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国建设

搜索文档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焕发蓬勃生机
环球网· 2025-08-26 01:53
质量水平提升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至85.86 生活性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1.33 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1.62 [1] - 全国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形成覆盖广泛的质量服务网络 [1] - 实施重点质量攻关项目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万个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1]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市场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国家开发银行前7个月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 同比增长51.3% [2] - 贷款资金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 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2] 外贸发展态势 - 前7个月进出口增长3.5% 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5% 占比达65.5% [3]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4% 对非洲进出口增长17.2%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比60% [3] - 智能家居 电动汽车 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 [3] 内需市场表现 - 前7个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7.4% [3] - 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 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20.2% 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0.7% [3] - 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显著增长 中部六省增长11.6% 西部十二省区市增长10.5% [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激发企业活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近2000万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4 01:42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减少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1]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128.6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2] 市场规范运行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行政法规 [2] - 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用监管制度 [2] 市场竞争秩序 -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措施4218件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3]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制招商引资恶性竞争 [3] - 强化对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的规范引导 [3] 质量体系建设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5.86 生活性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1.33 [3] - 实施重点质量攻关项目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问题1.8万个 [3]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3] 安全监管强化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4]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4] - 发现并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工业产品 [4]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扩容提质、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市场规则更加成熟
人民日报· 2025-08-23 00:25
市场监管体系完善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进展 破除地方保护制度更加健全 反垄断法完成15年来首次大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2][3] - 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 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 从源头防止不利于统一大市场政策出台[4] - 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 长三角实施电子证照共享规范 大湾区建立信用数据共享专区和跨境信用平台[4] 市场主体活力提升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证照分离改革完成 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6] - 企业开办效率显著提升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缩短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7]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达3.7亿次 累计使用超6亿次 企业注销最短21天可完成[7] 执法监管成效 - 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查处供水 燃气 建材 机动车检测等领域垄断案件[3] - 全国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消协受理投诉574.9万件 挽回损失57.8亿元[4] - 侵权假冒商品统一销毁行动涉及30大类200多个品种 货值达27.9亿元[4] 质量安全监管 - 食品安全监管强化全链条管理 粮食加工品 肉制品 奶制品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8] - 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8] - "十四五"期间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医药产业规模全球第二 在研创新药占比全球30%[8] 信用体系建设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建立经营异常名录信用监管制度[4] - 实施"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 扩大部门联合抽查范围 发布首违不罚 轻微免罚清单[7]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管理 15种产品纳入强制性认证 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产品[9]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扩容提质 努力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人民日报· 2025-08-22 23:4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推动反垄断法首次大修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5] - 实现国家 省 市 县四级政府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 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 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 [5][6] - 查处供水 燃气 建材 机动车检测等领域垄断案件 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5] 市场监管执法成效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6] -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574.9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 [6] - 组织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 货值达27.9亿元 涵盖30大类200多个品种 [6] 经营主体发展状况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8]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6] - 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 无债权债务主体最短21天可退出市场 [8][9] 市场准入与监管优化 - 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缩减至15天 [8][9]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 累计使用超6亿次 [9] - 实施"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 发布首违不罚 轻微免罚清单防范"小过重罚" [9] 质量安全监管成果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10] - "十四五"期间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10] - 粮食加工品 肉制品 奶制品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 依法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工业产品 [10][11] 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 推动长三角区域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 建设大湾区信用数据共享专区 [6] - 探索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6]
努力营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1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推动反垄断法首次大修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6]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 [6] - 查处供水、燃气、建材、机动车检测等领域垄断案件,加强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 [6] - 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防止不利于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出台 [7] - 探索长三角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电子证照共享及信用平台建设 [7]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7] 市场监管与执法成效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7] -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574.9万件,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 [7] - 组织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货值达27.9亿元 [7] -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扩大部门联合抽查事项范围 [10] - 发布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防范“小过重罚” [10] 经营主体发展 - “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9] - 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实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9] - 企业开办时间缩短,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减少至15天 [10] -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10]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累计使用6亿多次 [10] - 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最短21天完成 [9] 质量安全与监管 - 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奶制品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 [11]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11]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化妆品2万余批次 [11]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11] - 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30%左右 [11] - 发现并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工业产品 [12] - 质量技术帮扶累计覆盖企业37.6万家 [12] 新兴业态监管 - 强化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防范网络市场无序竞争 [6] - 针对外卖点餐、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加强平台企业合规指导 [11]
