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管理

搜索文档
美好医疗(301363):关税影响订单交付,血糖管理成为新增长点
财通证券· 2025-08-19 08:2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3.73%,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滑32.44% [7] - 2Q2025公司实现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滑43.8% [7] - 家用呼吸机组件收入4.36亿元,同比下滑2.76%,主要因产能转移至马来西亚影响订单交付 [7] - 人工植入耳蜗收入5.98亿元,同比下滑7.53%,因关税限制稀土材料影响交付 [7] - 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35.69% [7] - 其他医疗产品组件收入7,572万元,同比增长54.41% [7] - 血糖管理领域取得突破,胰岛素注射笔全自动化项目已量产,CGM组件进入交付阶段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00/21.22/25.00亿元,对应增长率12.9%/17.9%/17.8%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9/4.49/5.40亿元,对应增长率4.3%/18.3%/20.2% [6][7] - 2025-2027年EPS预测为0.67/0.79/0.95元 [6] - 2025-2027年PE分别为30.8/26.0/21.7倍 [6] - 2025-2027年ROE分别为9.9%/10.5%/11.3% [6]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0.9%,营业利润率23.7%,净利润率21.1% [6][7] - 2025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178天,存货周转天数120天 [8] - 2025年资产负债率12.0%,流动比率6.52 [8] - 2025年DPS为0.07元,分红比率11% [8] 市场表现 - 最近12个月股价表现区间为-18%至38%,同期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 [4]
这几种碳水,健康又减肥!照着吃就对了→
央视新闻· 2025-08-14 07:17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影响 - 碳水化合物分为"好碳水"与"坏碳水",关键在于选择而非完全排斥 [1][3] - 好碳水来源于低加工天然植物性食物,具有低升糖指数、高膳食纤维、高营养密度特点,有助于稳定血糖和降低慢性病风险 [4] - 坏碳水多为精加工或高糖食品,营养价值低且升糖快,易导致饥饿感加剧和过量进食,长期增加肥胖及代谢疾病风险 [6][7] 碳水饮食与体重管理 - 低碳水饮食的减重效果取决于质量:高质量(植物蛋白+健康脂肪)可减少体重,低质量(精制碳水+动物蛋白+不健康脂肪)可能加速增重 [3] - 好碳水通过缓慢消化和稳定供能,成为减重帮手,而坏碳水因饱腹感差易引发过量摄入 [4][6] 科学摄入碳水的策略 - 结构优化:用全谷物、薯类、杂豆替代1/3精制谷物(如糙米替代白米),但消化功能弱人群需避免全粗粮 [11] - 总量控制:每日碳水供能占比50%-65%,谷类推荐200-300克/天(全谷物50-150克),减重者需按比例调整,过量易致脂肪堆积,不足可能引发肌肉丢失等健康问题 [12] - 搭配原则:好碳水需结合优质蛋白(豆制品、鱼虾)和健康脂肪(坚果、植物油),增强饱腹感和血糖稳定性 [13] - 食物多样性:每日建议3种谷薯杂豆+4种蔬果,确保营养全面 [15] 实践建议 - 将精制碳水替换为好碳水(如全麦面包替代白面包),平衡健康与口感 [16]
饭前喝一杯,血糖稳了、腰围小了!方法超简单!
