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墨总统回应美制裁:缓解机场拥堵是墨方正当决定
快讯· 2025-07-21 23:08
美墨航空争端 -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回应美国制裁 强调出于安全原因并行使国家主权权利缓解机场拥堵问题 [1] - 美国交通部指控墨西哥违反2015年航空协议 强制美货运航司撤出墨西哥城机场并限制航班时段 导致美企损失数百万美元 [1] - 美国将对墨西哥航司实施三项限制措施 包括可能拒绝未来航班申请 措施属于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的一部分 [1] 双边经贸关系 - 美墨在航空和农牧产品等领域摩擦持续升级 双边经贸关系面临新一轮挑战 [1]
特朗普正式致函菲律宾,宣布加重税,菲律宾终于意识到不对劲,替美国卖命不会有好下场
搜狐财经· 2025-07-17 05:11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菲律宾输美商品加征20%关税 较4月税率提升3% [1] - 美国对菲律宾贸易逆差仅49亿美元 但对越南1235亿美元逆差却通过协议将关税降至20% [1] - 关税政策暴露美国在亚太战略中"利用但不保护"的本质 [1] 行业冲击 - 电子 纺织 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原利润率不足5% 20%关税导致出口成本激增 [3] - 菲律宾8月电子产品出口额35.7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52.9% 高关税削弱全球供应链竞争力 [3] - 2023年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4.3% 椰子 芒果等主要出口商品面临美国市场收缩 [3] 经济连锁反应 - 比索汇率持续贬值 进口成本上升推高国内通胀 [3] - 2023年12月大米价格同比上涨19.6% 普通民众生活压力骤增 [3] - 菲律宾政府此前购买F-16战斗机等军备总金额55.8亿美元 几乎耗尽全年军费 [3] 政府应对措施 - 马科斯计划赴美谈判 试图将税率降至10% 并确保半导体等关键出口免遭新关税 [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要求菲律宾开放猪肉 家禽市场及扩大医药准入 [3] 民众态度变化 - 72%菲律宾民众将通货膨胀列为最紧迫问题 73%对政府治理通胀表现不满 [5] - 关税政策被普遍认为是推高物价的重要因素 [5] - 部分民众怀念杜特尔特时期对华政策 当时获得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及农业合作稳定粮食供应 [5] 国际关系影响 - 美国同期对巴西 文莱等8国加税 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5] - 美国不可预测性削弱其作为合作伙伴公信力 为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提供契机 [5]
特朗普没想到赌输了,对巴西加税50%为了出3口气?卢拉振臂高呼,一句话戳中其软肋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41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巴西进口关税从10%大幅上调至50% [1] - 关税调整涉及政治博弈与个人情绪因素 远超出经济层面考量 [1][3] 政策动因分析 - 美巴领导人私交与政治立场高度一致 美方公开支持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并指责司法审判为政治迫害 [3] - 巴西现任总统卢拉多次批评美国优先政策与金砖税 主张多边主义并减少社交媒体言论 [5] - 巴西主办金砖峰会推动去美元化议题 卢拉公开呼吁贸易不必依赖美元 引发美方威胁对金砖国家实施100%关税 [5] 反制措施与影响 - 巴西立即采取对等报复措施 成立专门工作组从外交经济政治多维度反制 [6] - 金砖国家GDP占全球32%且持续增长 为巴西提供强力支持 可能加速脱离美元体系 [6] - 巴西是美国农业机械和化工产品主要市场 加征关税将同时打击美国出口商 形成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局面 [6] 政策认知误区 - 贸易逆差误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需维持逆差以保证流动性 加税可能破坏全球供应链并损害美国利益 [9] - 秩序误区:全球经济秩序依赖美元霸权与技术金融领先地位 强行改变贸易流向忽视产业链技术积累 产业竞争力提升才是根本解决途径 [10] - 时代误区:全球化深度一体化下零和博弈已不适用 单边主义可能加速美元体系衰退 引发多国去美元化行动 [11] 政策效果评估 - 美国对华贸易战未能缩小逆差 反而导致农民与消费者成本上升 [12] - 对巴西加税可能减少美国顺差 与减少逆差目标背道而驰 [12] - 金砖国家支持使美国政策陷入孤立 多极化世界秩序正在形成 [12][13]
除了加征关税,还要涨军费!特朗普对日韩双线施压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39
美韩防卫费分摊争议 - 特朗普要求将驻韩美军年驻扎经费提高至100亿美元,远超当前韩方承担的11.34亿美元(1.5192万亿韩元)[2][5] - 韩美第12份协定规定2026年韩方防卫费同比增8.3%,但第11份协定曾设定年增长上限为5%[5][6] - 韩国政府强调遵守现有协定,拒绝直接回应特朗普言论[3] 美日防卫费分摊现状 - 日美当前协议规定2022-2026财年日方承担驻军费74.1亿美元(1.055万亿日元),协议每5年更新[8] - 日本防卫相称已达成协议的费用不可更改,并强调与关税问题无关[9] - 日本首相称防卫费由日方自主判断,暗示拒绝美方额外要求[10] 关税与贸易摩擦 - 特朗普对日韩等十余国加征关税,日本汽车税率达25%[10] - 日韩在核心产业(汽车、农业)未让步,采取"软硬结合"谈判策略[12] - 日本企业研究院指出美国谈判资源分散,日本短期内难获大幅让步[14] 日韩民众反应与政策转向 - 日本首相称需在安保、能源领域减少对美依赖[13] - 日本民众对美信任度降至22%(-12pct),不信任度升至68%(+13pct)[14] - 韩国民调显示韩美关系恶化比例一年内翻倍,主因驻军费分摊争议[14]
