OTA发放文旅消费券 如绵阳 文昌 阿克苏等 [7] - 龙舟相关搜索量激增270% 叠滘龙舟漂移赛 南澳海上龙舟赛等特色活动密集 [7][8][9] 区域文旅策略 - 四大城市群(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 成渝)为热门出行区域 广州 北京等城市客流旺盛 [4] - 荆州融合楚文化 科技与商旅 AI复活"屈原" 机器人担任龙舟礼仪 [11] - 重庆荣昌举办龙舟赛+卤鹅IP活动 贵州榕江"村超"推出山歌比赛与蹦侗迪 [12] - 佛山叠滘龙舟主打弯道漂移 深圳南澳结合非遗表演与渔民婚俗 [7][8]
宁德市文化和旅游招商推介会举办 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逾1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08:56
文旅招商成果 - 宁德市文旅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15.78亿元,涉及研学旅游、康养旅游、酒店民宿、影视制作、低空飞行等多个领域 [1] - 近三年来宁德市共签约文旅重点项目83个,总投资270多亿元,涉及滨海旅游、研学旅游、康养酒店等领域 [3] - 今年一季度宁德市旅游人数达187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7亿元 [3] 招商板块与项目推介 - 推介会推出特色民宿、滨海度假、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研学旅行等五大招商板块 [3] - 宁德各县(市、区)依次上台推介重点文旅招商项目 [3] - 配套开展文旅招商考察活动,参会嘉宾现场考察白云山等旅游景点 [5] 文旅资源与品牌优势 - 宁德市拥有白云山、太姥山、白水洋、三都澳、霞浦滩涂、嵛山岛等特色景区 [5] - 宁德市获评世界木拱廊桥之乡、中国红茶之都、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县等称号 [5] - 被《中国国家地理》盛赞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5] 政策支持与消费促进 - 宁德市出台《宁德市促文旅消费六条措施》,推出"做强大团游""吸引入境游""发放文旅消费券"等优惠举措 [5] - 政策包括"鼓励线上宣传""来宁赠好茶""赛事免门票"等措施 [5] 产业发展规划 - 宁德市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3] - 以文旅赋能撬动资源价值,开发独具特色的宁德文旅IP [5] - 以业态创新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文旅"新场景、新模式 [5] - 以合作共赢深化产业联动,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生态圈 [5]
创新服务擦亮游在中国“金字招牌” 随手买、多次买游购热潮持续火热
央视网· 2025-05-30 08:53
国际游客消费趋势 - 上海入境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2025年1-4月接待入境游客260万人次 同比增长37 1% [27] - 韩国游客增速最快 一季度来沪游客超20万人次 同比增长1 4倍 占部分门店客流的60-90% [20][27] - 日韩青年群体形成周末游新潮流 周五"打飞的"来沪消费成为趋势 [27] 支付与退税政策影响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 刺激"即买即退"销售额同比激增40倍 [23][29] - 境外游客享受9%即时退税 可直接提取现金 预计下半年增设30%退税点位 [27] - 移动支付便利性受关注 扫码支付和"刷脸支付"获多国游客好评 [10][16] 文旅产品与服务升级 - 餐饮业针对外国游客推出多语言菜单和外卡支付 外国客源同比增长3% [18] - 零售业强化韩语服务 部分门店设置韩语标签和基础会话 [20] - 上海设计121条精品旅游线路 整合豫园等传统与现代文旅资源 [31] 游客体验与城市吸引力 - 多元文化融合受认可 豫园等传统与现代结合场景成为特色卖点 [6] - 支付便捷性和退税政策获意大利 墨西哥等国游客正面反馈 [25][26] - 上海被多国游客列为访华首选目的地 包括肯尼亚 白俄罗斯等新兴客源市场 [12][14]
广西百家景区面向广东省户籍居民推出优惠活动
广西日报· 2025-05-27 02:33
文旅优惠政策 - 广西102家景区面向广东省户籍居民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涵盖全部设区市 包括4家5A级和72家4A级景区 其中90家免首道门票 12家提供门票和旅游项目折扣 [1] - 5月20日至6月30日期间 南宁 桂林 百色 贺州 来宾 河池6市50家景区推出"山清水秀 爽游广西"夏游主题优惠活动 [1] - 广西推出8条自驾游主题线路 涵盖山水 边关 滨海 康养等特色旅游体验 吸引广东游客 [1] 旅游消费刺激措施 - 2025广西旅游年期间 127家景区实行"一票3日使用制" 提升游客游览舒适度并延长停留时间 [2] - 广西对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实施高速公路通行费差异化收费优惠 激活跨省自驾游和周末经济 [2]
华侨城A(000069) - 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6 11:34
