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

搜索文档
中国散裂中子源又一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06-09 13:47
核心观点 -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首支紧凑型P波段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通过验收,实现国产化 [1] - 该速调管为直线加速器射频功率源系统的核心设备,此前全部依赖进口 [1] - 应用超构材料等前沿技术,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腔串结构体积减少约50% [1] - 该速调管在大科学装置、医疗及其他工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 - 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关键核心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摆脱对进口技术的依赖并降低成本 [2] 技术突破 - P波段324MHz速调管由多机构联合研制,包括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及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经过4年多技术攻关,实现技术质的飞跃 [1] 产业影响 - 带动国内相关产业技术进步 [2] - 显著降低设备造价 [1]
完成自主创新的关键跨越,中国散裂中子源速调管技术突破
选股宝· 2025-06-08 14:43
中国散裂中子源技术突破 -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首支紧凑型P波段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射频器件研发领域实现自主创新[1] - 该设备为国际首支成功研制的P波段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在大科学装置、医疗及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1] 高温超导材料发展 - 高温超导材料市场份额预计将逐步扩大,ReBCO带材相比一代材料有望大幅降低生产成本[1] - ReBCO带材在16T@4.2K以上超导磁体系统研制中发展潜力巨大[1] - 二代高温超导REBCO材料因临界电流密度优势,可能成为未来主流,可显著提升核聚变装置功率输出能力[1] 超导材料相关公司 - 东方钽业以超导铌材国产化为核心突破点,成为全球超导材料领域领军企业[2] - 西部超导在核聚变、医疗影像、量子计算等领域打破国际垄断[2] - 国力股份以超导配套器件切入大科学工程与核聚变领域,技术壁垒高且自主可控[2]
以创新精神推进科学发展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6-06 02:18
把握主攻方向,一手抓既有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化企要以产品开发为核 心、以项目攻关为纽带,集聚创新资源,在重大项目实施中通过自主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掌握核心技 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科技成果;要以提高运营效益为核心,以降低成本为着力点,通过在线技 术优化和局部创新,放大存量资产效益,形成一批实用技术成果;要以提高品质效能为核心,以工作履 职为落脚点,发动全员开展管理创新和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营造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 统筹配置,补齐短板,实现优化组合,发挥整体效果。化企要遵循创新规律,打通流程,破除发展规 划、产品研发、技术攻关、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的瓶颈和障碍;要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加强对技术和管 理创新工作的考核,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分配机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的奖励力度;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改革人才选拔方式,为人才发展打开上升通道,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 件,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要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努力形成敢为人先、争 创一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作者:山东华鲁恒升集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海军 创新是企业的本质特征,也 ...
培育“小巨人”企业要“三力协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4 16:44
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截至5月27日湖南省累计拥有54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30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2025年湖南省新认定1323家企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政策支持体系 - 湖南省连续出台《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等政策文件 [1] - 金融机构推出"潇湘财银贷""银行白名单"等创新产品并设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基金 [1] 产业集群协同机制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采用"龙头企业引领+'小巨人'企业配套深耕"模式形成创新闭环 [2] - 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牵引+中小企业配套+创新平台支撑"实现专业化分工 [2]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共建刀具材料研发中心攻克航空航天钛合金加工刀具技术难题 [2] - 企业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为成长注入动能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将推动湖南在高端装备、新材料领域培育世界级"小巨人"企业 [3] - 发展模式可为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3]
