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

搜索文档
民营品牌穿越周期再创消费热点
搜狐财经· 2025-05-27 02:00
朝阳区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 朝阳区是首都经济大区,市场经济活跃,消费特点为品质高、元素多、国际化,正着力培育文商旅体融合、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增长点 [4] - 朝阳区约30万家民营企业占全区市场主体约九成,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4] - 2023年朝阳区率先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方案,提出21条意见、96项重点任务,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超40亿元支持驻区企业发展 [14] - 商务经济方面出台专项措施,每年拿出超过2亿元资金支持总部经济、消费、批发业等五大领域 [14] 眉州东坡案例分析 - 公司成立于1996年,从单一酒楼发展为拥有眉州东坡酒楼、眉州小吃、王家渡火锅等多业态的连锁企业,并延伸至供应链、农业、食品领域 [4] - 1999年起坚持供应早餐,虽经济效益有限但持续优化至5.0版本,推出半份餐等创新形式,带动销售额上升 [6][7] - 通过细节改进提升早餐体验,如煎饼生菜刨丝、预剥鸡蛋皮等,成为附近居民首选,部分顾客搬迁后仍专程返回用餐 [7] - 获得朝阳区政府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等政策支持,新建门店和老店改造得到商务局等部门扶持 [8] 蓝色港湾运营策略 - 通过持续调改保持17年活力,2023年引进70家新开业品牌,30家品牌焕新,包括A&F、大众汽车体验中心等引发市场关注 [9] - 定位"商业+生态+艺术"复合空间,强化邻水经济优势,截至2024年累计引进40余家首店品牌,2024年新增10余家如likeuu全国首店等 [10] - 创新开展"博物馆进商圈"活动,获评"特色文博空间",形成"以文促商、以商兴文"模式 [12] - 成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提升涉外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使馆区区位优势 [18] 小仙炖发展路径 - 创立初期朝阳区政府主动协调办公场地,助力企业在常营地区扎根并实现10余年稳健增长 [13] - 2021年起持续参与北京消费季,借助朝阳区构建的消费场景实现品牌曝光与经济效益双增长 [13] - 获得朝阳区商务局指导申报直播电商基地资金奖励,将补贴投入研发环节改进工艺技术 [13] 政企协同机制 - 朝阳区通过首店经济补贴、审批简化、夜间经济扶持等政策重塑商业格局 [11] - 搭建"经济大脑"汇集民营企业数据,2024年计划进一步打通发展堵点 [15] - 采用"主管部门主动联系企业"模式,如指导小仙炖申报补贴项目 [13] - 通过消费券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等直接刺激消费,带动餐饮企业客流量提升 [8][18]
南京服务业一季度稳健开局前景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10
南京服务业一季度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南京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至3254.06亿元,为全市经济回升提供强劲动能 [2] - 软件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国际物流枢纽能级跃升、文旅消费市场全面升温构成现代服务业体系三大支柱 [2] 软件信息产业 - 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3.8%,互联网相关服务业增速达25.7% [3] - 南京拥有85万从业人员和3600余家重点涉软企业,覆盖基础软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3] - 软件谷及6个省级以上重点软件园区构成产业版图,拥有超500个创新载体 [3] - 3月12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提出重塑竞争新优势等六大举措 [4] 交通物流枢纽 - 一季度推进南京北站、龙潭港自动化码头、禄口机场T3航站楼等重大项目 [5] - 全市集聚221家交通规上企业,占全省30%货运代理企业和26%高端航运服务企业 [6] - 玉湖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华东一级冷链物流枢纽,将形成长三角冷链配送网络 [6] - 实施7个港口航运项目,推动龙潭等港区深水化,形成7万吨级为龙头的泊位结构 [6] - 优化国际班列布局,1-2月入境过夜游客达7.7万人次同比增长48.7% [7][9] 消费市场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1亿元同比增长7.5% [8] - 引入80余家品牌首店,京东MALL南京首店提供3万平米商业空间和6大主题体验区 [8] - 1-2月接待游客3590万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总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0% [9] - 拥有3家国家级、5家省级和27家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数量居全国前列 [9]
消费为何能成为驱动经济腾飞的核心“引擎”
金融时报· 2025-05-25 05:57
消费对经济的驱动作用 -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完成生产最终环节并创造新的生产需求,例如健康消费需求带动运动服饰、健身器材、健康食品等产业发展[4]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3.5%,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9.7%,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44.5%,成为经济增长首要动力[4] - 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多样化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如智能手机普及带动移动互联网发展,新能源汽车热潮推动电池技术及充电桩产业进步[4] 政策支持与消费潜力释放 - 央行等三部门推出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并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1] - 政府工作报告将促进消费提升至国家战略,强调提振消费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现,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5] - 政策需增强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收入、就业保障)、改善消费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市场监管)、创新消费场景(大数据/AI培育文旅体融合业态)[5] 消费市场发展策略 - 需平衡短期刺激(精准施策)与长期培育(基础建设与制度完善),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6] - 应对国际波动需稳定就业与收入、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业态(如夜间经济)、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外需[6] - 消费连接宏观经济与民生,政策红利将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注入新动能[6]
