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搜索文档
美印关税谈判,传出大变数
证券时报· 2025-08-17 08:45
美印贸易谈判中断 - 美方贸易谈判代表团取消原定8月25日至29日访问印度的行程,导致双边贸易协议谈判延期[3][4] - 双方原计划在9-10月敲定第一部分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面临不确定性[4] - 印度政府通过多重机制推进与美国的贸易磋商,包括正式谈判团队、部长级会谈和外交渠道[4] 美国加征关税措施 -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8月27日生效[1][5] - 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已升至50%[1][5] - 特朗普威胁对印度医药产品加征关税,税率可能逐步提高至150%-250%[9] 印度政府回应 - 印度总理莫迪强调不会牺牲本国利益,将保护农民、渔民和劳动者权益[2][8] - 印度外交部声明称美国加税行为"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将采取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5] - 印度计划推动商品及服务税改革,降低税率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8] 行业影响 - 印度医药行业面临重大打击,2024-2025年度对美医药出口额超105亿美元[9] - 印度钢铁行业受关税影响严重,大量美国订单被取消导致生产放缓[10] - 出口企业面临原材料采购贷款和集装箱舱位预订等困境[10] 印度产业发展计划 - 莫迪宣传"印度制造"战略,计划自主生产化肥、喷气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电池等产品[8] -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2023年底推出[8] - 在1200多个地点开展关键矿产勘探活动[8] 未来动向 - 莫迪可能9月底出席联合国大会并与特朗普会晤,商讨贸易问题[11] - 印方积极推动此次会晤,希望缓和贸易和关税争端[11]
印度总理莫迪独立日演讲强调“新印度” 自力更生成为发展战略关键词
央视网· 2025-08-17 06:53
印度自力更生战略 - 印度总理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提出"新印度"愿景,强调在国防、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实现自主,打造"自力更生的印度" [3] - 莫迪承诺实现能源独立和关键领域产业建设,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今年年底推出,计划实现芯片量产 [7] - 自力更生战略旨在保护农业、工业等核心利益,通过生产低成本高价值产品增强经济韧性 [9] 印度制造推进措施 - 印度政府持续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在全球贸易失衡背景下显得更加紧迫 [5] - 将进行商品及服务税改革,降低税率以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 [5] - 呼吁全国上下依靠自身制造从化肥到喷气发动机等各类产品 [3] 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 - 美国以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为由施加高额关税,但印度官员有意淡化对峙可能性 [5] - 莫迪未直接提及关税问题,但自力更生战略被视为对地缘政治变化的积极回应 [3] - 美印双方立场短期内难改变,未来平衡利益与地缘博弈存在不确定性 [9] 重点行业发展 - 半导体行业成为战略重点,本土芯片制造将提振印度制造业 [7] - 政府努力使发展计划更多惠及小农户、畜牧养殖户和渔民 [5] - 国防领域自主化是自力更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7]
莫迪独立日演讲强调“新印度”,“朱砂行动”、印度制造、关税问题成核心词
环球时报· 2025-08-15 22:47
莫迪独立日演讲内容 - 莫迪在新德里红堡发表103分钟独立日演讲,主题为"新印度",打破去年98分钟的时长纪录 [1][3] - 演讲开篇警告巴基斯坦,称印度"不会再容忍任何形式的核讹诈",并向参与"朱砂行动"的士兵致敬 [1][3] - 莫迪暗示可能暂停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印度河用水条约》,称该条约"不公且片面" [3] - 演讲反复提及"自力更生""国防准备"和"青年赋权",为2047年"印度成为发达国家"勾勒愿景 [1][3] 印度国内反应 - 今年是莫迪第12次作为总理发表独立日演讲,成为该国发表独立日演讲次数第二多的总理 [3] - 印度最大反对党国民大会党领导人缺席独立日庆祝活动,引发外界猜测 [3] - 新德里独立日街头庆祝氛围较往年冷清,部分原因在于印度教重要节日奎师那诞辰日临近 [5] 巴基斯坦反应 - 巴基斯坦媒体强烈谴责莫迪演讲,称其充满激进民族主义情绪 [4] - 巴外交部声明称莫迪对"核讹诈"的指控基于捏造信息,呼吁印度谨慎处理核问题 [4] - 巴基斯坦独立日当天,民众在伊斯兰堡街头挥舞国旗游行庆祝,巴总理为8名空军飞行员授勋 [4] 经济政策主张 - 莫迪谴责"经济自私主义",强调不会在农民利益上妥协 [5] - 大力宣传"印度制造"政策,计划自行生产化肥、喷气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电池等产品 [5] - 宣布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2023年底推出,正在1200多个地点开展关键矿产勘探 [5] - 提出"自力更生"是实现"发达印度"目标的基础,承诺实现能源独立和关键领域产业建设 [5]