中国海油“璇玑”领航深蓝 书写“一带一路”中国能源开采新华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3 22:30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主导研发的"璇玑"地质循轨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攻克关键技术,实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高端钻井技术里程碑式跨越,为保障油气增储上产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1] - "璇玑"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其中高造斜旋转导向、随钻高清多边界探测、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均为国内首次应用 [1] - 技术团队通过7年研发和10年产业化探索,突破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 [3] - 系统实现迭代升级和谱系化拓展,在丛式井防碰绕障、精确地质导向着陆等应用中表现出无可替代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3] 技术应用效果 - 旋转导向与随钻测井技术应用比例高达总井数的90%以上 [1] - 系统平均油气藏钻遇率提高至92%,技术成果整体一次入井成功率超95%,应用效果达世界一流水平 [3] - 渤海油田作业中实钻进尺514米,平均进尺72.19米/小时,相较常规作业速度实现提速6%,实钻砂岩钻遇率达到100%,投产后日产油达到设计配产的150% [4] - 伊拉克作业中平均机械钻速为10.10米/小时,超越国际同行记录(8.2米/小时),相比马达整体作业时效提升50% [6] 产业化与经济效益 - 项目成果实现快速产业化,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发展网,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4] - 推动国外油气服务商在我国服务价格持续下降,节约进口设备购置费和作业服务费 [4] - 截至2025年4月,在伊拉克完成作业累计96口井,创下进尺40000米、井下时间10000小时的新里程碑 [6] - 目前已在全球完成2660井次作业,累计进尺近250.44万米 [6] 国际影响力 - 系统在我国海上油气田规模化应用,并辐射到陆上油气田及海外油田 [4] - 在伊拉克、印度尼西亚、乌干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次解决复杂地质定向作业难题,屡破作业纪录 [6] - 中国技术正与世界共享勘探开发的"金钥匙",显著提升我国油气钻井工程领域高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4][6]
中美“短暂和解”,美媒突然发现重大问题:美国已被中国排除在外
搜狐财经· 2025-06-03 10:51
美驻华大使(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显示,5月12日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自4月2日起加征的关税大幅下降,开启了90天的关 税缓冲期。这看似是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然而,美媒却很快发现,在这"短暂和解"背后,事 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日内瓦声明后,美国企业原本满心期待,以为可以借此机会重启与中国的大规模贸易往来,再次在中国 市场上大展拳脚。但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美国企业发现,中国似乎并不打算像过去那样,轻易恢 复对美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彭博社5月26日报道指出,在中美关系缓和之后,之前进口美国商品的中国 企业并未如美方预期的那样"回头"。就拿液化石油气(LPG)丙烷来说,关税战升级时,7艘满载美国 LPG的运输船原计划5月和6月抵达中国,可后续外媒发现,这些船全部改变目的地,前往东南亚等国家 销售。而当中国取消制裁后,大部分中国塑料工厂仍不愿重新进口美国丙烷,而是转向加拿大和中东采 购。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几乎涵盖了多个领域。 美国农业部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取消了1.2万吨美国猪肉的采购订单,这是自2020年以来最大规 模的猪肉订单取消事件。4月中旬之前的一星期内,中国大量取消原本准备采购美国猪肉的计划 ...
中国制造的创新性、时尚感更凸显(开放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2 23:31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 中国制造从"代工厂"向"中国创造"转型 产品质量和创新性显著提升 推动全球供应链地位升级 [1] - 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减少对外技术依赖 产业升级带动品牌国际影响力和附加值提升 [1] - 精准对接国内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形成显著优势 [1] 白色家电行业表现 - 海尔、美的、格力等品牌在欧美亚太市场占据主导 冰箱/洗衣机/空调全球份额超50% [2] - 智能清洁电器成为海外消费热点 科沃斯/石头/追觅等品牌在欧美部分国家市占率超30% [2] 玩具产业竞争力 -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地位 [2] - 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研发创新增强 产品从市场跟随转向设计引领 受欢迎度大幅提高 [2] 智能手机行业突破 - 中国品牌通过芯片/摄像头/快充/5G等技术突破实现性能飞跃 [2] - 超窄边框/全面屏/折叠屏等创新设计引领全球智能手机潮流 [2] 转型升级驱动因素 - 政府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为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3] - 庞大本土消费市场推动需求升级 倒逼企业技术迭代 [3] - 制造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 加速创新步伐 [3] 未来发展路径 - 需突破高端核心技术瓶颈 提升研发强度 [3] - 加强品牌国际化建设 提高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 [3] - 通过创新驱动和资源整合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3]
破垄断填空白 闯出“新”天地
广州日报· 2025-06-01 21:53