湖北提振消费“30条”出炉 从“钱袋子”到新场景撬动消费新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5:29
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湖北省出台提振消费"30条"政策,从消费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推动消费市场量质齐升 [1] - 2025年一季度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7.19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 [1] - 政策目标包括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40万人以上 [2] 消费需求端措施 居民增收与就业支持 - 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和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实施楚商回乡、校友回归行动 [2] - 2025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亿元以上,2024年全省创业担保贷款余额761.42亿元居全国第一 [3] - 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返乡创业,推进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 [3] 社会保障与休假制度 - 全面推行生育津贴直发,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6万个,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3] - 强化带薪休假与小长假连休政策,联动消费券发放1亿元"惠游湖北"文旅消费券 [4] - 2016年试点"2.5天弹性休假",新政通过"时间红利"撬动消费增量 [4] 消费供给端优化 新业态发展 - 计划引进各类首店300家以上,举办首发首展首秀活动100场以上 [6] - 发展银发经济,开通5条以上跨省银发旅游专列,加强适老化产品服务开发 [6] - 培育20家夜间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带动文旅消费增长(如《盛世唐城》夜间收入占比78%) [6] 以旧换新与消费热点 - "五一"期间汽车以旧换新10.01万辆,3C数码等以旧换新销量2780.2万台,拉动消费481.74亿元 [7] - 家用电器店、电子商品店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24.23%、29.87% [7] - 恒信汽车订单增长50%,京东MALL销售额增长10%,小米之家销售额增长超40% [7] 消费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湖北省零售餐饮交易额319.12亿元,同比增长6.46% [6] - 武汉长江灯光秀带动夜间消费增长30%,汉口北国际贸易城日均客流量超5万人次 [6]
共享电单车点亮“微场景”消费,助力常州经济新增长
江南时报· 2025-05-13 14:02
共享电单车行业表现 - 五一假期骑行量较日常增长显著,夜间骑行比例大幅提升,热门站点集中在商圈、小吃街、景点、火车站等区域[1] - 00后用户占比达40%以上,新增用户中该群体比例领先,成为骑行主力军[2] - 共享电单车通过无缝衔接高铁、公交等交通网络,为跨省游客提供"最后一公里"接驳服务,推动区域旅游资源共享[4] 用户行为与消费趋势 - 年轻用户占比领跑,00后成为主力消费群体,用户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2] - 游客通过共享电单车串联餐饮、购物、娱乐等场景,短途高频的"微场景"出行模式激活城市消费活力[3] - 夜间骑行时长从以往10点延长至12点,昼夜骑行比可达1:1,夜间订单多集中于餐饮娱乐区域[3] 区域联动与跨省旅游 - 江苏省新增用户中,来自安徽、河南的游客占比突出,"邻省短途游"成为五一假期的热门选择[4] - 共享电单车通过动态调度、网格化运维等方式优化车辆分布,在热门区域实施"潮汐点位"管理[5] 企业运营与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动态调度、网格化运维等方式优化车辆分布,结合实时数据分析调整车辆投放[5] - 多地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置换新车、升级智能头盔等措施提升骑行安全[5] - 共享电单车以绿色、高效的特点融入城市交通体系,成为假日经济与日常出行的重要纽带[5]
时空科技: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2 09:1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68.14%,主要因收购时空智能及捷安泊控股权后智慧停车业务并表所致[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转正至7845.87万元[8][17] - 总资产18.84亿元,同比下降12.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36亿元[8] - 夜间经济业务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34.86%,智慧城市业务收入1.48亿元,其中智慧停车业务收入1.19亿元[17][18] 业务转型进展 - 形成夜间经济和智慧城市双主业格局,业务覆盖景观照明、文旅夜游、智慧路灯及智慧停车运营[17] - 成功实施"广安不夜城"EPC+O项目,打造文旅夜游标杆[18] - 通过收购捷安泊补充智慧停车运营能力,该业务成为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17][18] - 泉州市东海城东片区及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工程项目获第十九届中照照明奖[18] 财务与资金管理 - 采取法律手段催收账款,已通过仲裁收回南昌项目工程款5000万元[18]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及支付材料款减少[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940.80万元,因理财产品净流入资金减少[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653.90万元,因取得借款资金减少[8] 