美国关税激怒印度:多个团体组织示威活动,呼吁抵制美国货
凤凰网· 2025-08-12 08:03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由于印度继续采购俄罗斯的能源,将对印度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而这 一决定也激起了印度国内对美国商品的抵制情绪。 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美国众多品牌的关键市场。美国公司也在印度市场迅速扩张,瞄 准日益壮大的印度富裕消费者群体。 然而,由于美国关税,印度企业高管及民族主义人士近日正在煽动反美情绪。社交媒体和线下越来越多 的印度人呼吁购买本土产品,放弃美国产品。 不过,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美国品牌在印度市场的销售受到了影响。 抗议声不断 印度Wow Skin Science联合创始人Manish Chowdhary在领英平台上发布了视频,呼吁印度社会支持农民 和初创企业,以帮助印度制造成为全球性话题。他还呼吁印度的食品和美容产品应该向韩国学习。 印度DriveU首席执行官Rahm Shastry也在领英上表示,印度应该拥有自己的推特、谷歌、Youtube。 与印度执政党有关联的一个组织Swadeshi Jagran Manch在上周末加入到抵制美国货的行列中。该组织的 联合召集人Ashwani Mahajan对媒体表示,人们现在应该关注印度产品,这是出于民族主义和爱国的呼 吁。 ...
新华全媒+|“我要把大生产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红色纪念馆的农民讲解员素描
新华社· 2025-08-07 15:13
纪念馆运营 -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展示1943年华池县军民大生产的场景,包括战士用日军炮弹壳打制的农具等历史文物[3] - 纪念馆管理员王有功从2010年6月起任职,月收入从油田的4000元降至1800元,但认为这是"从金窝跳进精神窝"[3] - 王有功通过走访周边村庄收集口述历史,如录制老人演唱的《纺线谣》用于讲解[4] 讲解与服务 - 王有功的讲解从初期照本宣科发展为融入拉家常风格,并加入陇东民歌演唱,增强感染力[5] - 2021年接待高校研学团时,王有功借来"斗"和"石"等工具还原历史场景,使学员更直观理解[7] - 甘肃南梁干部学院评价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记忆是"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创业密码"[7] 管理与维护 - 王有功记录"红色账本",显示其修复农具47件次、整理口述史40多篇、编写讲解词数万字[8] - 每日工作包括清晨六点检查消防设备、八点擦拭展柜、九点接待游客,持续五千多天[8] - 暴雪天气中,王有功连夜赶回纪念馆检查管线,次日带伤完成讲解[8] 社会影响 - 一位七七〇团老战士评价王有功的讲解"让那些岁月又活过来了"[7] - "00后"青年参观者称纪念馆为"永不褪色的精神灯塔"[9]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这个地方您一定唱过!“陕北的好江南”如今更美了
新华网· 2025-08-04 10:07
历史背景与精神传承 -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1941年在南泥湾开展垦荒生产运动 将荒芜土地发展为农业基地[2] - 至1944年底 南泥湾种植面积达26万亩 粮食收获37000石 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3]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成为当地发展核心动力 延续至今[6] 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 - 马坊村发展酱菜厂、米酒厂及电商销售渠道 推动榨菜、香菇酱、小杂粮等农产品远销[6] - 建成72座设施大棚 年产有机蔬菜直供延安市区 202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3万元[6] - 村集体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预计2024年突破100万元[6] 文旅融合与景区建设 - 2024年南泥湾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 年接待游客超140万人次[8] - 建成陕北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及科技示范镇[7] - 开展红色旅游与研学活动 千亩稻田景观与湿地公园成为核心旅游吸引点[1][9] 农业现代化合作 - 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建设千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再现稻谷飘香景象[7] - 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与销售渠道拓展[6][7]
美国要“打仗”就奉陪到底,德国为何态度大变?中国这3件法宝太给力
搜狐财经· 2025-07-27 11:16