除了加征关税,还要涨军费!特朗普对日韩双线施压
第一财经· 2025-07-11 07:37
美韩驻军费用谈判 - 特朗普要求韩国将驻韩美军年驻扎经费提高至100亿美元,远超当前11.34亿美元水平 [1][2] - 韩美第12份《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规定2026年韩方承担1.5192万亿韩元(11.34亿美元),同比增8.3% [2] - 韩国政府强调遵守现有协定,对特朗普言论不予直接回应 [1][2] 美日驻军费用现状 - 日本2022-2026财年需承担驻日美军经费1.055万亿日元(74.1亿美元),协议每5年更新 [2] - 日本防卫相明确拒绝重新谈判2026年前费用分摊,称与关税问题性质不同 [3] - 日本首相强调防卫费自主决策权,认为现有分摊合理 [3] 关税与军事费用双重施压 - 特朗普同步对日韩加征25%关税,日本汽车业和韩国农业等核心领域未让步 [3][4] - 日本政府试图通过谈判降低关税影响,但剩余交涉时间有限 [5] 民众情绪与舆论反应 - 日本民众对美国信任度降至22%历史低点,不信任度升至68% [5] - 韩国智库调查显示韩国民众对美不信任感加剧,主因驻军费用分摊争议 [5] - 日韩领导人公开表态需减少对美国依赖,追求自主性 [4][5]
特朗普加征 50% 铜关税引爆市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面临‘断铜’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7-09 08:19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 特朗普计划对特定行业征收关税 包括铜(50%)和药品(200%) [1] - 铜关税预计在2025年7月底或8月1日实施 制药和半导体领域的调查将于月底完成 [1] - 纽约期铜价格受此消息影响直线拉升 涨幅一度达17%至5.89美元/磅 [1] - 特朗普已于2025年6月4日将钢铁及铝材关税从25%上调至50% 并取消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国的豁免 [1] 铜行业国家安全调查 - 特朗普于2025年2月25日签署行政命令 指示商务部调查铜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1] - 调查涵盖所有形式的铜进口 包括原铜、铜精矿、精炼铜、铜合金、废铜及衍生产品 [1] - 调查报告预计于2025年11月22日前提交 [1] - 铜是军事装备、电动车、数据中心及电力网络的关键材料 对美国国防及新兴科技至关重要 [1] 气候变化对铜供应的影响 - 到2035年 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铜供应中断风险将影响全球32%的半导体产能 是当前水平的四倍 [3][4] - 全球最大铜生产国智利已面临缺水问题 影响铜生产 [3][6] - 到2035年 为芯片行业供应铜材的17个国家中的大多数都将面临干旱风险 [3] - 到2050年 约有一半国家的铜供应都将面临风险 无论全球减排速度如何 [3][6] 铜在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 - 铜是制造芯片电路中微型导线的关键材料 目前尚无其他材料能在价格和性能方面替代铜 [5] - 智利目前有25%的铜生产面临中断风险 这一比例将在十年内上升至75% 到2050年达90%-100% [5] - 铜供应中断风险将波及全球所有主要芯片制造地区 包括澳大利亚、秘鲁、巴西、美国等国的铜矿企业 [3] 应对铜供应风险的措施 - 智利和秘鲁已采取措施保障水源供应 包括提高采矿效率和建设海水淡化厂 [6] - 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但对于无法获得大型海水资源的国家可能不可行 [6] - 如果材料创新无法适应气候变化挑战 且无法建立更可靠的水源供应体系 铜供应中断风险将持续加剧 [7]
中美关系改善关键何在?两国学者共同呼吁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01:40
中美关系现状分析 - 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级 [1] - 美国政界普遍认为改善对华关系投入大而收效甚微,维持现状成为更现实选项 [3] - 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通过关税战缓解国内财政赤字压力和推动制造业复兴 [4]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 - 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政治意愿自2016年起锐减 [3] - 特朗普个人权威主义倾向导致共和党内形成高度集权决策生态,增加中美关系不确定性 [4] - 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变化促使特朗普崛起,进而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质变 [4] 中美关系变化特点 - 中国外交政策变化更多是程度上的演进,而美国变化属于质变 [4] - 中美关系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发生根本性变化 [4] - 特朗普交易型外交政策弱化意识形态因素,有助于中美务实合作 [5] 合作建议与机遇 - 学者建议中美应重建信任,通过放宽签证政策、互派记者等"小球推动大球"方式改善关系 [5] - 经贸领域存在谈判空间,双方需落实现有共识并重建安全对话渠道 [6] - 美国面临经济增长乏力与债务膨胀压力,需要中国在美债市场持续支持 [6] - 中美在贸易、投资、技术、金融等相互关联领域存在广泛合作空间 [6]