公司治理 - 续聘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120万元[14] - 拟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有效期至2025年度股东大会[14][15] - 2025年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12万元/年,非独立董事按职务领取薪酬[11][12] - 拟购买董监高责任险,保额不超过1亿元,保费不超过50万元/年[16] 行业环境 - 景观照明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压缩,账款拖欠问题突出[17] - 国家政策鼓励夜间经济发展,支持文旅业态创新[18] - 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17] - 中央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为民营企业创造宽松环境[17]
这个老街区如何激发消费活力(发展一线看信心)
人民日报· 2025-05-10 21:30
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 - 望平坊旅游休闲街区位于成都成华区猛追湾街道,全长2 5公里,总面积1 68平方公里,在"五一"假期吸引约20万名游客[1] - 2018年成华区推进猛追湾片区城市更新改造,通过肌理调整和场景再造,将老旧街坊蜕变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 - 街区改造引入专业企业进行设计、改造和运营一体化,有效解决居民生活困扰并激发消费潜能[1] 业态创新与特色经济 - 望平坊举办"面包节"活动,聚集30多家特色烘焙店,推出结合四川特色的米面包等新产品[2] - 街区引入几何书店成都首店、复古服饰首饰店、香料咖啡融合店等时尚特色店铺[2] - 街区形成以小店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为特色的活力街区,年均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2] 文化体验与消费场景 - 街区融合川剧、美食、文创等元素,保留老成都韵味的同时加入新潮体验如民谣驻唱[1] - 通过主题消费活动和特色店铺招引,升级消费体验并沉淀老成都记忆[2] - 街区日间有潮味十足的新活动,夜间有滨水休闲生活,形成全天候消费活力场景[2]
线上线下消费热 以旧换新热度高 宝安尽显消费“西引力”
深圳商报· 2025-05-07 23:21
线下消费表现 - 宝安区重点监测的8个商圈"五一"假期客流量超336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60% [1] - 线下消费金额超20亿元 同比增长30.83% [1] - 欢乐港湾举办"深圳西引力"艺术开放周和公园文化季活动 吸引大量消费者 [1] - 满京华·满纷天地策划电竞主题节日活动 配合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海选赛 [1] - 大仟里举办"有限面包公社5.0"快闪活动 配合好利来西部首店开业 [1] - 全区消费笔数超300万笔 同比上升7.67% 占全市消费比重近20% [1] 线上消费表现 - 宝安区数字消费交易规模同比增速18.74% 全国非县域地区排名第三 [2] - 夜间消费规模占比超50% 同比增长23.9% [2] - 汽车置换更新申请411辆 销售金额9163万元 全市排名第一 [2] - 家电数码以旧换新核销13243笔 补贴金额超600万元 销售总额超4500万元 [2] 消费趋势特点 - 户外疗愈 首发经济 非遗体验成为新消费热点 [1][2] - 消费场景持续丰富 吸引多元消费群体 [1][2] - 电竞主题活动和艺术体验活动有效提升消费吸引力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和家电数码消费 [2]
夏日经济夜观察丨文旅游解锁夜经济新场景
河南日报· 2025-05-07 23:21
夜间旅游经济兴起 - 夜间旅游热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经济繁荣向好 夜游 夜食 夜购构成夜经济新图景 [1] - 河南文旅推出"白+黑"组合拳拓展夜间消费市场 以夜兴城实现"长红" [1] - 安阳《太行·红日》实景演出五一假期场场爆满 融合太行山自然背景与数字特效灯光 [1] 夜间文旅业态创新 - 郑州 开封 洛阳 安阳等地推出夜间演艺 夜间集市等产品 18-22时成为夜间经济"黄金4小时" [1] - 银基动物王国开放1万平方米星空草原 融合星空观测 草地露营与萌宠秀场 [2] - 夜宿海洋隧道 夜探动物园等项目解锁动物世界夜间体验 [2] - 全省打造夜游博物馆 星空露营基地 创意灯光秀等新业态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达12个 [2] 政策与产业融合 - 2020年河南发布促进夜经济指导意见 催生洛阳"古都夜八点" 开封大宋不夜城等品牌项目 [2] - 洛阳文博场馆五一取消周一闭馆 开放时间延长至18-20时提升参观灵活性 [3] - 建业电影小镇将推出音乐会 Livehouse 《一路有戏》等夜场活动 增加演出场次与优惠票种 [4] 专家发展建议 - 以文化IP打造差异化夜游品牌 延时开放公共文化空间 [5] - 整合音乐 体育 社交等元素形成"夜游+"生态链 [5] - 运用AR/VR AI等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 [5] - 完善夜间交通 照明 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 [5]
四川: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4365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总额超23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03:46
中新网成都5月6日电 (唐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5日晚发布消息称,根据大数据测算显示,五一假期四 川共接待游客4365.28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235.01亿元。 各地大力实施优惠政策,如:宜宾市发放10万张"免费品鉴券",南充市、资阳市分别发放覆盖景区、文 博、演艺的消费券,绵阳市、乐山市通过OTA平台分别发放200万元、300万元消费券。景区减免门票带 动客流增长,巴中市每日推出光雾山景区5.1元、诺水河景区9.9元部分特价门票,广安市实施48小时内 到达凭火车票享华蓥山门票半价优惠政策,拉动川渝周边游客占比提升25%。 各地以"夜游、夜演、夜食"为核心刺激夜间经济增长。成都市"夜游锦江"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周边 消费超2000万元,乐山市嘉州长卷文旅集市汇聚钵钵鸡、甜皮鸭等特色美食,开通"美食公交"串联夜 市,绵阳市越王楼的唐风实景秀、非遗手作展演与状元第街区"夜食+汉服巡游"联动,形成一道独特风 景,自贡市釜溪夜游、达州市《梦回巴国》情景剧,夜间客流占比均达60%,成都陶喆演唱会、遂 宁"超级音浪演唱会"累计吸引观众9.2万人次、门票收入6350万元,拉动综合消费4.3亿元。 为大力刺激文旅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