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

搜索文档
瑞银前副总监吞1.3亿赃款,猎物竟是南京卖淫团伙头目
新浪财经· 2025-09-03 09:04
案件概述 - 瑞银前副总监孙健荣因私吞客户资金1.3亿港元并被裁定洗钱罪及藐视法庭罪成立 判处十年六个月监禁 同时被终身禁止重投金融业 [1] 客户背景与账户情况 - 受害人于全利与妻子楼小洁2014年3月在瑞银香港分行开设联名账户 账户余额一度达894.9万美元 [3] - 于全利因在南京经营卖淫团伙被内地法院判处15年有期徒刑 其用于转账的1.3亿元人民币极可能来自非法卖淫活动 [5] 诈骗手法与资金转移 - 孙健荣以协助跨境汇款为名 设计虚假中转通道 诱使客户分37次将1.3亿元人民币转入29个内地银行账户 [6] - 通过伪造瑞银对账单及汇丰账户转账申请照片维持骗局 实际资金流入其控制的香港汇丰与恒生银行账户 [6] - 赃款总计1.3亿港元 包括汇丰账户港币5062万元 美金515万元 英镑16万元 恒生账户港币1062万元 美金172万元 英镑143万元 [6] 赃款使用与收入对比 - 资金被用于购买英国伦敦4处房产(含27套公寓楼宇)及内地2处物业 总价值2900万港元 另购置6部豪车 [7] - 2014至2018年四个报税年度 孙健荣累计申报收入仅406.7万港元 远低于其资产规模 [7] 司法判决与刑期认定 - 法庭认定孙健荣两项洗钱罪涉案金额超1.34亿港元 因认罪时间较晚获25%刑期折扣 最终刑期合计10年 [8] - 另因违反全球资产冻结令 擅自转让伦敦房产权益至英属处女群岛公司 被加判藐视法庭罪6个月监禁 总刑期增至10年6个月 [8] - 法庭驳斥其关于"不知资金非法""转移为税务安排"等辩解 强调其作为金融从业者主观故意明显 [9] 资产处置进展 - 孙健荣名下中英房产与豪车已被依法扣押 资产处置及受害人损失追偿仍在进行中 [10]
民生银行汕头潮南支行成功拦截“低价黄金”诈骗,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9-01 04:19
银行风险识别案例 - 民生银行汕头潮南支行通过精准识别客户交易行为 发现账户存在频繁快进快出及多陌生人交易的特征 [2] - 工作人员确认客户使用"金荣中国"APP投资伦敦黄金 该平台宣称高收益和国资背景 客户已投入1万多元资金 [2] - 经核查发现APP制作粗糙 黄金行情与正规市场严重不符 且资金通过个人陌生账户收付 未与平台直接划转 [2] 诈骗平台特征 - 该APP被反诈中心认定为典型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平台 诈骗分子多位于境外 追款难度极大 [2] - 非法金融活动常以专业形象、国资背景和高回报承诺为伪装实施诈骗 [3] - 平台资金流向异常 未与宣称的投资标的产生直接关联 [2] 风险防控机制 - 银行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 成功拦截客户后续投资资金 [2] - 建立警银联动机制 反诈中心协同银行进行客户劝导和风险提示 [2] - 金融机构需持续提升对新型诈骗模式的识别能力 履行资金安全守护职责 [3] 案例启示 -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 非法金融活动形态持续演变 [3] - 银行一线员工作为金融风险守门人 需将风险拦截在资金实际损失发生前 [3] - 该案例凸显银行风险识别体系在保护客户资产方面的重要价值 [2][3]
“AI但斌”出没!投资者需“擦亮眼睛”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1:16
金融诈骗手段 - 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生成但斌图片或视频从事非法荐股活动 标榜不卖课不收费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等口号[1][2] - 诈骗分子通过假冒私募机构工作人员诱导投资者加入股票学习交流群 利用虚假网站或App实施诈骗 前期小额投资可获得返利 加大投入后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3][4] - 具体路径为视频号显示直播信息 点击预约后进入内部交流 由所谓老师进行手把手指导[2] 冒用身份特征 - 诈骗分子冒用私募机构高管及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和肖像 谎称有内部渠道能让投资者参与股票拉升赚钱[4] - 