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AI眼镜官宣,芯片ETF天弘(159310)昨日“吸金”超5400万元,近5、10、20、60日净流率同标的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03:0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红盘震荡,部分芯片股表现活跃,芯片ETF天弘(159310)盘中冲高一度涨0.7%,现回落翻绿 [1] - 成分股中盛科通信-U涨超5%,闻泰科技、芯动联科、圣邦股份、瑞芯微等多股跟涨 [1] - 芯片ETF天弘(159310)昨日获资金净流入超5400万元,近5、10、20、60日净流率同标的产品第一 [1] - 该ETF最新流通规模为10.28亿元,在深市同标的产品中规模居首位 [1] 行业动态 - 芯片ETF天弘(159310)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领域及半导体材料、设备供应商 [1] - 小米官宣将于6月26日晚7点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 [1] - 浙商证券指出,低成本高性能开源AI平台(如DeepSeek)及AI新终端(如AI玩具、AI眼镜)推动AI端侧应用和硬件发展,带动SoC芯片需求增长 [1] 机构观点 - 天风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延续乐观增长,AI驱动下游增长,建议关注设计板块存储/代工SoC/ASIC/CIS二季度业绩弹性 [2] - 端侧AISoC芯片公司受益于端侧AI硬件渗透率释放,一季度业绩已体现高增长,叠加6-7月AI眼镜密集发布,后续展望乐观 [2] - ASIC公司收入增速逐步体现,DeepSeek入局助力快速发展 [2]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下跌0.07%,前十大权重包含长电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6-19 15:12
指数表现 -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6月19日报2164.74点,单日下跌0.07%,成交额314.5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3.02%,近三个月下跌11.22%,年初至今累计下跌2.07% [1] - 指数基日为2015年12月31日,基点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样本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上市公司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92%,中芯国际以9.0%居首,北方华创(7.53%)、海光信息(6.91%)分列二三位 [1] - 样本股74.88%来自上交所,25.12%来自深交所 [1] - 行业分布100%集中于信息技术领域 [2] 运作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个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非定期调整期间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下实施临时调整,退市样本即时剔除 [2] 关联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ETF、景顺长城中证芯片产业ETF等10只产品 [2]
暴跌45%,黄仁勋很痛苦,上海的机会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5-22 01:25
英伟达在华业务现状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美国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是失败的,认为相关规则存在根本性缺陷 [2][3]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拜登执政初期的95%降至50%,暴跌45% [3] - 美国禁令导致英伟达将减少150亿美元销售额 [4] - 中国市场在截至1月26日的财年为英伟达创造170亿美元收入,占总销售额13% [7] 英伟达在华战略布局 - 公司正寻求扩建上海新园区以满足增长需求,后续规划建设标志性园区 [19] - 上海办公室已非常拥挤,工位不足需要缓解 [21] - 英伟达在上海拥有约2000名员工,主要从事销售和支持工作 [29] - 黄仁勋希望在上海招聘工程师开发下一代深度学习硬件和软件 [26] 上海AI产业发展 -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31] - 徐汇区"模速空间"已入驻100余家企业,成为全球最大AI孵化器 [31] - 上海成立人工智能母基金、国家大基金和生态基金,总资金近千亿元 [33] - 张江科学城2024年出货千余台人形机器人,2025年预计达万台以上 [33] 未来市场预期 - 黄仁勋估计几年后中国市场规模可能达到500亿美元 [29] - 芯片产业价值已达3000亿美元,数据中心机遇正转变为近万亿美元市场 [39] - 上海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载体都已完善,进度条推进很快 [36]
ASML:40年来,中国购买的光刻机设备,超过1400台了
新浪财经· 2025-05-01 17:24
ASML市场地位 - ASML垄断全球光刻机市场85%以上份额 在极紫外线EUV光刻机市场份额达100% 在浸润式DUV光刻机份额超过98% [1] 中国采购情况 - 中国从1988年开始进口ASML光刻机 合作近40年 [1] - 1986年至今中国累计购买ASML设备超过1400台 是全球拥有ASML设备最多的地区之一 [3] - 平均每年采购约300台设备 早期以低端为主 近年增加高端DUV光刻机采购 但无法获得EUV光刻机 [7] 采购原因分析 - 中国本土光刻机技术仍落后 主要停留在90纳米低端节点 需依赖进口中高端设备 [5] - 中国芯片产业快速发展 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关键设备需求量大 [7] 未来趋势 - 中国从ASML采购量将逐步减少 高端设备受禁令限制 低端设备将进行国产替代 [9] - 中国已研发65纳米分辨率光刻机 技术向中高端突破 [9] - ASML预计中国营收占比将从2024年36%降至2025年2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