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金麒麟优秀投顾访谈】东兴证券投顾林惠杰:每一个时代核心资产都是与这一时代发展趋势高度匹配产业所孕育
新浪证券· 2025-08-18 06:04
投资顾问表现 - 东兴证券深圳金田路证券营业部投资顾问林惠杰在7月场内ETF模拟组合评比中获月榜第二名,模拟组合月收益率达17.97% [1][2] 股市走势与板块观点 - 当前融资资金和事件驱动带动市场做多情绪,板块轮动推动指数阶梯式向上,但需注意8月限售解禁高峰可能引发热门板块短期回调,中长期慢牛格局不变,预计2026年行情弹性更大 [2] - 未来看好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重点关注两类企业:一是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稳定币等科技领域企业;二是高端制造、新材料、创新药等具备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企业 [2] 投资建议 - 普通投资者可通过ETF高效布局特定行业或主题,港股ETF为低门槛布局港股核心资产的工具 [3] 投顾服务特色 - 东兴证券构建"人、货、场"买方投顾生态:"人"方面加强投顾队伍建设与投研赋能,"货"方面提升产品多样性与服务体验,"场"方面结合AI大模型优化客户画像与互动场景 [3] 行业背景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进入高增长周期,投资顾问作为资产配置关键角色,其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全民资产配置走向 [1] - 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旨在展示投顾服务能力,搭建投顾与投资者沟通桥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
20cm速递|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涨超3.3%,成长风格占优或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4:44
创业板50指数分析 - 创业板50指数当前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盈利估值匹配度优势显著,市盈率为33.89倍(近十年28.78%分位数),显著低于上证50(83%分位数)等主流宽基指数 [1] - Q3涨幅达17.71%领跑市场,一季度利润增速19%明显优于全A的3.46% [1] - 中长期有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成为新经济代表方向,特别是AI、创新药等科技领域周期性拐点出现后,将推动大盘成长风格修复 [1] 创业板50指数成分及特点 - 创业板50指数从创业板市场中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良好的50只高新技术企业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样本证券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创新领域,反映中国成长型创新企业的整体市场表现 [1] - 指数聚焦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体现具有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特征 [1] 相关投资产品 - 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跟踪创业板50指数(399673),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创业板50ETF发起联接C(023372)和国泰创业板50ETF发起联接A(023371) [1]
江苏省战新基金集群已投项目达93个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4:13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概况 - 自2023年6月21日启动以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已组建41只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达1069亿元,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6家省属企业和1家央企 [1] - 完成公开遴选产业子基金19只,规模合计190亿元 [1] - 基金集群累计投资项目93个,其中英诺赛科、正力新能已成功实现IPO上市 [1] 基金运作模式与成效 - 采用"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三层架构,由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专业运作,聚焦关键领域并聚合优质资源 [1] - 运行一年内投资项目接近破百,集群体系逐步完善,"耐心资本"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1] - 未来将重点推进高效投资、精准资本赋能、资源撬动和风险控制,提升整体效能 [1] 政策与区域合作动态 - 新修订的管理办法新增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省产研院为基金申报试点单位 [2] - 吸引国家级基金、全国社保基金、央企及国有大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参与合作,优化基金生态 [2] - 苏州工业园区希望与母基金深化产业投资合作,探索创新模式,共同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2]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强化金融创新和壮大耐心资本被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1] - 基金集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1] - 苏州工业园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2]
1-7月北京汽车出口交货值增长33%
北京商报· 2025-08-18 03:36
北京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1] 重点行业增长分化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2% [1] - 汽车制造业增长11.5% [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 [1] - 医药制造业下降9.3% [1] - 五大装备制造业(含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运输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整体增长9.5% [1] 出口与高端制造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达1195.9亿元 增长4.6% [1] - 汽车制造业出口增长33.0% 医药制造业出口增长11.3% [1]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1] -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6倍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倍 [1]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38.6% 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7.8% [1]
产业变革中的商协会力量:把脉经济晴雨表,谋划突围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2:56
核心观点 - 广东经济呈现边际改善和探底回暖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成为核心推动力 [1] - 各行业面临供应链安全 盈利空间收窄 高端人才缺口和技术转型难度等挑战 [2][3] - 建议通过政府投入 机制创新和技术转型解决供应链卡点 并加强产学研合作解决人才问题 [4][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亿元 同比增长4.2% 自2024年四季度起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速回升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显著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1] 行业发展新趋势 - 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近33% 新型电力系统蓬勃发展 [2] - 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7454亿元 占全国比重超过1/3 中欧班列和跨境航空货运量年均增长超20% [2] 行业面临挑战 - 风电装备制造和光伏领域核心器件对国外依赖度高 关键设备和高端材料获取难度大 [3] - 物流行业利润率下降 电力系统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空间饱和且价格下行 [3] - 电力交易员 芯片设计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等高端研发人才缺口较大 [3] - 市场需求收缩导致研发投入边际效益下降 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 [3] 优化建议 - 政府坚持大力投入和长期投资解决供应链卡点 完善跨境应急物流通道减少地缘风险冲击 [4] - 通过链长加链主机制统筹重大项目布局 防止资源分散 [4] - 物流企业创新配送体系 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4] - 提前布局退役新能源回收处置产业 加强企业出海转型 [4] - 开展电力交易员职业技能认定 加强高水平大学与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 [5] - 加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投入 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与粤商协会企业合作办学 [5] 发展展望 - 企业在国际化 数字化和新消费领域取得突破 新赛道和新空间仍然存在 [5] - 未来两三年有望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带动整体经济转型 [5]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晴雨表和智囊团作用 健全意见建议直通车机制 [5]
国资国企谋篇“十五五”:锚定新兴产业 锻造发展新优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8-15 18:33
中经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2020年启动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3.8万户国有企业建立董事会,央企战新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 20%,国企"两非""两资"清退任务基本完成,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超3000亿元。2022年,中央企 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30.03%、35.71%,99家国企入 围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2023年6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也称为"新三 年计划"。国资国企如何推进重组整合、科技赋能等方面,成为"新三年"的改革重点。按照计划,到今 年三季度末,始于2023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改革任务将基本完成。 在重组整合方面,重庆已将市属重点国企从51家整合为33家,法人主体压减近70%,经营性亏损面下降 到14.9%,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在科技赋能方面,河南先后出台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措施12条、"人 才小气候"10条、支持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32条等举措。以尼龙产业为例,某河南省属国有企业研 发的国内首套10万吨/年艾斯安装置正式投产,实现对进口产品 ...