但斌仅有一个实名个人微信号和一个实名雪球账号 无其他个人微信号及微信公众号 未发行新书或开设读书分享会[3] - 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实施诈骗 流窜作案甚至藏身境外 投资者被骗后难以追回资金[4] 行业应对措施 - 基金管理人需对公司网站客服电话社交媒体平台账号进行认证管理 投资者应认准已认证账号[6] - 私募机构推荐产品时会有完善产品介绍及正规托管机构合同 投资者可通过产品合同打款账号进行初步甄别[6] - 机构应开设反诈教育专栏定期普及典型案例 发现诈骗后第一时间通过官网或公众号提示风险[6] 监管警示情况 - 陕西证监局提示不法分子冒充辖区私募机构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通过假冒营业执照印章法定代表人信息签订虚假合同[4] - 湖北证监局警示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诈骗风险 利用假冒证券公司App和交易软件诱导投资者加入聊天群[4] - 今年以来多地证监局持续提示冒牌金融机构诈骗案例 包括假私募假券商假软件假股神等[1][4]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提醒您:警惕“短视频点赞”新型诈骗
齐鲁晚报· 2025-08-15 04:17
短视频平台诈骗现象 -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不法分子利用"点赞赚钱"等噱头升级诈骗手段,实施金融犯罪 [1] - 多地近期出现以"短视频任务返利"为名的诈骗案件,严重威胁群众财产安全 [1] 典型案例分析 - 张女士通过兼职群下载"点赞赚钱"App,平台宣称与抖音、快手合作,需购买会员卡(价格数百至数千元)并通过点赞、关注、评论任务赚取收益,还可发展下线获取分层奖励,张女士投入近4000元后平台突然关闭 [2] - 刘先生经朋友介绍投资2802元,承诺每日返利134元,但仅一周后平台以"黑客攻击"为由失联,损失超千元 [2] 诈骗手法解析 - 高额回报引诱:以"低门槛、高收益"为噱头,宣称"点赞即可日赚百元",甚至承诺"投资返利" [3] - 施以小利取信:前期按约定支付佣金,制造"可信"假象,诱导受害者追加投入 [3] - 制造借口拒付:以"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平台被攻击"等理由拖延提现,要求继续充值"解锁"资金,最终卷款跑路 [3] 防范措施建议 - 理性识别"馅饼":对"低投入高回报"项目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小利陷入骗局 [4] - 核实平台资质: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平台真实性,不轻信"合作方"虚假宣传 [4] - 拒绝层级拉新:警惕以"发展下线获奖励"为名的传销模式,此类行为可能涉及非法集资或诈骗 [4] - 及时止损维权:发现异常立即保留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 [4] 行业警示与呼吁 - 公安机关2018年已明确警示:凡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为幌子的投资项目,均可能涉及金融犯罪 [5] - 呼吁增强风险意识,不参与、不传播非正规金融活动,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5]
建行济宁西城支行:专业服务速解客户难题 贴心举措赢得认可
齐鲁晚报· 2025-08-13 02:53
事件经过 - 客户程某因误点击标注"易宝支付保险"的匿名链接,导致关联保险机构分两次从其账户划扣共计231.6元 [1] - 客户发现异常后立即向建行济宁西城支行求助,工作人员迅速引导打印流水并确认扣款方为"易宝支付旗下某保险机构" [1] - 建行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客户与保险机构客服沟通,强调未经确认的扣款违规性,最终促使客服承诺24小时内原路退款 [1] - 次日231.6元已成功退回客户账户,从求助到解决仅用18小时 [1][2] 银行应对措施 - 建行济宁西城支行展现出应对金融诈骗的专业素养,包括快速响应、安抚客户、协助取证和主动沟通等全流程服务 [2] - 该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客户权益无小事"的服务宗旨,获得客户专程送来感谢信 [2] - 未来将持续优化应急服务机制,加强员工在新型网络诈骗处置方面的技能培训 [2] 行业启示 - 事件反映出当前网络金融诈骗手段的隐蔽性,通过伪装正规支付平台链接实施扣款 [1] - 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机构需不断提升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客户筑牢资金安全防线 [2] - 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衔接环节可能存在风险漏洞,需要加强合作监管 [1]