央视新闻· 2025-08-05 01:46
饭前喝水的健康益处 - 饭前喝水有助于减肥 通过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并改变食物偏好 使身体更倾向蛋白质而非碳水化合物[4] - 饭前喝水可调节血糖 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作为简单生活方式调整辅助血糖管理[5] - 研究显示多喝水不仅能辅助减肥 还能改善糖尿病 且饭前喝水更有效[3] 多喝水对特定健康问题的改善 - 减少尿路结石和感染 饮水量增至1500毫升/天与尿路感染发作次数减少相关[9] - 促进血液循环 晨起喝200-400毫升35℃-40℃温开水有助于降低脑血栓和心梗风险[10] - 缓解痛风 每天饮水至少2000毫升有利于尿酸排出 伴肾结石者建议3000毫升[12] - 改善便秘 多喝温开水对排便更有利 不要用饮料或咖啡代替水分摄入[13] 健康饮水的实践建议 - 不要等口渴再喝水 身体水分丢失1%-2%时已感到口渴 丢失2%-4%时认知能力会降低[15] - 饮用35℃-40℃温水最适宜 与人体温度接近 怕冷人群可选择不高于50℃的水[16] - 采用少量多次饮水方式 每次200毫升左右 包括吃饭时也可适当喝水[17] - 不要用饮料代替水 过量喝含糖饮料易导致肥胖和牙齿健康问题[19] - 避免猛喝冰水 水温过凉会刺激身体 增加心绞痛和心梗风险 尤其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20] 对常见疑虑的澄清 - 饭前喝水不会稀释胃液 因为进食的蔬菜或汤类本身含有水分 正常饮水不影响消化吸收能力[7]
高血糖暗助斑块?这些症状要警惕
北京青年报· 2025-07-07 00:46
糖尿病与动脉斑块风险 - 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斑块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高血糖会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并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激活 [2] - 血管损伤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易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形成是血脂与血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可能累及心脏、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等全身大血管 [2] 疾病预警与干预措施 - 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需警惕胸痛、头晕、下肢麻木等早期症状,并及时就医进行血管专项检查 [3] -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心血管风险控制作用的降糖药物,并配合戒烟限酒、运动及体重管理等生活方式调整 [3] 日常预防管理方案 - 饮食控制需限制总热量,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占比分别为50%、20-30%、15-20% [4] - 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血液指标,通过超声检查动脉斑块及尿微量蛋白检测 [4]
中国CGM多个共识发布
广州日报· 2025-05-19 15:43
行业动态 - 中国CGM行业在2025内分泌代谢疾病前沿进展学术会议上发布多个共识,聚焦iCGM技术的国际高峰论坛汇集了国内外专家探讨该技术对糖尿病管理的长期获益 [1] - iCGM标准产品可与其他开放通信协议连接的医疗器械集成,用于手动控制或与自动胰岛素给药系统连用,该标准对葡萄糖监测的11项性能指标有严格要求,代表国际金标准 [1] - 国家药监局去年新增iCGM分类并制定标准,对中国CGM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1] 技术发展 - iCGM技术符合国际最高准确性标准,为长期血糖监测提供更精准稳定的工具 [1] - 使用瞬感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住院风险,1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住院率降低78%,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下降 [2] 临床应用 - 糖尿病并发症可导致失明、肾衰竭,并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风险1.5-2.5倍 [1] - 早期严格控糖会产生"代谢记忆"效应,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越早规范管理未来发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概率越低 [1] - 血糖管理需要贯穿患者院内治疗和院外生活的全周期 [1] - 专家呼吁建立全院协作机制,多科室联动确保所有患者获得一致的高水平血糖管理 [2] 患者管理 - 中国超过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科学减重对控制血糖尤为重要 [2] - 采用iCGM技术实现动态管理,配合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控健康 [2]
鱼跃医疗(002223):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高基数下整体运营稳健,CGM实现快速放量
华创证券· 2025-05-19 0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高基数下整体运营稳健,CGM 实现快速放量 [1] - 结合业绩与新品放量节奏,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2、23.0、26.5 亿元,同比 +12.1%、+13.6%、+15.4%,对应 PE 分别为 18、16、14 倍,根据 DCF 模型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 471 亿元,对应目标价 47 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75.66 亿元(-5.1%),归母净利润 18.06 亿元(-24.6%);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85.6 亿、97.17 亿、112 亿元,同比增速 13.1%、13.5%、1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24 亿、23.0 亿、26.54 亿元,同比增速 12.1%、13.6%、15.4% [1][3] - 2024 年每股盈利 1.80 元,市盈率 20 倍,市净率 2.9 倍;预计 2025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2.02、2.29、2.65 元,市盈率分别为 18、16、14 倍,市净率分别为 2.6、2.4、2.1 倍 [3] 公司业务情况 - 血糖管理及 POCT 解决方案: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40.20%,CGM 翻倍以上增长,公司加强市场拓展,完善产品矩阵,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7] -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2024 年营收同比下降 22.42%,受 2023 年公共需求波动影响,制氧机等产品因高基数下降,家用呼吸机、雾化器同比增长,公司在各细分领域有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举措 [7] - 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2024 年营收同比下降 0.41%,电子血压计双位数增长,部分产品受 23 年高基数影响营收回落,公司加大新品研发推广,推动产品高端化 [7] - 临床器械及康复: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0.24%,针灸针等产品增长良好,感染控制产品受 23 年需求波动影响下降,业务板块市场地位稳固,新产品开发和新客户拓展态势良好 [7] 产品注册情况 - 2025 年 1 月 Anytime 4 系列 CGM 产品获 NMPA 批准上市,4 月 Anytime 5 系列 CGM 产品获 NMPA 批准上市,2 月 AED 产品获得欧盟 MDR 认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