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盐城,中国“零碳产业”新地标
新浪财经· 2025-09-11 08:54
9月的盐城,正迎来高光时刻的"双响"——9月10日江苏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盐城召开,两周后(9月24日)全球滨海论坛接棒登场。 当《我们是鹿战队》的旋律还在苏超赛场回荡,这座黄海之滨的城市已踏上更辽阔的绿色赛道: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以贡献全国八分之一、 全球7%海上风电的硬实力,将582公里黄金海岸线转化为零碳经济的澎湃引擎。 此时,连续两大重量级盛会相继落子盐城,正是"零碳产业"新地标崛起的一道缩影。 今年,国信、三峡两个16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开工建设,进一步夯实盐城在全球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先地位。盐城,正从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城市,蝶 变为一座以绿色能源驱动、零碳产业支撑、生态滨海为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盐城的"零碳故事",由一个个生动的创新案例共同组成。"新经济地方志"栏目跟随这条产业足迹,深入一线,寻找盐城在绿色低碳产业上的实践探索。 ▍每一度绿电都可溯源 盐城的绿色低碳发展绝非纸上谈兵,而是全方位、深层次、成体系的战略转型。在政策驱动上,盐城紧扣国家"双碳"目标和建设"零碳产业园"的战略部署, 率先出台《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及一系列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系 ...
服贸会供应链及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展示智慧交通等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5:55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供应链及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以"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为主题 集中展示智慧公共交通和智慧物流服务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成果 [1] - 专题展设立智慧公共交通与智慧物流服务两大主题专区 并举办"数智驱动·特大城市交通服务新范式"洽谈推介活动 [1] 参展企业亮点 - 吸引中远海运集团 中国外运 嘉兴仙途 京投亿雅捷4家行业领军企业首次参展 [2] - 顺丰 中远海运 中国外运 美团 中国邮政 北京地铁等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齐聚 多家企业展示数字交通 智能制造 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全球首发产品 [2] - 京投亿雅捷作为"首台套"技术企业展出市域(郊)铁路融合自动检票机 智能客流调控系统等技术 [2] - 中远海运首次展示区块链提单 自动化码头技术及北极航道通行成果 [2] 互动体验创新 - 展会设置多个沉浸式互动打卡点 联合美团 一卡通等企业推出科技体验活动 [2] - 观众可通过AI视频 智能模型体验智慧网联公交 共享出行等场景的实际应用 [2] 智慧公共交通展区 - 北京地铁展示"智慧运营"为核心的"北京服务"方案 突出轨道交通在服务效率优化和服务供给保障方面的举措 [3] - 首发集团展示韩村河近零碳服务区 智慧物流港 "乐速通"出行平台等项目 [3] - 市政一卡通公司推出"玲珑通PLUS"NFC智能手机交通卡和"BEIJING PASS"产品 展现数字化支付升级成果 [3] 智慧物流展区 - 中国邮政展出自动化分拣系统 无人仓配 跨境保税仓等全链路解决方案 [4] - 申通展示MATRIX-1人形机器人 并推出氢能源运输车与可循环包装 [4] - 美团无人车配送在北京顺义 深圳坪山等区域数十个社区实现常态化试点运营 [4] - 顺丰自主研发的百川供应链系统覆盖订单 物流 仓储 结算等核心场景 [4] - 圆通国际打造嘉兴"东方天地港"全球航空物流枢纽 [5] - 韵达展示AI助手与数字化管理工具推动无人配送智能化升级 [5]
这个夏天 国产空调走俏海外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9-11 02:14
今天的中国空调企业,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成本优势的路径,转而凭借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和智能物联等 在国际市场赢得竞争新优势。近年来,中国空调在变频、压缩机等技术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有些还搭载 了人工智能技术,设备更加节能高效。 不仅如此,不少企业还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个性化产品,深受客户青睐。比如,在欧洲市场,安装空调费 用高昂、周期漫长,在法国安装一台分体式空调的成本远高过空调本身的售价。对此,中国企业推出移 动式分体空调,消费者自己动手就能快速完成安装。再比如,针对部分国家电价高等背景,中国企业研 发出光伏储能等创新空调产品,以本土定制化产品研发赢得消费者认可。产品优、服务好,中国品牌空 调热销自是当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在去年较高基数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国家空调出口 量同比增长43.2%,创历史同期新高。 谋创新、促升级、抓机遇,深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多行业将进一步筑牢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今夏,北半球多国持续高温,我国多地打破气温纪录,由此让空调销量大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空 调市场国内销售额达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出口额达93.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从中,我们 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实 ...