包装高收入群体骗取银行消费贷!数十人被判刑
券商中国· 2025-08-10 10:21
案件概述 - 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披露一起利用POS机虚构消费交易骗贷的违法案例,涉案金额超600万元,数十名涉案人员被判刑 [1] - 诈骗团伙将不具备贷款资质的人员包装为高收入群体,骗取银行信用贷款授信额度 [2] - 贷款中介利用POS机虚构消费交易帮助套现并抽取提成,涉案金额分别为150余万元和300余万元 [2] 犯罪手法 - 犯罪团伙通过银行门口介绍信贷办理流程,但未直接参与上游骗贷共谋,主要集中在下游套现环节 [4] - 银行信用贷款发放至分期电子信用卡,功能属性与信用卡实质相同,适用2018年司法解释 [4] - 通过虚构交易将金融诈骗资金转换为合法财物,并通过银行账户回流至诈骗团伙,涉嫌非法经营和洗钱 [4] 法律定性 - 王某等人行为触犯非法经营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认定,虞某、李某、王某以非法经营罪提起公诉,张某以洗钱罪提起公诉并建议缓刑 [5] - 检察机关提取40余名涉案人员身份信息,确认存在重复评价情况,发出再审检察建议8件,提出抗诉5件 [5] 侦查与打击 - 运用大数据追踪犯罪线索,构建资金流向分析模型,涉案人员从1人扩展至37人,涉案金额从18.3万元追踪至600余万元 [3] - 检察机关结合大数据运用,以资金流转数据为核心,挖掘上下游犯罪线索,实现全链条打击 [5] 行业影响 - 案件反映信贷产品授信标准存在风险,检察机关向金融机构制发检察建议书和风险提示函,推动完善授信审核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 [5] - 利用POS机非法套现行为与金融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紧密关联,需强化监管 [5]
金融素养越高,被骗风险越大?中国老人养老钱困局
虎嗅· 2025-07-29 01:58
老龄化与金融行为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1%,人均预期寿命逼近80岁,但养老金替代率不足50%,导致老年人需依赖个人储蓄填补20~30年退休生活缺口 [1] - 老年人资产结构中房产占比超70%,难以应对年均8%的医疗通胀和长期照护成本,易陷入"长寿贫困"困境 [1] - 空巢老人数量已超一亿,传统"养儿防老"模式被多元化养老支持网络取代,包括社区服务、政府补贴和金融工具 [1][2] 财务状况与心理健康关联 - 生命周期理论显示老年人需通过预防性储蓄平滑消费,晚年生活效用取决于资金储备 [3] - 金融资产比率对抑郁风险有保护作用,经济压力(支出收入比)会加剧抑郁症状 [3] - 少数民族群体受经济压力影响更显著,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人面临多重压力叠加 [4] 资产配置特征 - 60~90岁群体金融产品持有率不足1%,城乡差异显著(城市股票持有率2.3% vs 农村0.06%) [7][8] - 资产高度集中于银行存款和房产,抗通胀能力弱且流动性差 [9] - 美国55岁以上人群股票持有率约50%,远高于中国同龄群体 [7] 金融素养与诈骗风险 - 中国50~70岁老年人金融素养平均得分0.97分(满分3),显著低于美国同年龄段(2.16分)和新加坡(2.01分) [12] - 高金融素养可能增加诈骗受害风险,因基础金融知识不足识别复杂骗局 [14][15] - 城市老年人金融素养(0.97分)较农村(0.87分)高11.5%,男性(0.98分)略优于女性(0.95分) [12] 金融工具创新需求 - 需拓展商业养老险、健康险及数字资产等多元化养老储备工具 [10] - 资产配置转型需平衡文化心理适应与风险承受能力 [10] - 金融教育应强化反诈专项训练,避免过度自信陷阱 [15]
一国有大行发布风险提示!