中国电信(601728):上半年科技创新引领,业绩总体优于行业
招商证券· 2025-08-15 05:33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2] - 目标估值:NA,当前股价7.4元[2]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9.4倍、18.4倍、17.6倍,PB分别为1.5倍、1.4倍、1.4倍[6] 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694亿元(yoy+1.3%),归母净利润230亿元(yoy+5.5%)[1] - 25Q2营收1349亿元(yoy+2.6%),归母净利润142亿元(yoy+7.1%)[5] - 净利润率提升至9.2%(yoy+0.3pct)[5] - 自由现金流131亿元(yoy+13.9%)[5] 业务发展 基础业务 - 移动业务收入1066亿元(yoy+1.3%),ARPU 46.0元(yoy-0.6%)[5] - 宽带业务收入641亿元(yoy+0.2%),ARPU 48.3元[5] - 25H1移动用户净增819万户(Q1 495万+Q2 324万)[5] 产业数字化 - 收入749亿元(yoy+1.6%),数据中心机架超58万架[5] - AIDC收入184亿元(yoy+7.4%),自有智能算力43EFLOPS[5] 战略新兴业务 - 天翼云收入573亿元(yoy+3.8%),自研操作系统通过国家安全测评[5] - AI业务收入63亿元(yoy+89.4%),应用终端用户超1亿户[5] - 量子业务收入同比增171.1%,安全业务收入91亿元(yoy+18.2%)[5] - 卫星业务收入同比增20.5%,视联网收入同比增46.2%[5] 财务与股东回报 - 资本开支342亿元(yoy-27.5%),全年预算836亿元[5] - 中期股息每股0.1812元(yoy+8.4%),派息率72%[5] - 资产负债率46.6%,ROE(TTM)7.3%[2] - 总市值677.2十亿元,流通市值574.5十亿元[2] 股价表现 - 12个月绝对涨幅34%,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8%[4] - 近1个月/6个月分别下跌2%/4%[4]
西部经济新势能丨AIGC绘就陕西开放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8-15 04:12
西部经济转型升级 - 陕西作为西北地区代表正经历快速转型升级 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提供示范案例 [3] -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正成为西部新兴产业的名片 [9] - 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传统产业升级 筑牢西部地区经济底盘 [10] 开放型经济发展 - 陕西省通过开放"一盘棋"策略 让内陆省份实现开放发展 [5] - 陕西将"经济通道"发展为"通道经济" 集结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7] -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破解内陆开放难题 形成多维度制度型开放成果 [11] 科技创新与产业聚集 - 陕西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加速技术市场化应用 [9] - 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9] - 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加快聚集 将"开放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9][10]
A股总市值破100万亿,两融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沪指创近三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15 00:13
资本市场稳定机制建设 - A股总市值6月底突破100万亿元关键节点 [3] - 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水平 [3]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额再超2万亿元 [3] - 沪指盘中站上3700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3] - 社保、保险、年金等机构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3] 政策制度创新 - 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持续落地见效 [3]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4]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4] - 监管部门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并购重组 [4] 上市公司回报与融资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9% [4] - 9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 33家公司分红超过100亿元 [4] - 全市场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684只发行规模达8806亿元 [4] 市场功能提升 - 资本市场风险共担机制为研发活动提供持续资金支持 [4] - 科技创新债吸引资金精准投向科创重点领域 [4] - 并购重组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4]
“十五五”规划系列报告(五):从新兴支柱产业看“十五五”
民生证券· 2025-08-14 06:23
政策导向与产业布局 - 政治局会议为"十五五"锚定产业新坐标,强调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突围,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关键策略[3][10] - "十五五"产业部署延续"十四五"框架,战略新兴产业范围将拓展至深海空天开发、智能网联汽车等方向[5][24] - 未来产业探索力度显著强化,包括量子信息、基因技术、6G等前沿领域[5][24] 历史规律与当前部署 - 五年规划产业布局聚焦补短板和育新兴,持续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3][12] - "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分布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占国家级产业集群的17%[15][17] - "十四五"首次部署未来产业,如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技术孕育期需10-20年[14][15] 风险提示 - "十五五"产业具体部署可能与预期不一致,政策方向存在演变风险[31] - 新兴支柱产业部署力度可能不及预期,推进情况具不确定性[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