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9-11 01:58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 昆明市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下降[1]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基地通过提升废弃物再生利用率实现固废约20%返用于生产 近80%转化为产品 已完成6个大类固废产品认证[1] - 基地将高炉水渣研磨成矿渣微粉作为水泥和混凝土原材料 废旧耐材认证后下游再利用 煤气用于发电 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模式[1] 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创新催化滤渣直供焦化流程 将每年3000吨滤渣转化为高价值石油焦产品 实现废滤渣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2] - 公司炼油装置投产后安全平稳绿色运行 中间品深加工形成汽柴油等70种产品并出口东南亚国家[2] - 天安化工开发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 分级利用磷酸 依托完整产业链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技术创新[3] 绿色产业链建设 - 安宁产业园区形成企业间绿色产业链 云南杉杉年产3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2024年1月全面投产[3] - 园区围绕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 电芯 电池组件进行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布局[3] - 园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绿色产业集聚 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升产业间耦合效应 推动跨企业跨行业副产品和原材料闭路循环就近供应[3] - 昆明市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探索粉煤灰 冶炼废渣 磷石膏 建筑垃圾等固废综合利用典型模式 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3]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成效显著
科技日报· 2025-09-11 00:54
可再生能源体系 -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1] - 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达222亿千瓦 占总装机容量比例609% [1]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清洁能源发展 - 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1]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和输电网络 [1] - 光伏组件产量增长37倍 锂电池产量增长64倍以上 [1] 绿色建筑与交通运输 - 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69亿平方米 [2] - 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约70% [2] - 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并积极发展绿色建造 [2] 生态建设与碳汇能力 - 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2] - 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 [1] - 森林蓄积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科技创新体系 - 编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 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 - 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 强化低碳零碳基础研究 [2] - 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 [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新能源发展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2] - 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编制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武汉GDP每年跃升一个千亿台阶
长江日报· 2025-09-11 00:13
9月10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 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聚焦武汉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五年来,武汉经济实现了复元打平、重回主赛道、跨 越2万亿的转折性变化,地区生产总值(GDP)每年跃升一个千亿台阶,经济总量稳居全国 城市前十、中部城市第一,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5.5%,规模、增速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位。 "十四五"前四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7万亿元,年均增速7.1%;全部工业增加值达 到5070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四;制造业和软件对全市税收贡献超四成;工业投资总量突破 2000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接近1/4。今年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较上半年加 快0.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11.1%,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同时,多区转型闯关蹚出新路。武汉经开区培育形成了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1个 核心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层次丰富的"135"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产能占比持续 提升、产业链韧性更加坚实。 武昌区打造高端化、数字化、 ...