新华网财经· 2025-07-17 08:28
金融诈骗App现状 - 近期出现多款假冒金融机构名称的诈骗App 如"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 通过非法链接诱导用户下载并盗取资金 [1][3] - 诈骗手法分三步:先谎称用户开通收费服务需取消 再诱导下载会议类App 最后通过屏幕共享窃取银行密码和验证码 [5] - 2024年多家基金公司遭遇仿冒 东兴基金和大成基金先后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假冒App的退费诈骗 [6]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银联等机构已发布严正声明 强调相关App非官方产品 并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违法行为 [3] - 近两年超10家基金公司发布金融诈骗风险提示 显示虚假金融App已成为高发网络诈骗手段 [7] - 专家建议通过完善法规 加强审核 开发智能检测工具及建立黑名单数据库等方式综合治理 [8] 技术漏洞与传播渠道 - 应用市场审查主要针对技术规范 难以识别具有合法外形的涉诈App [7] - 部分涉诈App通过自建网站 小程序或一对一发送下载链接等非应用市场渠道传播 [8]
“迪拜黄金交易所”暴雷前48小时:18亿稳定币被转移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7 15:04
DGCX鑫慷嘉骗局 - 平台在崩盘前48小时内将价值18亿USDT(约129亿元人民币)转移至开曼群岛空壳公司[1][28][30] - 宣称是迪拜黄金交易所分站,但母公司DMCC否认关联[4][6][7] - 会员数量达200万,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个体户、宝妈及中老年人[8][24][33] - 通过虚构原油期货投资、层级传销及虚假豪车奖励吸引投资者[16][25] - 头部人员抽佣50%,提现手续费从5%升至10%,资金通过混币器洗白[35] 公司背景与操作手法 - 2021年由黄鑫、邵馨慷等注册贵州鑫慷嘉,2024年法人变更为实缴0元的刘海亮[10][11] - 利用20万元油品设备交易作为背书,数据迁移至美国IP地址平台[13][14] - 崩盘前一周每日仍有1.2亿元资金流入[21] 历史类似案例 - 张誉发通过MBI平台诈骗超1000亿元,3万会员受骗,2024年被引渡至中国[41][42][52] - 林强的"和合系"暴雷,涉及52.56亿元未兑付,境外卷款989亿元后被捕[57][62][64] 行业风险事件 - 贵州中天金融负债1516亿元,资不抵债但持有两张金融牌照[67][69][70] - 广州网约车平台暴雷致司机无法提现,家政平台因资金链断裂停运[76][78][79] - 健身馆、美容店等通过会员储值卡模式跑路,涉案金额数千至数万元[80] 行业共性特征 - 诈骗平台多伪装成国际机构或高收益项目,利用信息差吸引投资者[39][49][50] - 资金转移至境外空壳公司或通过虚拟货币洗钱是常见手法[28][35][64]
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假冒申万宏源证券及员工名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 (2025年第5号)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6-18 03:04
非法金融活动警示 -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及员工"邓虎"等名义进行非法金融活动,具体表现为通过电话邀请投资者加入微信并下载"密枢云"APP,随后拉入名为"申万趋势为王之门"的聊天群进行非法荐股,诱导投资者下载非官方交易软件"申万e泓发",声称可通过内部FICC系统打板,但投资者资金转入后无法操作和取出 [1] - 相关活动已涉嫌诈骗,公司提供了假冒交易软件及聊天群的截图作为证据 [1] 公司声明与提示 - 公司郑重提示投资者不要添加陌生人QQ号或加入来路不明的QQ群、微信群,不要通过扫码或点击链接下载来路不明的APP或交易软件,切勿在未确认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资金往来 [3] - 公司提供了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及软件下载地址,包括官方网站www.swhysc.com、官方电话95523、官方微信服务号"申万宏源财富管理"、官方微信订阅号"申万宏源证券"、官方微博"申万宏源证券"以及官方软件下载地址 [3][5] - 公司保留对假冒公司及员工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机构或个人采取法律行动、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3] 投资者保护建议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辨别真伪,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不依据任何非法、虚假的信息进行投资,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4] - 如发现涉嫌诈骗犯罪线索,投资者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反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