政策响应与土地收储 - 自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央和地方出台政策“组合拳”,公司各区域项目积极响应专项债收购商品房政策,与当地政府对接收储事宜 [2][3] 拿地策略与市场表现 - 重点百城新房销售量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市场“止跌回稳”成效初现,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有望率先企稳 [3] - 公司坚持区域和资源聚焦,今年3月成功获取重庆核心区约27亩土地 [3] 市值管理举措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构建管理闭环,建立以《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为主体的工作机制,采取控股股东增持、回购股份注销等举措 [4][5] - 未来将加强市值管理,坚持相关原则,根据经营情况制定提升举措 [5] 债务偿还与管控 - 公司存量债务以中长期银行借款为主,按“631”管控原则防控债务风险,确保债务如期兑付 [5] 文旅业务运营 - 文旅业务是核心业务,市场呈现高端消费复苏、出国游增长、下沉市场吸引力增大等趋势,带来机遇与挑战 [5] - 公司一方面创新经营理念、更新存量项目,如主题公园聚焦运营思路、更新内容和硬件,酒店“因店施策”、提升收益管理能力,自然人文景区打造特色住宿和植入游乐设施 [6] - 另一方面创新产品与打法,挖掘增量市场,如主题公园研发“水公园+”和“家庭娱乐中心”产品,酒店开拓“嘉途”品牌、探索代建机会,自然人文景区形成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拓展外部市场 [6][7] 资产盘活方式 - 公司本着“项目收益最优”原则,除土地收储外,推动调规、存量房收储、资产转让等盘活工作 [7] - 建立长效盘活工作机制,总部跟踪推动项目进展,推广盘活经验,提高工作和沟通效率 [7]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05-20 21:51
文旅消费热潮 - 全球兴起以文旅消费为核心的"中国热",区别于产业投资,更贴近普通民众[1][2] - 国际航线数量显著增长,中外航司前4月执行国际客运航班周均达6428班,同比增长25.4%[1]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新增79个免签国家[1]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国实施免签政策[3] -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3] - 推广全国"即买即退"服务,提升境外游客购物体验和消费意愿[3] 消费行为变化 - 外国游客专程来华购物现象普遍,形成"代购团"和跨境采购热潮[1] - 购物清单从传统商品扩展到智能家居、小家电等高附加值产品[4] - 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色商品如中式礼服、缂丝团扇等成为消费新宠[4] 产业升级表现 -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品质和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4] - 中国商品凭借创新创造和高性价比获得全球消费者青睐[4] - 文旅消费融合带动中国文化输出,汉服等文化元素吸引外国游客[4]
深圳破题消费外溢现象:联合周边城市升级大湾区消费供给,强基础、优业态做大自身市场体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3:05
深圳消费市场概况 - 2024年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637.7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增速居全国四大一线城市首位 [2] - 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81123元,居全国万亿消费城市第四位,但消费对GDP拉动仅28.91%,低于多数同类城市 [5][6] - 住房成本占深圳居民消费支出25%以上,高生活成本促使部分消费外溢至惠州等周边城市 [11][14] 消费外溢现象及原因 - 深中通道通车后日均车流量10万次,粤B牌照占比超80%,带动中山7月旅游收入同比激增99.1% [7][8] - 惠州大亚湾四居室租金仅1500元/月,仅为深圳同条件房源的25%,吸引大量深圳上班族跨城居住 [11] - 周边城市差异化消费业态(如东莞草莓音乐节单日吸引8万人)分流深圳消费需求 [9][10] 深圳应对策略 - 联合中山推出免费跨市专线、研学线路等促消费行动,2024年新增20个商业综合体(125万㎡) [16][18] - 规划2030年社零总额突破1.7万亿,2035年达2.5万亿,构建"四级多元"商业空间体系 [17][18] - 加速首店经济布局:2024年Q1新增258家首店,K11 ECOAST等旗舰项目引入Vivienne Westwood等国际品牌 [20][22] 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 2024年深圳旅游总收入2750亿元(+15.5%),入境游客数及收入均居全国第一 [24]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696万人次(+36.3%),旅游收入54.32亿元(+40.8%) [24] - 规划2025年旅游收入突破3000亿,重点打造前海冰雪世界、地中海俱乐部等新文旅项目 [25][30] 基础设施与业态升级 - 大鹏新区投资300亿推进32号线等交通建设,破解景区限流难题 [30] - 欢乐谷年均接待231万人次,显著低于北京环球影城(1000万+)等竞品,亟待业态更新 [28] - 比亚迪仰望U8黑科技展示、无人机配送等科技消费场景塑造特色城市形象 [26]