广州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 广州市民营经济主体突破350万户 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和增速在主要城市中均排第一 [1] - 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3% 2024年一季度占比提升至43.5%创5年新高 [1] - 2024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 新增6家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8] 德擎光学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 2018年推出国内首套激光焊接在线缺陷检测系统 打破欧美垄断 [2] - 检测设备响应时间仅50毫秒 第三代产品引入AI算法使"过杀"率降低50% [2] - 2024年营收达1.25亿元 国内激光焊接市场市占率30%-40% 员工数量增长近10倍 [2] 新莱福新材料产品创新 - 广告用磁胶材料2024年销量超2400万平方米 电子陶瓷元件中环形压敏电阻销量超14.5亿只 [3] - 透明防辐射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产品研发坚持基础原理创新并迭代数十代 [3] 苇渡微电子芯片技术突破 - 国内首家量产55纳米高压工艺OLED显示驱动芯片 性能接近40纳米工艺 [4] - 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3倍 2025年一季度芯片交付量超200万颗 同比增810% [4] 纽恩泰新能源技术应用 - 空气能热泵能效比达1:4 北京采暖案例显示较电锅炉节能68% [6] - 北方市场累计安装17.6万台 减排二氧化碳143万吨 年均增长率25%-30% [6] - 国内空气能热泵市场规模约300亿元 华中华南市场增速显著 [6] 政府支持政策与产业生态 - 海珠区提供落户奖励/人才补贴/研发投入扶持 形成"研发-生产-应用"闭环 [7] - 广州开发区推动"数碳医"产业集群 增城区构建"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 [7] - 实施"无事不扰 有呼必应"机制 集聚资金/项目/平台等资源支持民企 [8]
华夏时评:强化科技力量,抵御外部冲击
华夏时报· 2025-05-30 10:38
科技创新与自主发展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一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明确,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5] 中美贸易与科技摩擦 - 中美经贸会谈在多层级保持沟通,但美方芯片出口管制行为破坏共识 [2] - 美方切断部分半导体设计软件对华销售渠道,并暂停喷气发动机技术及化学品出口 [3] -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歧视性限制措施,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 [3] 国际合作与供应链安全 - 中欧半导体企业座谈会达成共识,加强合作以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4][5] - 中国承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支持中欧半导体企业合作 [5] - 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寻求多元化市场合作以应对贸易冲击 [5] 教育与科技交流影响 - 美方吊销部分中国学生签证,干扰两国正常人文交流 [3]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损害留学生权益的行为 [3] 市场与创新协同发展 -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和新型工业化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5] - 深化国内统一大市场并开拓新兴外部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培育土壤 [5]
聚胶股份(301283) - 2025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10:22
行业标准影响 -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为卫生用品厂商完善产品和原材料卫生要求提供参考,也为公司研发新产品提供启发 [1] 客户与市场 - 公司进入金佰利、恒安等主要客户合格供应商体系,在这些客户处仍有开拓空间 [2] - 公司海外市场份额小,将加大市场开拓及品牌建设力度,推动海外业务发展 [5] 股东减持 - 股东郑朝阳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和规划减持,公司按规定披露 [2] - 原始股东减持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履行了减持意向承诺 [8] 子公司与募投项目 - 聚胶墨西哥公司 2024 年亏损 2471.57 万元,原因是汇率波动和项目暂停费用无法资本化 [3] - 年产 12 万吨卫生用品高分子新材料制造及研发总部项目 2024 年 6 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2 月末未全部切换完成;卫材热熔胶产品波兰生产基地项目 2024 年净利润 1646.29 万元,未达预计效益;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建设 [3] 成本控制 - 公司通过制定采购管理程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定制化开发国产原材料、调整配方和策略性备货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4] 新产品研发 - 公司新产品湿强胶、新一代尿显胶等已商业化;新一代柔味胶、生物可降解热熔胶等已在部分客户试机,可随时商业化 [5] 工厂与现金流 - 广州智慧新工厂和全球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智能化水平和规模效应 [5]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9 亿元,账面资金充足 [6] 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 3 - 5 年聚焦主业,增强品牌建设,提升全球市场影响力,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赛道 [8] 业绩与股价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20.06 亿元,同比增长 23.27%,海外业务收入 11.66 亿元,占比 58.12%;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5.03 亿元,同比增长 4.80%,净利润 3551.70 万元,同比增长 13.62% [9] - 公司股价处于破发阶段,公司通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推动供应链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等提升长期投资价值 [10] 其他问题 - 公司会综合考虑实施利润分配政策并履行相关程序和披露义务 [9] - 公司会视具体情况斟酌考虑回购股份注销或用于股权激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