美欧贸易争端 - 特朗普设定8月1日为最后期限 威胁将欧盟关税提升至15% 涉及欧盟每年数千亿欧元对美出口额 [3] - 德国汽车工业首当其冲 年对美出口超500亿欧元 15%关税将使每辆5万欧元汽车增加7500欧元成本 [4] - 德国经济研究所测算 高关税可能导致德国GDP下降0.3个百分点 影响数十万人就业 [4] 德国汽车产业 - 奔驰作为德国汽车产业标杆 其CEO将随默茨总理访华 寻求深化合作 [6] - 德国汽车制造商依赖美国芯片 超过60%高端芯片来自美国企业 [9] - 关税威胁使德国汽车在美国市场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 [4] 德国化工产业 - 巴斯夫在德国化工行业市场份额超过20% 其CEO将参与访华代表团 [6] - 中国企业近年加大对德投资 包括收购机器人公司和建立新能源研发中心 [6] 中欧合作前景 - 中欧贸易额有望五年内突破3000亿欧元 涉及汽车 化工 数字经济等领域 [6] - 中欧在可再生能源 碳减排技术 5G建设 人工智能标准等领域存在合作空间 [4] - 欧盟高层访华团队提前数周筹备 议程涵盖贸易 气候 科技等多领域 [4] 中国产业经验 - 中国2025年上半年贸易顺差达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近50% 达2024年全年七成 [8] - 中国芯片产业突破技术封锁 实现中高端芯片自主生产 [9] - 中国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从螺丝钉到高铁芯片实现自主可控 [9] 产业格局变化 - 德国寻求摆脱对美国技术依赖 特别是在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 [9] - 中国企业加大对德投资 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包括机器人 新能源等领域 [6] - 欧盟转向与中国合作 以增强抵御美国贸易压力的能力 [4][6]
抗战影像记忆|南泥湾,好地方
新华社· 2025-07-25 07:17
历史背景 - 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响应中共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 [3] - 南泥湾原为战乱荒芜之地,通过开荒变为"陕北好江南",开荒面积从1941年1.12万亩增至1943年10万亩 [4][7] - 1943年实现粮食完全自给,产粮达12000石,蔬菜完全自给 [7] 生产成果 - 三五九旅1941年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1943年开荒10万亩产粮12000石 [7] - 实现"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目标,粮食经费全部自给 [7] - 除战士外,抗大学员、知识分子、艺术家等共同参与生产活动 [10] 精神传承 - 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 - 南泥湾精神持续激励后人,2023年当地已发展为现代化国家湿地公园 [12] - 大生产运动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10]
撞墙后要回头?“印度顶级智库:赶紧放宽中企投资限制”
搜狐财经· 2025-07-19 11:07
印度放宽中企投资限制提议 - 印度顶级智库NITI Aayog提议放宽针对中企投资的额外审查规则 允许中企持有印度公司至多24%股份且无需审批 [1] - 当前所有中企在印投资需通过印度内政部和外交部的"安全许可" 导致部分重大交易延迟 如比亚迪10亿美元电动车合资项目被搁置 [1][4] - 该提议由印度贸易部工业部门 财政部 外交部及莫迪办公室共同研究 旨在推动外国直接投资计划 [1] 印度外国直接投资现状 - 印度上一财年净外国直接投资跌至3.53亿美元 较2021财年439亿美元下降超99% [1][6] - 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 印度对华投资实行逐案评估 规则对中企影响最大 其他外资仅在敏感领域受限 [4] - 俄乌冲突后全球外资放缓 但印度持续阻碍中国投资 加剧外资下滑 [6] 中印经贸关系动态 - 印度"印度制造"计划下 经济反而更依赖中国进口 如智能手机 太阳能电池板 药品等领域 [6] - 近期中印高层交流回暖 印度防长和外长相继访华 双方寻求稳定关系 [6] - 中国外交部呼吁印方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强调中印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本质 [4][7] 行业影响 - 制造业领域外资限制差异显著 中企面临额外审查 其他外资可自由投资多数领域 [4] - 电动车行业受政策影响明显 比亚迪10亿美元项目因审查规则搁置 [4] - 技术依赖矛盾凸显 印度"自力更生"战略下仍依赖中国技术知识 [6]
航空报国 代代传承(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6-24 22:01
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 公司通过文化墙展示历史照片,记录从河里捞木头建厂房、穿着破背心造飞机到试飞员与研制人员相拥而泣的奋斗历程,体现航空报国精神 [1] - 飞机研制周期长达十年以上,需要几代人的毕生奉献和接续奋斗,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逐步缩小差距并跻身一流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战机是大量尖端科技的集成,从歼—5甲到歼—20的研制过程中,面临外国专家撤离、设备脱钩断链和技术封锁打压等重重难关,但最终实现技术突破 [1] - 公司通过自力更生和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实力和产业能力整体突围,不畏霸凌并破壁前行 [1] 协作与举国体制 - 战机研制需要多部门、多区域、多行业协同作战,各方以"型号任务是最大的政治"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原则,形成"国家队"协作模式 [2] - 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战略主动,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保障 [2] 精神传承与未来展望 - 传承发扬航空报国精神,推动战机技术持续进步,未来将飞得更高并决胜苍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