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9 21:22
行业发展趋势 - 文旅产业通过深挖特色资源激活市场潜能 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旅游体验 不断激发消费新动能[1] - 低空观光游等新型旅游模式颠覆传统认知 如杭州推出市内直升机观光项目[1] - 非遗+旅拍模式让古寨焕发新生 贵州黔南瑶山古寨将文化历史与旅拍结合[1] - 多地推出主题旅游线路 四川联合推出百里百景线路串联大熊猫基地 三星堆遗址与雪山温泉[1] 政府政策支持 - 浙江宁波作为2025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 推出83家A级景区免费开放 投放1290万元消费券[3] - 浙江将在全省推出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学的千项优惠 形成政策组合拳[3] -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动全国景区推出欢乐消费季 预计触达4000万人次 让利超8000万元[3]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西藏墨脱等偏远地区实现景区无线网络覆盖 果果塘景区提供补水 充电 免费网络等综合服务[3] - 宁波全市布局71个省级旅游驿站 提供休憩补给 信息咨询 文化展示等服务[4] - 贵州荔波打造免费夜间演出火塘民族歌会 融合水族民歌 苗族敬酒歌 瑶族猴鼓舞等非遗元素[4] 区域特色活动 - 江西樟树市举办黄栀子种植基地赏花活动[2] - 湖南湘西吉首市推出民间艺人表演狮子登高民俗活动[2]
亮绝活出新招 多地发力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5-19 11:50
行业发展趋势 - 文旅产业通过深挖特色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激活市场潜能[1] - 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杭州以打造全国低空经济领军城市为定位 推出湘湖直升机基地等低空体验点[2] - 跨区域联动成为新趋势 四川成都德阳眉山联合推出百里百景线路 串联大熊猫基地与三星堆遗址等资源[2] 产品创新模式 - 低空游览产品创新 杭州推出飞阅杭州新场景 航线覆盖景区游览和短途通勤[2] - 非遗+旅拍模式兴起 贵州瑶山古寨通过民族服装旅拍提升体验[2] - 文旅融合深化 四川将道路与非遗产地结合 打造沉浸式天府美学巡礼[2] 消费促进措施 - 宁波作为主会场推出强力促销 83家A级景区免费开放 投放1290万元消费券[4] - 浙江全省推出千项优惠 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学全要素[4] - 政企合作模式创新 四川联合携程美团等平台 提供门票交通住宿全链条消费生态[4] 惠民政策规模 -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动全国景区推出欢乐消费季 预计触达4000万人次[4] - 全国景区让利规模超过8000万元 通过组合折扣和消费券直减等方式[4] 服务体验升级 - 西藏墨脱从高原孤岛转型服务高地 在果果塘景区提供免费网络和路线规划等服务[5] - 贵州荔波打造免费夜间演出火塘民族歌会 融合水族苗族瑶族非遗表演[6] - 宁波82家博物馆打破周一闭馆惯例 71个省级旅游驿站提供文化展示服务[6] 产业经济影响 - 文旅繁荣创造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折射国内消费巨大潜力[3] - 精细化服务成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补短板强特色实现近悦远来[6]
发放七轮消费券,上海静安文旅消费季即将启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07:13
文旅消费季活动概况 - 上海静安文旅消费季将于5月19日启动 通过支付宝平台发放文旅消费券 涵盖住宿 展览 演出 影视 出版 文创衍生等重点文旅商户 [1] - 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 2025年聚焦大平台 大IP 潮品牌三大特点 推动文旅企业营收增速 实现文旅商体展破圈联动 [1] - 消费券发放共七轮 联合支付宝自有媒体平台"沪小游"和"蓝花火"宣传静安特色文旅资源 [1] 消费券发放细节 - 2025年消费券分为"住宿券"和"文创券"两类 总计发放超万张 [2] - 参与酒店将叠加预订优惠 并向预订用户推送演出展览优惠 实现交叉引流 [1] 重点参与商户 - 酒店行业:阿丽拉上海为首家城市度假型阿丽拉酒店 延安饭店为上海60年代六大饭店之一 曾获评"上海十大经典建筑" [2] - 影院行业:佰映三克映画为上海首家餐饮影院 百美汇影城为香港百老汇院线高端品牌 吸引南京西路商圈白领 [2] - 演艺行业:英国原版音乐剧《SIX》首次登陆中国 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