“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8-22 09:11
经营主体增长与市场活力 - "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2] - 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 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2]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128.6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2] 法律法规与竞争环境优化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 [2]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措施4218件 [3] -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规范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 [3] 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 - 实施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行动 累计攻关项目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1.8万个 [3]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3]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5.86 生活性服务满意度81.33 公共服务满意度81.62 [3] 安全监管与产业治理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 [4]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4]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15种产品纳入强制性认证管理 [4] - 发现并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工业产品 [4]
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期间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措施 助3万家企业获贷款超2000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3:58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 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1][12] -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1][6][12] - 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 其中网络案件4296件[1][12] - 推动长三角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实现170余项政务服务跨省"一网通办"[12] - 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3400件 查处违法实施案件145件[11]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5][6] -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21]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 累计使用超6亿次[21]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6][16] - 推行简易注销登记 无债权债务企业最短21天退出市场[20] 质量提升行动 - 推动27.9万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2][46] - 帮扶中小微企业200余万家 参与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长9.7%[2][46] - 质量融资增信帮助3万家企业获贷款超2000亿元[2][46] - 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47]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5.86[7] 安全监管强化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7] - 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7] - 召回缺陷汽车3647万辆 消费品3467万件[45] - 发现并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产品[7]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15种产品纳入CCC认证[7][44] 药品医疗器械改革 - 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35] - 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36] - 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34] - 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30%左右[35] - 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缩短至30个工作日内[53] 标准化建设 - 新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 总数达4.7万余项[38] - 国家标准平均研制周期由36个月缩减至16个月[38] -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 采用国际标准6900余项[40] - 发布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国家标准2400余项[39] - 推动500余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40] 平台经济治理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服务网店5.8万个次[26] - 查办涉网类案件10.5万件[26] - 出台《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等监管规则[25] - 取消平台"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26] - 发展20余万家企业参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17]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17] - 消协组织受理投诉574.9万件 挽回损失57.8亿元[17] - 推动消费纠纷直接和解1038.2万件[17] - 生活性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至81.33[7]
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期间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措施,助3万家企业获贷款超20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32
市场监管政策成效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27.9万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职务 [1] - 对超过200万家中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帮扶措施 [1] - 参与质量提升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长9.7% [1] 企业融资支持成果 - 通过质量融资增信措施帮助3万家企业获得信贷支持 [1] - 相关企业累计获得贷款金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1]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措施 助3万家企业获贷款超200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8-22 03:17
质量强国建设进展 - 全国279000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 [1] - 对超过200万家企业实施精准帮扶 [1] - 参与质量提升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长9.7% [1] 企业融资支持措施 - 通过质量融资增信措施帮助30000家企业获得贷款超过2000亿元 [1] 产业链质量提升工程 - 组织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 [1] - 完成146项精度计量测试和先进检验方法攻关任务 [1] - 4200家链主企业和250000家链员企业参与项目 [1] -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000个 [1]
“十四五”期间我国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新华财经· 2025-08-22 02:32
营商环境优化 - 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并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 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1]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1]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1] 市场规范建设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等行政法规 查办违法案件483.2万件[1] - 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用监管制度[1]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4218件[2] 市场竞争治理 -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纠治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问题[2] - 规范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 强化非理性竞争综合整治[2] - 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2] 质量体系提升 - 推动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实施重点攻关项目4271个[2] -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万个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站2372个[2]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升至85.86 生活性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1.33[2] 安全监管强化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建立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3]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3] - 依法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产品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