又涨保护费?日本忍无可忍!鲁比奥吃闭门羹,特朗普重大警告
搜狐财经· 2025-07-02 05:35
日美贸易关系紧张 - 特朗普威胁对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 此前4月已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5%大幅提高至27.5% [1] - 特朗普指责美日贸易"不公平" 称日本不进口美国汽车但美国引进数百万辆日本汽车 [1]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赴美谈判 试图推动降低汽车关税但进展不顺 [1][3] 日本经济受影响 - 日本5月工业产出环比仅增长0.5%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3.5% [5] - 制造商预计6月工业产出增长0.3% 7月将下降0.7% [5] - 瑞银预计特朗普关税可能导致日本GDP萎缩0.4到0.6个百分点 [5] 日本民众反美情绪高涨 - 日本民众对美国信任度降至22% 较去年55%大幅下降 [1][3] - 68%受访者表示对美国"不信任" 其中46%为"不太信任" 22%为"完全不信任" [3] 日本政府态度转强硬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不会在对美贸易谈判中牺牲农业 [5] - 美国参议员鲁比奥访日沟通相关问题但吃了闭门羹 [5] 谈判期限临近 - 美国设定的7月9日谈判最后期限将至 特朗普对延长期限持消极态度 [8] - 若未能达成协议 日本将面临更高关税压力 [8]
特朗普出手了,50%关税生效!伊朗毫不惯着,美国这次头疼了!
搜狐财经· 2025-06-24 13:25
美国关税政策对家电行业的影响 - 美国商务部宣布自6月23日起对8大类含钢铁零部件的家用电器加征50%进口关税,涉及洗碗机、洗衣机、冰箱等产品 [1][3] - 关税根据钢铁部件价值核算,例如一台价值1000美元的洗碗机若含200美元钢铁部件,则需额外缴纳100美元关税 [3] - 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家电产品加征34%至104%惩罚性关税,涵盖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品类 [3] 美国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国4月3日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5月3日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冲击全球汽车产业 [1] - 日本四大车企(丰田、本田、铃木、三菱)2025财年合并净利润预期同比减少38.8%至3.71万亿日元,丰田净利润预计萎缩34.9% [3] - 英国考文垂22.1%出口商品流向美国,捷豹路虎暂停对美出口,西米德兰兹地区可能损失2.5万个岗位 [5] 各国对美关税政策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坚决反制美方加征50%关税的行为,此前已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4] - 日本要求美国取消汽车关税,英国因汽车关税导致供应链企业裁员预警 [4][5] 美伊紧张关系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 伊朗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全球约三分之一海运石油贸易经此通道,其强硬态度可能引发石油价格波动 [7][10] - 美国对伊朗制裁引发国际不满,若冲突升级将破坏中东稳定并冲击全球经济 [10] 美国关税政策的国内经济影响 - 加征关税推高美国家电产品价格,增加消费者成本,例如含钢铁部件家电可能涨价 [8] - 贸易伙伴反制措施阻碍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影响相关产业就业 [8]
以色列突袭伊朗或引发连锁反应 伊朗退出与美国核问题谈判
新华社· 2025-06-13 19:07
以色列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 - 以色列13日凌晨对伊朗境内多处重要军事目标和核设施实施"先发制人打击",重点打击伊朗核设施、弹道导弹工厂和军事能力[1] - 打击对象包括纳坦兹核设施、伊斯兰革命卫队总部、西部防空系统,以及军方高官和关键核科学家等[1] - 伊朗誓言"坚决回击",并向以色列发射百余架无人机[1] 美国对伊朗的警告 - 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在社交媒体上警告伊朗称,下一波对伊打击将"更残酷"[2]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以色列袭击是"单方面行动",美国并未参与其中,但警告伊朗"不应针对美国的利益或人员"[1] 伊朗的反应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3日表示,必将给予以色列"严厉惩罚"[1] - 伊朗退出与美国的第六轮伊朗核问题谈判[3] 国际社会的反应 - 中方高度关注以色列袭击伊朗,对有关行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深感担忧[4] - 中方反对侵犯伊朗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反对激化矛盾、扩大冲突[4] - 中方呼吁有关各方多做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事,避免紧张事态进一步升级[4]