中国海油(600938):价值创造能力凸显,长期发展持续向好
中银国际· 2025-09-11 00:0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原评级为"买入" [1][3] - 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凸显 长期发展持续向好 在油价下行周期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3] - 公司增储上产成果丰硕 油气主业根基牢固 提质增效持续深化 成本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3] - 油气与新能源双轮驱动格局逐步形成 长期投资价值提升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 同比下降8.45%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 同比下降12.79% [3]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007.54亿元 同比下降12.62% 环比下降5.71% 归母净利润329.70亿元 同比下降17.60% 环比下降9.83%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1.51亿元、1387.52亿元和1422.47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91元、2.92元和2.99元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8.9倍、8.9倍和8.7倍 [5] - 销售毛利率为53.5%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8.8% 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8] - 资本负债率8.4% 较去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091.8亿元 同比下降7.9% [8] 产量与储量 - 2025年上半年油气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 同比增长6.1% 达历史同期新高 [8] - 国内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 同比增长7.6% 海外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 同比增长2.8% [8] -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2.0% 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分别为77.0%和23.0% [8] - 储量替代率保持在130%以上 储量寿命维持在10年水平 [8] 项目进展 - 渤中26-6一期、文昌9-7、东方29-1气田以及巴西Buzios7和Mero4等重点项目顺利投产 [8] - 上半年共获得5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 [8] - 新签伊拉克Block7和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石油合同 圭亚那深水立体勘探持续增储 [8] 成本控制 - 桶油主要成本降至26.94美元/桶油当量 [8] - 通过精细注水、稳油控水和智能分注等技术手段 使中国海上油田自然递减率降至9.5% 创历史最好水平 [8]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 - 优质钻完井建设示范项目效率提升26% [8] - "深海一号"智慧气田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8] - 上半年消纳绿电5亿千瓦时 完成1万方/天以上火炬气回收 实现节电约1800万千瓦时 [8]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累计发电4700万千瓦时 [8] - 文昌9-7油田余热发电装置预计年发电4000万千瓦时 [8] - 恩平15-1平台建成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 [8] 股东回报 - 董事会决定派发中期股息0.73港元/股(含税) 股息支付率45.5% 派息总额约人民币316.02亿元 [8] - 在油价下行周期仍保持分红水平稳定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股息均为1.3元 股息率分别为5.0%、5.1%和5.2% [6]
共绘服贸新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3:39
2025年服贸会于9月10日在北京盛大启幕,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深 度探讨数字技术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创新应用与未来路径。当前,算法正重构产业逻辑、重塑服务体验,推动服贸模式迈向智能化、融合化、 绿色化的新阶段。 ...
科技创新赋能 实现变废为宝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绿色工厂建设与固废循环利用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基地积极建设绿色工厂 生产环境焕然一新[1] - 高炉水渣被研磨成矿渣微粉 成为生产水泥及混凝土的原材料 矿渣水泥具有耐热性强 水化热低 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优异和环保效益好的特点[1] - 基地通过提升废弃物再生利用率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 高炉水渣作为水泥原料 废旧耐材产品经认证后在下游产业继续使用 煤气用于发电[1] - 固废产品已完成6个大类产品认证 固废实现约20%返用于生产 近80%转化为产品[1]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昆明市2024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下降 促进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缩影[1]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每年面临3000吨滤渣处理问题 滤渣因黏度高 易沉积导致回炼困难[2] - 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催化滤渣直供焦化流程 将滤渣转化为价值更高的石油焦产品 实现废滤渣减量化 资源化和再利用[2]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 - 企业内部打造绿色可循环发展产业链 开发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 分级利用磷酸以综合提升资源利用价值[3] - 天安化工具备相对完整产业链 这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创新绿色技术的优势[3] - 安宁产业园区内企业间形成绿色产业链 云南杉杉年产3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于2024年1月全面投产[3] - 园区聚焦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布局 涵盖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 电芯和电池组件等环节[3] - 园区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绿色产业集聚 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升产业间耦合效应 推动跨企业 跨行业副产品和原材料闭路循环与就近供应[3] - 昆明市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探索粉煤灰 冶炼废渣 磷石膏 建筑垃圾等固废综合利用典型模式 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3] 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成效 - 在新能源 绿色燃料开发 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科技创新赋能循环经济成效显著[1]
“种子纸”,让嘉宾证种出花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绿色低碳材料应用 - 会议证件采用可循环材质"种子纸"制作 由纸浆和种子压制而成 具备自然降解特性并可长出植物[1] - 单次会议制作450张种子纸证件 使用后可通过浸湿埋土方式实现植物生长 体现绿色低碳理念[1] - 种子纸应用日益普及 多家活动主办方主动要求采用该环保材料 形成绿色办会趋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